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辽东钉子户-第3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底,高贵方他们还是靠着关系起来的,未必有多少真本事,以后东南的工商不能靠他们。”张恪笑道:“士卿,你知道本爵为何要建立江南银行吗?”
    “这个……难道不是为了征税方便?”
    “哈哈哈哈,那只是冰山一角,银行进来了,银元也就进来了。江南是大明的商业中心,只要银元站住脚,推行全国指日可待。天下金脉我在手里,我们想扶持谁就扶持谁,想捏死谁就捏死谁,没有特权庇护,区区十一大家,早晚会被淘汰掉!”
    方崇文听得浑身发冷,这才领教了什么叫做无情!刚刚还一副宽厚的模样,饶过所有人,可是暗中却动起了真正的刀子!
    张恪笑着拍了拍包士卿的肩头,说道:“这回你懂了吧?”
    “哦!”
    包士卿长长出了一口气,说实话,他从一开始就站在张恪一边,鞍前马后,可是到了分赃的时候,他不过是第十二家而已。包士卿心里当然有疙瘩儿,可是他了解张恪的脾性,国公爷不会亏待自己人,早晚会有补偿的,只是没想到会来的这么快!
    “国公爷,您打算怎么下手?”
    “哈哈哈,这就不是本爵考虑的事情了。”张恪笑道:“我准备任命你和崇文做江南银行的副行长,具体的对策你们商量,记住一点,在咱们的人崛起之前,不要让他们觉察了,温水煮青蛙,等到他们清醒过来,再一击致命!”
    包士卿甚至有些后怕,若是自己当初也犹豫了,只怕此时也会落入张恪的算计之中,想到这里,他悚然而惊。
    “国公爷,卑职一定把事情办得漂漂亮亮,请国公爷放心。”(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八章 团结对外
    春风送暖,寒冬消散,天启五年的春天格外灿烂!
    在经过一场前所未有的粮食危机之后,一条条有利工商发展的好消息不断传来。
    江南银行建立,市舶司筹建,平辽公张恪宣布直接在江南采购军粮物资,巡抚毛一鹭准备整修道路,疏浚河道,为商旅往来提供便利。
    商人们没有傻子,以往朝廷征税只是从他们身上割肉,他们自然不干。可是张恪的所作所为,令他们耳目一新。
    不管是商人有多大本事,基础建设必须朝廷来做。倘若征收上来的商税都用在该用的地方,未尝不可……
    大家的心态悄然变化,对于大名鼎鼎的平辽公就更加好奇。
    三月三,国公爷要在知府衙门摆宴,约请商人大户前去赴宴。相比上次天妃宫酒宴,这一次是江南震动,稍微有头有脸的都想挤进去。
    知府衙门把酒席数量从最初的五十桌愣是提升到一百五十桌,可还是供不应求。无数人打破了头,甚至黑市上有人开价,一张请柬一千两银子!
    就算如此高价,可还是有价无市。握着请柬的人都知道,他们手上的是分明是一个金饭碗。
    倘若真的开海,无穷无尽的市场就摆在眼前,只要能搭上顺风车,日后就等着数钱吧……
    到了酒宴的正日子,早早就人捧着请帖前来,除了苏州,还有临近的杭州,镇江,应天等地之外,山东的,福建的,浙江的,江西的。湖广的,甚至还有一帮山西人,大家伙操着南腔北调,聚集在知府衙门的后花园,高谈阔论。
    花园的布置都是包士卿一手操办的,由于人员太多,原有的空地肯定不够,他把假山,水池周围都开辟出来,因势利导。摆满了桌子。阳春三月,微风和煦,水清草绿,别有一番情趣。而且看似随意的摆设,打破了等级,让大家伙能够更加轻松的谈论。
    穿着纱衣的妙龄少女宛如蝴蝶一般,不停飞舞,给客人倒茶添水。众人都在等着平辽公的到来。
    此时张恪正在知府衙门的书房,有十几个人正在两旁陪坐。其中有毛一鹭、包士卿、方崇文、高贵方、叶永鑫等,此外还有几个新人,张恪的姐夫邓文通,明汝新。还有刚刚从金州赶来的吴伯岩。
    众人将书房挤得满满堂堂,好不热闹。
    邓文通率先说道:“永贞,没想到真让你做成了,我听说你要在松江开市舶司。可是吓了一大跳啊!要说起来,海禁时开时关,都避不开祖制两个字!奈何。奈何!只是这一次开海,可有万全之策?”
    实则邓文通早就和张恪谈了三天三夜,把问题早就说清楚了,他无非是给张恪说话的由头而已!
    “呵呵,我哪有什么高招,所仰赖的就是大家伙通力合作而已!”张恪笑道:“以往的市舶司就是朝廷一言堂,说设就设,说取消也是一句话。这次的市舶司则不同,首先市舶司要兼具征税职能,在松江府专门划出区域,给市舶司配属海陆两军!”
    张恪说着,看了一眼吴伯岩和明汝新,笑着向大家说道:“吴总兵是我的爱将,出生入死,屡立大功。这次我向朝廷保举他,出任南直隶总兵,所辖部众一万两千人,戍守苏州和松江两地。”
    吴伯岩冲着大家伙呲着白牙,笑道:“多蒙国公爷抬举,可是伯岩心里明白,我就是给大家伙当看门护院的恶犬,谁敢动市舶司一根毫毛,不管是红毛罗刹,还是天王老子,我都不客气!国公爷文韬武略,以德服人,我吴伯岩只会以猛服人。谁都要小心着,千万别撞在我的手里!”
    杀气腾腾,这份自信让大家伙心中凛然,真是张恪带出来的虎狼之师,不可小觑啊!
    张恪微笑着点点头,江南是重中之重,他又怎么会不派枪兵猛将呢!
    “哈哈哈,吴总兵说得很好,一万两千陆军就是保护大家的安全。可是光当缩头乌龟不成,还要积极进取!明汝新!”
    “末将在!”
    “我已经上书朝廷,提拔你为参将,水师提督。你的使命就是精炼水兵,打击海盗,保护商路,务必是海面畅通,商船往来畅行无阻,你可有把握?”
    “没有!”
    很干脆的回答,在场众人差点内伤了!心说国公爷说得慷慨激昂,你这么泄气,不怕让国公爷把你砍了!
    张恪倒是没有生气,而是问道:“为何没有把握?”
    “启禀国公爷,海战不同陆战,以少胜多的例子少之又少。特别是如今海船大量装备火炮,接舷战已经落伍,变成了离着几百步大炮对轰。结果就是大船胜小船,炮多胜炮少,训练精良胜训练恶劣!”
    明汝新总结道:“卑职力所能及的只是训练和战场指挥,至于船和大炮,卑职没有办法,故此不敢给国公爷打包票。”
    “哈哈哈,我算是听明白了,明将军是要船要炮,简单说就是要钱啊!”毛一鹭笑道。
    张恪点头说道:“海军发展的确不易,眼下金州水师能拿得出手的几艘船都是从西洋人手里买来的,说来惭愧,国初的时候,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雄霸海上,我们这些后辈子孙真给祖宗丢人啊!”
    听着张恪的叹息,众人默默无语。
    邓文通沉吟半晌,说道:“往事不堪回事了,来日可追。我提议日后市舶司收入要提两成用来发展水师,船只军民两用,可以用来运输货物,保证不赔钱。至于暂时么,我提议发行一百五十万的水师债券,用来建造船只火炮。”
    听着邓文通的话,大家都觉得荒谬,军队是朝廷的事情,怎么可以发行债券,向商人借钱呢?可是邓文通说起来却理所当然,丝毫没有迟疑,显然已经酝酿很久了。
    这时候张恪面色严峻,说道:“想必大家心里都有念头,朝廷多取一分,你们就少拿一分,两者是竞争关系,因此拼命腐蚀官员,钻朝廷的空子,能少缴税就少缴,最好一毛钱都不交。”
    众人被说得脸上通红,不敢反驳。
    “以往或许是对的,可是如今大航海时代开启了,西洋人能漂洋过海,满世界做生意,他们的商人远远比不上你们的实力,所仰赖的就是国家支撑。而你们凭着一家一户,怎么和一个国家争锋,南洋海面,我们的船只渐渐绝迹,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大家以为如何?”(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 新时代
    历来的改革,都是向既得利益集团挑战,面对着无法想象的超级巨兽,敢做改革家的很少,而成功的例子就更少。
    如果仔细推究,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先秦改革成功的不少。可是等到天下一统之后,历代的改革,不论是王莽新政,王安石变法,以及明朝的张居正变法,全都以失败告终。
    难道是后世的改革家比不了先秦的前辈有水平?当然不是!
    先秦诸侯割据,国家尚未统一,改革成功之后,国力暴涨,就可以吞并更多的土地,获取更多的子民,从而培养出新的利益集团,这帮人就会拼命确保改革成果。这就是商鞅虽然死去,可是变法却依旧维持下来的根本原因。
    可是到了后世,中原王朝成型,改革就是在内部动刀子,改革家不能像开国君主一样大破大立,所做的不过是修修补补,根本培养不出新的利益集团,等到他们下台,保守势力反扑,所有改革成果就毁于一旦,甚至会变本加厉。
    几千年历史写就的铁律,张恪并没有狂妄到身为穿越者,就能无往不利,把一切都扭转过来。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明末正是大变革的时代,世界连成一体,有无数的商机、财富、土地在等着开拓者。
    而大明作为最富裕,最广阔的帝国,只要措施得当,很容易就培养出一批富有进取精神和务实态度的新兴利益集团。
    逆天而行,虽有诸葛之才,难免抱憾五丈原。
    顺势而为,哪怕是头猪,都能站在风口,随风起舞!
    “以商养兵,以兵护商,积极进取。争雄海上!这十六个字,是本爵对东南工商发展的看法。大家都知道,一匹丝绸卖给西洋认,比卖给内地能多一倍的利润,可是大家可曾知道,一匹丝绸,从大明运到西洋,可以获取两倍的暴利!正因为如此,西洋人才远渡重洋,不惜生死海上。我们身为炎黄子孙。几千年来,都傲视群雄,难道愿意被一帮蛮夷超越吗?”
    如果对一帮士大夫说这话,只会被鄙视,赚钱有什么了不起的,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可是这些商人则不然。他们和西洋商人接触非常多,看到人家整船整船的金银,不能不眼红。以往凭着他们的能力,根本吃不到。如果张恪能帮忙,那才是求之不得!
    张恪喝口茶,润润喉咙继续说道:“或许大家觉得有些远,其实不然。只要市舶司成立。我已经圈定了三处,东江镇皮岛,琉球。还有台湾的鸡笼,可以作为商船停泊和贸易的港口,向北,日本和朝鲜,向南,马六甲南洋等地,都是遍地黄金,唾手可得。”
    说话之间,方崇文将巨幅地图挂在了墙上,大家都凑过来,仔细看着上面的标注。
    有港口,有各种物产,还有当地的军力情况,一目了然。众人当中叶永鑫是做海上走私的,手里还有船队,对地理情况最熟悉。
    他只觉得胸膛一股火焰燃烧,血液往脑袋冲,浑身都要沸腾了!
    “国公爷,实不相瞒,小人经营过海上生意,每次船队出海,不得不向海盗缴纳过路费,多的时候,一半的赚头都要落入他们手里,简直可恶透顶。”他咬牙切齿地说道:“若是水师能剿灭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