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建文元年,建文皇帝在黄子澄、齐泰等人的影响下实施削藩。在靖难之役前夕,燕王曾向徐氏悄悄诉苦:如今想做一个富家翁也不可得。这位看起来贤淑贞静的徐妃却说:既然“人无伤虎心,虎有害人意”,那么行为处事但求问心无愧也就罢了。在此之前,僧道衍就一直在拾掇燕王造反,燕王早有反意。在听闻徐氏说出“但求问心无愧”这句话之后,燕王得到红颜知己的支持,于是真正下定决心发檄文“清君侧”。
靖难之役展开不久,燕王打败征燕大将军长兴侯耿炳文。建文皇帝在黄子澄的建议下换李景隆为主帅。李景隆是李文忠的儿子,而李文忠则是朱元璋的外甥,因此从亲戚关系上讲李景隆实际上是燕王的表侄。因为李景隆和燕王是亲戚,而且年纪差不多大,从小相互间就很熟悉。所以,燕王对这个表侄知之甚详,知道这家伙连赵括都不如。但燕王又判断:如果自己坐镇北京,李景隆必然不会冒然攻城。所以燕王策划了一个诱敌之计:在李景隆进袭北京之前,率领大军远袭大宁。
听说朱棣带大军开赴大宁,李景隆认为这是个机会,于是下令攻打北平,军队直插北平城下。
数十万军队迤逦北上,刷刷的脚步,得得的马蹄,隆隆的车轮,在冻土上响成一片。李景隆军来到北平城下,在北平留守的世子朱高炽闭门坚守不出,李军遂于九门环筑堡垒围困之。官军在北平城下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特别是丽正门上战斗激烈,李景隆的军队有十万人,而城内连老疾孱弱都算上也不及一万,力量单簿几乎不支。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燕王的诱敌之计几乎要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了。
然而在这危急时刻,王妃徐氏勇敢地站了出来。她动员官校士民的妻室也穿上护甲登上城墙,向攻城的敌人投掷瓦砾石块。在王妃的表率下,守军士气大增,还常常派勇士追出城外,对官军进行骚扰。结果,官军的进攻被打退,不得已退后十里扎营。后来,获得宁王“相助”的燕王回师北平,大败李景隆。
待到燕王成功夺取天下后,朱棣穿越了。在登基之后,朱棣仍然毫不犹豫地册立了徐氏为后。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朱棣保留着燕王的人生经验、记忆和残留的感情;也不仅是因为徐氏是太子朱高炽、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的生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朱棣与徐氏接触后,感觉她确实是一个令人倾心和佩服的红颜知己。
此时徐氏已经四十一岁,但岁月并没有在她的脸上刻下明显的痕迹,怎么看都觉得她只是三十出头的样子。徐贞静的举手抬足之间,总是不经意地散发着成熟诱人的魅力。徐贞静在容貌方面的遗传基因显然极好,她的母亲年轻时是当时极为有名的绝色美女,当年追求徐贞静母亲的人数非常多,以至于徐贞静的外公谢再兴(朱元璋手下大将,后来叛乱被诛)都挑花了眼。如果不是朱元璋下旨,仪表堂堂而且前途非常看好的徐达甚至都无法抱得美人归。
朱棣不知道自己的正牌子岳母到底有多美丽,但徐贞静年轻时候的容貌却深深地埋藏在燕王的记忆之中——充满了古典美的瓜子脸型,大而明亮的眼睛,高挺的鼻子,小巧的恰到好处的嘴,乌黑的秀发将她那白皙的肌肤衬得令人眩目。朱棣所在的后世媒体已经很发达了,但是这样的美女,他以前不但未曾见过,甚至连想也不曾想过世间竟然还会有如此清雅绝俗的绝色女子。虽说如今徐贞静已经度过了女人最美好的年纪,但这位御姐皮肤仍然象少女一般充满了弹性,眼角如果不仔细看甚至看不到纹路,对此,朱棣还能有什么苛求呢?
外在美且不说,这个时代能够令朱棣欣赏的拥有内在美的女人,至少在朱棣所知道的人当中仅有徐贞静一人。可以说,穿越后唯一能够和朱棣平等正常交往的人,便是他的皇后。
边走边想,不知不觉便走到了钟粹宫。看着宫门,朱棣只觉得下体发胀,不由露出一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古怪笑容,然后快步走了进去。
注1:网上有观点说徐皇后的闺名叫徐贞静,虽说对此表示怀疑,但仍旧采用此名。
第四章 推倒皇后很刺激
燕王和徐氏已经是二十多年的老夫老妻了,然而穿越而来的朱棣对徐贞静却怀有一种异样的激情——不管怎么说,这种情况毕竟有着类似“淫-人-妻”的禁忌刺激。
对于朱棣突然间变得激情似火,徐氏哪里猜得出其中的奥秘?虽然高兴,但她一时之间也无法习惯,结果每次都是欲拒还休、娇羞呢喃得如同新妇一般——这便反过来更加刺激了朱棣的情欲。
当朱棣快步走进皇后的寝宫时,徐贞静立即从他的神情中猜出了等会儿将会发生什么事。结果,原本一副高贵端庄表情的她,只刹那间的功夫,脸颊就变得一片酡红。负责侍候皇后的宦官宫女们都是人精,见到这种情景,一个个立即蹑着脚悄声无息地退了出去。
皇后那近乎不可亵渎的高贵气质于朱棣而言,根本就是一味烈性催情剂!
好不容易等宦官宫女们退了出去,朱棣立即冲到皇后身旁,将她半搂半拖地弄到床边,然后将她推倒。象前面几次一样,皇后只是闭着眼睛平躺在床上,一动也不动,全身散发出全然无从抗拒的诱惑力。
朱棣迫不及待地扯下了她的外衣,用双手充当先锋,在那具美妙的胴体上来回游移着。待先锋探明地形后,他便用嘴唇充当攻坚主力,不停地亲吻着抚摸过的地方。当朱棣的手从浑圆的股际重新回到充满弹力的高峰时,她发出了微不可闻的呻吟声,朱棣停了下来,问道:“难受吗?”
皇后紧闭着眼睛,“嗯”了一声。朱棣嘿然一笑,解开她胸前的束缚,一双挺秀的双乳立即弹了出来。接着,朱棣把脸埋进去,深深地呼吸着那沁人的乳香,然后心满意足地将一粒葡萄含入口中贪婪地吮吸起来。
朱棣含着那粒葡萄,用舌头不停地逗弄着,不一会儿,皇后又哼了起来。朱棣问:“还难受吗?”
这一次,皇后半闭着眼睛不肯说话,只是抱住他,贴紧他的身体,缓缓扭动着。见皇后这样的表现,朱棣便不再逗弄她,而是迅速进入了后面的程序。接下来,朱棣也逐渐迷失了。事后,他只记得自己在那令人血脉贲张的娇喘声中,一次
又一次地感到了爆炸,觉得身子分裂为无数碎片,每一个碎片之中都充满了快乐,然后,快乐使所有的碎片上升,直到云端。
除了性生活的和谐美满之外,朱棣在皇后这里还能得到心灵上的抚慰。因为激情之后,待两人恢复了清醒,朱棣还可以和皇后卿卿我我絮絮叨叨地聊天,除了与穿越相关的事不能说之外,别的烦恼基本上都可以向皇后倾诉。正是因为这样的缘故,朱棣十有八九都就宿于皇后寝宫。落在外人眼中,朱棣和皇后简直可以说是恩爱夫妻的模范代表了。
好好睡了一个觉,四更更末,一个小宦官站窗前高呼:“起床早朝了!”一声比一声高,把人聒得起来算完——朱棣虽恼,却也没办法发火,因为这是他自己立下的规矩。朱元璋规定五更早朝,他自己精力充沛,五更上朝毫无问题。按道理说燕王也自小打熬得一副好筋骨,起早床自然也没什么问题。不过穿越之前朱棣却喜欢睡懒觉,这个习惯也被带了过来,因此每次都拖着不愿意起床。然而朱棣也知道不起床毕竟不妥,如果下旨将早朝时间延后,那便是违反了祖宗家法,必定会惹得御史们今天一个条陈明儿一个谏章地聒噪——朱棣并不介意在必要的时候做个暴君,但是为了这点儿小事就去做暴君实在太不值得。
按道理说,永乐皇帝制定的内阁制度,其行政效率比早朝要高多了。但朱棣毕竟篡位不久,为了睡懒觉的事遭受大臣们的诘难太不划算了。迫不得已,朱棣只好安排了一个人工闹钟,让小宦官到了时辰便开喊。
见皇后面带甜笑雪肩微露合眸,依旧睡得沉酣,朱棣示意小宦官收声,悄悄扯过褂子自己穿上。能够贴身服侍皇帝皇后的宦官和宫女全都长着一副玲珑心窍,见朱棣不欲吵醒皇后,其中两人便蹑手蹑脚走到朱棣近前,帮他穿上龙袍,而另一人则悄声无息端来早点。
吃过早点擦过嘴后,朱棣亲了一下皇后的脸颊。见皇后脸上升起一片红霞,朱棣轻轻一笑,却也不说破,而是转身走出宫门,然后乘着明黄亮轿朝乾清宫(注1)而去。
皇帝参加早朝时并不走大门,而是从西暖阁这里走侧门。在朱棣进入大殿之前,随堂太监黄俨先走进去,“啪啪啪”地甩了三下静鞭,殿外廊沿下站着的供奉们一齐奏起了鼓乐。在黄钟大吕,瑟筝笙篁声中,朱棣从西暖阁门跨步走了出来,向着殿中央的御座走去。大殿里的官员们人人肃穆庄严,没有一点声音。朱棣走上雕龙黄袱面的天下第一座上坐下,摆出一副至高无上的尊严和权威,鸟瞰着下边的臣子们。
黄俨走上前前高喊一声:“乐止!向吾皇行三跪九叩大礼!”
满殿的臣子三番扬尘舞拜,“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呼声高遏云天。
朱棣参加早朝已经好多次了,每次都有一种大喊一嗓子“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的冲动——可惜这只是恶作剧的想象而已,真要这么做,只会白白招来御史的批评。所以,朱棣仍旧象往常那样双手平伸,着示意大家免礼平身。
兵部尚书忠诚伯茹瑺满脸的喜色掩都掩不住。
“皇上,征南将军韩观捷报:五日前韩将军击斩理定诸县山贼千一百八十有奇!”(注2)
朱棣接过太监递过来的捷报奏折,漫不经心地浏览的同时,脑海里不由地浮现出韩观那副“性鸷悍,诛罚无所假”的形象。
韩观此人在1386年出任桂林右卫指挥佥事,因“讨平柳州、融县诸蛮”而升任广西都指挥使,1394年“讨全州、灌阳诸瑶,斩千四百余人”,翌年“捕擒宜山诸县蛮,斩其伪王及万户以下二千八百余人”,因此晋升至征南将军。他在洪武年间的最大“战绩”是在1395年“移兵征南丹、奉议及都康、向武、富劳、上林、思恩、都亮诸蛮,先后斩获万余级”,这个“战功”使他在1396年晋位都督同知。
按现代医学观念,韩观肯定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他太过嗜杀,而且所杀之人并不拘泥于少数民族,尤其是酒醉之后。有一次,庆远的诸生们去看望他,这本是一种礼节性的访问,他却一口咬定对方是“贼觇我也”,竟全部杀害。而他对待造反者的政策为“得贼必处以极刑。间纵一二,使归告诸蛮,诸蛮胆落。由是境内得安”。也就是说,凡是被他所捕获的少数民族俘虏,除了留下一、两个活口之外全都难逃一死。韩观之所以会将少数活口放回,是为了让幸存者将自己亲眼目睹的残忍杀戮向部落内广为传播,造成心理恐惧感。
后来,韩观“嗜杀”的名声终于传入朱元璋的耳中。朱元璋本人是中国历史上排名远远超过韩观的大杀人狂,但他爱杀大臣(包括大臣的亲戚),不爱杀百姓,因此对韩观的“嗜杀”并不欣赏,于是亲自下旨告诫韩观:“蛮民易叛难服,杀愈多愈不治。卿往镇,务绥怀之,毋专杀戮”。大约是有了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