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师-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名义上他已经接受了大唐的册封,这些地域都变成了大唐的疆土。
  不过荣留王都能够接受大唐皇帝的册封,只要能将泉盖苏文这个大奸臣推下台,他高仁武又何须介意当大唐的官?
  徐真与高仁武辞行,又与高惠真洒泪依依,改名为高舍鸡的李承俊更是不舍,然而终究是要分道扬镳。
  宝珠到底是泉盖苏文的女儿泉男茹,对高仁武欺瞒自己身世也耿耿于怀,不肯谅解,内心也是挣扎万分。
  左黯也不敢勉强宝珠,只是隐藏了她的身份,将她随军带回,远离高仁武和泉盖苏文即将到来的争斗。
  高仁武本欲将青霞子苏元朗留下来,然而后者却执意要跟着左黯和宝珠,高仁武也不好勉强,送走了这些人之后,顿时觉得孤立无援,好在有高惠甄,既是郡主,又是神女,想要笼络民众之心,相信也不是什么难事。
  九月末,大军驱赶着近七万高句丽人,抵达了辽河畔,由于后勤部队都深入到了高句丽境内,圣驾降临之时,居然还未能搭建好渡河的桥梁,此时辽河结了薄冰,却不足以让大军通过,为了鼓舞军心,先前渡河之后,李世民命人拆了桥梁,如今灰溜溜回来,说不出的苦涩。
  看着军士冒着严寒搭建桥梁,李世民突然很后悔,后悔发动了这次征辽,他私下里曾感叹,若魏征还活着,一定会劝阻他不要发动这场战争,可惜的是魏征已死,而且贞观十七年魏征病故之时,李世民还怀疑他曾经与侯君集和杜正伦结党,而毁掉了他亲自为魏征撰写的墓碑。
  然而他却忘了,出征之前,以褚遂良为首的言官们,曾经如何力谏他不要发动战争。
  念及此处,李世民不由感慨唏嘘,不过这一战也攻下了高句丽近十座城池,大大削弱了高句丽的国力,无论如何中算是一场胜仗。
  长孙无忌在此战之中的表现本是可圈可点,然而因为徐真和李勣的突出表现,自己就变得黯淡太多,想到圣上已经革了张亮的职,长孙无忌心里也多有不安,此刻正亲力亲为,指挥大军和民夫搭建桥梁。
  从高句丽驱赶而来的都是一些青壮民夫,纵使唐军只提供最粗糙的果腹口粮,也足以让这些人渡过饥荒,他们虽然没有技术,但有力气,在军中监作和工部的指挥下,热火朝天地冒雪作业。
  九月二十七,眼看着桥梁就要竣工通行,大雪又初霁,天时弄人,与安市城僵持两个月,几乎都是大雪漫漫,如今撤军了却又迎来了晴天,不得不让人怨愤。
  没想到的是,气温的上升,让积雪融化起来,辽河的水位暴涨,两岸的土地也变得松动,好不容易搭建起来的桥梁,居然被突如其来的山洪给冲垮了!
  非但如此,桥梁垮掉之后,山洪持续了一夜,到了第二天,河段居然出现了大范围的泥沼,大军举步维艰,人马陷入泥沼之中,许多人甚至泥沼吞没,丧了性命!
  李世民恨不能指天大骂,愤愤之下,命长孙无忌和杨师道动用了整整一万人,砍伐树木来填平泥沼。
  虽然有足足一万人参与这项工作,但到了夜晚,又下起了暴雪,被耽搁在岸边的军士和民众又被冻死了一大批!
  桥梁被山洪冲毁,圣上已经对长孙无忌很不满,如今命他填平泥沼,他哪里还敢大意,与杨师道一同漏夜指挥,终于让大军顺利渡过了辽河。
  虽然归心似箭,但大军直到十月十一才抵达营州,圣上命礼部筹备,自己亲自主持,以太牢之礼祭奠战死将士,又将驱赶而来的高句丽人安置到营州各处,这些人将被当成奴隶,输送到内陆州郡充当人力。
  张俭乃营州都督,又是长孙无忌嫡系,主动请缨应承下这件事,李世民心情稍霁,对长孙无忌的抱怨也少了许多,不过人力是极为珍贵的资源,张俭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从中谋利之事也没少做。
  安顿好之后,已经是十月二十一,圣上即将率军进入临渝关(即山海关),皇太子李治收到消息之时,正在定州行宫中与武媚厮混,慌忙组织人手,率领文武百官到临渝关接驾。
  见了圣上,李治难免抱着圣人的腿脚痛哭流涕,这段时间李治都通过驿路直接向圣人汇报监国之事,政事调和,后方无忧,颇得圣上欢心。
  二十三日抵达汉武台,圣上命人刻碑文以纪战功,又逗留了几日,十一月初七才到达定州,高士廉、马周、高季辅、张行成等辅政班底率百官迎驾。
  一路劳顿,到了十二月,才从定州返回并州,经历了大战和严寒的李世民罹患痈疽,李治得了长孙无忌的教训,亲自为圣上吸脓疮,并扶着步辇随行了数日,让李世民好生感动。
  直到十二月十四日,圣驾终于抵达并州,也见到了自己最思念的女儿李明达,父女相拥,李世民却不禁想起突然逝世的李承乾,心头悲痛,身体状况更是不尽人意。
  或许是有感于李承乾的突然逝世,李世民对儿女越发的珍惜,停留并州之时,竟然将李泰重新进封为濮王,而李明达表面上已经变成了徐真的胞妹徐思儿,从五品的淑仪小姐已经是最高封赏。
  然而为了表示自己对小女儿的疼爱,李世民破例将李明达封为从二品的归思县主,大唐礼法有规定,县主乃亲王之女的封号,虽然朝中文武都清楚李明达的真实身份,别说封个从二品的县主,就算将李明达重新封为公主,诸人都不会觉得奇怪。
  可徐真此时不过是左骁卫将军,冠军大将军,并非亲王,若胞妹的封号比徐真还要高,说出去势必不好听,众人自然会推想,估摸着圣上还要再次封赏徐真!
  然而圣上并没有继续封赏,因为他的体力不济,在并州休养了几个月,到了贞观二十年三月初七才回到长安,由于龙体欠安,一般政事都交由皇太子处理,李治也并未有负期望,将国事治理得条条有理。
  但有一件事却是圣上抱病亲自主持,那就是李承乾的丧礼,以国丧之礼置办,国人无不感于圣上铁骨柔情,让人唏嘘。
  诸多出征将士归乡疗养,军兵们也得到了休养生息,然而圣上迟迟不封赏,军方自有抱怨。
  到了三月二十七,常德玄举检因战不力而赋闲在家的刑部尚书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又与术士公孙常、程公颖等人密谋逆反,圣上命中书令马周审问,张亮自是不服,然圣意已决,让长孙无忌、房玄龄至狱中与张亮诀别,而后斩了张亮,籍没其家。
  征辽之战中,但凡有消极待战者,一律严惩不贷,这才开始封赏诸多有功将士,徐真连本部人马都拼了个干净,先取了图壤,为唐军清扫了渡河道路,一路攻城略地又多得神火营出大力,更是救了李世民两次,还替李世民挡了致命一箭,可谓居功至伟。
  于是,李世民给了徐真一个足以让整个朝堂轰动的封赏。
  留左骁卫将军、冠军大将军,神勇伯爵晋封柳城县公,授柱国,这一年,徐真年仅二十七岁,年仅二十七岁的二品!
  朝堂上下自觉见惯了徐真被封赏,本以为自己不会再为徐真得到封赏而吃惊,然而这一次,他们又震惊了!
  圣上虽然只有四十八岁,然而早年四处征伐,身体已经不堪重负,征辽之时又亲冒箭矢,策马血战,归途更是遭遇严寒侵蚀,身体越发不济,如此敏感的时期,将徐真提拔上来,用意着实让人玩味。
  非但如此,连徐真嫡系都受到了极重的封赏,并分派到军中任要职,辽东一战中出彩冒头的薛仁贵更是被封为右领军中郎将,负责镇守极为重要的玄武门,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早在驻跸山之战后,圣上就召见了薛仁贵,赐马二匹,绢四十匹,十人为奴,并提拔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并对薛仁贵说:“朕之旧将皆老矣,已然无法承担战事之重担,朕每想提拔,皆不出尔之名,朕非幸得辽东,幸得汝也。”
  而谢安廷、周沧和胤宗、高贺术、秦广、薛大义等一干徐真旧将,皆得到了极高的封赏,虽然这些封赏都是他们用自己的命换来的,但不得不承认,这是李世民在为徐真量身打造自己的军中班底!
  每每想到这些,长孙无忌就坐立不安,慌忙与李治密谋,升任东宫左庶子的慕容寒竹也早已守候在旁。
  长孙无忌和李治还在密谋朝堂争斗之时,徐真已经带领一干嫡系,进军薛延陀,执失思力、契苾何力等与徐真分头并进,大败薛延陀,诸部混乱,多弥可汗被回纥军所杀!新晋徐真军展现出惊人武力,由是震撼朝野!
  六月,薛延陀余部七万余人西奔,推举哚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李勣随后率军而至,纵兵奋击,与徐真部兵马合围,歼敌五千余人,俘虏三万口,次月,哚摩支抵达长安,被圣上任命为右武卫大将军。
  徐真部锋芒毕露,风头无人能及!
  八月,江夏郡王李道宗送亲归来,圣上与之谈及驻跸山之战,又有李靖陪同,圣上问李靖曰:“吾以天下之众困于小夷,何也?”
  李靖答曰:“此乃道宗所解也。”
  圣上由是询问李道宗,李道宗具陈驻跸山之战,一如亲见,若当时分兵偷袭平壤,必定能够大功告成。
  圣上怅然若失,悔不当初,低声道:“彼时若有道宗,又何来如此狼狈。。。”
  八月末,李道宗请战,与薛万彻大败敕勒诸部,诸部酋长如回纥、同罗、仆骨等十一姓遣使入贡,九月,圣上御驾亲临灵州,敕勒诸部首领或酋长数千人到灵州拜谒,奉圣上为天可汗!
  一切似乎都恢复了以往大唐的风格,然而此时,辽东再次传来紧急军报,圣上不得不再议征辽之事!
  只是这一次,朝廷百官的意见,已然是反对的多过赞同,其中暗流涌动,比战场征伐还要凶险。


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荒平定再议征辽

  时间到了贞观二十年六月中旬,去年的今日,唐军已然攻破了盖牟城,在高句丽的大地上四处征伐,尽显大唐国威。
  然而大唐刚刚撤军不久,泉盖苏文就卷土重来,他变得更加的傲慢,将唐军主动撤军,宣扬成他自己的军功,更对外宣称射瞎了大唐皇帝的一只眼,对盖州和辽州、岩州三处旧地多有骚扰侵略,并且不断攻打新罗。
  圣上收到情报自是勃然大怒,遣使责令泉盖苏文不得窥探边境,然而泉盖苏文却并不优待唐使,反而变本加厉,对辽东都督府多有侵扰,高仁武屡次组织兵马对抗,苦不堪言。
  其时徐真部军威大振,回纥等大大小小十数个部落被征服,尊大唐皇帝为天可汗,可谓国威镇戎狄,陛下遂上朝与群臣议论再征高句丽之事。
  褚遂良等一干文臣对上一次征辽本就极力反对,如今刚刚结束了第一轮征伐,国力空虚,还未得到足够的休养生息,若再度出击,说不得要引起民怨。
  李世民自知身子越来越弱,高句丽永远是他的一块心病,若不能征服高句丽,他担忧生性懦弱的李治继位之后,会面临内忧外患,大唐盛世会因此而走向衰落,这也正是他亲手将徐真培植起来的原因之一。
  虽然文臣治理国家有一套,但出身军伍的李世民心里很清楚,若无法掌控国家的军队,单靠文治是无法坐稳真龙宝座的。
  身为一国之主,他自然知晓徐真与李治之间有些龃龉,然他提拔培养徐真,除了给李治当鹰犬之外,更重要的是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