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小林对这些人也很感兴趣,位列头两位的,杨小林是相当的熟悉,他们都是日后为了中国之独立而抛头颅撒热血的先烈,邹容,陈天华。
这两个名字出现在杨小林的眼睛里的时候,让他有了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他对这两个人的事迹都是相当的敬佩,特别是邹容,在满清及其残酷的镇压下,《革命军》的烈火依然让邹容给点燃了,是邹容把简单的造反给说成了革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邹容为满清敲响了第一声丧钟。
只是这两个人牺牲的都太可惜了,邹容好一些,还能说的上是慷慨就义,陈天华跳海的举动完全就是一种偏激,这种偏激是对当时中国绝望的一种体现,是被孙文,秋瑾,宋教仁这些国人给逼出来的。
杨小林希望他们的到来可以改变东北的命运,可以改变中国的命运,也可以改变他们自己的命运。他希望,陈天华到了东北,能真的来一次猛回头。
这些人有理论,轱辘山现在缺少的就是一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杨片警心中有很多事情做起来都是明明知道该怎么办,却不知道从哪来下手,这就是没有一个纲领的原因。杨片警的水平实在不高,肚子里面有货都是别人的,关键时候他倒不不出来!等这些人来了,当理论和实践能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杨小林相信一切都会改变的。
他要在这些人到来之前,把自己的地盘打造的像样一点,为这些人提供一个平台,让技术人才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来经商的那些商人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环境,也让邹容和陈天华这些人能有一个舒展胸中报复的机会。
发展地盘是提高自己的数量,而打造队伍就是提升自己的质量了。特别是民兵的作战能力,杨小林要建设的民兵和抗日时候的那种民兵有着不同。说实话他对全民皆兵非常赞同,当别人把枪炮架在你的家门口与的时候,你根本没有选择,要么给人家屠杀,要么就拿起枪来反抗,不分男女老幼的。
但是杨小林始终认为,民兵不应该是冲在第一线的,除非敌人打到他们家门口。
他要把民兵建设的符合三个条件,第一可堪一战。
也就是说,要完全摆脱民团的那种作战模式,不管面对什么敌人,他们都能和对方打一下,或拖延,或阻击,能做到掩护父老乡亲撤走。
第二个条件是能配合轱辘山上的主力作战。
当一些战斗进入关键阶段的时候,这些民兵能起到牵制,扰乱敌人的作用,给正面战场的作战部队创造有利的战斗局面。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他们能作为合格候补队员。
一旦有大战发生,根据地面临不利局面的时候,自己一纸动员令一下,这帮民兵稍微武装一下就是正规的作战部队!
杨小林改造民兵,就是以上述三个要求为标准的,所以他首先改造的是民兵的编制。
这一次老毛子来一番烧杀抢掠,让根据地的损失非常惨重,这也帮了杨小林一个忙,在俄国人打过来的时候,清朝的官兵缩在城里面不敢出来,只有这些土匪和那些老百姓并肩战斗,战争之后杨小林和当地百姓的关系又进了一步。包括那些地主老财,当杨小林提出改变民团编制的时候,他们没有拒绝。
他们也知道,这世道太乱,说不定哪天又有什么人打来了,跟着杨打鬼混虽然不是最好的选择,可最少杨打鬼愿意为自己卖命。这一次许多土匪都是为了掩护屯子里的老乡安全转移被俄国人给包围的,这让他们真的非常感动。
保护他们安全,轱辘山不是说的,而是做的。杨小林也知道,以前的民兵都掌握在那些地主的手中,这种情况想一下改过来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那些民兵从某种程度来说是那些地主的私人财产,自己全部拿过来等于是从他们手里抢钱。
所以杨小林用一个折中的方式。比如说六道江的陈德,他手下有一千多民兵,杨小林首先改变的是他民兵的组织结构。给了他们像轱辘山的土匪建制一样,陈德是民兵营长,手下有连长,排长,班长。这些基层的干部除了以前的陈德委任的那些小头目之外,还从三团调了一些人过去。
同时,还给陈德委派了一名作战参谋。杨小林规定,平日农忙的时候民兵们务农。农闲的时候按照轱辘山的模式训练。还有,每半个月开一次会议,那些班长,排长,连长,都必须要来参加。他还会给那些班排长发一些补助,没有正规军的军饷多,但是足以弥补他们因为开会和训练而造成的各种损失。
每半年开一次民兵比武大会,就在各民兵所在地的团部开,表现好的民团由轱辘山发给奖励。杨小林相信这样时间一长,自己就能掌握民兵队伍了。
双方都为对方想一步的基础上,民兵改制非常顺利的就完成了,地道的挖掘工作也重新开始了,这一次所有的屯子都意识到了地道的重要性,不用杨小林督促他们,也不说土硬了,一个个都是拼了命的挖。
杨小林看了几个屯子的地道,非常地满意,基本上做到了可以打,可以跑,可以躲了。他现在还正在研究地雷,当然不是军队中用的那种铁雷,铁雷杨小林也能做的好,可那太耗费资源。他研究的是地雷战电影中出现的那石头雷。
地道和地雷结合,在让民兵有一定的战斗素质,让每一个屯子都变成一个坚固堡垒,以后不管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就像地道战的主题曲唱的那样,只要他敢来,打的他魂飞胆丧!
第三十九章 迎来送往
在这些工作展开的同时,杨小林和俄国人的合作也步入正轨,当双方给予的和得到的都超乎所值的时候,以前的那些不愉快事情就会被慢慢的淡化。
老毛子甚至有一种意向,就是支持杨小林弄一个军工厂,可以帮助他们生产子弹。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批量生产半自动步枪了,并且第一批步枪作为试验品配备给一个团的部队,使用之后俄国大兵们非常满意,可是俄国后勤部门却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半自动步枪的耗弹量实在太大!
就是俄国人那雄厚的战争机器,也无法保证给在东北的几十万部队人手装备一把。他们粗略的算计了一下,按照现在的生产条件,如果俄国人的几百万大军全部都装备这种步枪的话,那就意味着世界上所有的兵工厂都要开足马力生产子弹,才能够俄国人用。
俄国人现在已经在着手改进机器,希望能提高产量。目前只能把这种步枪装备给给少量精锐的部队,用在关键的地方。即便是装备少量的部队,也需要有专门的可以生产子弹的大型加工厂支撑。
大型加工产俄国有的是,问题是子弹的价格是相当低廉的,为了这么不值钱的东西专门弄几节列车从俄国运过来,那路费就太贵了。俄国人现在也不富裕,能省一个是一个。
所以他们想找载涛为他们专门生产子弹,载涛在奉天有一个兵工厂,规模还不错。但是老佛爷已经说了,洋大人之间的事情,大清不敢插手。帮俄国人生产子弹,日本人会不高兴的,所以载涛拒绝了这些俄国人的要求。
万般无奈之下,兰尼科把这个事情给杨小林说了,杨小林马上就像拦下这个活,只要俄国人出技工,自己买他们的设备,加工生产包在他的身上。自己生产出来子弹俄国人花钱买就是了,价钱绝对不会太贵的。杨打鬼虽然喜欢打劫,但是从不趁火打劫。
这一点俄国人相信。就像那个炸药包一样,俄国人算了一下成本,一个炸药包大概要七十卢布,算上手工费,杨小林收他们的是一百一十卢布,真的不算太贵,杨打鬼做生意很公道。
可是炸药包和兵工厂不一样,炸药包是杨打鬼本来就有的,俄国人和杨打鬼暂时停火是可以接受的,一些必要的合作的开展也能让人理解。但是帮杨小林建立一个兵工厂,好像有些不太靠谱。
俄国人还在犹豫,一方面他们不想和杨小林合作,另一方面就为了这场战争让他们自己花钱在东北专门建一个兵工厂,他们又感觉亏的慌。
在俄国人的犹豫中,时间到了五月份,轱辘山的部队恢复了编制,随着部队地盘的扩大,队伍也慢慢壮大了,已经发展到了六千人。这还是杨小林控制着部队的发展,现在他这里用四方来投的话语形容并不为过,小山头的土匪基本上都过来了。
俄国人和满清对轱辘山放松警戒之后,那些关内的汉子也是一涌而入,兵源对于现在的杨小林不是问题。交通已经基本上完全恢复,这个时候的东北也是春暖花开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了。
杨小林知道,春天来了。
五月七号,两辆挂着日本旗号的汽车在抚顺以南的后马镇停了下来,这在小小的穷乡僻壤顿时引起了轰动,没见过世面的乡亲们一个个从屋子里面探出自己的脑袋,一群孩子马上跑了过来,带着些畏惧,带着些好奇往这汽车看着。
直上松原从第一辆汽车的副驾驶的位置上走了下来,到后面放下了卡车的挡板,掀开那厚厚的车帘子:“诸位,我们到地方了。”
首先跳下车的是一头披肩长发的青年,他就是陈天华,从卡车上下来之后他的眼睛往四周扫了一圈,忽然间从车内昏暗到一片光明,可能让他的眼睛有些不太适应,陈天华举手到眉头挡住那阳光。
一股威风吹来,尽管已经是五月的天气了,还是让他感受到了东北的冷气,一只手掌在他身后拍了一下:“星台,到地方了?”
拍他的人就是邹容,两个人的身形有些明显的区别,邹容显得秀气一些,像是一个小生。而陈天华则看上去很是威武,放在二十一世纪,绝对是一个型男。
陈天华从日本直接到朝鲜,然后从朝鲜过来的。有一件事情孙文没有和杨小林说,那就是上一次见面的时候孙文所说的南方即将要有起义,是陈天华和黄兴两个人策动的。
计划好的事情因为日本人的食言而被迫无限期押后,再到被满清察觉,陈天华现在也是满清的通缉要犯之一。
陈天华转头看看带他们过来的直上松原:“松原君,杨打鬼说就在这里接我们么?”
直上松原点头:“是的,他说他已经安排好了。”
邹容有些谨慎:“为什么没有他们人?会不会出什么意外?”
直上松原嘴角笑了一下:“不会的,现在他和俄国人的关系正在缓和,俄国人这个时候不会和他过不去。”
其他人也从车上下来,这一批来的人都是男人,本来就有几个女子也要来的,但是他们考虑到这一趟东北之行并不安全,很有可能还需要他们和杨打鬼一起拿枪战斗,并且他们对杨小林也不是太熟悉,就把那些女子的要求给拒绝了。
就在大家刚刚下车的时候,后马镇的镇长带着十几个手持人背着长枪跑了过来,镇长的身子很胖,跑的有些急了,到他们面前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几位几位大爷是不是从海外回来的?”
直上松原看了那镇长一眼,没有回答他:“你是什么人?”
那镇长看看他那一身日本和服,冲他一鞠躬:“这位一定是松原太君吧?小人崔子博,是后马镇的镇长,杨当家的让我在这里守着诸位,我已经守了两天了,总算是把你们等来了,来,跟我先去喝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