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姆力克莎娃一封电报挽救了十几万俄国士兵的生命,这真的非常重要。
对于日本方面来说,虽然他们占领了整个东西伯利亚,但是俄国的有生力量没有被全部歼灭,大日本皇军吹嘘的和他们作战就是找死的观念被这帮俄国人给打破了,在以后的战斗中俄国人必然有更高昂的斗志。
战局就像勃鲁希诺夫说的那样,再往前好像真的有点困难了,随着战线的拉长,日本政府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一颗粮食送到前线,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在远东俄国的游击队也越来越活跃了,这一切现象让日本人虽然占领了整个东西伯利亚。但是他们的脚步却不得不停下来。日本天皇这个时候终于不充好汉了,他向各个参加维和的国家提出要求,希望各国不要厚此薄彼,能像他们承担中国的维和物资一样,分担日本人的费用。
肚皮终究比面子要值钱一些。
北京,杨小林也有点意外,他并不是对战场的情况感觉出乎意料,在此之前他想过所有可能出现的战果,当然也包括现在的这番局面。让他意外的是在俄国和日本战斗到最关键的时候,多姆力克莎娃会发电报提醒俄国方面。甚至为了让勃鲁希诺夫相信她,她用国际通用电码发报,丝毫不隐瞒自己的身份。
这说明什么?
李德彪已经把这事情给查出来了,现在多姆力克莎娃已经被控制了起来,李德彪在等杨小林给他一个处理的方案。按照中国对西伯利亚那帮人的要求,他们是没有权利越过中国做这种事情的。
处理她一个人非常容易,可杨小林却知道事情并不这么简单。
“皙子,从这个大洋马的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出来,在咱们掌握的西伯利亚南部一带。有很多人的心里还是向着俄国的。这个女人不可能不知道她这么做我们很有可能对她采取极其严厉的手段,但是她还是用明码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这只能说还有相当大一部分人认同俄罗斯这个国家。”
杨度在旁边点头:“嗯。我们低估了俄国人的爱国情绪,有个事情你可能不知道。杜月笙来信说我们控制的那些俄国矿山上,老毛子的矿工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他们中间有很多人这边拿到工资,那边就把钱寄到北方去了。托洛茨基做过统计,这几个月的时候他们从我们控制的西伯利亚地区得到的捐款,已经达到了一千万卢布。”
杨小林很是无奈。那些俄国人就像是当初中国卫国战争时期的海外华人一样,拼命给外国老板干活,赚点钱就寄回国内去支援国内的战争,当初中国能在列强的封锁下挺过来,和这些海外华人的支持不可分割。
他真的以为他给那些俄国人一个安定的生活,给他们一个没有硝烟的环境,他们就因该认同自己的统治了。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不管自己做什么事情出来,都没有办法剥夺一个国家的国民为保卫国家而奉献自己力量的信念。
杨度说的事情他是知道的,而且他知道的更多。在东西伯利亚炮火正浓之际,施特塞尔手里面的部队有好几支都成建制的逃走。他们不是逃跑,是到北方去,去找勃鲁希诺夫将军,去和日本人战斗。
“我们在俄国的事情上必须改变策略,如果我们现在提出让西伯利亚独立的话,很有可能遭到俄国人的反抗。”
杨小林一开始的计划中是假如俄国方面撤出了东西伯利亚,自己马上着手让这里由自治变成独立的。他想着在那个托洛茨基就算对中国的这一做法表示不满,也没什么办法。他想着那些俄国人经过自治的过渡,应该很容易接受独立的事实。
但是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那里的俄国人还是热爱着俄罗斯的,这很重要,杨小林想要把俄国肢解,想把西伯利亚南部先拿在手里,但是如果那里的俄国人不答应的话,那个地方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负担,一个包袱。如同越南于美国,阿富汗于苏联一样。
杨度显然对他的做法不是完全能够理解:“有那个必要么?咱们已经做了这么多工作,现在你放弃?”
杨小林点点头:“在我理想中的西伯利亚应该是一个为我们提供资源和各种战略物资的地方,而不是一个需要我们派兵常年驻守的地方,既然他们现在还想着俄国,那我们好人做到底,独立的事情暂时不提。”
既然你们还眷恋着俄国,中国硬是把那些人拉过来真的不妥。杨小林觉得这事得慢慢来,先让你自治,先让你国家意识淡薄一点再说。就像日后西方对乌克兰的态度一样,有点耐心才可以。
杨度有点失望,西伯利亚如果能够到手。将是新中国的第一次开疆拓土,哪怕只是让那里独立,最少对现在国内的老百姓也有个交代。
中国国内的老百姓现在对政府真的有点抱怨,他们看到中国一车又一车的物资送到俄国去,心里面十分的不爽。即便这些物资拉动了他们的生活,他们也感觉不舒服。这可以理解,有的人会在报纸上吐槽几句,这些言论只要不是太激烈,杨小林也不去管他,你们说你们的。我做我的。
如果政府能完成西伯利亚的独立,那么中国的老百姓马上就能理解了,他们是不看你的长远战略的,他们只看自己眼睛能看到的东西。
杨度也没有反对杨小林的意见,轻声说了一句:“司令,那多姆力克莎娃怎么处理?日本方面显然也收到了风声,阿部守太郎今天已经向我们提出了严正的交涉,说是让中国阻止自治区对俄国的支援,虽然没有点名。可是他们的意思就在这个女人的身上。”
杨小林冷哼了一声:“他严正交涉?不去管他。发电报给李德彪,老子不光不处理,还要对这个大洋马的这个举动大加赞扬才是。也告诉施特萨尔,以后的部队如果要北上的话。不用偷偷摸摸的走,从军械库拿足够的战斗物资,打仗了可以去,打完了他们还可以再回来。”
这就是摆明要和日本人对着干了。
杨小林就是要对西伯利亚自治区的俄国人就要传达一个信息。既然不想让他们觉得中国是敌人,那么就做朋友,要让他们所有人都感觉到中国很可靠。让他们慢慢的信任中国。
做坏人的时候我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但是做好人的时候,我也一样会把好人做到底。
至于小日本的态度么,不去管他。杨小林需要再刺激一下日本人,因为他感觉这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这场战斗之后日本和俄国都在吹嘘自己的胜利,俄国人这样做的目的是鼓舞自己斗志,给士兵的战斗的信念,给人民胜利的信心,所以他们的吹嘘可以说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日本方面就不一样了,乃木希典受到英雄般的待遇,国内的那些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战场的实际情况,他们只知道军队又打赢了,这让他们本来就以为自己是一流强国的心态变的更加扭曲。
这种扭曲拉动了他们的民族感情进一步的上涨。民族感情就是一把双刃剑,也许小日本现在觉得自己国内一片团结是好事,可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扭曲让许多国家都感觉到害怕。
小日本国内的情绪现在扭曲到什么地步?就拿中国卖武器给俄国的事情来说,国际社会对中国谴责一番也就算了,但是日本到现在报纸上还揪着这事情不放,让中国必须给日本做出合理的解释,否则的话他们要求政府对中国采取强硬的态度。
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但是日本人不觉得好笑,他们说的很认真。还有就是关于菲律宾的事情,美国人殖民方式虽然温和,但是他们经济掠夺的手段却相当的残酷,许多菲律宾的产业都被美国人独霸了,日本人在那里的经济利益受到了损失。
按照国际惯例这事一般大家都不说什么,但是小日本不一样,他非要让日本商人在菲律宾也享受和美国人一样的权利,并且还非常郑重的派人和美国方面交涉。
美国人没搭理他们,日本国内也要求政府对美国采取强硬的态度,这样的民族情绪真的就像一个火药桶,杨小林觉得如果小日本再这样下去的话,自己只要需要扔一根火柴过去,他就爆了。爆了以后有什么效果他也不知道,反正他打算扔根火柴过去看看再说。
中国不是日本,杨小林在俄国的问题上不会被国内的言论左右。而在西伯利亚的既得利益上面,中国也向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做出了让步。这种让步只是一个表态,但是有些国家却并不领情。
比如英国。(未完待续。。)
第五十九章 以退为进
在如今的这个年代,不管你想做什么事情,忽视大英帝国的存在都是不可饶恕的错误。中国真的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去尊重英国人了,和萨道义先生交谈过之后,英国方面就向中国提出了正式的交涉,首先中国得到的利益他们要分享,其次就是托洛茨基政权就算不能被干掉,也必须得到限制。
这些条件几乎就是一个强盗的逻辑,中国付出了努力他嘴巴一张就要分享,这就跟一个强盗抢了钱,必须分给另一个强盗是一个概念。但是杨小林还是接受了,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强盗的世界,人家身强体壮小弟众多,你就得听人家的话,哪怕是毫不道理的。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便自己答应了英国人,英国还是做出了一些让中国很不愉快的动作出来。
小日本最近的军费增加姿态特别明显。他们不光自己在疯狂地造军舰,还不断的从外国购买一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军用设备和技术。世界一流国家么,自然要有一流国家的军队才是。
而就在日本大力发展军事力量的同时,英国方面居然把中国人刚刚转让给英国的反坦克技术高价卖给了日本。
五千万英镑!从这个数字就能看出日本为了得到中国的反坦克技术愿意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了。这一次日俄战争前日本还以为他们的坦克已经赶上了中国,但是一到战场才发现,他们好像又慢了一步。
日本人的坦克被反坦克地雷摧毁大半,他们对于中国人的反坦克武器是相当的痴迷,有一种迫切的需要感。杨小林把反坦克技术转让给英国,只是想让英法在欧洲有可以抗衡德国陆军的实力。
他本来认为自己和德国人研发坦克,又出让反坦克技术给英法,已经做的很无耻了。可他真的没有想到绅士们比他还要无耻,一转手就把中国人的成果卖给了中国的宿敌。
英国人对此的解释是英国和日本是同盟国,所以军事成果共享是应该的。杨小林也没有再说什么,他这个人就是这样,绝对不会像日本人那般非要英国给自己一个交代的。
有些事儿他不喜欢用嘴巴去追究责任,这个亏我已经吃了,吃了就认了,有本事我就找回来这个场子,没本事就算你英国狠!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英国卖给日本这项技术。与其说了为了他们的同盟,不如说是为了在中俄日三国之间造成一种微妙的军事平衡,以达到他们需要的目的,是一种政治博弈手段。
他们这不光是让日本人有了一定的可以抗衡中国装甲部队的本钱,更是从一种角度上再次重申了英日间的同盟关系。在目前日本人的民族情绪已经高涨的时候,他们还在给日本人打鸡血,显然想把日本这个火药桶给点燃的不止杨小林一个人,至于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