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陶拍掌道:“我给你们呐喊助威!”
李隆基与姚崇二人跨上高头大马,呼鹰放犬,直奔猎物就去了。
打猎可不是一味的穷追猛打,那是要讲究节奏的。李隆基也是打猎高手,该缓则缓。该急则急,与姚崇配合得非常默契。
打猎回来,李隆基对李陶意犹未尽道:“陶儿,老姚不错,不仅才智过人,而且老当益壮,精力不减当年呀。”
李陶当然听出了李隆基话中之意:姚崇正是我要找的宰相。我很满意!
李陶眼珠一转道:“三叔,你打了这么些猎物,可否让我也尝尝野味?”
“这有什么呢?回去之后,我便让御厨做了,管你吃个够。”
李陶意味深长道:“三叔,既是野味,那在野外吃了才有味,若是让御厨加工了那就不是那个味了。”
李隆基会意道:“那好,我们今日就在这野外吃吃野味,好好聊聊。”
待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三人坐在一块大青石上。
李陶对姚崇道:“老姚,也不与你绕弯子了!三叔准备让你做宰相,你说说有什么想法?”
姚崇看向李隆基,李隆基点点头。
姚崇一脸严肃道:“陛下,我有十个要求,。如果陛下答应这些要求,我愿意做这个宰相,否则,我不敢从命!
李隆基满以为姚崇会感恩不尽,谁知姚崇却先提了要求,这让他觉得很是好奇。他赶忙问道:“哪十个要求,你说来听听!”
姚崇道:第一,自从则天皇帝当政以来,朝廷一直是严刑峻法,臣请求以后施政先行仁义。”
玄宗听罢,笑道:“你这与我想到上一起去了,这条没问题。”
“第二,现在国力有限,折腾不起,臣请求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军功,不开疆拓土!”
玄宗沉默片刻道:“姚崇呀,你要知道现在边境不宁呀!”
姚崇急了,他解释道:“这我知道,可现在国库不丰,如何打仗?”
李隆基看向李陶:“陶儿,这条你怎么看?”
李陶笑了:“其实,你们俩的想法都对,又都不对。”
姚崇不解道:“蓝田王,此话怎讲?”
“太宗曾经说过,夫兵甲者,国之凶器也。土地虽广,好战则人凋;邦国虽安,亟战则人殆。穷兵黩武肯定会造成流血漂杵、生灵涂炭的严重后果,古今中外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古代那些喜好征战杀伐的君王给国家人民带来的只是灾难和毁灭,而非恒长的兴盛和安宁。现在最需要做的是革新吏制,励精图治,任用贤能,迅速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若是追求军功开疆拓土,那么要想天下大治那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再说了,就现在的财力,根本就无法支撑军队打打大仗。”说到这里,李陶向姚崇问道:“所以,老姚你才提出了几十年以内不追求军功,不开疆拓土的要求,我说的可对?”
“一点没错!”姚崇点头道。
李陶又看向李隆基:“如今突厥、吐蕃对我大唐虎视眈眈,时不时劫掠我边境军民。前不久,孙佺又打了败仗。陛下现在已经没有了牵绊,若还对这些大敌隐忍不发,岂不是颜面扫地。更何况边境不宁,如何能算得上真正的大治。所以,这仗不能不打。陛下,你是这样想的,我猜的没错吧?”
“是这样的!”李隆基点头道。
四百一十八章 相谈甚欢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这是千古名言。老姚其实并不是反对打仗,只是反对劳民伤财的穷兵黩武。陛下也不是好大喜功,只是不愿意大唐天威受到挑衅。你们只须求大同存小异便可!”
“如何求大同存小异?”李隆基与姚崇异口同声问道。
“打仗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就看我们怎么运用了。我认为打仗要把握好这么几点。一是能用使臣解决的问题,就绝不打仗。二是就算打仗,也要以震慑敌人为主。第三,以最小的代价去打仗。第四,既然打仗,就要把敌人打疼,让他在很长时期不敢再兴兵。只有这样,打仗就可以最在限度为天下大治服务。”
“蓝田王,你的意思是说将战争置于可控范围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姚崇问道。
“正是!”
“那我同意了。”
“陛下,你看呢?”李陶向李隆基问道。
“这样挺好,我也同意。”
李陶笑道:“陛下,这就是我说的求大同存小异。老姚,接着说你的第三条吧!”
姚崇道:“第三,以前女主临朝,宦官上传下达,势力不小,这是个隐患。臣请求以后不让宦官参与政事。”
李隆基很爽快道:“宦官参政祸国殃民,我早就想这么做了!”
姚崇又道:“第四,自则天太后当政以来,武氏一族就开始参与政事,后来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相继揽权,官员选用就更混乱了。臣请求自今以后,皇亲国戚不要担任重要官职,斜封官、员外官这些来路不明的杂牌官员一律罢免。如何?
李隆基与李陶相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姚崇莫名其妙地看着二人。
李隆基将李陶创建皇家俱乐部的事对姚崇说了一遍,尔后道:“对皇族之人,我觉得陶儿的办法挺好,至于些杂牌官员。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早该罢免他们了!”
姚崇感慨道:“我只是觉得皇亲国戚担任重要官职对朝廷不利,还没有想到具体解决办法,没想到蓝田王已经走到前面去了,我觉得蓝田王此法甚好。”
李隆基又道:“不过有一句话我可得说在前面,你可不能把陶儿也包括进那些皇亲国戚之内。以后我还要借重于他呢。”
姚崇笑道:“我正想向陛下提这一条呢,陛下就先说出来了。”
李陶赶忙推辞道:“别因为我破坏了朝廷制度。我在一旁给你们摇旗呐喊便可,不在意什么官不官的。”
李隆基斩钉截铁道:“此事就这么定了,陶儿你莫再说了。老姚,你接着说。”
姚崇点头道:第五,最近好多亲信之臣,即便犯了法,也都因为得宠免罪了,臣请求以后大臣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李隆基突然想起了昨日阅兵时王毛仲所做之事,他思虑了片刻道:“这种事情有。是我以前做的不对,今后我会尽力做到的。”
看着李隆基闪闪发亮的眼睛,姚崇又道:第六,以前,宗室和外戚都竞相给皇帝进贡各种珍宝,这种风气蔓延开来,各级官员也都争着给皇帝送礼。他们手中的珍宝从哪里来?还不是搜刮老百姓的吗?臣请求以后除了正常赋税之外。再也不要收任何额外的献贡。
李隆基笑道:“没有百姓富庶,何谈天下太平,这条我愿意。”
“第七,则天皇帝造了福先寺,中宗皇帝造了圣善寺,太上皇又造了金仙和玉真观。都是劳民伤财的大工程。臣请求以后不要造这些没用的宫殿和寺观。”
李隆基感同身受道:“每次我看见你说的这些寺观,也觉得触目惊心,怎么敢自己再去造呢?你放心!”
“第八,以前几朝对大臣都不尊重,臣请求以后陛下以礼对待大臣。”
“本来就应该如此,有什么不可以的!”
“第九,以前有好几个大臣都因为进谏获罪。这样的话谁还敢再进谏!臣请求以后所有的大臣都可以劝谏皇帝,批评时政。”
“我保证自己有这个容人之量,只要说得对,我一定照办!就算说得不对,我也决不追究!”
“第十,陛下知道外戚专权差一点就搞垮了西汉和东汉政权吗?李唐王朝的情况比两汉时代还要糟糕,臣请求陛下把女主掌权的事情记在史书上,让后代永远记住,再也不要发生这样的事情了!”
李隆基玄宗一听姚崇这话,眼泪都流下来了,他长叹道:这正是我觉得刻骨铭心的教训啊,我怎么会忘记呢?”
姚崇见李隆基每一件事都认可了,这才道:“陛下果然能够答应臣这十个要求,则天下幸甚!臣一定竭尽全力辅佐陛下开创太平盛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姚崇终于接受了宰相的任命。
“陶儿,我这里已经决定了,让姚崇做宰相。你可是答应过我的,剩下的事情就看你的了。”李隆基轻舒了一口气道。
“陛下要让蓝田王做什么?”姚崇不解道。
李隆基怏怏道:“本来按我的意思,直接越过现在的那些宰相,召你入朝。可陶儿却觉得这样会为你树敌过多,不得于你以后施政,他自告奋勇要去说服那些顽固的家伙。”
姚崇思虑片刻道:“蓝田王的想法是对的,朝廷大乱刚平,现在身居高位的那些人都是有功的,陛下若是越过他们召臣入朝,定会让他们人心惶惶,若再起了什么波折就得不偿失了,朝廷再也经不住大的波折了。只是”
姚崇疑虑道:“只是蓝田王如何能说得动他们?”
李隆基道:“这些年我还没见过陶儿办不成的事,他说能办成肯定就能办成。”
李陶笑道:“三叔你当我是神仙了?好了,这事就交给我了。三叔,老姚,既然正事办完了,那么我该吃野味了。”
“对对对,吃野味!”李隆基站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道。
李陶又对姚崇道:“好久没有与老姚一起喝酒了,今日一醉方休,如何?”
姚崇毫不犹豫道:“老夫奉陪。”
李隆基在一旁道:“别忘了,还有我呢”
四百一十九章 恶习
李陶看着自己对面的姜绞,终于问道:“姜掌柜!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姜绞见李陶说话了,终于松了口气。说实话,他对面前的这个少年心中还是很敬畏的,这种敬畏不是源自他显赫的身份,也不是因为他的富有,可究竟是什么原因,他也说不清楚。当初在潞州的时候,李陶让他的财富大大增加,在他看来,他与李陶只是合作关系,并没有什么敬畏。后来,李陶让他追随李隆基,李陶只能算是他的领路人,也没有什么敬畏。如今他已经爵封楚国公,官拜殿中省长官殿中监,按理说他已经和李陶平起平坐了,甚至可以说已经超越了李陶,要知道李陶除了蓝田王的爵位之外,身上并没有任何官职,可是这种莫名的敬畏却与日俱增。
今日,蓝田王请他入府,他心中虽然忐忑,但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可是李陶见了他并不说话,只是一言不发,让他心中一阵发慌,就算是面对李隆基,他也没有这么失态过。
“托蓝田王的福,姜某一切安好!”姜绞小心翼翼道。
“还是按照潞州时的习惯,叫我李小郎君吧!”你若叫我蓝田王,恐怕今日我们就无法往下说了。”李陶淡淡道。
姜绞愕然,他不解地看着李陶。
“知道我为什么称呼你姜掌柜而不是楚国公吗?”
姜绞摇摇头。
“那是因为我当你是在潞州时的朋友,可以与你说几句朋友间的话,若称你为楚国公,那就只有与你说官话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姜绞听了心中有了一丝感动,他沉默着点点头。
“还记得当年在潞州我与你共同商议合作的那桩大生意吗?”李陶突然问道。
“记得!”
姜绞怎会不记得,当年李陶告诉他,战国时吕不韦做的最大一笔生意,就是扶植一国之君。要得真富贵,还是帝王家。李陶让他全力辅佐当时只是旁枝的临淄王李隆基。当时他还不太相信,谁知道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