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然你也活不到今天。现在你要杀他,简直是忘恩负义。你天天说的礼义廉耻到哪里去了。”蒋介石虽然不愿把陈赓放出来,但也没有杀害他。
后来,陈赓在多方营救下越狱脱险,来到中央苏区,任彭杨步兵学校校长。长征途中任干部团团长。到达陕北后,任红一军团第一师师长。这时红一军团的军团长是林彪,陈赓又成为林彪的部下。
抗日战争开始后,直到此次进军中南开始前,陈赓与林彪天各一方。此次奉军委命令,陈赓的第4 兵团归林彪的四野指挥,参加对白崇禧团之作战。接到命令后,陈赓对兵团副司令员、黄埔三期毕业的郭天民说:“我们协同四野主力作战,一定要顾全大局,积极配合,拣重担子挑,让林总放手指挥我们。”
“是啊!我们的资格老,就要更谦虚,还要教育全兵团的同志,见了四野部队,一定要称老大哥!”郭天民非常赞同。
“应该称老大哥。我们兵团的老底子是鄂豫皖的红四方面军,四野的老底子主要是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当然要称老大哥!”陈赓说得很恳切。
不久,林彪派来联络人员到第4 兵团了解情况并送电报密码,要求今后四野总部要联络到兵团各师。这是林彪惯常的做法——“超越指挥”。
第4 兵团司令部根据要求,为沟通兵团各军、师与四野电台的联络,草拟了一份长电请陈赓签发。陈赓将其中沟通各师电台联络一段勾去,改为:“各师执行特殊派遣任务时,随时沟通联络。我们各师电台少,不宜都沟通联络。”
“只有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才能进行超越两级的指挥。在一般情况下,我不越级指挥,更不要说超越两级了,不然要军长干什么。”他向送电文的参谋人员解释说。
林彪尊重陈赓的意见,不仅电台联络只沟通到第4 兵团各军,而且将四野第15兵团交给陈赓统一指挥。除了牵涉大的作战方针的问题,对于进军广东方面的具体作战事宜,林彪基本上不加干预,由陈赓放手指挥。
陈赓判断,余汉谋部由于船只不足,其主力不会向珠江口逃跑。可逃的路只有两条:一是越佛山、开平,循海滨向雷州半岛逃窜,先控制雷州半岛,尔后策应白崇禧主力由雷州半岛逃向海南岛;另一条路就是经三水、高要向广西逃跑。
据此判断,陈赓一面令部队加速前进:第15军第45师直插佛山,第14军向英德兼程前进,占领三水、四会、高要,第13军加速向高要前进。
同时,陈赓、郭天民、刘志坚于15日致电中央军委并林彪、邓子恢:“广州敌已向南及西南撤退。我左路军昨(14日)晚19时30分进广州。为避免混乱,右路军(第4 兵团)不进广州市,继续向南及西南追击。”
林彪考虑到第4 兵团与逃跑的余汉谋集团距离较远,如第4 兵团追赶不上,反而有促成该敌逃窜广西,与白崇禧集团集中的可能,即于同日致电第4 兵团首长,并告第15兵团、华南分局领导人,并报中央军委及二野首长:“如你们已追不上敌人,则望停止追击。关于广西作战须作整个的部署与配合,然后再统一行动。”
17日,毛泽东又一次以个人名义发来电报:林彪同志,并告剑英陈赓:广州敌逃跑方向,不是向正西入广西就是向西南入海南岛。我4 兵团似应乘胜追击,直至占高要。德庆、封川、高明、新兴。云浮、郁南、罗定等县,必要时并占领梧州,然后停下来休整待命,听候你的统一部署入桂作战。因为占领上述诸县,一则可能歼灭逃敌一部或大部,使15兵团易于攻取海南岛,消灭残敌,平定全粤;二则即是对于入桂作战完成了部队的展开。是否可以这样做,请按情况酌定。
林彪接到毛泽东的电报后,于18日12时致电叶剑英、陈赓并报毛泽东:“4 兵团行动,盼按照毛主席17日电执行。如能追上敌人,则继续猛追歼敌;如确实已无追上可能时,则可勿追击,以免粤敌主力尔后易退南宁与云南(粤敌一部会返海南岛)。只要我军在东面不过早逼退敌人,则我北路程子华两个军可绕过桂林、柳州,直插果德、南宁之线,使两广之敌不易退云南以至四川。”
15日拂晓,第15军第45师进占佛山。李成芳率第14军先头第40师从英德乘船顺江而下,进占三水县城西南镇,追上了敌人第39军第103 师。
三水,位于西江、北江的汇合处,是控制西江、北江的咽喉。在粤赣铁路断绝之后,三水即成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控制了三水,就切断了敌人西撒的退路。
国民党第39军系全副美械装备,在余汉谋集团中是最有战斗力的。为保存该军,余汉谋特意让该军提早撤退。军部于10月9 日通过三水一线,留下第103 师为后卫,掩护主力撤退。
第39军在粤北驻防时,中共地下党组织就对该军第103 师进行过争取工作。在解放军大军压迫下,该师师长曾三元、副师长陈一匡、参谋长牟龙光率部4000余人投诚。
后来,陈赓曾在广州市可伦布大餐城宴请曾三元、陈一匡、牟龙光等人,在得知陈一匡、牟龙光也是黄埔校友时,陈赓风趣地说:“师兄打赢了师弟,师弟跟着师兄走。”
在第103 师的影响下,第39军另一个师第91师2700余人,在师长刘体仁率领下,亦于17日在鹤山向解放军粤中纵队投诚。同日,第39军第147 师第441 团,在高明县松柏坑被全歼,团长以下1000余人被俘。
17日,陈赓率第4 兵团指挥所由南雄进抵曲江。此时,已完全获悉余汉谋部的窜逃方向:其第刀兵团由佛山向阳江撤退,第4 兵团由高要向阳春撤退,第39军经高明向阳江撤退,第63军沿西江向粤桂边撤退。陈赓当即命令第14军军长李成芳指挥第14军第40、41、42师。第15军第43、44师和第13军第38师共六个师,在粤中纵队配合下,分路向阳江方向追击;令第15军第45师向江门方向追击;令第13军第37。39师向罗定、茂名推进。
陈赓要求各追击部队应以精干部队平行追击和超越迫击溃逃的第21、4 兵团等部,从两翼前出,断其退路,协同尾后追击部队合围聚歼。
为保持指挥不间断,陈赓决定,在军指挥所移动时,由兵团直接指挥各师;在师指挥所移动时,由军直接指挥各团。
为争取时间,李成芳根据各师当时所在位置,以第42师(欠第124 团)及第40师第120 团为西路,由三水经高要、阳春迂回阳江西侧,切断余汉谋部入桂退路;以第41师(欠第123 团)及第40师第118 团为中路,由三水经高明直出恩平,向阳江追击;以第43、44师为东路,由佛山经鹤山、台山插至阳江南侧,防止逃军从海上逃窜;以第38师为预备队,随西路跟进。
第4 兵团各部从9 月底进击广东开始,一直连续行军作战,没有休息,部队相当疲劳,加之连日阴雨,道路泥泞,给部队行动带来许多困难。但第4 兵团指战员为追上相距百余公里以外的余汉谋集团,群情振奋,斗志昂扬,昼夜兼程,穷追猛打,开展追歼逃敌比赛。
至20日,西路部队进抵云浮东南的腰古圩,歼敌广东省暂编第3 纵队,俘敌纵队司令以下1000余人;中路部队进至新兴东南地区,歼敌第63军一部,俘敌1000余人。
当日晚,陈赓从敌人的无线电话里收听到刘安琪的通话,同时接到李成芳的敌情通报,获悉撤逃的敌第21兵团等部尚拥滞于开平、恩平地区,即令中路、东路向阳江急进,力求将其围歼于阳江、阳春地区;令西路从新兴直出阳春,尔后折向阳江,协同中路、东路作战。
21日,中路第41师进至恩平东北的圣堂圩,东路第43、44师进至开平,均与余汉谋部的后卫部队接战。
22日,陈赓命令各部队坚决将国民党军歼灭于阳江、阳春地区,命令西路部队由阳春取捷径直出程村圩,并在该地占领阵地,迎头拦击包围国民党军。
23日,西路部队解放阳春县城后,即以一部乘船顺漠阳江向阳江疾进。
此时的余汉谋集团已处于混乱状态,各部建制混乱,无心恋战。继第39军两个师投诚后,23日,广东保安第3 师二余人在恩平县城东南郊投诚,暂编第2 纵队3000余人在江门投诚,保安第4 师2700余人在台山县挪扶镇投诚。
当日晚,酉路第42师第125 团和第40师第120 团进至阳江西北15公里处的双捷圩时,得知刘安琪率敌第21兵团和第39军残部当夜宿于阳江以西白沙圩地区,准备于次日晨沿阳江至电白公路西逃的情报,即连夜以第125 团插至白沙圩以西的阳江至电白公路北侧,占领有利地形;以第120 团插至海岸边的旱禾庙,将漠阳江迄海岸线全部控制,完全封闭了国民党军西逃雷州半岛的陆上道路。
24日,东路部队攻占阳江县城及漠阳江口的北津港,切断了余汉谋集团往海上逃跑的通道;中路部队进抵合山圩,并继续向阳江压缩;担负预备队任务的第38师也进至阳春以南地区。
至此,第4 兵团经过八昼夜连续不间断的追击,终于将刘安琪的第21兵团部及第23、70、39、50、62军等残部包围于阳江西南白沙圩至平冈圩东西5 公里、南北10公里的狭小地域内。
刘安棋发现被包围,即一面组织向西突围,一面要求余汉谋派军舰至海南岛,企图从海上撤退。
24日,刘安琪多次组织突围,均被粉碎。25日晨,刘安琪集中第50军三个师,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向阳江以西方向突围,被已进至程村圩至大岗坑一线的第42师第125 团堵住了逃路。第125 团与优势之敌激战竟日,打退敌人六次进攻,顽强地守住了阵地。
当日下午,刘安琪见多次向西突围不成,即令第50军等部转而向南移动,企图沿海滨向西突围,又遭到解放军的迅速封锁阻击。第40师第120 团由旱禾庙向平冈圩追击,先后俘敌近2000余人。与此同时,东路部队强渡漠阳江后向平冈圩以南推进,第38师第112 团沿岗头、廉村直插九羌埠,一面攻取海岸要点,一面以炮火封锁海面,粉碎了刘安琪向南突围、准备从海上逃跑的企图。
刘安琪见大势已去,抛下部队不管,仓皇登船逃跑。到晚上,敌第50军军长胡家驷也登船溜走了。
26日拂晓,第4 兵团各部对被围之敌发起总攻。十多支突击部队从各个方向上,向敌人阵地勇猛冲击。守敌失去指挥,军无斗志,纷纷请降,尚留下一条生路。有近万人向平冈圩以南逃跑。企图从海上逃走,结果除少数被歼灭外,有数千人则因抢登渡船,竟被挤落海中溺水而死,惨不忍睹。
当日,两阳地区围歼战胜利结束。共歼灭余汉谋部第21、4 兵团等部4 万余人,其中生俘3 万余人,消灭了余汉谋集团主力。
陈赓在曲江得知两阳地区围歼战的胜利,兴致勃勃地带领指挥所的一些参谋人员在曲江城转了一圈,一路走一路向大家讲述曲江古战场的历史,特别是大革命时期几次攻打曲江的历史。兴之所至,还请大家在一家小饭馆吃了一顿广东云吞面,他亲自下厨做了一盘湖南风味的辣椒红烧鲸鱼。
两阳围歼战结束的次日,林彪等四野首长致电陈赓、郭天民、刘志坚,嘉奖第4 兵团全体指战员:“庆祝你们全部歼灭由广州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