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清朝之发迹-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啊?”

    “呵呵,三爷您这是装怂呢!咱这朝邑县上上下下,谁不知道您是财神爷转世啊?”赵捕头也不着恼,呵呵笑着,“来来来,先不说别的,兄弟先给你介绍一下!”

    “行啦,废的什么话?”对于赵捕头的殷勤,后面的三个人压根儿毫不理会,其中一个更是毫不客气地伸手把他推开,直接就盯着何贵问道:“你就是那什么何家豆油坊的?”

    “啊~!三位军爷这是”何贵有些紧张!来这两年多了,从种庄稼到做生意,还真没遇到过什么太大的难事儿,刚才像方大梁那样的已经是属于最不讲理的了。至于传说中只会残民自肥的那些个贪官污吏倒还真没咋遇到过,说起来,这朝邑县令人还算不错,没怎么扰过民,这年头一个县官儿的正经收入加上朝廷给的养廉银子也就是几百两,陕西这边还低一些,所以,何家每年进贡个一二百两银子就已经把双方的关系打得挺铁了。可现在看这三个人的架势,似乎是不怎么讲理的人呐!这些可全都是当兵的啊!何贵忍不住想起了以往在书中看到的那些个关于清朝军队的恶劣纪录但愿老天爷保佑!

    “爷们儿是金川下来的官军,听说你们这里有不少的马料是不是?”那个武官又问道。

    “马料?哦,是豆饼吧?是有一些”

    “有多少,爷们儿全买了!”不等何贵把话说完,另一个看上去是年纪大些的武官就接着说道。

    “全全买了?”完蛋了!何贵忍不住想给自己两嘴巴,没事嘴巴这么快干啥?财不露白都不懂?唉这才一年多会儿,只挣了一点儿小钱就被人给盯上了!他奶奶个熊的,在这清朝混,未免也太不安全了点儿吧?

    “你小子哭丧着个脸干什么?快点儿,耽误了军情你陪得起吗?对了,你这有大车没,一块给爷儿们装上!能装多少装多少!”那个武官又接着说道。

    “还要大车?”

    你还真连吃带包啊!就算是土匪也不能这么绝吧?何贵的心里突然窜出了一股悲愤之情,他很想大声喝斥这几个家伙几句,可是那是官兵啊!虽然只有三个,可人家身后代表的,那可是大清国上百万的官兵,历朝历代最会残害自己国家老百姓的一群混帐们啊!

    “你小子愣着干啥?还不快带路?爷儿们没时间跟你磨蹭!”刚才第一个发话的那个武官看着何贵木木的样子可能是有点儿上火,上前推了一把,把他推得一个踉跄。

    “你们干啥?”

    何贵没勇气跟这些当兵的对着干!可是,有人敢!看到自家的三掌柜被人推了一把,张坷拉立即就站出来挡在了前面,而且还十分不服气的仰起了下巴。不过,他这行为却把何贵吓了一跳,急忙伸手把他拉到了后面:

    “三位军爷莫怪,这小子一向有点儿浑!”

    “浑?哼,”不屑地看了一眼何贵,那名年纪较大的武官又看了看张坷拉,“敢跟咱们官兵叫板,小子的胆儿倒是不小,不过,也算是有点儿气势!”

    “得啦,王头儿,别逞嘴皮子了;主子爷还在华阴等着咱们呢,晚了不好!”一直没发话的那名武官开口说道。

    “对对对,还是赶紧把马料儿弄回去要紧!”听到这话,赵捕头也抓住机会对何贵说道:“何掌柜的,你还不去给三位军爷准备马料儿去?这可是军需,耽误不得啊!”

    “是是是,那那三位军爷请先进村休息会儿!”不愧是“县公安局局长”出身,知道抓住机会转移话题,听了赵捕头的话,何贵也急忙接口道。

    “不去了,你们快点儿,,爷儿们没时间!”

    “军爷,这马料总得准备一会儿呀”赵捕头说道。

    “不就一点儿豆料吗?还用怎么准备?你们叫些人,一会儿不就装上了?”年长武官反问道。

    “就一点儿?”何贵睁大了眼睛,刚才不是有多少要多少吗?

    “废话!”年长武官刚转过去脸,却突然又反应了过来,指着何贵问道:“难道你们还有多的?那感情好,给爷儿们一块儿全都装上!”

    “我”臭嘴!臭嘴!何贵真想找个地儿一头撞死算了!

    “哼,我们库里还有四五万斤豆饼呢,一时半会儿哪装得完?”何贵正在那里自怨自艾,可张坷拉却没有多想,看到那三个武官敢小看自己家的豆油坊,立即以一种不服的“自豪”语气把实话都突撸了出去。

    “四五万斤?”

    看到三个武官的眼睛突然间发出的靓丽光芒,何贵想哭!——那些豆饼里面可有自己一成半的利润啊,按照陕西的地方市价,都快够捐个九品官的了!

 

正文 第二十二章 送料

    “王大人,金川之战不早就打完了吗?我记得是对了,不是乾隆二十来年的时候就打完了吗?怎么你们现在才撤回去啊?”

    豆饼比较多,因为张坷拉的“老实”,何家上到太上掌柜何老太爷,下到何贵这个三掌柜,都不敢隐瞒数量,只能老老实实的把库里储存着的四万六千两百七十二斤豆饼全都拿了出来装车!也就是四百来担,虽说何家的大车不怎么够,可借了方家两辆就够了!方大梁那老头知道这事儿之后竟似乎很不舒服,居然还带着儿子特地跑来安慰起了何老太爷人就是这么矛盾!以前看着何家的家业大了不顺眼,总想借着机会撒撒气,可现在看到有人似乎要强抢何家的东西,这老头居然也感同身受起来!

    “你说的是乾隆十四年那场大战吧?那是上一次这一次是从乾隆三十一年开始,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唉,真惨啊!”三名武官之中年纪最大的那个姓王,脾气有点儿,但看上去也算还行,也挺健谈,“上一任的定边将军温福都为这事儿折了!连着两任川陕总督也都为这事儿被乾隆爷给罢了官!至于其他的,说都说不清不过总算还好,阿桂中堂来这儿几年,几经辛苦,总算把这摊子给平了!”

    “阿桂?不是傅恒傅中堂的吗?”何贵又有些奇怪地问道。

    “呵呵,你一乡下油坊掌柜的,居然也知道傅中堂?”王武官反问道。

    “那是当然了!傅恒傅中堂,那可是大名人啊!”这家伙最有名的地方,就是被乾隆那好色皇帝戴了绿帽子还给人家鞠躬尽粹,当年读二月河的书的时候,傅恒可是最让何贵“瞧得起”的人物了,当然,当时何贵幻想着自己是那乾隆的!

    “嘿嘿,大名人?你小子说话倒是有意思!唉,说起来,傅中堂他老人家何只是有名啊!”王武官自然不晓得何贵话里的意思,只觉得何贵这乡下掌柜居然也知道对傅恒表示“祟敬”,语气竟不自觉得有些自豪起来,“傅中堂平的乾隆十四年那次的金川叛乱。说起来,当年那一战比这一场还难,朝廷的两个大学士跟一个大将军都毁在了这事儿上,可傅中堂一到,嘿嘿,那叫一个快,没多会儿就把那个小金川土司莎罗奔给活捉生擒了回去,本来,中堂大人还想趁势进军,再平了大金川,以绝后患,可朝廷有事,乾隆爷又把他老人家招回去了!唉,可惜啊!中堂大人当年可是领班军机大臣,论文论武,都是朝廷头一号,就是现今的阿桂中堂当年也是出自他老人家的门下可是,他老人家就是太有能了啊!”

    “哦!”原来是自己把两次金川之战弄混了,不是人家二月河说错了!何贵才不管那个被乾隆戴过绿帽子的傅恒怎么有能耐,他只是想了解一下实际情况。

    

    “三爷,都装好了!咋弄?”

    有了共同语言就好说话,何贵正跟那王武官闲聊,张坷拉走过来问道。

    “都装好了?那就麻烦何掌柜你给咱们找些人拉去华阴县!放心,不会亏了你们的!”没等何贵说话,王武官就先开了口,接着,又伸手从怀里掏出了三张银票,“六百两,买你四百担豆料,够了吧?”

    “这这这太多了!”怪了!清军居然会不抢东西,还超价给钱?何贵看着这五百两的银票,一时之间反倒不敢收了。前世见过的弯弯绕太多,他怕这姓王的耍鬼!

    “哈哈,还有嫌钱多的?你刚才那模样,不是还怕爷儿们抢你的吗?”王武官大笑了两声,居然就那么把银票往何贵怀里一塞,“爷儿们还得快点儿回去,这些豆料就麻烦你何掌柜的给运到华阴县,咱们就在那里等你!呵呵,看你小子也算顺眼,那多出来的钱,就当是车钱了吧!”

    “这,王大人?”有这样的封建官兵?被王武官揭穿了心里的想法,何贵稍稍有点儿脸红,可他还是不太相信这些清军官兵。

    “走了!”没再跟何贵废话,王武官招呼了一下另外两个正在喝茶的武官,又朝那赵捕头大声说道:“赵捕头你负责押车,明天上午,一定得把这些豆料拉到华阴县,明白没有?”

    “是是是,在下明白!”赵捕头赶紧应声道。

    

    “这到底是哪里的兵啊?还挺讲理的嘛!”

    三名武官走了,何家父子,方大梁父子,伙计们,还有其他一些来看热闹的乡亲都聚了起来,对刚才的事情发表着自己的看法,而大家最为关注的一点儿,就是这三名武官居然还会为这些豆料付钱,而且还付的多了一些方大梁这老头看着何贵交到何守财手里的六百两银票又眼热起来,愣是嚷着要何家请大伙儿吃饭!

    “不知道了吧?告诉你们,这是阿桂中堂带的兵!咱乾隆爷的御林军!”赵捕头这时也变得牛气烘烘起来,翘着大拇指说道。

    “御林军?不会吧?京师的兵,据我所知都很横的呀!”何贵奇道。

    “当兵的都横,可那也得看是谁带的!阿桂中堂,那可是咱大清朝的能人!什么叫军纪森然!知道不?”见何贵居然怀疑自己的话,赵捕头感到十分不悦,立即反驳道。

    “得谁管他什么军纪不军纪?咱还是赶紧出发吧!明天一早就得赶到华阴呢!”懒得跟赵捕头斗嘴,何贵又朝着何守财说道:“大爷,快点儿叫人准备点儿烙饼什么的,我跟赵捕头带人先出发,你再叫人给送上来现在这些豆饼可是军需,误了时辰,咱恐怕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成,我这就叫人去弄!”何守财答应了一声,立即就吩咐人去干活。

    “赵捕头,走吧!”

    招呼了一声正在想办法看能不能捞几两银子好处的赵捕头,何贵坐上头一辆大车,然后一挥手:

    “出发!”

    “驾!”

    鞭子响过,正好十辆大车,排成一溜出发了。何贵带的头!不过何贵并不知道,他这一次要去面对的是些什么样的高人。

 

正文 第二十三章 “高人”

    乾隆四十一年夏天的一个早上,太阳还没有升起,华阴县城外三里驿站正房的门口,一名身穿一品武官补服的官员正在仰头看着天上还没有消失的月亮。

    阿桂!

    大清国当代的名将,字广廷,号云岩,章佳氏,满洲正蓝旗人,大学士阿克敦子。乾隆三年得足举人后即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长期戍守西北边疆。初以父荫授大理寺丞,累迁至吏部员外郎、军机章京。十三年,从军机大臣傅恒、兵部尚书班第等参予金川军事,后擢至内阁学士。二十年,值用兵准噶尔部,受命赴乌里雅苏台督台站,参与平定准葛尔及回部大小和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