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官家嫡女-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龄?谁?”

  “被你从北城抱走的那个男孩”

  “卖了!远远的卖了!”

  “卖到哪里去了?”

  “不知道,我没问。”

  “谁卖的?”

  “不记得了,不是董大就是王三。”老太太看着吴敏,嘴角含着恶意的笑,“我认得你,你是吴敏,他们说我病糊涂了,其实我一点都不糊涂,你跟你的婊*子娘我也想要卖了,只是老太爷护你们护得紧哼哼,我看那个孩子能护不护得住!我告诉他了,专往脏地方卖,一个婊*子养的儿子,还能去什么好地方!”

  吴敏扬起手想要给老太太一个耳光,却慢慢的落下了,眼睛一红眼泪掉了下来

  脏地方还能是什么地方,无非是戏班子小倌馆,要是戏班子吴龄可能还有一丝活路,要是小倌馆,以吴龄现在的年龄怕是早死了。

  “你恨我们,你让我们走啊!我们母子三人一定走的远远的绝不回头,你”

  “若是让你们走了,怎么能解我的心头之恨?可惜你竟然不识抬举,恪王爷那么喜欢你你都不领情。”老太太又再次语出惊人。

  “你你一直都知道”

  “果然是婊*子养的儿子,刚十三就会勾引人你怎么不跟恪王啊,你要跟了他老太爷一准儿打死你我要让那贱人活受!活受!”

  吴敏呆愣的看着她,他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害怕过一个人,吴宪不知道什么时候进来了,一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我们走吧,看在大哥的面子上,不要跟她一个病人计较了。”

  不要计较?那么深的仇恨,他们母子三人被坑害的这么惨,竟然不要计较了?可是他能怎么计较?他现在说是风流才子却是个白丁,不要说哥嫂跟他有大恩,就算是仇人,他能怎么跟堂堂一品诰命夫人计较?

  一个“孝”字就要压死他了,老太太是他的嫡母,一个不敬嫡母的罪名他就承受不起。

  吴敏仰天大笑三声,推开了吴宪,脚步踉跄的走出吴家大宅

第七十二章 刘氏掌家

杨锦屏给吴敏倒了一杯热茶,“不是什么好茶,您先喝。bz”他似乎整个人都变了,不再精致过份,一身象牙白布衣,宽袍大袖,倒有些仙风道骨的意思,这一两年他只是专心唱戏,因为有恪王爷发话在先,就算是谁都知道恪王爷已经不要他了,倒也没人敢找他的麻烦。
他就住在西郊的小院子里,雇了一对夫妻洒扫浆洗煮饭烧水,日子倒是过的不错的。
吴敏看着他,心想着如果吴龄是沦落到了戏班子里,到最后能过杨锦屏这样的日子也算幸运,再惨一些的境遇他现在完全不敢想。
给吴敏倒完茶,杨锦屏坐了下来,“您托我打听的事我已经把消息放出去了,二十三岁,被卖时五岁,京城口音,长得漂亮,胸口有一颗红痣,这人若是在京津两地的大戏班子,一准能找着,可若是草台班子就难找了。”
“我也不过是尽人事罢了,这么多年了,他也不知道沦落到哪儿了。”
“吉人自有天相,您的弟弟必是好命人。”
“我就怕他”
“您弟弟若生得像您,您应该找另一个人问问。”
吴敏一愣,很快反应了过来,“小时候倒是像的。”
“王府的长随都是精的,若是长得像您,又是做那一行的,必定会有人搜罗来送给过那人。”
吴敏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若是跟了那人下场倒是不坏的,他对我们这些人不狠,从不玩那些过份的把戏,到了年龄放出来总能给安家的银两。”杨锦屏现在提起那个人的时候表情已经很平静了,他给了他宅子给了他地,还在知道他要安心唱戏之后,放话说他碰过的人别人不准沾,又教训了冯寿山一顿,他这才有了现在的日子过。
“现在我倒不知道是找着他好,还是找不着他好找不着他我死了都闭不上眼,找着了他我又不知道应该跟他说什么,他这些年一定吃了很多苦,我这个做哥哥的”
杨锦屏握住了他的手,“你不是不知道吗?说句玩笑话,若不是我太年轻,我倒宁愿我是你弟弟,小的时候被师傅打得狠了,还要饿着肚子唱戏时,我就想啊,我亲爹是个大官就好了”
“你是怎么”
“我家穷,发了一场大水就更穷了,家里能卖的都卖了,闺女们也都卖了,到卖儿子的时候,数我长得俊,能卖上大价钱,就把我给卖了。”
“唉”
“我的命不错了,唱红了以后我回过家,姐妹们也没被卖到脏地方,都是在做丫环,有的已经嫁人了,过的不错,没嫁人的我都赎了回来,还给家里盖了房置了地,我爹让我把姓改回去,我不改,我们家是清白人家,不能有个做戏子的后人。”杨锦屏语气很平静,说到最后甚至有了笑意,“等我死了我这些钱啊东西啊,都给我哥的儿子,只求到时候有人给我供碗饭就行了。”
吴敏静静的听着他说着,他原来只是以为杨锦屏是个会唱戏长得好的戏子,可是他觉得,那些人五人六的所谓人物,都没有杨锦屏活的明白豁达。
“你要是不嫌弃,以后把我当你哥,亲哥。”
“有您这句话就行了。”
吴敏终究没去见恪王,只是给他写了封信送到了恪王府的门房上,没三天恪王爷的长随就找着了他。
“吴三爷,我们王爷说了没有这人,但会帮着您打听,让您放宽心,只要这人还活着他一准儿给您找到,他还说——您不乐意见他,他也就不来见您了。”
“替我谢谢你家王爷了。”吴敏有的时候觉得,自己似乎是欠了恪王爷一些什么,可是却什么都不能还,因为他最想要的,是他最不能给的。
所以真的是相见争如不见
吴龄的事涉及吴府秘辛,外人也只知道有人在找一个五岁时被卖的男童,京城口音,长得漂亮,认识字,知道底细的只有几个人而已,都是吴敏信得过的人,除了杨锦屏、恪王爷之外,商铺跟船队遍及天下的刘七爷他也写了信,就是这样,他也知道一切都要靠运气了。
吴宪自然知道他在找人,吴宪没有参与进去,也没有阻拦,只是告诉下人不要告诉老太爷,知父莫若子,老太爷怕是早就知道吴龄落到的地方不好,怕找回来丢吴家的人,宁可当做那孩子已经死了

那孩子如果真的沦落到了风尘,找回来也是麻烦,但是找不回来他跟吴敏一样,总觉得是块心病,现在知道线索了,自然是要找的,总不能让他继续沦落下去,接回来那怕不认他呢,给他吃给他穿让他能够衣食无忧,也不枉他姓一回吴。bz
这些事吴怡都是不知道的,她现在在练字,她的字被先生赞有风骨,让她继续练下去,又找了簪花小楷的帖子,让她照着练,吴怡原本最不喜欢簪花小楷,还不如让她练馆阁体呢,可是先生说女子还是练簪花小楷为好,吴怡也只好练了。
侍书有天回来说吴柔院子里的冬梅嫁人了,还是太太给安排的呢,嫁给了庄子里的一个大管事,“冬梅命好,听说庄子里日子好过,又离府里远,主子一样使奴唤婢的,嫁过去就是大奶奶。”
“你放心,我肯定给你找一个不次于她的。”吴怡又开始拿侍书打趣了。
“奴婢跟着姑娘一准没有亏吃,秀儿今年也十八了,还没人给她张罗呢,奴婢去给冬梅送临别礼的时候,看着秀儿眼巴巴的瞅着冬梅,又羡又妒的。”
“七妹想必对她是有安排的。”吴怡拿了鱼食逗桌子上汝窑扁圆鱼盆里的两条金蹲鱼。
红袖面有喜色的从外面回来,把用帕子包好的玫瑰瓜子放到了桌上,“姑娘猜这瓜子是哪儿来的?”
“看你这么高兴一准不是买来的。”吴怡拿着她打趣,这两年红袖也长开了,一副清秀小佳人的样子。
“厨房的连嬷嬷今儿个见了奴婢,老远的就跟奴婢打招呼,还拿玫瑰瓜子给奴婢吃,说若是咱们院子里想吃什么,不拘主子奴才只要跟她言语一声儿就成,那连妈妈仗着是老太太的陪房姑娘想吃道差样的菜都给厚厚的给赏钱,如今变得倒快。”
“她给你吃的你就收着,不要得罪她就是了,她也快要荣养了。”吴怡笑了,老太太病了,刘氏现在掌了整个吴府的大权,原来老太太的那些人肯定是要心慌的,别的位置上的人刘氏不一定动,内外厨房刘氏肯定会动,吴六媳妇是现成的厨房总管事,她人干净又忠心,手艺也好,她家又是吴府老人儿中的老人儿,连姓都是老老太爷给的,也就是老太太压制着不让重用。
“她走之前一准要讹她一顿酒菜才成,这些年她从姑娘这里得的赏钱置办三天的最上等流水席也尽够了。”侍书说道,连嬷嬷对吴怡其实算是客气的,毕竟她是嫡女,吩咐要做什么也麻利不打折扣,听说庶女们就没这待遇了,给的赏钱要更多,东西还不一定好。
“不要计较这些了,就算是吴六媳妇掌了厨房,日后该给的赏钱还是要给。”多给赏钱她穷不着,厨房的人能发一笔小财,也不是什么坏事。
连嬷嬷的事只是个开始,刘氏全面掌了家,吴怡的地位是蹭蹭的往上涨,也不是她原来的地位低,只是没有高到如今的地步,就连她院子里的洒扫丫头都有人巴结,吴怡好笑之余也只得吩咐她们不要四处乱窜惹事,更不要仗势欺人,若是被她抓着了,谁求情也没用,通通发配到浆洗房去。
刘氏掌了家事情越来越多,想想吴雅跟吴怡年龄也不小了,开始让她们跟着看帐了,
吴雅是个文人,脑子虽好用,算帐却不快,但是出错率低很精细,吴怡虽然也是文科生,但是经过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的催残,上了大学也要学高数啊,数学是不差的,一捡也就捡回来了,算帐不用算盘子也是极快的。
刘氏看见吴怡用炭条记在纸上的字,笑了,“这是洋字码,你七舅也用这个算帐,只是落在纸上还是用咱们的字。”
“咱们的字不容易改,洋字码改几笔就不是原来的了。”吴怡说道。
“可不是。”这个世界西风渐进,吴雅也是认得洋字码的,随手涂了一下,5就成了6。
刘氏对家里的帐并不隐瞒,吴怡翻了几本帐就发现老太太管家不可说是不严,但却严的不得法,又任人唯亲,好多地方看起来是省了,细看却是多花了不少钱,一看经手人都是老太太的人。
老太爷没了实职,大齐朝的官员奉禄虽然比前明要高得多,但是跟官员们的排场比起来也不算高,吃不饱饿不死罢了,吴宪除了奉禄之外在扬州时每年还往家里捎纹银五万两,老太太都给收了起来,只从中拿三千两做家用,可是回了京之后这个就没有了,只有冰炭两敬而已,吴鸣连奉禄都是自己领着的,到了任上只在过年时往家捎过两千两银子,可是出了正月又拿走了一千五百两。
吴怡只粗看了一下帐,就知道吴家现在只是勉强维持收支平衡罢了。
吴怡知道刘氏有小金库没有拿出来,吴宪在扬州绝对不止一年五万两的收入,扬州自古繁华,很多大商户都会给地方官干股,到任时起,离任时止,光是干股收入一年就得二、三十万两,更不用说吴怡怀疑七舅舅的生意刘氏也有份了。
“老太大家是管得很好的,只是年龄大了精力难免不足。”刘氏之前其实也是管家的,可是凡事都要问过老太太,老太太的人更是不能动,连句重话都不能说,这才勉强把家管成了这样,如今刘氏真正的大权在握,好多事也能放手做了,只是话却还不能那么说。
首先刘氏的基调就是老太太管家是精明强干的,是颇有成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