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臣们都没有资格发话,而看在这是善事的份上,宗室们也不会说些什么。
商议了几个章程之后,皇家救济会算是正式成立了。京城贵妇们所有的捐款都集中到了这里,并做了详细的登记。这下,一些不舍得出钱的人家后悔了,这是在皇帝面前挂名的大好机会啊,居然就被这么活生生的错过了,简直是让人捶胸顿足!于是,又有人去打听,现在还可不可以捐款了,得到的回答让他们喜出望外:皇家救济会一直是开放的,想什么时候捐款就什么时候捐款,救济会会把名单登记好,若是国家再有灾害,这笔钱就有了去处。
于是,京城兴起了第二股捐献高峰。之前都是内宅的女人们,现在就连男人们都跃跃欲试,尤其以商人们最高兴。他们地位低微,好不容易有了这么一个扬名的机会,自然不能错过。
仅仅五天的时间,救济会就收到善款一百六十万两之多,让人都跌破了眼镜。博果尔又站了出来,声明所有的钱都是有明细的,以他襄郡王的名义来发誓,所有的钱都会用到灾民身上,朝廷一分一毫都不会挪用。
有了钱,赈灾自然会方便许多。荆州等地的灾民得到妥善的安置,大夫和药材都是不缺的,疫情爆发后,也被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之内。接着的事情就是灾区的重建以及堤坝的重修,当然,福临也没有忘记那些官员们,荆州知府以及湖北总督纷纷落马,同时牵连到了工部的河道官员,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官场地震。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皇家救济会,以后是珊瑚公主的。
嗯,现在福临有四个孩子,大儿子福全,生母宁格格董鄂氏,顺治十一年出生;二儿子景额,生母已故瑞妃钮祜禄氏,顺治十三年出生;大女儿瑚图里,生母中宫皇后,顺治十四年出生;三儿子常宁,生母顺格格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五年出生。
因为主要把笔墨放在政治上,常宁的出生只是一笔带过。
第七十八章
高塞终于被赎了回来;出乎意料的低价,只用了白银两千两。葡萄牙人也不愿意和大清闹翻,而且郑成功是开着自己的船楼去接人的;这种高大的配备火炮的大船颇具威慑力,震住了马六甲所有的过往船只,葡萄牙人当然不敢太过分;谁知道大清还有多少艘这样的战船呢。不过,那些商人的货物只退还了一半,剩下的全被分了,美其名曰,马六甲的过路费。众人也没有心情去和他们再啰嗦,被囚禁的这段时间,他们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能回国便是菩萨保佑。
因为和高塞等人一起出洋;最后遭受灾祸。虽然依旧有赚头,福临还是觉得挺对不起他们的,特别下令,允许这些商人们的后代考科举。商人们大喜,纷纷对着皇宫的方向磕头表示感激。要知道,士农工商,商人们地位是最低的,而他们大多都是没有科举权的,有不少人千方百计的把女儿嫁给秀才,然后倾力支持女婿读书中举,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福临不知道,在这些商人中,有一个姓廖的,他最小的儿子是个读书的材料,因为这道圣旨,这个廖侠在日后会登上政治舞台,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顺治十六年春,济度回了京城,驻防宁古塔的人换成了巴海。在宁古塔的这段时间,济度一点都没有浪费。他将当地百姓组织起来,分批次的进行政治教育与军事教育。其实,早期的八旗也是一样,扛起弓箭打猎,扛起刀枪打仗。因此,济度还是很有实战经验的。才半年的时间,他就将当地的赫哲族人训练成爱国守纪,忠于皇帝的民兵。
在这段时间,沙俄人一直没有敢来,那一仗把他们吓破了胆,再加上天气转暖,他们自己日子也好过了,当然没有必要来抢劫。不过,当地的民兵却丝毫没有降低警惕,无它,之前被沙俄欺负得太惨了。
因此,济度此次回京,还给皇帝带来了赫哲族的谢礼,同时还有他们真挚的谢意。用自己一力抗拒整个朝堂,坚持发展火器的福临,终于得到了一定的报答,还是来自老百姓的报答。虽然他们送的那些东西很是粗糙,可看在福临眼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特殊意义。
南明并不是像历史上一般的难打,而是提前了许久便被灭了,别的不说,军费节约了许多,国家也算是有盈余。可蒙古却遭了灾,草原上雪下个不停,特别是外蒙古,据说牛羊冻死的不计其数。
科尔沁一样受到了灾害,可科尔沁是太后和皇后的母家,在朝廷发放的赈灾款中,他们自然是拿头一份的,至于其他的各部落,或多或少都分了些,福临知道对这些人来说,银两并不如马牛羊,因此,理藩院直接派发的是牛马牲畜,凡是外蒙古依附大清的部落都有一份。
而另一个陷入麻烦的人,是郑成功。
郑成功自从和福临联手后,一直经营着台湾这一亩三分地,成果还不错。台湾处于交通要道,郑成功开放了两个港口,甚至还圈了一块地当做贸易区,凡是贸易区里卖的东西可以不用交税。
当福临听说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很想做些什么来表示一下自己的崇敬。谁说古人没有脑子,这种自贸区的先进概念居然被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人给想了出来,还经营得有声有色,真是让他这种穿来的汗颜。
台湾日渐繁华,缴纳给朝廷的赋税也越来越多,有了白花花的银子开路,本来对皇帝处理略有微词的人也都安静了下来,毕竟谁会和钱过不去啊。只是,这样一来,郑成功的名声就一落千丈了。更何况,当朱由榔逃到台湾的时候,被郑成功送到了京城,一些依旧支持南明的文人便开始骂起他来了。
之前被骂得最惨的那个是吴三桂,现在换成了郑成功。吴三桂很开心,当年自己被骂的时候,郑成功没有少跟在后面,把自己当做反面教材,现在好了,风水轮流转。郑成功却没有吴三桂这么强大的心理素质,被骂了之后,整天的长吁短叹。
郑经劝道:“父王,何必如此忧愁。现在我们有兵有粮,为何不能振臂高呼,反清复明呢?”
郑成功骂道:“瞎说什么!你以为反清复明是这么容易的事情?”
郑经道:“儿子就是不想看到父王如此自苦。按照儿子之见,那清朝皇帝年纪不大,办事总是没有父王稳当,父王若是有心,天下人自然会看到父王比那个小皇帝更为合适。”
郑成功摆摆手:“别说了。那小皇帝已经把我给害惨了,若是我现在造反,金门那里的炮台也不是白修的。我只是后悔,当年贪图小皇帝‘民族英雄’的称号,做了投靠朝廷的事情,不然也不会如此进退两难。”
人就不能想不开,郑成功在这种纠结的心思下,生病了。福临派太医万里奔波,去台湾给他看病,又送了许多药材,还对外大肆夸赞郑成功当年抗击日寇,打败荷兰人的壮举。殊不知,病人的心里正在为这些事情不愉快呢,这么一来,病情反而加重了。
顺治十六年闰三月,郑成功病逝,福临辍朝三日,并命其长子袭爵,让施琅代表朝廷奔赴台湾,处理郑成功的后事。另一方面,又令硕塞秘密带兵前往金门,随时准备与台湾开战。同时,桑吉也亲自出马,带了督查司的一些高手,扮作商人,偷偷的潜入台湾。
知道这件事的人很少,可福临依旧不安得很,他总觉得,消息不通畅是一个极大的隐患,若是某日真的开战了,他也得不到战场上的第一手消息。
多年来,福临已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有什么奇思妙想的时候,就去摄政王府,找多尔衮说道说道。姜还是老的辣,多尔衮总能一针见血的说出他那些看法的不足之处。
“修路?”果然,多尔衮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自己的侄儿,“皇上怎么会想到这个?”
福临道:“若是道路不通畅,许多地方的东西就运不出来,穷乡僻壤就会一直穷下去。”
他就知道,他的这个侄儿满脑子的怪异想法,说穿了,都对民生有利,可是,却又都是不能一蹴而就的。他又要负担起劝导皇帝的重用了。
“皇上,修路,钱从何来?先从何处修起?如何才能得知某地有某些特产?路修好了,漕运和海运怎么办?拦路抢劫的盗贼呢?”
多尔衮一句话,就把修路要面对的问题一一陈述了出来。他不等福临有回答,继续道:“我还是认为,此事皇上还是要慢慢盘算。至于目前当务之急,是台湾。郑经不像其父,年轻冲动,不过他打仗还是有一手的。皇帝偏偏又派了施琅,施琅当年还是郑成功的手下,你就不怕他临阵叛国吗?”
福临摇摇头:“不怕。施琅此人心很大,不是一个台湾能够笼络得住的。投靠朕,他能得到水军都统的职位,可以统管天下水军,投靠郑家,他只能得到台湾的一点点兵力。孰轻孰重,他是分得清的。”
“皇帝心里有数就好。”多尔衮咳嗽了两声。福临连忙扶住他,给他捶了捶背:“叔父这是怎么了?受凉了吗?可有叫御医?”
多尔衮笑着摆摆手:“没有什么,年纪大了而已,老毛病了。”
“谁说的?”福临板起脸,“叔父还年轻着呢,要看着福全娶妻珊瑚嫁人,还要抱重孙子的。别总是老气横秋的。”
多尔衮笑笑:“好了,不说我了。最近进宫少了些,珊瑚怎么样,有没有再弄坏些什么?”
提到宝贝女儿,福临哭笑不得。珊瑚长大之后,越发的成为皇宫一霸。她和一般女孩子又不同,不喜欢花啊朵啊的,只喜欢搞破坏。
拜福临大力发展商业所赐,宫里西洋的玩意儿特别多,自鸣钟八音盒之类的并不那么值钱,只是精致一些,放在各处做摆设。珊瑚的目光就盯在这些东西上。她自己屋里的两座自鸣钟已经被她拆坏得七零八落,她还不满足,想要把它们再装起来,无奈她没有趁手的工具,拆可以,装就很成问题,不管怎么装,都会以失败告终。她也不沮丧,小脑袋一转,认为这是自鸣钟太大的原因,便去拆八音盒。
她有一个小天使吹喇叭的八音盒,非常喜欢,自然不舍得拆,就偷偷的溜到了景额的房里,把景额的那个给顺了出来,然后再次拆了个一塌糊涂,照样装不起来。
这下就惨了。景额见自己心爱的东西变成了一堆废铜烂铁,气哄哄的过来找妹妹理论,结果珊瑚还一副“我为你好”的模样振振有词:“我听到这个里面响,怕吵到二哥,才拆了的!”
“那你怎么不去拆自己的那个?”景额气坏了,胖胖的小胳膊抱着那个缺了一条腿的小天使,想想就伤心。
“我又不怕吵。二哥老是睡觉,二哥怕吵!”珊瑚的歪理一堆一堆的。
说不过妹妹,景额更难过了,哇的一声哭了开来。这下闹大了,皇后亲自出马抚慰了他,又惩罚了珊瑚,结果珊瑚不服气,也哭。事情终于闹到了福临这里,他只好一手拉一个,开始讲道理。还好两个孩子都是听话的,珊瑚还是去向哥哥道歉,还把自己的八音盒送给哥哥赔罪;景额也反省自己对妹妹太凶了,他是哥哥,就应该让着妹妹点。兄妹二人和好如初,可珊瑚公主的这种奇怪的爱好也传了出去,京里无人不知。多尔衮还特意送了一套可以装拆的桌椅板凳给她,得到了她大大的欢心和一个湿乎乎的脸颊吻。
福临絮絮叨叨的讲述着女儿的趣事,多尔衮听得眼睛都眯了起来。初夏的黄昏,阳光并不是那么强烈,两人坐在湖边的摇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