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柏风看到老爹的嘴巴都忘了合上了,更是开心。
“那两条鱼”子坚最担心的是这个。
“唔,路上遇到的。”子柏风摊手。
这些日子下来,他越来越不怎么在乎了,只要养妖诀的事情不传播出去,其他的离谱点真没什么。其实就算是养妖诀传出去,又能怎么样?这养妖诀对他来说,就像是一种本能,不懂得如何修炼,也不知道如何提升,想要教给别人也没办法。
先生给他的那本神仙传子柏风已经看完了,里面所讲的故事不知道真假。但是一个故事能够流行,基本上是要符合世人的审美观的,所以说,至少是人们符合书里面所描绘的世界观,对奇人异士的态度是敬畏而且羡慕的。而且能够御使百兽什么的没什么奇怪的,是个奇人就会。
子柏风买来的这条小船实在是很破,是子柏风找了关系,从蒙城某机构白菜价买来的淘汰货。子坚到底不忍心自家儿子受委屈,把小船拉回去,重新修补、加固、油漆了一遍,小船顿时焕然一新,柱子又专门做了几条皮质的缰绳,子柏风的这座驾顿时变得格调超高。
子柏风的小船终于解决了子柏风从下燕村到蒙城的交通问题,一下子就把蒙城纳入了自己的半小时生活圈,若是早上心情好了,去蒙城买几个包子回来当早餐,回到家包子都是热的,好不潇洒快意。有时候小石头想要去蒙城玩耍,子柏风便早上把他送去,晚上再把他接回来,顺道给府君、先生捎带一点山珍野味,再顺手拿点糕点佳酿,日子过得优哉优哉的。
有一天,柱子他们回来,子柏风算完帐之后,却发现钱的数目不对,看众人的面色都不好,一追问,发现自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子柏风总是担心下燕村的村民去卖粮食的时候,算错了帐被粮商坑了。仔细一问,果然是村民贪图便宜,被一名外地来的粮商巧言打动,谁知道最后算账的时候,反而少算了许多。
虽然钱不多,子柏风却觉得自己必须把成人教育抓起来了,至少保证每次都有一个能写会算的人跟着一起去蒙城。
像燕老五这种不知羞耻,以不识字为荣的家伙,要坚决摒弃掉。
于是子柏风的讲学,又变成了早上一场,傍晚一场,一场开在大石旁,给学龄儿童少年;一场开在磨房旁,给大龄青年们。子坚的码头已经快建好了,平平整整的木板延伸到河流之上,下面的柱子深深打入了河面之中,稳固异常。
子柏风在这里挂了一块黑板,大大小小男男女女们席地而坐,一边听子柏风讲课,一边拿炭笔在手中的木板上写写画画,这关系到了自己的银钱,不好好学不行啊。
子柏风在这边教的远不如青石旁的深入,都是一些最基本的计算技巧和简单的字,河水汹涌,磨坊咯吱咯吱的响声中,子柏风的声音远远传出去。
小鸟静立枝头,游鱼河中探首,小兽草中竖耳,人群屏息细听。
子柏风立了规矩,在青石旁,在磨坊畔,不准打猎,不准捕鸟,不准钓鱼。在山里,在深河,那也就只能各凭本事生活了,虽万物有灵,但绝大多数都只会是蒙昧野兽,成不了妖。但若有野兽胆敢伤人,那也绝对是毫无姑息。
事实上,真正能够拥有灵性的,屈指可数,胆敢在人类面前出现的也屈指可数,大多是讲课一结束,就立刻鸟兽散——这是真正的鸟兽散。
磨坊、小舟、码头这些和其他的地方都没什么不同,这些特殊的生灵,才是下燕村和别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这日,子柏风正在燕老五家里和燕老五商量事,就听到外面传来了窸窸窣窣的声音,燕老五家的老狗叫个不停,燕老五出去一看,一只白狐正俏立门外角落里,口中还衔着一只山鸡。
“这小家伙,又想吃我的独门炖鸡了?”燕老五顿时眉开眼笑,走了出去。
村民和这些尚未成妖的灵兽们彼此之间并不总是和谐的,或者说,在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白狐是鼓足勇气才在白天进入山村的,但是进入了山村之后,从第一个孩童大叫一声:“看,白狐!”起,就经历了一场围追堵截。
孩童们还多是在玩耍,拿着的只是石子和棍棒,但当成年村民加入进来时,这就是一场追杀了。
燕老五和白狐结缘于当初帮白狐治伤,而当日,白狐慌不择路之下,跑到了燕老五的家里,燕老五识得这只白狐,拦下了追捕的村民孩童,这才让白狐得救。
而后燕老五几次进山,曾经在山里遇到过白狐,白狐口中衔着一枚玉石,帮燕老五找到了今年的一笔收成。这是白狐在报恩,报疗伤之恩,救护之恩。
听到这事,子柏风只能在心中干嚎,你妹的白狐,我也与你有恩好吧,怎么没见你给我送玉石来呢?虽然我不稀罕。
作为回报,燕老五就喂了白狐一些自己做的鸡块,白狐就喜欢上了。
燕老五坦言,在山中行走了一辈子,还真没见过这么亲人,这么通灵的狐狸,而若是往日里,燕老五或许会担心这狐狸成妖,危害村民,现在燕老五已经心中有所感应了——自从那天燕老五送强盗到蒙城回来,看到家祠里的祖宗神像身上有白色的刀痕,脸上还被火把戳了一个黑眼圈之后,燕老五就心中确凿,这些东西绝对和子柏风有关系。
有关系就有关系吧,只要不出问题就好。
燕老五也有一些鸵鸟心态,不愿意想得太多。
第五十九章:一驾云舟济沧海
“柏风你中午也留下来一起吃。”燕老五道。
鉴于昨天和前天都是在燕老五这里蹭的饭,子柏风难免脸皮薄了一次,推辞了之后,直接回家去了。
回到家,就看到老爹正在做木工活,和二黑俩人一人扯一边,拉着大锯锯木头。
青蛇盘在一边,随着大锯晃着脑袋,都有些摇摇欲坠了。青蛇看着大锯晃脑袋,而小石头则在学着青蛇晃脑袋,小石头身后,两条小狗又在学着小石头晃脑袋,整齐划一地摆来摆去,晃得人眼晕,子坚和二黑不为所动,端是好定力。
好不容易等到了锯断了一根木头,青蛇连忙呲溜一声溜到了子柏风的袖子里,再不敢看了。
“哥,你回来了!”小石头看到子柏风回来,顿时跑过来,谁知道晃晕了,跑了几步跑错了位置,差点扑倒子柏风身后去。
子柏风连忙抱住他,两条小狗也在子柏风的脚边转着圈撒欢。
这些日子,柱子进山寻玉收获极大,细腿功不可没,连带着它的小狗也水涨船高,还没满月就被寄养一空。这些小狗毕竟受到了子柏风的养妖诀滋润,长的比普通的狗快得多,一个月出头就基本上断了奶,被各自的主人抱走了,就只剩下了这两只小狗还在。
这两只小狗都是小公狗,一个黑漆漆的,一个通体雪白,子柏风给它们起名叫大山小山,黑的是大山,白的是小山。
至于青蛇自从某天子坚发现青蛇半夜趴在子柏风书房里看书之后,就算是明目张胆了,现在以家蛇的身份寄居在子柏风家里——你妹的,谁家的家蛇是毒蛇啊!
反正,青蛇定居之后,子柏风家里老鼠已经绝迹了,这让子柏风挺开心的,他还真担心自己无意间弄出来一个老鼠精。
这段时间,还发生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最近几天许多媒人上门,不是来给子柏风提亲的,而是来给子坚提亲的。不但是下燕村,甚至连附近村子里,都有老姑娘、少寡妇托人上门,子柏风他们不敢高攀,但子坚却是可以攀一下的。
毫无疑问,子坚无一例外的拒绝了,只是子柏风却开始想,是不是该想办法帮老爹和婶儿捅破这层窗户纸了?
子坚和燕老五悄悄商量过一次,却是有一件事挺难办。虽然小石头的几个叔叔前段时间为了谋生离开了下燕村,但这几个人都是浑人,若是嫂子改嫁,定然会回,不知道会闹出什么事,说出什么话来,而据说燕吴氏家里的几个娘家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灯。
当初小石头的爹打猎重伤身死不久,他们就把还怀着小石头的燕吴氏赶了出来,燕吴氏娘家几个兄弟也硬着心肠不管,但是若是真要和燕吴氏结婚,这两边说不定都会跳出来索要聘礼。
听燕老五这么一说,子柏风觉得自己跟吃了一只苍蝇一般恶心,这世界上还真有这般讨人嫌的人?
看来确实是需要再细细计议一番。
日子一晃而过,从子柏风怒骂非间子之后,已经过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整日里风平浪静,让人觉得很不真实,不论是非间子,还是各村子,似乎都在耐心地等待,等待着最终的期限到来那一天。
子柏风经常去蒙城,听蒙城府的仆人守卫们说,从那日里开始,非间子几乎就没再离开过屋子,就算是送饭,也只是三四次送一次。
子柏风怀疑他是不是悄悄离开了,但是送饭的仆人却说,白鹤每日里都在蒙城府里散步,偶尔还会出去飞一圈,而每次送饭,开门的都是非间子,并非别人。
子柏风便有些疑惑,不知道非间子到底在做什么。
但不论非间子在做什么,他的某些计划,却已经进行到了最关键处。
这一日,正是良辰吉日,整个下燕村敲锣打鼓,就像是上次磨坊落成一般热闹,却是东蒙书院要开学了,村里的六个儿郎要离开家,去东蒙书院上学了。
按照常理,他们应该昨天就赶到蒙城,等待今日上午报道,但是现在却又不同了。
一大清早,柱子就来到了码头,把子柏风的“云舟”打扫的干干净净。子坚在云舟上装了一个漂亮的雕花小屋,屋里设计精巧,有桌有椅甚至有床,设计图是子柏风的手笔,而窗户都是油纸糊的,不怕水溅,船上还装了一个桅杆,桅杆上挂了竹席,不过竹席大多情况下是收起来的,这桅杆最主要的作用是当旗杆用,顶端飘着一面小旗,上面写着一个龙飞凤舞的“子”字。
更夸张的是,子柏风在小屋上画了漂亮的彩色工笔画,画的是云海泛舟,水中游鱼。船身上也画上了云纹鱼鳞,船首画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鱼首,搭眼一看,似乎是一只锦鲤背负着小房子。
画完之后,再用桐油一层层刷上,就像是在外面镀了一层膜,搭眼一看,漂亮精致,堪比前世的彩绘超跑,绝对逼格超高。小屋的正面入口处两边还挂了一副对联:“一双锦鲤驾云舟,两袖御风济沧海。”横批:“沧海云舟”。
不论是画,是字,都是子柏风运上了养妖诀,一笔一划画上去的,养妖诀滋润之下,云舟虽然没有诞生灵智,却轻若鸿毛,坚若精铁。
下燕村的村民敲锣打鼓地把六个学子送到了码头,六个学子胸前戴着大红花,脸上抹了胭脂,跟猴屁股一般,笑煞个人。在他们的身后,跟着各自的父母长辈,帮忙拎着被褥行囊,一边走一边叮嘱,又是高兴又是惆怅,和子柏风记忆中的送孩子上大学的家长没什么不同。
燕老五身为族老,在码头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让他们努力学习,以子柏风为榜样,争取考取功名,光宗耀祖什么的。身为下燕村父母官的子柏风,也送上了自己的祝福,并且给每个学子都赠送了一套正品墨香轩的文房四宝。
柱子在子柏风的“云舟”上也挂了一朵大红花,就在“沧海云舟”的小牌匾上方,和牌匾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