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国色-第2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孝恪对身后之人,言道“你皆换下府兵服饰,给我穿上乡兵的衣裳。”

    “将军为何如此?”身后三百骑兵都是府兵,要他们换上乡兵的衣服,心觉不乐意。

    郭孝恪斜看了对方一眼,举起马鞭猛抽在对方头上,喝道“老子叫你去干,就去干,什么废话那么多。”

    说完郭孝恪的两百骑兵皆是换上乡兵的布衣,嘱咐另外一百人如此如此。

    之后郭孝恪带人骑上战马杀到城下。两百骑兵才出现,罗成的人马即发现了对方。

    这也是没办法,华北平原,一马平川,大军出现,不用十几里都可以发现对方的动向。

    郭孝恪身披两档铠,手挥长矛,策马上前来到阵前。

    郭孝恪左看看右看看,言道“哪位是罗成,出来答话。”

    对军阵中,一名白袍将领策马而出,言道“即知我罗家将威名,还不速速退去,前来送死。”

    郭孝恪哈哈一笑言道“什么罗家将,呸,听闻靖边侯死在了辽东,尔不思回家生娃,难道要让罗家在此绝后吗?”

    这边罗成听得牙齿格格直响。

    郭孝恪冷笑言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靖边侯也算是一世英名了,未料生出这儿子,却是如此混蛋。”

    眼见罗成动怒,一旁将领上前言道“将军,敌军突来,必然有诈,这是激将之法,引你来上当。”

    罗成面色涨红,喝道“此地一马平川,哪有什么伏兵,待我杀了此贼,再说。”

    说完罗成单枪匹马,上前喝道“若是你能在我麾下走上十回合,我罗成立即拔刀自刎,敢不敢一战?”

    郭孝恪哈哈一笑,言道“黄口小儿,还怕你来。”

    说罢郭孝恪手舞长矛,亲自上前。罗成一声怒吼,也是拔枪迎前。两边士卒都是吹起号角,为各自主将助威。

    郭孝恪使得是一杆铁矛,而罗成用得是丈五红枪,双方两马错镫连拼了四五个会合。

    罗成越战越是精神抖擞,而郭孝恪却是气喘吁吁,不说十个会合,连下一会合能否撑过都难。

    郭孝恪眼见不支当下拨马就走,边走边在马上喝道“吾前方有伏兵,汝敢追否?”

    说罢拖枪就走。

    罗成冷笑言道“你若是不说有伏兵,我还本待不追,你既如此言道,我倒要看看伏兵在何处?”

    罗成这么说,一旁副将言道“将军,此贼有诈,必然埋伏。”

    罗成用枪一挥,笑道“如此平原之地,一望即知,纵有十面埋伏,又有何惧。”

    说罢罗成挺枪跨马直追而来,副将暗暗叫苦,只能率轻骑追上。

    罗成驱着战马,直追在郭孝恪的身后。郭孝恪身旁骑兵皆是四散,罗成其他人一概不顾,率着十几名亲卫就盯着郭孝恪追杀。

    双马一追一赶,罗成胯下乃是西域良马,奔驰如飞,郭孝恪胯下之马,虽是良骏,但又如何可及。郭孝恪被罗成追至只有十几丈。

    罗成见得郭孝恪悄悄从马上取弓,心底冷笑,不过却将马速放慢,打着十二分精神。

    待这时前方郭孝恪突然回首,喝道“小贼,看箭!”

    一声弓弦崩动,罗成当下将长枪向前一遮,却见得毫无箭矢飞来。

    “好贼子,就这些手段?”

    郭孝恪笑道“大爷的手段,你还不知吧。”

    接着郭孝恪又连喝数声,但只是听弓弦崩动,却不见箭矢射出。

    “贼子技穷于此。”

    正当罗成如此说时。

    “看箭!”郭孝恪高喝一声,转身又是一箭。

    这一次弦上却是挂矢,射得又毒辣又刁钻,直扑罗成的面门而来。间不容发时,罗成一个镫里藏身,将箭矢转头避过。

    见对方如此卑鄙,罗成暗怒,当下催马追得更急。

    不知不觉,罗成追出了数里之地,身旁追骑皆是马力不支纷纷跟丢。

    二人来到一个芦苇丛附近,此芦苇甚矮,地上都是泥泽,罗成担心陷了马蹄,不敢深入,于是在芦苇边驻马。

    “哈哈,罗成你敢追我吗?”郭孝恪却是驱马直入。

    罗成虽是想杀郭孝恪,却不鲁莽,见此只能放弃。

    但在这时,却听芦苇从中,对方一声大叫“不好。”

    罗成看去,但见对方一不小心,马蹄陷入淤泥之中,整个人亦是从马背上栽下,陷入泥中,挣扎不起。

    罗成见了不由大喜,当下弃了马,手持长枪直入芦苇丛中。

    眼见距郭孝恪还有几十步距离时,陡然脚底踏空,身子陷入了一巨坑之中。

    罗成暗暗心惊,一旁却传来郭孝恪朗声大笑的声音。

    一旁罗成亲兵见了,立即拨马来救。

    而芦苇之中,突然几十名弩手一并起身。他们持着轻弩,箭矢齐发,要救援罗成的五六名骑兵措手不及尽数射杀。

    之后这些人一并上前,举起了手中轻弩,对准了捆在泥中的罗成,一声不吭,重新上矢后,扣动悬刀。

    万箭齐发!

    顿时罗成整个人,在淤泥之中,被射成了马蜂窝。

2014…1…26 006567167861

第四百二十二章 破局之机



    罗成被郭孝恪讨死的消息,从前方传到了幽州刺史府,摆在李重九的面前。

    李重九不由吃了一惊,惊讶的并非罗成战死,事实上罗成为了报父仇,夺地之恨,轻兵冒进,本就是很大的风险,现在战死故而丝毫不奇怪。只是李重九没想到,在演义里罗成是马陷淤泥,为苏定方派人乱箭射死,但到了这里,罗成战死了一幕几乎如出一辙。

    当然若按照过程而言,从民间百姓的角度看去,郭孝恪因正面不能取胜,以卑鄙的手段害死了罗成,实是奸贼。

    若按照结果而言,郭孝恪却是胜利者,罗成年轻气盛,自持骁勇,不将幽州放在眼底,郭孝恪不斗力而设下诡计,杀了罗成,倒也是在情理之中。

    不过郭孝恪带着罗成的尸首,返回刺史府,之前质疑他的众将,却没什么好脸色。罗成虽是敌人,但堂堂正正杀敌,涿郡一战,即便身为敌手,也为其勇冠三军的骁勇敬服。

    而郭孝恪什么人,显然市井之徒,与罗成相较,其人更目中无人,狂傲自负,在幽州军里除了徐世绩之外,无人能放在他的眼底。但偏偏就是这样的人,杀了罗成。

    郭孝恪一路走进府里,众人也不他打招呼,纷纷避开。

    李重九见了郭孝恪确实十分欣然,犒劳以厚赏,赐予郭孝恪锦衣一件,明光铠一具,良马一匹,黄金十两,布帛五十段,钱百贯,又加郭孝恪为翊卫军鹰扬郎将。这样三军大战前。斩将杀敌之功,不重赏实不足以鼓舞将士。

    何况罗成不仅仅是窦建德军中骁将,窦建德此番出征,打出的口号乃是为罗家父子夺回幽州故地而来。罗成一死,窦建德哪里还有口实可以依持。故而可以见的郭孝恪之功。何等了得。

    李重九厚赐,郭孝恪却是荣辱不惊,反而一副犹有不足的样子,向李重九讨又要了五十坛怀荒酒。李重九毫不犹豫将怀荒酒一并赏赐下。

    郭孝恪却将美酒以及李重九的所有赏赐就,都分给随军出征的将士,自己不取一分一毫。李重九见的不由暗道。果真是汝颍多奇士,而幽州众将亦是重新认识了这位瓦岗骁将的为人。

    高阳城。

    罗艺战死的消息,亦是传到窦建德的耳中。

    张玄素上前禀报言道“主公,此乃是高士兴将军,弹劾罗将军的奏章,言他不听军令。违反陛下的旨意,不驻扎于啵兀岜敖每ぃ灾劣谡桨埽鬯鹞揖衿!�

    窦建德将高士兴的奏折拿到手,叹了口气言道“人都死了,还提这个做什么。罗成此人十分骁勇,折在了幽州,朕实是心痛。”

    “陛下说的不错,罗成之死自己是难辞其咎,但高士兴明知罗成深入,却不发一兵一卒,事后推诿责任。”

    张玄素慷慨陈词,又复出声言道,“我知陛下顾念当年与东海公的旧情,但高士兴如何能与其兄相提并论。为将之才平平,却与刘黑闼,高雅贤,王伏宝等大将并举,此番愧为正前锋的重任。恳求换将。”

    张玄素看窦建德的脸色,见对方默然了一阵,言道“当年若非有东海公,哪里有今日的窦建德,高将军的事,我知道了,以后再处置,临阵换将,对军心也是不利。”

    张玄素不由暗叹,这位主公各方面皆足以称得上一代枭雄,但窦建德也有缺点,就是太重情义,尤其对同乡旧部太过宽厚,乃至纵容,故而有点婆婆妈妈之感。

    张玄素心知窦建德不会采纳他的谏言言道“臣下失言了。”

    窦建德见张玄素不再坚持,哈哈一笑言道“张爱卿忠心进谏,朕如何不知,这里仅有你我君臣二人,你知我知,刚才的话不要对第三个人说。”

    张玄素不由感动,窦建德显然是生怕此话传到高士兴耳里,让自己得罪了对方。

    窦建德说到这里,言道“战事持续十几日,虽说罗成没了,但我们在大局上,还是稍占优势的。只是我看的出来,幽州军派出交战,都是二线的乡兵,他们精锐的府军,以及草原番骑到现在,都还未出动过。我想若是顾忌于敌军的骑兵袭扰我军粮道,而迟迟不敢深入,我怕会有人说我窦建德怕了李重九。”

    张玄素一愣,心知窦建德对自己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策,已是开始有了不满。

    “陛下是否听了别人什么话?”张玄素问道。

    窦建德点点头,言道“不错,有人向我进言,大夏集结二十万大军,攻打幽州,但出兵十几日来,却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是攻取了几个小县城,一座重城,也没有打下。天下人现在都看着我夏军与幽州的决战,若是进展不利,怕是有人会怀疑我夏军的实力。”

    张玄素听了,心底有数,不用猜此必是宋正本进言的。

    宋正本乃是窦建德起兵时谋主,献计平定河北,破薛世雄,劝进窦建德称帝,都有此人的功劳。但宋正本自持功高,故而面面说话不给同僚下属留余地,甚至窦建德面子也不给。

    现在窦建德倚重张玄素,言听计从,宋正本自是不高兴,常常在窦建德面前中伤自己。

    似猜到张玄素的心思,窦建德又补充言道“张爱卿不要多想,只是我军其起兵以来,连战连捷,未逢一败,将士们士气高昂,却从未见得此番如此谨慎,高阳城中将士们也数度向我请战。”

    张玄素拱手言道“陛下,若是将士们的意见,那足见军心可用,微臣没有什么不满,但若有其他人。”

    说到这里张玄素顿了顿言道“陛下,从高阳到蓟县,乃是一马平川,便于骑兵驰骋,而对于粮道而言则是太过漫长,若是大军越是深入,就必须派更多兵力护卫粮道。所以我军若与幽州军决战,距离高阳近一分,我军胜算则多一分,距离蓟县近一分,则胜算远一份。”

    窦建德深以为然,言道“张爱卿所言甚是。”

    张玄素言道“我本用意是派军分袭李重九各县,迫其不得不出动主力,解救危势。但现在李重九在边县尽数差遣乡兵这二三流人马驻守,而将主力精锐的府军以及草原番骑深藏,这显然是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将兵力集结于腹地,正是要诱我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