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攻略-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帜钭畔偷洛⌒∧昙捅愠粤诵矶嗫唷H羰侵老偷洛缃竦拇场�

说罢贾敏幽幽地看了黛玉一眼,这才道:“这话玉儿跟我说便可以了,不管是因为皇贵妃还是因为你外祖母,一个字都不能传了出去,不然又是好大的动静。”

“女儿自是省得。”黛玉轻声应了一句,又听着贾敏嘱咐映荷与知雅,便低下头来逗弄起旖哥儿来了。

旖哥儿今日还在睡便被黛玉带了过来,在来时的马车上倒是十分振奋,如今却是昏昏欲睡了。

贾敏见如此,又让知雅伺候着旖哥儿在床上睡了,这才拉着黛玉说起话来。

而在外头书房的赵渊,却是直接拒了贾政的请求。林如海听到赵渊斩钉截铁的拒绝,似乎也在暗中松了一口气。

贾政见赵渊这般不客气,脸色也有些难看了。赵渊虽然是国公爷,但是在辈分上说,却是他的小辈。便是林如海在他跟前也是十分客气,却没料到赵渊却丝毫不懂得委婉说话。

只是有求于人,况且赵渊虽然年少,却是天子近臣,如今是万万得罪不得的。

“也不过是进宫一趟的事情,只要让外甥女去宫中给皇后娘娘说说话,暗中打听一番便是。若是打听不出什么消息,我也不怪你们。”贾政扯出了一丝笑意说了一句。

上回黛玉进宫,便是被皇贵妃特意请过去了一趟,今上已经问过一次了。虽然还不至于怀疑他们护国公府是不是私下跟皇贵妃有什么牵连,却终究是多了心。

阮皇后不喜欢黛玉,也不过就是面子情而已,让黛玉去宫中与阮皇后说话,这个借口本来就太勉强了。贾元春横竖都活不到明年,又何必为了她反复折腾。

只怕贾家越是折腾,今上反而越是疑心重。

“既然是凤藻宫的内侍跟贾大人传的话,大人自然是要请老太太递了牌子去皇后娘娘那里,光明正大的求见贤德妃才是正理。”赵渊想着今上的最讨厌他人在背后是手段的性子。若是直来直去,说不定在贾元春的事情上,他还会对贾家网开一面。

赵渊是好意劝说,但是听在贾政耳中却是另外一番意思了。

“若是这样便能行的话,我又何苦求了你。”他心中想着定然是赵渊不愿意帮,却又要故意找借口推了,心中也是怄气的很。

虽然嘴上不说,贾政脸上却还是带出了情绪,跟林如海告辞之后,便头也不回得走了。

贾政是个闷性子,自然是为这件事情生了许多天的闷气。最后他却是因为探春的关系,求到了南安郡王府里。南安郡王倒是应下了此时,说是让太妃或者是王妃去宫中打探一番。

贾政对比之后,更是觉得这是一桩小事,是赵渊不肯帮而已,竟然是有些埋怨了。

没过两日,南安郡王妃果然便递了牌子去宫里。南安郡王妃素来便跟阮皇后不怎么亲厚,反而是皇贵妃性子柔和,倒是跟皇贵妃很是合得来。

这一次南安郡王府往宫里递牌子,自然是送到了景澜宫里。

(未完待续)

第311章 心结

南安郡王妃进宫已经是辰时之后的事情了,她自然是要先去承德宫里见阮皇后的。只是因为南安郡王妃与皇贵妃走得近,阮皇后素来跟她便只是面子情,南安郡王妃也不怎么看得上阮皇后的性子。

请了安,阮皇后自然是打发了南安郡王妃往景澜宫里去了。只是想着如今这四个王府里,北静郡王妃与南安郡王妃都与皇贵妃要好些。

而两个王府里,西宁王妃是个城府深的,不大往宫中里来。

自从西宁王世子前两年去了西北之后,更是极少进宫了,听说便是外头各府的邀请也鲜少去了。而东平王妃原先倒是与她交好,只是今上不怎么待见东平王爷,她察言观色,自然也与东平王妃来往地少了。

更让人窝火的是,听说东平王妃这半年却是往景澜宫里走动的勤快了些。

四个王府里,有三个王妃与皇贵妃交好,阮皇后心中其实是十分担忧的。这世上没有谁比她更清楚,今上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为何犹豫不定。

当年赐婚的圣旨下来时,她心中还是有些欢喜的,毕竟比起那些出阁之前都不知夫婿模样性情如何的姑娘,她是见过当时的三皇子的。况且连她父亲都说过,三皇子是个儒雅君子。

她进三皇子府时,三皇子身边一个通房和侍妾都没有,两年来她和三皇子之间也是相敬如宾。她以为夫妻之间恩爱便不过如此了,当时还想着诗词里面“若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原来是真的存在的。

岂料她的美梦也不过做了两年,两年之后,顾明兰便进了皇子府。之后,更多的女人进了三皇子府。

她慢慢地发现,三皇子对她的彬彬有礼,原来对谁都是可以的。但是对顾明兰,他是不同的。

在顾明兰面前。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脾气的人,甚至有着面对其他人时不曾显露的情绪。或者是说,顾明兰总是可以挑起他的情绪。

当年吴皇后戏言之事,她也是略有耳闻的,却跟大多数人一般,根本没有当做一回事。即使是顾明兰被抬进了三皇子府,她也是不以为意的。毕竟不管怎么说,皇子妃还是她。顾明兰名义上说是侧妃,在寻常人家也是小妾之流而已。

况且顾明兰都成了老姑娘了,三皇子才娶了她,可见没怎么把她放在心上。

当年的顾明兰。与现在截然不同,不如现在有心计,也不如现在锋芒毕露,处处争强。她抬进三皇子府后,便住在了最偏僻的一个院子里,整个府中几乎忘记了她的存在。

“心悠,你进宫前便在我跟前伺候了,早已经到了出宫的年纪,你可想出宫?”阮皇后低声问了一句。

唐女官心中一跳,差点便想要脱口而出了。她如今已经二十有五了,宫中女官按理二十二便可出宫自行婚配,只是阮皇后说她身边无人,这才再留自己两年。

当年尚且不愿意放了她,如今正在节骨眼上,怎么可能旧事重提?

唐女官沉默了一会儿,这才道:“能伺候娘娘是心悠的福气,如今是多事之秋,心悠还想在娘娘身边多伺候几年。”

阮皇后绷紧的脸顿时放松了下来,她看着唐女官,嘴角的笑意勾了起来:“我知道你是最忠心的,只是如今你也到了年纪了,我也不能留你一辈子。”

唐女官眉心动了动,心中顿时有了不好的预感。

“这件事情我只能交给你去做,如今我信的也就只有你一个了。”她看了一眼唐女官,脸上的表情诡谲,“这件事情过了之后,我便放了你出宫。你回家自行婚配也好,求我赐婚也好,定然会让你如意的。”

(后文待续)

第312章 刁难

这一年是一个罕见的暖冬,直到冬至过了,才飘飘扬扬地下了第一场雪。

化雪之后,又是一连几日的阳光普照。黛玉想着旖哥儿虽然年纪小,却也不能惯着他,若是幼时便养成了畏寒的习惯,将来长大之后还不知如何。

于是她狠了狠心,今年便未住进暖阁里,只是在里屋里多烧了几个炉子。

贾家先前便托了南安王妃去宫中打探贾元春的消息,听说走的是皇贵妃顾明兰的路子。听贾敏说,南安王妃带回来的消息是,虽然贤德妃之前确实是生了一场大病,有痰迷心窍之状,好在太医妙手回春,如今还在凤藻宫里静养。

而今上不允许宫外之人探望贤德妃,皇贵妃给的解释却是太医说了这病要静养,今上十分在意,遂传了口谕。

贾家虽然有些狐疑,只是这话是从皇贵妃口中传出来的,又与黛玉先前带回来的消息有吻合。况且即使其中真的有龌蹉,贾家也没有什么能力帮宫中的贤德妃,于是自我安抚之下,倒是真的信了这番言论。

而黛玉心知肚明,当初皇贵妃跟她递的消息并不是这些。贤德妃在宫中惹了麻烦,或是是说贤德妃被人家伙,如今麻烦缠身。天家子嗣单薄,素来最重嗣子,这个罪名若是真的落到贾元春的头上,怕是日后她都要在冷宫里度过了。更甚者,说不定会因此丧命。

皇贵妃的言语十分具有导向性,她认为这件事情贾元春是无辜的,却想着明哲保身。而她把这件事情的原委以及其中的疑点都私下说给黛玉听,便是想着让黛玉日后都不要掺和此事了。

若是皇贵妃那日对她说的是真话,那黛玉竟然是不知如何评断皇贵妃的为人了。

真是一个看不透的女人,不知道她想做什么,也不知道她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不过这宫里的妃嫔们,除了阮皇后,哪个是好想与的。而阮皇后虽然做事有些冲动。但是她身边的唐女官也不是吃素的,她惹不起,还是远远躲着为好 。

在第二场大雪来之前,京中又有几家勋贵被抄了家,只是手段到底不如对待齐国公府那般狠辣。多半是归还了嗣田和祖产,夺了爵位,酌情贬黜罢了。

原先勋贵们见势不好,还抱成一团同仇敌忾。在朝堂上给今上施压。后来今上又抄了带头几人的府邸,那些勋贵们这才安分下来,只是听天由命,等着今上处置罢了。

有夺爵降级的。升迁的官员也比比皆是,多半是翰林出身的进士。朝堂上这才明白,今上是想除了那些尸位素餐之人,给寒门学子腾位子罢了。

而贾家这段日子都过的不甚太平。

先是被贤德妃不好的消息吓了好几次,好不容易心中安心了一些,但是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却还是未曾寻回来。

薛宝钗心中也很是苦恼,她虽然借着寻玉之机除掉了袭人,又狠狠敲打了怡红院里那些不知轻重的丫鬟们。但是王夫人以及贾母交到下来,一定要她把那块通灵宝玉找到。如今眼看都快要到年底了,还是一丝消息也没有。

也不是没有消息,她承诺若是谁寻回了玉,便赏银二百两,便是冲着这二百两,这段日子便有不少人拿了假玉来充数的。薛宝钗心中不堪其扰。对于那些拿假玉过来的丫鬟婆子,全部杖责,这才安定下来一些。

这一日她吃了午膳,正窝在屋子里打了个盹,便听莺儿说厨房里的张妈妈说是寻到了一块玉,却也不知是不是那块丢了的通灵宝玉,想拿进来给她悄悄。

薛宝钗心中不以为意,便让莺儿自个儿去瞧好了再来回话。只是张妈妈是府中的老仆了。况且她也没斩钉截铁地说寻到的就是贾宝玉丢的那块玉,薛宝钗也不好拿她发作。

莺儿去院子外面瞧了一眼,便神色复杂地进屋子里回话:“奶奶,奴婢愚笨,到底是瞧不出那块玉是真是假,便索性带进来给奶奶亲自瞧瞧。”

薛宝钗一听倒是来了精神。赶紧让莺儿上前来给她瞧一瞧。

只是看了一眼,薛宝钗便愣住了。

贾宝玉的那块通灵宝玉,她先前也是仔细看过的,自从大婚之后,她便替了袭人每夜为贾宝玉取下通灵宝玉压在枕下,日日都要看一回的物什,自然是熟悉的很。

只是现在薛宝钗也有点不确定了,这块被寻回的玉,还是那个形状,图案、水色、上头刻的字,便是连轻重似乎都不差分毫。

薛宝钗素日里只听过明珠蒙尘会失了它的光泽,却没料到玉石也会这样。玉似乎还是先前的那块玉,只是丢了不到一个月,便失了原先温润的样子,变得灰蒙蒙了起来。

若只是沾了尘倒还好,薛宝钗瞧着,这玉似乎像失去了灵性一般。就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被抽走了魂魄,只剩下一个了无生气的空壳子。

薛宝钗被自己的想法吓出了一身冷汗,又把张妈妈唤进来好生盘问了一遍,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