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世民听见“嘤”的一声,脸色不由一变,肝胆俱裂之下,他策马狂奔。刚跑了两步,就听背后一声惨叫,一名亲兵被刺中头颅,就此倒下。李世民逃走之后,余下的唐兵面面相窥,也都发出一声尖叫,纷纷逃走。
远处,席君买一声叹息,他单骑杀到这里,想不到遇见了李世民。他试着一搏,想不到惊退了李世民,紧跟着,是无数唐军纷纷撤退。席君买是艺高胆大之人,他双腿一夹马腹,追了下去。
他不时抬手,射出铁箭,唐军士兵接连被杀死。鲜血染红了地面,浓浓的血腥味在空中传播。
席君买选择了追击,不久,梁建方带兵杀到,他从地上还温热的血迹和铁箭判断出发生了什么事情,他深恐挚友有失,立刻选择了追击。
李世民一路狂奔,不久便到了秦王府外,此时隋军正在府外鏖战,李世民带兵杀到,仗着人多,暂时占据了优势。王行本见唐军暂时势大,只得且战且退,并派人通知杨侑、李靖、屈突通等人。
这一夜的鏖战,花费了两个多时辰,直到天色泛白,城中局势逐渐定了下来,隋军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地方,除了秦王府还被李世民占据之外。
“世民真是顽固。”李建成苦笑着摇摇头。
“进城去看看!”杨侑淡淡的说道。
“喏!”独孤千山说着。随后,禁卫军开道,杨侑率领杜如晦、李建成、徐世绩、郭孝恪等人,进入了城中。沿途,隋军将士正在扑灭大火,侯君集、苏定方等人正在收编投降的唐兵,将他们暂时关押在富户的院子里,战争结束后,再放他们出来,或继续为兵,或回家务农。
“陛下,李世民固守秦王府,我军正在攻伐中。”李靖接到消息,赶来禀告。
清晨的风还有些冷,湿气很重,钻入鼻孔,有些呛人,杜如晦咳嗽了两声,道:“李世民这是要一心寻死啊。”
杨侑微微点头,认为杜如晦说得对。一行人逐渐靠近了秦王府,只见秦王府修建的如同蒲坂城一般,城墙又高又大,很显然,李世民一开始就打算着要顽抗到底,将秦王府修建的固若金汤。
唐军士卒站在城墙上顽抗,与隋军士兵鏖战着,由于攻城器械暂时无法运送到城中,因此攻伐秦王府暂时陷入了僵局。
杨侑凝目,道:“传令下去,响午之前,务必要攻破秦王府。”
秦王府内,人心惶惶。李世民带回来的五千士兵,只有三千多人进入秦王府,余下的均战死沙场。隋军已经破了蒲坂城,只余下一座秦王府,唐军士气低迷到了极点,若不是李世民心腹,早就崩溃了。
李世民一身是血,也不知道是自己的血还是旁人的血,在这场厮杀中,他已经不知道杀了多少人。隋军在付出了上百人的伤亡之后,暂时停止了进攻。李世民知道隋军是在召集兵马,运送攻城器械。
秦王府要破,是早晚的事情,这一点李世民非常清楚。他并不认为蒲坂城挡不住隋军,区区一个秦王府就能挡住隋军。趁着隋军暂未攻打秦王府,他朝着后院走去。
一路上,众多惶恐不安的士卒让李世民的心一点一点地沉沦了下去。快要到后院,李世民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将眼中的哀伤掩埋了,然后进入了寝宫。
长孙无臻在这里,当年他最爱的人已经离去。如今的妻子,不管他爱还是不爱,总算是一种寄托,更何况长孙无臻长的和长孙无垢如此的相似,令他难以忘怀。
无论是哪个女子,他都欠太多。如果说还有什么牵挂,那也只有长孙无臻一人了。他希望,她能活下去,只是这个愿望能达成吗?杨侑他……或许吧。李世民的心中也不太确定。
推开门,李世民低着头匆匆走了过去,刚要推开一扇门,他忽然愣住了。只见几步距离外,胡椅倒在了地上,白色的丝巾飘啊飘。他顺着白色丝巾向上一看,顿时大吃一惊。
房梁上,一块白绫吊了下来,长孙无臻的脖子挂在其中,正在半空轻轻摇动。她,竟然上吊了!李世民大吃一惊,忙奔上几步,将长孙无臻抱了下来,伸手在她鼻尖一试,已经没有了呼吸。
“无臻!”李世民伤心欲绝,他对这个女子,亏欠太多,纵然是身死,也无法回报。而她还没有等到这一天,就选择了自杀,让李世民更加内疚。
李世民悲伤的声音令在外的亲兵大为惊讶,他们闯了进来,恰好看见李世民搂着长孙无臻,一边泪如雨下,一边抚摸着她的脸蛋,喃喃自语。几名亲兵面面相窥,不知道发生了怎样的事情。
一名眼尖的士兵看见了房梁上的白绫,默默地指了指。几人心中无比震惊,主母就这样死了?他们再度相视一眼之后,默默地退了出去,谁也没有惊动李世民。
李世民一边垂泪,一边喃喃自语,似乎在自责,又似乎在惋惜、伤心。良久,他慢慢放下了长孙无臻已经冰凉的身躯,站了起来。许是蹲的太久,腿脚麻了,一时没有站稳,差点跌倒。抓住东西之后,李世民这才站稳,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李世民注视着房间内的一切,心情起伏。忽然,他在案几上发现了一封书信,脚步不稳地走了过去,拿起来一看,原来是长孙无臻的书信。拆开看了,李世民咬紧了嘴唇,他没有想到,在关中陷落之后,长孙无臻已经有了死意,只是那个时候,她放心不下李世民而已。而如今,大势已去,她释然了,不想当李世民的累赘,就这样的离开了人世间。
李世民猛地抬起了头,眼中充满了悲伤、愤怒。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他走到案几边上,见墨迹尚未干涸,提起笔来,在一张白纸上,写着什么。
此时,隋军已经运来了云梯,秦王府这里地势不宽,临车、冲车等物无法使用,只有云梯最方便。
杨侑凝视着前方,隋将侯君集、裴行俨、罗士信、席君买等人已经摩拳擦掌,就要攻城。这时,李世民登上了城头,他一身是血,眼珠带着血丝,浑身充满了杀气。
秦王府外,隋军已经将云梯运来,在距离秦王府不足百步的地方停下。李世民放眼看去,人头攒动,也不知道有多少人。
“赫赫!”李世民忽然笑了。目光缓缓扫视四方,有多少个人,冲着他冷笑,眼中带着贪婪。他知道,秦王府外,无数个人想要取他人头,又或者是生擒!
而在李世民看来,就算是战死,他也不会投降、受辱!
这时,他看见了李建成,他的大哥,曾经的大唐储君!他站在杨侑那个小儿的身后,是如此的卑躬屈膝,丢尽了陇西李氏的脸!目光中带着仇恨,几乎要将李建成击穿。
李建成同样在注视着他,长安城破之际,由于灾民暴动,一些王府受到冲击,不少李氏子弟死于非命,例如楚王李智云便被乱民杀死。如今,陇西李氏虽然侥幸未被灭族,但已经没有了未来,根本不可能得到大隋天子的重用。所以,他才会选择为杨侑东渡东瀛,博取另一场富贵。李世民是李氏子弟中,军事能力最为杰出的一人,他多么希望,李世民能在他的身边帮助他。
可是,当李世民冰冷、怨毒的眼神刺来,李建成就知道,这些都是幻想,根本不可能了。他在心中微微叹息了一声,陇西李氏的子弟,居然会走到这一步,兄弟相残,父子相残。令人扼腕惋惜。
杨侑目光炯炯,与李世民对视着。一个作为大隋天子,一个作为李唐最为杰出的将领,两人长期交手,多是杨侑取胜。坦白说,李世民对杨侑还是十分欣赏的,只是,仇恨已经占据了他的心,令他对杨侑无比怨恨。
而杨侑,也对这个后世有着赫赫名声的唐太宗有着一丝的好奇。历史上的他,究竟有没有改史?号称贞观之治的时代,究竟是不是如胡人所说的那般,百姓衣衫褴褛?然而,这些都没法考证了。一场莫名其妙的穿越,历史已经改变,所谓的唐太宗必将消失在滚滚长河中。伪唐也终究是伪唐,在李渊手上建立,也在李渊手上灭亡。
两人的对视虽然短暂,却仿佛过了很久,杨侑忽然冷哼了一声,就要摆手,下达进攻的命令。此时,太阳已经升起,视线为之一清。
然而,就在这时,李世民忽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他慢慢地拔出了横刀。这把横刀伴随他多年,上面有着缺口,然而在李世民的心中,仍然是最好的一把刀。
李世民轻轻抚摸着刀面,再度看向四周。隋军士卒蠢蠢欲动,随时发动进攻;唐军士卒面如死灰,士气低落,更有数人手指颤抖,显然在连连失败下,他们已经无比恐惧。军心散了,队伍已经不好带了。如此的军队,在强势的隋军面前,根本毫无胜算。更不用说,人数上有着巨大的差距!
他们虽然都是李世民的心腹,但不是每个人都视死如归。这一场战斗,注定了失败,失败,就意味着死亡。在死亡面前,没有人会兴高采烈,他们的心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李世民甚至还注意到,有几名唐军士卒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他们在商量什么?是要背叛大唐,背叛他李世民吗?李世民的嘴角浮起了一丝冷笑,纵然全世界都抛弃了我,又能如何?又能如何!他最在乎的,先后都已经离他而去!他的心已经伤透,还有什么不敢舍弃,不愿舍弃,不肯舍弃?!
没有!没有!!
“哈哈!”李世民忽然昂起了头,哈哈大笑起来。就在大笑声中,他猛地举起了横刀,抹过了脖颈!
鲜血流下,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阳,是如此的鲜艳、夺目,让人触目惊心!
猛然间,再也站不稳的李世民跌落城头,身躯沉重地摔倒在地。一瞬间,无数隋军蜂拥而上,争夺着他的尸身……
第1042章 (天下一统)大结局
仁泰二十五年,沿着长长的官道,数辆马车从西边缓缓而来,在马车前端,二十多名眼珠泛蓝的武士骑在高大的战马上,腰间挎着横刀。其中一人,年约二十,高鼻深目,有着浓浓的西域人的特点,但他的衣着,却与汉人没有区别。
在他身后,是一杆高高挂起的旗帜,上面写着几个大大的汉字:米托托商行。
当他看见洛阳城的时候,不由激动地大叫了起来:“爷爷,洛阳到了!”
“洛阳,终于到了啊!”听见年轻人说着熟悉的汉话,米托托揭开了窗帘。
此时正是盛夏时节,窗外,青山绿水,美不胜收。沿着邙山的官道,米托托终于送了一口气,他从遥远的地方而来,是想要觐见大隋天子。
天下重归一统,已经足有二十五年,在这二十五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让米托托心中感慨万分。
当隋军攻入蒲坂,就意味着中原最后的反叛力量已经消逝,随后,大隋天子改元仁泰,一连下旨,降低赋税,休养生息。在恢复民生的同时,大隋天子依靠手中掌握的力量,进行了较为彻底的土地改革。
许多世家手中的土地被官府收购,然后发给百姓,土地越多,赋税就越高,使得不少世家不愿意再囤积土地。与此同时,大隋天子想出了许多办法,鼓励经商并积极拓展海外、西域等地,拓宽了世家赚钱的渠道,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大多数的世家都选择了配合。
在大搞经济建设的同时,大隋武功赫赫。
仁泰三年,东。突厥颉利可汗由于连连雪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