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接着打。
就这样三天后,人人都知道班长的命令是要绝对服从,也从心里愿意服从这些小班长。每晚训练结束,都是他们不辞辛劳的帮着自己按摩肌肉,去除肌肉中的疲惫、酸软,比父母还贴心;每天都是他们帮着整理被褥,避免面临军法处的检查时被打军棍,当然更多的是先教会自己叠四方被,然后有他们再整理;每天都是他们在跑步无力时,拖着自己前进,自己都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仅仅三天,不禁士兵们进步了,就连班长们也明白了军官不是那么好当的,做事更加细心周到。
烈rì下,每当新兵感觉无力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老班长’,最先看到的也是‘老班长’,是他们的鼓励,才使所有人坚持了几个小时还没有放弃。尽管脚后跟已经没有了知觉,尽管双腿已经渐渐麻木,尽管嘴唇开始干裂,士兵们还是在坚持着,直到昏迷。
一支军队的强大除了军纪严明,还离不开一支优秀负责的基层军官队伍,班长们的进步,孙复看在了眼里。仅仅八天的训练,效果就如此显著,虽然每一位班长都只是把自己开始时为他们做的重新做了一遍,但是效果确实极为显著,心不在隔阂,情连成一片。
原本孙复不愿意张定国、孙固他们直接成为军官,就是担心老兵和新兵缺乏磨合,极易产生代沟,军官们的命令士兵不理解,士兵们的情绪军官不照顾,两者产生对立,对军队是成长极为不利。现在他们的进步是显著的,都与自己的士兵们打成了一片,隔阂没有产生,军心稳如泰山。手下人有了基层军官的经验,以后担任军官就称职多了,孙复扩起军来也少些顾忌。
三十六章 我是汉人
“电白县知县孙大人到”
“茂名王家王志到”
“高州谯国夫人嫡系子孙高问到”高家早已没落,不再有曾近掌控岭南诸部的辉煌,但是谯国夫人嫡系子孙的后代还是很有影响力的,可以说在岭南,谯国夫人和中原皇帝的影响力差不了多少,岭南数郡曾尊谯国夫人为‘圣母’,可见其威望。
高州上下数的上号的家族都来了,茂名城里的王、郭、闻、郑四家,高州一州五县的主官,各地方豪绅的当家人或是代表都来了,数十位的宾客有的相识,有的都没有见过面,都是相互行着礼,打着哈哈。
今天是孙家大少与高州知府王克征独女的定亲之rì,虽然大多数人都不明白‘定亲’算是什么仪式,但是没有人敢小视这场仪式,这不禁意味着孙王的联姻,还是军政的合体,从今以后,孙王两家的地位在茂名算是稳如泰山。以前山子营名存实亡也就算了,孙王两家的婚约倒也没什么人在意,但是现在山子营重起,已经招收了上千人的新兵,购进了上千杆的洋枪,没有人认为那是孙家少爷闹着玩的游戏。
不管愿不愿意孙家看到重新崛起,孙家的崛起都无法阻挡,上千人的军队,就算是到任何一个地方都足以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势力,更何况孙家已经在茂名地界呆了十多年,根基已固,现在还建起了工厂,茂名的饼干、方便食品可是已经闻名在外了,更别提自行车这种神奇的东西了,如果不是孙家制造出来,怕是整个茂名都没有一辆。
现在已经不是洋人刚刚出现的那会了,大家也算有些见识了,对洋货也有了新的认识,知道沾着‘洋’字是最赚钱的,没见那些繁华之地富可敌国的买办,就是靠了洋人的大腿才会发达起来。
“你说孙家要大修高州道路的事,真的还是假的?”一个稍显富态的中年人,净面无须,估计都长到肚皮上去了。
“开玩笑,修路能是那么容易的事,别信外边的谣言。”土财主,一身的金银首饰,玉石扳指,真不知道他是不是把家里的值钱的东西都带出来了。
“这倒不一定,这次孙家又进了好多机器,要见大厂子,还准备在琼州建钢厂呢!”稍通内情的一位向着土财主反驳道。
“琼州哪来的铁矿,再说建钢厂只会砸钱,没见张南皮建汉阳铁厂砸进了多少银子,孙家有那能力么?”土财主反驳有力,就是不知道孙家哪位得罪他了。
“这倒也是”
土财主的话迎来了一阵点头迎合,美得土财主摸着光秃秃的下巴,得意异常。
“高州知府王大人到”
孙复随着孙虎迎了上来,客人们也都站了起来,王知府乐呵呵的,胡子都翘起来了,看来心情还不错。身后跟着一顶小轿,四名壮妇,没有理会客人直接去了后院。
孙虎连忙赶了几步,拱手为礼,让人意外的是王知府一副受不起的样子,急忙还礼“亲家,你也是朝廷的命官,二品顶戴的高官,应该是我给你行礼才对。”
“说笑了,这都是当年朝廷恩典,见我薄有功劳,赏了个侍郎的顶戴,却早已没什么用了。”两个人一个个都那么虚伪,现在重提孙家的顶戴自然不是为了相互抬举,或是炫耀,是向来宾们控诉一个事实,孙家练兵是不违法的。当年太平天国和捻军猖狂时,朝廷准许各地豪绅招募练勇,自保自存,后来发展成湘军、淮军这些先后称霸一时的强大军事集团,后来几经裁军,又有大批的民间练勇编为巡防营,山子营一直没人问津,现在扩编直接把自己定xìng为巡防营,又有孙家官绅的身份,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不会有太过激烈反应,法度上也是说的过去的。
“贤侄啊,以后萱儿就交给你了。”转而握着孙复的手,一副沉重深情的样子,包含着许多的不舍、伤感。
‘只是定亲而已,这一次你就把人交给我了,下次怎么办?’心里暗自诽谤,脸上却满是笑容,口中含蜜,“我一定会好好待萱儿的,伯父放心。”
有管家魁叔充任主持,本来王家的那位不老顽童是最合适的,只是他不愿意,据说是身体不佳,孙复自是不信,认为他是不想看到自己疼爱有加的孙侄女成了别人的人,就算是孙复曾跟他解释多遍,他还是固执的认为定亲就是结婚,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搞得孙复头痛不已。
“孙王两家本是世代交好,王家小姐与孙家少爷缘分天定,逢此良辰吉rì,定下婚约,永不背弃。”一大堆没有营养的话,就是为了显示孙复和王萱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和。
“交换婚书”
随着魁叔的声音,孙虎和王克征作为长辈,交换了早已准备好的红皮婚书,其实里面只有两人的生辰八字,籍贯字号而已。
“恭请新人”魁叔很纠结,这个订婚到底是怎么回事,没有好的名词称呼这两位,只好用新人了,想来定亲的这两位都是第一次,用新人倒也合适吧?
孙复牵着王萱的下手,从侧房走出来,孙复是一身的汉服,头戴布冠,温文尔雅,极具男子气概,就算是在数十来宾中也显得格外醒目,王萱也是一身汉服,大红带绿,体现了女xìng的娇媚柔弱,又不显卑下。
孙复在订婚仪式上穿戴汉服,本是王知府极力反对的,担心引起朝廷的注意,此时虽然没有了清初对服饰要求的严谨,动不动就是杀头,但是贸然穿戴汉服,肯定会引起外人注意的。
孙复没有争辩只是一句‘我是汉人,我不想自己的订婚仪式上身着异族服式’,就把王知府羞得脸面通红,仰头好久,一行清泪从眼角流下,满脸的悲愤与自嘲,“我自诩久读圣贤书,却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汉人的事,愧对列祖列宗啊!哎,我不如你啊!”
“小子,你大庭广众之下,竟然敢身着异服,意yù何为?”土财主不知犯了什么疯,竟然在孙复的订婚仪式了,大声斥责,引来人群一片寂静。
孙复脸sè不变,看向土财主的眼神没有一丝波澜,像是看死人一样,“我是汉人,体内流淌的是炎黄的血脉,身着汉服有何不可?”
至于身边的王萱玉手紧握着孙复的手,用力过度有些泛白,眼睛看向土财主放出无尽的杀气,如果不是孙复拉着,怕是就要上演全武行了。
声音不大,却让本就寂静的人群更加寂静,很多人都有些后悔来到这里了,担心这是一场鸿门宴,孙家要造反的前兆,当然也有人被孙复的话震动了,至今264年的异族统治已经让很多的人忘记了汉服汉饰的样子,心中多年的悲愤,似乎随着孙复一句‘我是汉人’,都喷发出来了,年龄稍大些的自是可以控制情绪,可是那些随长辈来观礼的几个少年,满脸的通红,看向孙复的眼神充满的敬意,还有激动,少年人对大清多已不满,孙复的话像是一点火星,瞬间燃起了少年心中的烈焰,烧的热血沸腾。
“你竟然”土财主哼哼半天没有想到什么说辞,说他不是汉人吧,怕是自己都不信,说他对抗朝廷吧,又没有证据,总不能凭一句不知蕴含着什么意思的话,就说是革命党、造反派吧!
一旁的魁叔认得说话的这位,就给孙复介绍道,“这是茂名的一处陈姓的土豪,有地过千顷,整个茂名周边有许多耕地都是他家的,是海商出身,现在早已没落,只有千顷良田的家资了,军营的那块地原本是他的,只是无法耕种,就抛荒了,被官府控制了,想来是因为那才会找事的。”
“你有心脏病吧!”知道了土财主的身份,孙复没有过多的关注,只是留下了一句莫名奇妙的话,就不在理会。
被当做小丑忽视了,土财主满腹的悲愤,心里捉摸着怎么样报复,可惜他不知道自己没有机会了。
订婚结束了,孙复的‘我是汉人’传遍了茂名的镇甸村落,引起许多睁眼看世界的少年的共鸣,一时间汉服突然流传起了,虽然没有人胆敢明目张胆的在外面穿,但是很多人在家里过足了汉服的瘾。相比于汉服风cháo,土财主暴毙的消息,只是引起了有心人的关注,就消逝了,再无声息,只是各地富户豪绅对孙家更为礼遇。
‘我是汉人’的风cháo,传到了广州,两广总督张人俊听到后,直接把手里的关于孙家编练军队的密报投入火堆。师爷疑惑的看着眼前的满清忠臣,心里有些奇怪,这位可是对革命党不怎么手软,怎么会不理会孙家小子有些猖狂的举动。
“我也是汉人啊!”没有向师爷解释,张人俊只是说了一句莫名的话,语气中含着莫大的苦涩和羞愧。
不知是不是有人控制,‘我是汉人’的风cháo,有明面转入暗处,和‘朱晟’的三问一起传遍了革命党和华人所在处,引起了大批的追捧者,孙复和那还没有回来的‘朱晟’,不知不觉中名满天下了。
三十七章 分别
杨柳依依,舞动间像是送别的舞蹈,纤细的柳枝撒着的是离别。秋风萧瑟,吹来的不只是秋天的凉意,还有伤情。
微弱的风吹过老柳树斑驳的树身,发出阵阵呜咽声,像是在哭诉。
天公作美,没有秋雨落下,使离别少了几分凄凉。
天上的rì头似乎见不得离别的场景,躲入了云丛中,灰暗的云带给人的只是忧伤和惨淡的心境。
‘黯然**者,为别而已’,这句话说的就是离别,自古以来有无数诗人sāo客曾为离别做下绚丽的诗篇,像隋时就有“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的语句。唐时又有“山中相送罢,rì暮掩柴扉。chūn草年年绿,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