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救济金,陆续寄来中国。至于国共合作问题,因孙中山先生返回广州不久,情况还显得不很
稳定,故未加讨论。我这次赴苏的任务,至此告一结束,又匆匆的回国了。
①《向导》周刊于一九二二年九月十三日秘密创刊后,租界当局每次查获时(在印确中或在贩卖中),
即处罚印剧所或书店以高额罚金。这种经济上的损失,均须由中共中央承担。
② 共产国际第四次大会于一九二二年十一月六日在莫斯科开幕。
③ 劳动法大纲全文见邓中夏著《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一九一九—一九二六)》,第七十六至七十七页—
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五三年十一月第二版。
④ 厂方接纳的条件是:一、工人每月工资在十五元以下者加百分之十;二、年底加给半个月工资;三、
工人在工作期内受伤不能工作者,由矿局负担医药费,并酌给津贴。
⑤ 这个命令以后由湖北工团联合会据以作成该会紧急通知,全文见《二七工仇》—载《近代史资料》
一九五五年第一期,第八十四页至第八十六页。
第二章 第三次代表大会
一九二三年三月底我回到上海以后,中共中央是在渡着“二七”罢工失败后一段悲惨的
日子。
中共中央机构更严密的蛰居在上海地下;陈独秀先生匿居的地址连我都不知道。我与他
第一次的会晤,是经由他的秘书安排时间和地点的。他告诉我:马林于两星期前赶回莫斯科
去了。他还说马林认为中国职工运动经过“二七”失败,一时不易恢复。他向我表示,我从
莫斯科带回来的关于职工运动的指示,与中共原有的决定都相符合,现在正须据此来解决“二
七”罢工的善后问题,至于国共合作问题,等马林回来后,那时正应举行全国第三次代表大
会,我们再行讨论不迟。
这时李大钊先生也因避免可能被捕的危险,由北京来到了上海。他匿居在他同乡孙洪伊
家里,我曾到孙家去拜访他,告诉他莫斯科之行的经过。我们谈完后,李先生邀我去和那位
我本来认识的孙洪伊一谈。这原不过是一趟应酬的访问,不料结果竟由此断绝了我们与直系
军阀的来往。因为那时孙洪伊和直系军阀之间,关系仍极密切。
我们和孙洪伊一阵寒暄之后,孙首先向我解释说:二月七日汉口的事情,实在出于误会。
这是因为有人向吴佩孚挑拨,指各地工会与孙中山的南方政府有关;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就
是在广州举行的。再则共产党公开宣扬联孙倒吴,加以交通系梁士治等又乘机离间。由于这
种种原因,吴佩孚才有这次压迫工会的举动,其实摧毁工会并非吴的本意。我一听之下,大
为愤怒,说道:“军阀凭枪杆子蛮不讲理的随便杀人,已成为他们的家常便饭。二七事件更
112/151
… Page 113…
《我的回忆》第一册
是事先毫无警告的阴谋袭击的屠杀行为。这种昭昭罪行,是不能以‘误会’二字来掩饰的”
我这斩钉削铁的回答,使这次的晤谈迅即结束。
这样一来,李大钊先生觉得他住在孙家,易于引起人们对他与直系仍保持接触的误会,
因而不两天他就搬离了孙家,以示决绝。几天后,他旋又接到北京朋友们的来信,告以他在
北京不会有被捕的危险,他便悄然回到北大图书馆去了。
这年一月间,瞿秋白由莫斯科回国了。他由北京来到上海,是中共重要人物中唯一能公
开活动的人。他以记者身份回来,共产色彩尚未表露出来。他的肺病那时似乎停止了发展;
满腔热忱,很想一显身手。他爱好文学,住在闸北区,屋内布置得也很像一位作家的书屋;
出入于他那里的也多是一些青年作家。他与国民党的老作家于右任过往颇密。他们计议创办
上海大学,由于右任任校长,他任教务主任。不久这所大学终于成立了,成为一所有名的革
命青年训练所。当时,中共因职工运动遭受挫折,对瞿秋白的这种活动多方予以赞助,认为
这是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而且能与国民党的名流们建立较广泛的关系。
失败的苦味是罄竹难书的。有些国民党人物讥讽我们,打击我们;他们讥笑我们对吴佩
孚存有幻想:指斥我们对吴佩孚政策的不当;因而使工人们身受其害。有些国民党的职工运
动工作者,更想乘机夺取中共在工人中的阵地。他们以上海为中心,展开反劳动组合书记部
的活动。一部分国民党人的这种活动,还得着湖南劳工会王光辉等人和无政府主义分子的响
应。他们大多不满意中共在职工运动中的气焰,因而组成一个反中共职工运动的联合战线。
他们标榜工会应为工人的经济利益而斗争,不应与政党发生关系,尤其不应受中共的利用。
他们提出“穿长褂子的共产党人滚出工会去”的口号,并向工人宣传“二七罢工失败是中共
领导的错误”、“工人们应向中共要求赔偿损失”等等。
有些工人受了他们这种宣传的影响,改变了对中共的态度,甚至有些素来同情中共,因
罢工而失业的工人领袖们对中共也表示怀疑。其中有些向我表示:我们因为你的领导而罢工,
现在失业了,要请你负责。还有少数人向我说:听说你去莫斯科为我们募集了大量救济我们
的卢布,为何不发给我们?幸好多数的工人领袖们还是信任我们的,因而这种挑拨并未造成
严重的纠纷。
这些事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共的内部。陈独秀先生就不只一次说到中国无产阶级的幼稚和
带有流氓无产阶级的色彩。他说:当职工运动进行顺利的时候,这些工人都是可爱的英雄;
但一遭挫折,便原形毕露出来。邓中夏对陈独秀先生的这种态度大为不满,在他后来所著的
《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斥之为取消主义的倾向,指他“从二七失败所得的结论是工人阶级
没有力量,于是他的整个机会主义的理论就在此时完全形成了。”①
当时埋头编辑《向导》周刊的蔡和森也不满意陈这种言论。不过中共中央的会议这时是
大大减少了,不能遇事都提出会议讨论;尤其是陈先生所写的文章,蔡纵然有不同意的地方,
也无法加以讨论,只有仍然按时发表出来。我虽是饱尝罢工失败苦味的人,也不以陈的言论
为然;我常向他表示,不可因工人弱点的暴露,就失去我们对工人阶级的信心。但我们这种
不同的看法,终未得着详细研讨的机会;因而有关这个问题的争论,就在第三次代表大会上
一齐爆发出来了。
一九二三年五月间,马林从莫斯科返回上海。他携有共产国际中共中央一个特别训令。
根据这训令,他要求中共立即扩大与国民党的合作;并提议从速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
表大会。中共中央接纳了他的要求,立即筹备大会的举行。
我当时为了解决各地工会的一些紧急问题,到北京等地去了。在我返回上海的时候,马
林已赴广州,中共中央的人员也正在陆续前往。我于六月初赶到广州,大会的筹备工作大体
113/151
… Page 114…
《我的回忆》第一册
均已就绪。
为了第三次大会的举行,中共中央临时在广州东山住宅区租赁了一幢房子。我们中央的
职员和各代表都寄居在那里;大会也就以那里为会场。马林住在附近一幢较为华丽的房子里。
瞿秋白、张太雷和马林同住,任他的工作助手。看来,马林准备在广州作久居之计,他房子
里的布置美仑美灸,有点像共产国际大使的气概。
我们的大会在广州举行是不受任何干涉的;这与前两次大会偷偷摸摸的在上海举行的情
景显然不同。我到达后首先在马林的住宅里看到了共产国际那个著名的训令。它已由瞿秋白
译成中文,包括下列各要点:一、国民革命是中国革命当前的中心任务;二、中国国民党是
领导国民革命的重心,中共党员应加入国民党,并在国民党内积极工作,以期实现推翻帝国
主义及其工具—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三、中共在这一国民革命中,仍应保留组织的独立和政
治批评的自由;四、职工运动仍是一个独立的运动,中共应积极促进其发展。
我看完这个很短的文件后,马林即向找说明,他到达莫斯科后,共产国际曾组织一个由
布哈林任主席的委员会,讨论中国问题。这个重要文件就是这委员会根据他的报告草定的。
他向我解释这训令的主要内含,是根据“国民革命是中心任务”这个主要论断,所有的共产
党员没有例外的都应加入国民党,并在国民党内积极工作,一切工作归国民党,这是最主要
之点。此外,所谓组织独立与政治批一评自由则不可过于强调;因为这一点在训令中只是附
属性质;否则就会有损于国共合作。至于职工运动虽然是一个独立的运动,但也是国民革命
的一部分;因此,中共党员应该吸引大量工人参加国民党,傅能接受国民革命的领导;中共
至多只能在工人中间进行一些阶级教育。
我当即表示不同意马林的解释,认为依照他的解释,那是将中共完全融化在国民党内。
马林对于我的反对意见立即发生强烈反应。他隐满着在莫斯科的讨论经过,不提在莫斯科已
有过的争论。他在中国工作已有两年,自以为已有足够的权威来实施高压手段。他认为反对
他的解释,就是反对共产国际的训令。这样,我与马林之间,就展开了前所未有的激烈争论。
这场争论在大会举行以前就在热烈的进行着;为了寻求相互间的谅解,曾使大会推延了
一个多星期。争论的主要之点大致如下:
第一、我声言赞成国民革命是我们当前的中心任务。在事实上,当职工运动遭受二七罢
工的失败后,中国反帝运动的怒潮正在激荡上涨之中。一九二三年三月间,曾发生收回旅大
日本租借地的反日运动。四月间,津浦路临城土匪劫车,一些外国旅客被掳,外人盛倡共管
中国铁路的论调,曾激起反帝国主义乘机侵略的运动。五月初,长沙发生日本水兵残杀中国
人的事件,又激起了各地反日抵货运动。凡此一切,都是明证。我相信,中国的国民革命运
动有其急切的需要,并能形成广大的革命势力。
我进而声称,国民革命只是一个中心任务,并不是中共的唯一任务。这即是说,除国民
革命外,还有阶级斗争。中共及其所领导的职工运动,现虽以国民革命为中心任务,但仍有
其本身的阶级斗争的任务。
马林不同意我这种说法。他认为国民革命既是中心任务,就几乎包括一切,事实上也能
包括一切,剩下的只有中共的阶级教育。如果在国民革命之外,再强调阶级斗争,无异就是
放松国民革命。
第二、马林声称,中国无产阶级的力量,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