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许阳的十八世纪-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谁?也不要名声了,别人想做皇帝要名声,他不需要,因而他下了屠杀令,把京城里的满人杀了大半,剩下的老幼病残统统赶回关外。等忙完了这一切,老头子留了遗书,自尽在他家在京城的老宅了。他早就活够了,盯着个汉奸的骂名苟延残喘了这些人,没一个亲人在身边,早就想去找妻子儿女团聚了,老头子只留下一句“老夫今日,总算有面目去见我的老妻了。”这样的遗言。

水大哥焦头烂额,他是文人,哪里懂带兵?好在这些年他的弟弟水益曾没少跟着老将军风里来雨里去的厮杀,倒是懂兵法,一票儿年轻的将领也跟水益曾处得很好,所以孟老将军的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动乱,于是水大哥继续管内务,水益曾领兵继续带兵跟国内其他有志于做皇帝的军阀们掐。毕竟老将军死前就病得很厉害了,话里也透露出夙愿已了,可以瞑目的意思,所以大家也隐约感到怕是要选择新头领了,而水大哥的身体嘛,说真的大家一直认为他搞不好得比他岳父早走,只是没想到老人家会自尽,还是走在了他女婿前面。这时候权力交接,水益曾便跳过他的哥哥成了孟系的头领。

孟将军前半生被人骂的体无完肤,可死前这神来一笔,硬是让大江朝的史官们都不知道怎么来描述这个全家都被抗了降,降了又反,杀进了京却不称帝反倒自杀了的倔老头好。孟老将军死后的事情就没什么戏剧性了,他的女婿被家里人关了五六年,在山里忧郁了十来年,身体也早就垮了,岳父走后第二年就也去了。水益曾把境内的各大势力挨个PK一遍,又折腾了五六年,终于打的大家一致同意他当皇帝了。偏西藏跟蒙古又来捣乱,他生平最恨这些外族人,一生气又亲自带队打仗去了,一下子又是五六年,终于打到国内国外没人敢跟他PK了。

于是,大江朝建立了。

水益曾这人,说真的打仗行,治理国家真是个扯淡。他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在忙着宽慰那个被关在院子里不肯剃头的水大哥,完全把他丢给了奶娘。没几年水大哥跑到山上了,他爹妈也死了。水大嫂一个人拉扯他,偏她又整天忧郁的跟鬼魂儿似的。没几年他嫂子也死了,他哥哥总算想起他了,把他接山里跟自己做伴。他哥哥心情不好,整天喝酒,不饿着他就不错了。小孩子嘴馋,就跟山里猎户学骑马,学射箭……再后来他哥哥兴高采烈的投靠那个造反了的岳父,十四五的水益曾也跟着。这年纪的少年最崇拜力量,所以快六十还能拉起硬弓的孟老将军立码成了他的偶像。孟老将军的小儿子死的时候也才十四,一看到水益曾,那个稀罕啊!一边打仗一边还请先生教他念书,只是这家伙真的不是读书的料子,倒是对行兵打仗非常有兴趣。于是孟将军就连开军事会议都让他一边听着……这里可以看得出,孟将军从来就没想过女婿能接手自己这一摊儿,他知道水大哥就不是那块料。正好水益曾跳到他面前,也不知道怎么着这爷俩就对上了眼,更神奇的是水益曾长得蛮秀气,可就是喜欢打仗,而且特别能跟那些军官们打成一片……而且他确实天才,孟将军临死前的一年身体已经很糟糕了,主要的用兵策略都是水益曾订的,当时他十九岁,十九岁的少年,硬是把他的军队,给打进了北京城!

南征北战,推翻了清朝然后是跟其他军阀打,前后就是整整二十年,二十七岁的水益曾当了皇帝。然后……他的麻烦正式开始了。

水益曾打仗那是真的厉害,可他治理国家??说真的他治理国家的时候脑子真的就像被驴踢过一样,你说你个汉人当皇帝,还不赶紧的把清朝那一套丢了?他非不。估计是看到了清朝的皇帝有多爽,觉得当奴隶主比当个没事要被大臣K,多去小老婆那里几趟他都要被大臣骂,多赚一点私房钱都要被大臣们惦记着充公的汉族式皇帝强多了!汉人式的皇帝太他妈的憋气了,于是决定学习清朝的精华,咱集权,一定要集权!这才不枉做一次皇帝嘛!主子奴才的称呼继续……哦,直接叫皇帝主子太露骨了,但是叫皇后一定依然是主子娘娘。人口可以买卖,奴才的孩子还是奴才……这多好,国家就是要这样等级分明才好管嘛!(娘的,宋朝就在法令里禁止了买卖良民,老朱家把蒙古人赶走了也就很快在法律上禁止了元朝那些野蛮人在神州大地上又重新开始的人口买卖的习俗,你好的不学净学乱七八糟的!)

鞑子那些人不是要把所有满族大臣的闺女都送过来让皇帝给自家人挑光了才能去嫁么?多爽?咱当然不能选满人了,咱让所有的勋贵有爵位的人家,七品以上的所有官员,还有许多特许的有功的人家,以上所有人家都要把适龄的闺女送到宫里溜达一圈让我挑挑再说……二十七岁还没娶妻的太祖看到大臣们建议他立后的奏表之后,利马提出了这么个伟大构想。

不过很遗憾,他这个伟大构想没实现。短短的才入关三十多年清朝还没来得及杀光所有汉人的骨气,于是江太祖被大臣们骂得狗血喷头,还有个御史当场撞了柱子。开神马玩笑!我们寒窗苦读几十年不是为了专门给你送小老婆来的!

于是选秀这一条依照了明朝的制度。这个目的跟清朝差不多,但是也不太一样,人家选秀就是给皇帝选的,就是为了充实后宫,而不是像清朝那,从上到下国事家事无不把女人当巩固权势的手段还引以为豪。

在明朝的选秀是这样的:朝廷派出多路人马到全国各地物色出13岁至16岁的淑女五、六千人,在付出一些银币作为聘礼后,就责令其父母在某年某月里把她们送到京师(北京)。待所有的美女云集京师后,皇帝分遣太监进行第二次挑选,每百人排成一行,按年龄大小排好,逐个察看。第一批淘汰了1000左右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女子。次日,留下的女子们仍像上一天那样列队,太监们以极挑剔的眼光察看她们的眼、耳、口、鼻、头发、皮肤、颈项、肩膀、背部等,一一筛选。继而又让她们自报姓名、年龄、籍贯,以观察她们的音色和神态,如果口齿不清,嗓音粗浊,或应对慌张的,又须出列,这样又淘汰了掉2000余人。第三天,太监们以尺量那些秀女的手脚,再叫她们走几十步以观步态,再除去1000左右的不合格者。那最后1000余人又被一些稳婆带入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经过又一番令人难堪的折腾之后,入选者只余下300余人了。这300余名女子被禁在宫中一个月,由专人熟察她们的性情言论,进而判定她们的性格、作风、智愚与贤惠否,通过这一过程,挑出了被认为是“秀色夺人,聪慧压众”的佳丽不到100人,即被收为宫女或封为妃嫔。

所以这个选秀,说白了就是在平民里选美人充实后宫。哪个太监会脑子进水了跑宰相家扔二百两银子,然后说:“得了,明儿您就把闺女送进宫让我们宫里的太监先看看,再让嬷嬷们浑身上下都摸摸,然后就能确定她能不能伺候皇帝了”尼玛!打不死他!谁想把闺女送宫里啊!我家闺女也是你们这些太监宫女能随便看随便摸的?真以为皇帝养只猫都要比老虎威风么?别说官员不稀罕了,就是平民,一听说宫里选秀都要赶紧把闺女嫁出去,开玩笑!有几个女人能当皇妃?我好端端的娇生惯养的闺女为毛要去天天给人下跪,搞不好还把命丢了,就算熬出来了也变成老姑娘了,这不是糟蹋人么!所以明朝才有颇为搞笑的每逢选秀,京城附近几个省都忙着嫁闺女的热闹,老的丑的算什么!为了不让闺女被送进宫倒贴都无所谓!

明朝的皇帝跟皇室别的成员,除了正室们,是很少出身好的。小老婆就是小老婆,长得好就行,要神马家世,这不是上赶着想把家里弄得乌烟瘴气么?明朝的男人们是很有气节的,没有哪个有出息的男人会愿意送自己的闺女去当王妃皇妃什么的,当别人小老婆更是发疯了!再说明朝很忌讳外戚专权的……像清朝那样极度集权又偏软弱的依靠小老婆名额拉拢权贵的,也真是奇葩的存在啊!所以在明朝基本上只有家里的男人在仕途上没盼头了才会愿意让女孩子当皇妃,要是说谁“好歹能当个国丈(国舅)吧!”,那绝对是骂人话!也就是他实在是没出息,除了当国丈,国舅再不可能又任何别的出息方法了!

至于皇室成员的正妻人选,皇帝当然可以下旨让谁谁谁嫁给自己的弟弟啊侄子啊,甚至偶尔召谁家女儿入宫(这个确实不多,明朝后宫确实绝大部分都是由出身很低的女人充实的)……但这是少量事件啊,绝大部分官员人家闺女都是自己父母做主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嘛!

这里要说的是,这个水益曾弄出的选秀跟明朝还是有点不同的,他还是有点不甘心。想要像清朝皇帝一样滋润,想要更多一些出身高贵的小老婆来长面子。所以并没有单单只让太监们去选民女,而是把选秀权当成荣耀赐给了一些勋贵还有别的有功人家,就是说某些人家可以固定的每逢选秀,若是有适合的闺女,就可以回家里送一个或者两个直系的闺女(这个看皇帝的恩赐名额是多少了!)进宫……这个名额恩赐的。所以这也成了一些下坡路的勋贵人家以及有上进心的其他有功人家的一条兴旺家族的路子,但就是这样,这些人家依然可以选择不参与。当然为了皇帝的面子他们得找理由,比如您给我一个名额,可是我三个闺女都很丑实在拿不出手这样的理由神马的……说是恩赐,他不敢随便这么“恩赐”清流们,不然会被骂死。就算看上人家闺女也只能直接给人家闺女封了位置再召进宫,当然召进宫你不喜欢可以不宠她不升位置,但是,你想事先把人家一品大员的闺女跟贩夫走卒的闺女一样拎进宫看,还让人摸,折腾完了觉得不稀罕再送出去,你作死吧你!

这里插一句,也就是这个原因,所以林如海是不用担心他的女儿会被皇帝看上神马的……除非哪个皇帝脑抽了才会去想要娶御史的女儿做妃子(尼玛,朝堂上总要提防被御史喷,回寝宫还得看这些可恶的老东西的闺女的脸……)这不是找虐么?这也是为什么元春会去做女官的原因,贾家确实在走下坡路了,说难听点就是要靠卖女儿维持尊荣了,不然但凡疼女儿些,贾家这种人家总能让元春免选的,因为这个世界的选秀制度对于勋贵家的女儿那真的是很宽松的……而薛家又是另一种不同,对他们来说能让宝钗做个公主伴读确实真的是荣耀,薛宝钗不像元春那么既然有资格,又不申请免选的话,就一定能选上,以她的身份而言,选上本身于她就是一种荣耀。这是出身的差异,不是宝钗本身有什么不好。

虽然选秀的规矩没学清朝,可是好多习俗,毕竟受了清朝的影响。

其实并非京城里的人有意去学满清的那一套,主要是虽然满清时间不长,可是毕竟在北京耀武扬威了三十年,一代人还要久的时间里,确实能形成很多的习惯。更别说异族的统治对原本的习俗那是破坏性的摧毁的。不说别的,京城里的女人读书的比过去少了许多那是切切实实的。虽自古以来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谁真的听说哪个朝代的哪家贵妇淑女以不识字为荣的?

在大部分的朝代,真正的名门淑女别说不识字,连不会作诗都是要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