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生命的两极-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主人又强调说,我们只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如实介绍,究竟怎么走,还得听客人的,于是几位作家就让我表态。 
  说实在的,我也十分盼望能去日月潭风景区,并在阿里山上的别墅里住一晚,小时候歌里唱的:“台湾岛啊我的故乡,多么美丽的地方。阿里山森林,一望无边,就像大海洋。蔗糖甜呀稻米香,日月潭啊好风光。”那动人的旋律至今仍耳熟能详。 
  但转念一想,主人已明确表示,这么考虑是从安全出发,总有他的道理。我们只在台湾访问十天,既不想遇上土石流,也不愿碰到地震。于是我说:客随主便。安全第一,我们还是走东线吧。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没想到,6月10日晚上,准确地说是6月11日凌晨2点23分。我正处于酣睡之中,同屋的徐教授惊呼道:“地震,地震了!叶辛,快起来。” 
  我从梦中惊醒,只觉得床在摇,那感觉就如同火车急刹车时剧烈晃动的车厢。我的神经顿时抽紧了,华华大酒店的走廊里传来尖声尖气的呼叫。我抽身坐起,并将背脊紧贴着墙,墙也在颤动。那一瞬间有恐怖的念头袭上来遂而一切平静下来,客房里又像平时一样安静。 
  但我们却是怎么也不能入睡了。又静待了一阵,确信地震已然过去。我走近窗户,朝窗外望去。台北下半夜的马路沐浴在街灯的柔光里,人行道上阒寂无人。 
  徐教授说:“这一定是去年“9·21”大地震的余震。震中仍在日月潭所处的台中一带。台北只是波及。” 
  虽是波及,对于我而言,已是这辈子遇到的最大一次身临其境的地震了。 
  清晨6点钟,我们打开电视,第一条就是地震消息,震中果然在日月潭、阿里山一片的南投县。阿里山上,有近千人被困 
  全团作家聚集在酒店大厅的时候,已一致认定,我们选择走台东一线,是明智的决定了。 
  当日下午进入太鲁阁公园,抬头仰望陡峭壁立的山峰,俯首细观深谷中奔泻的河水,恍惚之间,仿佛感到我又走进了西南山乡奇峻的猫跳河谷和乌江天险。悬崖上飞泻而下的瀑布,沟溪里翻滚着白浪的河水。还有那到了午后仍是那么浓烈的雾岚。所有这一切为何如此相像,让人似曾相识?我知道,西南山乡的很多奇丽景观,是地震所致。难道眼前的一切,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 
  果不出所料,前方道路上,有山崩的残迹。醒目的标志提示路人车辆,行走务必小心。而立在一旁的路碑,则告之旅人,如此大自然鬼斧神工之杰作,正是地球上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撞击形成。而台东立雾溪的植被和美景,因此也倍受世人瞩目。 
  一路前行,我们感受着台湾豪雨,并通过电视关注着中部震区的消息。“6·11”大地震后,连续的大雨暴雨,使得日月潭、阿里山一带,潭水暴涨,道路坍塌,阿里山公路五十七公里以上有多处塌方,似柔肠寸断。多处桥梁岌岌可危,森林铁路为巨石阻路。有些山里居民,只能等直升机运粮。而十一县的大片农田与牧场,都被雨水和泥石流淹没。即将上市的西瓜、香瓜等果蔬,更是损失惨重。 
  十天的台湾之行,我们感受着炎热潮湿,感受着一阵一阵大雨豪雨,也遭逢了“6·11”大地震。离开台湾的时候,在报上读到,据台湾地质所调查,地震造成的潜藏着的山崩滑坡等危险处,竟达数万个之多,且这样骇人的隐患,要经过十年左右时间,才能逐渐趋于平静。 
  我在想,大自然如此活跃的撞击崩塌,处于震中的日月潭和阿里山一片,历经十年,又会碰撞出一个什么样的景观来呢? 
  (2000年7月) 
   
       
  附录:说说《孽债》   
  情债难偿(1)   
  还是在《孽债》出版的第二年,澳大利亚红公鸡出版社的休·安德森先生来到上海。他是个粗通汉语,能简单会话的澳洲人,见了我的书,他便问及我“孽债”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那时候《孽债》还没有改成电视连续剧播放,一同参加座谈的老翻译家任溶溶先生思忖片刻,用英语给他作了回答,并且对我道:“这是不大好翻的。汉语丰富的含意,靠直译是很难达到那种准确性的,更别说意境了。只能解释成‘难以还清的债’。” 
  我补充说:“感情债。” 
  他点头,又对安德森先生用中文和英语分别说了一遍:“难以还清的感情债。” 
  安德森先生沉吟着点头,似乎是明白了。 
  没几天丹麦研究中国的盖·玛雅女士来访,也曾提过这一话题。幸好已是答过一遍的老问题,我就用“难以还清的感情债”作了回答。她的汉语水平比粗通问候语的安德森先生好,能用流利的普通话和我们交谈,理解得也更快些。 
  在字典或辞海上,“孽债”这两个字的解释还要复杂一点。不过,“难以还清的感情债”却是比较清楚地解释了我的书名。 
  电视连续剧改编前以及改编定稿过程中,拍摄以及拍完播放以后,这个题目仍然被一次一次地提出来讨论,情形和当年我的长篇小说《蹉跎岁月》改编成电视剧时几乎一样。我已经有过一次经验了,于是便表了一个态:你们要怎么改都可以,但改出的题目一定要比我这个好,我才能同意。记得当年嚷嚷着要给《蹉跎岁月》改名字时,我也是用这句话回答的。 
  后来好像还是没有想出更好的名字。《孽债》也便用原名播出了。 
  正如同当年我敢于坚持用《蹉跎岁月》这个题目一样,我之所以敢于坚持用《孽债》,只因为这本书的创作,源始于我那漫长的十年半的知青生涯,源始于那段生活本身。 
  记得二十一年前,我接到调令,由乡间调到贵州省作家协会去当专业作家。经过十年又七个月的插队生活,山寨上已没有什么东西再值得带往省城去。况且进了省城,我没有住房,只能暂时在小招待所里栖身。故而我只将两箱书整理出来,用马车拖着去托运。十年当知青的日子,是这两箱子书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夜晚和雨天。书页都发黄了,我还舍不得丢掉。马车拖进街子,那一天正逢山乡里赶场,人很多。一个女生叫了我一声,我看着她从人堆里挤出来,一手拉着一个娃娃,另一只手挽着提篮,显然也是来赶场的。在人群中一挤,她的脸涨得通红,因为怀着身孕,肚皮腆得高高的,她还喘吁吁的。她曾是我同一大队另一个寨子上的女知青,后来和一个相貌英俊的山寨小伙子恋爱结婚,插队期间就出嫁了。我离开寨子以后,她就是这个公社留下的最后一名上海知青了。我告诉她,我要去省城里报到了。她说,已经听说了。望着她略显黯然的神情,我不由问她:你怎么办呢?她愣了一下,说:我也要走的。我点了一下头,想说愿你走成功,又想说几句安慰的话,但最终一句也没说出来。想想一起从上海来到这块土地,一共六十个人,现在走得只剩下她一个人了,说什么也是多余的。马车拐出乡场,我回过头去,望着消失在人潮中的她和孩子,不由自主地思忖着:她要走,走得了吗?眼看着她又要生第二个娃娃了,她走了,这两个孩子怎么办?如果她真走成了,两个孩子长大以后,问及自己的母亲在哪儿?又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 
  可以说长篇小说《孽债》的最初构思,该是起源于那一段生活本身。 
  在知识青年大返城的潮流中,在一列一列回归的火车上,我听说过几个类似这样的故事。只是,那年头城市的诱惑力是那么地强大,谁也没往深处去思考这一问题。 
  就是我自己,也不可能想像这些孩子将来和生身父母之间会演出什么样的悲剧和喜剧来。 
  但是,创作的构思往往是这样,一旦你生了心,留了神,生活本身就会不断地提醒你,催促你,撞击你。 
  那是80年代的一个夏天,我在回上海探亲时,又听说了附近弄堂里的这么一件事:一个宁波农村的中年汉子带了两个孩子,到上海来找当年的妻子。而他的妻子在回归上海分配到工作之后,早已重新嫁了人,并有了新的孩子。于是乎,一个女人、两个男人、三个孩子的故事,顿时成了弄堂新闻:有人说女人离开农村时根本没办妥正式离婚手续,谎骗男人回归上海之后还将把他和孩子接去;有人说第二个男人根本不晓得女人原先的婚史;有人说你们知道什么呀,这件事从一开头就是个骗局,说好的是假离婚,后来弄假成真了;有人说两个男人打起架来了,这个家庭热闹非凡有戏文可看 
  我没去穷尽这个故事的结局。但是这件事情那么有力地撞击着我。我觉得这会是一部长篇小说的素材,我把它记了下来。连续好几天,我冲动得都想赶紧伏案写作。 
  但是我没有写,往往到了真想写的时候,又觉得无从落笔。几个月以后,我读到了一个短篇小说,五六千字,名字也记不得了,能记得的只是这篇小说的内容,几乎同我听到的弄堂新闻相差无几。我还特意留神了小说的结尾,作者仍没交代出这一家人究竟怎么处理了那个难缠的矛盾,只说那一家人闹得不可开交   
  情债难偿(2)   
  乍听这个故事时的震惊、生动和由此产生的联想,全没有了。读过这个小说以后,一切竟变得淡淡的了。这件事也给了我一个启示,即使是一个好的素材,贸然去写,仍然是写不好的,艺术的感染力也是出不来的。 
  我暂时放下了这个题材,当真正提笔写《孽债》,是几年以后的事了。 
  (2001年1月)   
  神奇的西双版纳(1)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大潮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身边的一些人和事,虽然是可以构思小说的素材,但是离《孽债》的具体酝酿,还早着哪。 
  几年过去了,知识青年这个字眼,在飞速发展的现实生活中,已经让人感到陈旧和麻木。 
  记得是八十年代的中后期了,我正在读长篇小说《爱的变奏》的校样,这是我的第五本和知青有关的长篇小说。一位相熟的朋友来访,听说又是一本和知青有关的书,他忍不住说:你就不能写写别的吗? 
  我说是啊,我在乡下整整呆了十年,现在写出了五本长篇小说,我也对得起那段生活了。这本书出版以后,我想考虑写一点别的了。 
  但是,当年知识青年的命运,总是牵扯着我的心。也可能正是因为我一本一本地写了些和知青有关的书,有些人也总是愿意来找我,把他们生活中真实的经历告诉我。 
  那是1985年夏天,有两个山乡里的中年妇女找到省城贵阳来。她们简朴得几近寒伧的衣着、她们拘谨的神态、她们的言谈举止,几乎完全是一副世代居住在山寨中的农妇模样了。不是她们开口讲上海话,很难相信她们曾经是上海知青。她们到省城来是为求一个工作,是来诉苦的。知识青年由城市到达乡村时,从来都是听农民们忆苦思甜、讲述旧社会的苦难、虔诚地接受那份再教育的。曾几何时,她们自己却向人们诉起苦来。日子,对她们来说实在是过得太艰难了。是生活,逼着她们走到今天这一步来的呀:她们全是当年嫁给村寨农民的知识青年,其中一位还是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