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
书名:八千里路云和月
作者:大唐昭仪
文案:
一个是从小混迹街头的“瘪三”大王,一个是娴静秀气的富家小姐。
原本他们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可是,
神奇的命运让这对最不可能相遇的人在一场混乱中相遇了,从此两条平行线逐渐改变了走向。
他们在乱世之中相识、在战乱之中成长、在炮火之中守望相助。
从未说出口的爱意就在离乱、战争、死亡的阴云之下逐渐的深入对方的骨髓,再难剥离。
世人眼中最不相配的爱情就此徐徐上演。
他们和他们的朋友一起,在硝烟的灰尘之下,在历史的变革之中,
在社会的动荡之间沉浮,挣扎,经历离散、苦难、挫折,却从不肯轻易的向困难低头。
长达数年的战争之后,又是痛苦的人生抉择。
每个人都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
但,无论世事如何改变,他们的爱情、友情、亲情始终不曾改变。
内容标签:民国旧影 青梅竹马 军旅
搜索关键字:主角:狄尔森、韩婉婷 ┃ 配角:林穆然、贺伟杰、江秀云、唐丽芬 ┃ 其它:
==================
☆、写在文前的絮语
作者有话要说: 嘿嘿,不好意思啦,我又开新文了。我知道我还有四个坑要填,但是,目前来说,这篇文章是我的主要努力方向。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支持,对我的文章多提宝贵意见,对于大家的批评指正,我会努力改正的,谢谢!
又是一个非常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在网购书店上逛着的时候,看到了一本书,看了书的简介和书评之后,在好奇心驱使之下,我将它买了回来,然后利用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认真的捧读这本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籍。
在电子书横行天下的时代,纸质书籍的发展日趋没落,我常能在地铁里看见非常鲜明的对比,捧着书本看的我,和我身边捧着硕大的IPAD看书的年轻男女。每次,我看到这样的一幕,都免不了要在心里发上几分感慨,时代,真的发展的好快啊,将来也许连书香都可能闻不到了吧!然后,我看着手里的书,看着字里行间传递出来的信息,又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时代发展的这样快,势必有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会被人们忽略和遗忘。人们可能只会去关注眼前的,今后的,将来的事情,根本不会回过头去看看过去,看看曾经走过的路,发生过的事。
严格来说,如果我没有看这本书,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包括我在内,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不一定能很清晰的搞清楚一些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些被人为掩盖与湮没、甚至篡改了许多年的历史真相。
当然,今天,我们能在历史被刻意的掩盖了几十年之后,再次看到或者说触摸到这些真相,应该说,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为之,我颇感庆幸。但,我内心中,更多的则是感到一阵阵的遗憾、失落与无奈。
接着,我的头脑里开始一点点浮现出一个故事的大纲,雏形,浮现出许多个人物的样子,“他们”的人生历程,我想再用我并不出色的文笔,为我被深深震撼与感动的这个群体写一个故事,表达一下一个在和平年代出生、成长的年轻人,如高山仰止一般,对数十年前的几乎与我同龄的一群年轻人的敬仰与敬佩之心。不能说是树碑立传,至少也可以让更多更多人知道这群人的故事,了解这群人曾经做出过的事情,为我们国家,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存亡做出过的伟大贡献。
也许大家都想要知道,究竟我是看了一本什么书,居然又会被勾出这么多伤春悲秋的感慨来。好吧,我不再卖关子了,这本书是崔永元带领着他的拍摄团队出版的两卷本《我的抗战》。
嘘大家看到这里,会不会在心里发出一片不以为然的嘘声?可能会有人说了:搞了半天,你说的是那么没劲的事情啊,现在什么年代了,还总说民国年头的破事,不就是小日本和咱中国打仗的事情,那种你杀来我杀去的事情,还有什么好多说的?这种东西,年轻人是最不爱看的了!
还可能有朋友会不无嘲弄的调侃上几句:现今一打开电视,所有频道里的黄金档,基本上全被那个年头的谍战剧和红色主旋律剧给占了,裹脚布似的把那些年的事情翻来覆去的说,清一色的高基调,一边倒的官方论调,每个主角的那张脸,全都是一副义正严词的正面形象,一眼就能瞧出好坏来,无趣又无味,早八百年没人爱看了,你怎么还拿出来说事儿啊!你以为你编故事的本事能有那些编剧们还高么?
其实,那个年头发生的一切事情,对中国人来说,都是不堪回首的过去,绝对的痛彻心扉,刻骨铭心。按照人类思维方式的定例,人都会下意识的选择自己感到骄傲与自豪的记忆片段永久的储存在头脑中,而本能的抗拒一切带有悲惨、不快等符号元素的信息,回避乃至选择性的遗忘那些记忆。
所以,从中学时代念历史开始,直到今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愿意也不喜欢看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文革结束那一段长达百余年的历史。因为,它太沉重,太悲惨,作为一个中国人,回顾那段历史,内心之中真的是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悲悯。
好吧,那么先不说这么沉重的话题,我也不想和那些高明的编剧们比水平高低。我先回过头来说说将我深深打动的这本书《我的抗战》。书名很朴素,没多少噱头,平实至极,与崔永元的主持风格与个人形象非常一致。这本书的内容,就像是崔永元这个人的翻版,外表看起来其貌不扬,可内涵却很深,很有底子,与之深交之后,就会觉得,受益匪浅。
顾名思义,《我的抗战》,说的自然就是与七十多年前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有关的故事。之所以说是“我的”,因为这本书里所提到的每一个人,都曾经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幸存者与参与者。八年抗战对这些人来说,无疑是他们漫长人生岁月中无法抹去的难忘经历,是他们每一个人的,不同又相同的境遇,每一个小民、草民、普通人的抗战岁月,因此,即所谓“我的抗战”。
崔永元在患上了忧郁症,逐渐淡出电视荧幕之后,将自己的目光投向了那些缺少人关注的抗战老兵身上,他选择去关心、采访这些多年来无人关心、无人问津的战后老兵。因为他们在逐渐凋零、因为他们在逐渐消失,因为他们就要被人们遗忘。所以,崔永元带着他的摄影团队,走上了寻访他们身影的道路,为后人,所有关注国家命运的后人,留下了一份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录。这本书,其实就是那些记录的文字版。
这些老兵的前半生在一场场残酷战争的枪林弹雨中度过,而后半生经历也都过得艰苦至极,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当年都曾经是,或者说大部分都是国民党部队的士兵。改朝换代的影响,政治风云的来袭,让这些曾经为保卫国家而与小日本厮杀过,流过血,负过伤,为国家存亡而立下不朽功勋的且并不懂政治的普通人首当其冲。几乎所有人的经历中,都留下了这个深深的,无法言说却又伤痛至骨的烙印。
很多老兵在饱受生活与心灵的摧残之后,选择了沉默,为的只是想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家庭,保护自己身边的人不再因此而受到牵连。其中有不少人,已经带着许多秘密,永远的沉默了。后人,包括他们自己的孩子们,都不可能知道,他们的父辈、祖辈,曾经是一个为了国家奋勇杀敌的勇者,一个值得人们尊敬的无名英雄。
我们身边也许就有这样的老者,平时他们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老头儿,满脸风霜,步履蹒跚,可我们又有谁能想到,想当年,这样一个个佝偻着背的老头儿也都是意气风发的昂扬少年,他们为着各种理想与抱负,参了军,端着枪,冒着硝烟与炮火,为了国家而英勇的与日寇斗争。他们是一群勇敢的人,一群可以被称作“民族脊梁”的人。
他们其实完全可以骄傲的向自己的孩子们、孙辈们描述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经历,然而,现实的残酷让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闭嘴。艰苦的生活和来自身边的巨大压力几乎压弯了他们的腰,曾经在敌人面前都不曾弯下过的腰。
于是,他们沉默着,沉默着,沉默了几十年,当他们以为就要带着这些历史,这些回忆悄然的走到人生终点的时候,崔永元的出现,使他们黯淡了许多年的人生陡然变得光彩无限起来。面对话筒与镜头,他们的话匣子被打开了,他们的情绪被调动了起来,无数的隐藏了许多年的感情,如同泄洪的大坝,一下子喷涌出滔天巨浪,让人叹为观止。
所以,书中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真实的人,都让我感动与伤感,震撼与心酸。为他们的命运,为他们的经历,也为他们所得到的不公。我常常在地铁里看到情深处而不能自已,眼泪一次次的涌上我的眼眶,又一次次的被我使劲的眨了回去。动容与感慨,总是让我掩卷而唏嘘不已。
今天,我已经很难想象,当年这些年轻人走上战场时,明知前方就是不归路,明知前方就是敌人的火力封锁线,只要冲上去必死无疑时,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始终无法理解,他们知道眼前是一条通往黄泉的道路,为什么还能如此义无反顾的奋勇向前。难道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身后有着多少双期盼他们回归的眼睛,难道他们忘记了自己身后始终翘首期盼着他们的家人与爱人?难道真的只是为了那句空泛的“为了国家”?
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士兵、带着士兵血战守城到最后一兵一卒的将军、高高举起大刀向鬼子头上劈杀而去的将士、倒在异国他乡土地上的数万中华子弟、衰草枯杨之中残破的英灵之墓、被国家抛弃与遗忘了的无名烈士许许多多,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个个普通小人物的人生,构筑起了一个完整而形象,丰满而生动的历史真相。
我想说得是,也许曾经的某个党已经忽略了他们的功绩,也许今天的国家也已经忘记了他们,但是,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总有一些人会记住他们,记住他们曾经为中华民族做出过什么样的贡献。没有人能够篡改历史,历史永远就在那里,静静的等待着有心人去寻访,一如崔永元,还有许许多多个与崔永元一样,关注历史,关注真相的人们。
可以说,这本书开启了我对那个年代的关注,同样也勾起了我对那场战争的探究之心。我想要更深刻的了解那场战争,然后,我开始找更多的书、更多的纪录片来看。一看,就一发不可收拾。一看,就知道,自己所能了解到的,不过只是冰山一角,瀚海沉舸。它引发了我的沉思,我的反思,同样也引出了我所要写的这个故事。
四年前,我因为一张二战德军的侧面照片而大受启发,写下了我的第一篇长篇历史爱情小说。它的背景是二战,地点是在欧洲战场,故事主要发生地是在法西斯轴心成员国。四年后,我因为一本书内所写的这群人而大为感动,决定再写一篇同样题材的历史爱情故事。它的背景也是二战,地点是在亚洲战场,故事主要发生地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