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数风流-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位公子。

在郭嘉看来,这两个人都具备统一天下的明主素质。所不同的是曹操开局太差,不得不采用等而下之的“伐兵”、“攻城”,即使最终得到天下,也是一个残破不堪的天下;这位公子却是从几年前就开始布局谋划,尽力避免损耗地扩张实力。

一步先,步步先。

如果希望天下尽早平定,百姓尽早得到安宁,选择谁,并不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什么的,我尽力了_(:з」∠)_有些事情确实强求不来,大家的厚爱无以为报,我很惭愧QUQ

下一更在明天上午7点左右。当天有没有二更,会放在上午的更新里通知。

第48章 天府之国

“伯侯;公子相召。”

挑开军帐前的门帘;郭嘉脚步轻快地进了帐,走到几乎被卷宗淹没的杜畿身边;笑吟吟抽走他手中的竹简。

正在阅读的竹简被抽走;杜畿理了理案几上的卷宗,一边随郭嘉向外走;一边笑道:“怎么是奉孝亲自来通知?”

他生性旷达简傲,不拘小节;郭嘉不打招呼就进帐,直接抽走他手上的竹简,换成韩暨肯定要训导几句;杜畿却不以为怪,因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难得公子良心发现,不用待在帐内看案牍,我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郭嘉用力向上抻了抻手臂,一脸轻松惬意。

刘表喜欢端方庄重的儒者,似郭嘉、杜畿这样的类型都是他所轻视的。王琅却不同,她原本生活的东晋是以旷达通脱为风尚的时代,郭嘉、杜畿这种程度的不拘小节已经算是比较守礼的一类了,自然不会在意。

杜畿半边眉毛一挑:“似乎听到了怨气啊。奉孝一来便被公子授予重任,得以入幕府遍览机要,背后引多少人暗暗欣羡,‘良心发现’何解?”

话语虽严厉,却是一副打趣的口气。

郭嘉听前半句还心中感怀,面带微笑,听到最后几个字时,脸色却彻底垮了下来:

“公子用人不疑,倾心折节不假,但这用得也太狠了,简直不把人的最后一分潜力压榨出来不肯罢休。”

他本以为王琅那日说的“公文”就是真的公文,没想到当天晚上送进自己房间的却是分布在益州境内的细作所打探来的各种消息,这份信任让郭嘉大受感动,当下加班加点地披卷研究起来,不多不少赶在三天看完,从此对王琅“人尽其才”的用人原则彻底看清,天天哀叹不已,被王琅听到以后,以“奉孝很有精神”为由,又塞了一堆卷宗过来,从此连哀叹的时间也没有了。

杜畿也听说了这件事,脸上不由带了点幸灾乐祸的表情,落井下石:

“我看奉孝分明是乐在其中。”

“彼此彼此。”

寸步不让地回敬一句,郭嘉停住脚步,王琅所在的中军大帐到了。

一进军帐,当先见到的是屏风上挂的一匹红色云气蝙蝠纹蜀锦,那种极鲜艳的正红与浮动不定的丝光牢牢抓住人的视线,一看就是造价不菲的珍品。王琅手上原本拿着一幅更繁复的翔凤游龙纹蜀锦,色彩绚丽,灿烂夺目,看见侍卫通报,她放下蜀锦,起身招呼两人,又走到屏风边,执起一端递向两人:“这便是寸锦寸金的蜀锦了。”

杜畿知道她平日过得简朴,实际经手过的锦绣珠玉不计其数,库房里也堆了不少,自己不取,专用来赏赐功臣。因此一点不担心她会被珍玩器物迷住眼,想了想,道:

“此物价比金银,却比金银轻便得多,公子日前烦恼金银重而占地,运输不便,有了这蜀锦,却要方便许多。”

王琅对他的眼光与敏锐非常欣赏,点点头道:

“伯侯所言甚是。粮谷军之最要,固然不可轻忽,蜀锦为贵人所爱,销于中原、江淮,足可支撑军资。蜀地宜桑宜蚕,蜀人擅长织锦,伯侯当善用之。”

中国历代统治者尚本抑末,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对手工业和商业却有着先天歧视,认为这些都需要耗费粮食,占用大量劳动力,对国力的增强并没有实质作用。但经略益州的诸葛亮却不这么想。

诸葛亮凭借他独到的目光敏锐发现了蜀锦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在建兴初年就下令强调“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惟仰锦耳”,将蜀锦上升到国家战略物资的高度。经过诸葛亮的大力提倡与经营,蜀锦不仅行销魏、吴两国,甚至通过东南水路和陆路远销至东南亚及西亚诸国,曹操也曾派人到蜀中买锦,可见蜀锦是魏、吴贵人十分喜爱的畅销品,也是蜀汉政权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历史上的诸葛亮只花了两年时间就把蜀中打理得井井有条,其中有许多近乎天才的设计构想,显示了他作为三国时期超一流大战略家的战略眼光,他人根本无法企及。

要不是诸葛亮今年只有十二岁,王琅真想把诸葛亮带上。

好在蜀中遍地都是诸葛亮的脑残粉,诸葛亮治蜀时制定的各种方针政策的记载保留得非常完整,王琅当年攻下蜀中之后曾经细细研究过。

要不然回去给诸葛亮记上一功?

思维发散一阵,王琅回过神,说起正事:

“今日去青城山,两位随我一道。”

杜畿还在思考蜀锦的事,答应得有点漫不经心。

诸葛亮的战略眼光确实超越时代,深受以农为本思想影响的杜畿在心里默默推算,有些将信将疑。不过耕地需要力气,织锦需要技巧,男女分工,并不耽误。盘算一阵,杜袭渐渐有了大概方略,只待进一步了解当地情况后修正细化。

郭嘉考虑的则是另一层面上的事情。

相传汉顺帝时期,张陵曾于四川鹤鸣山学道,造作符书,以惑百姓,现在盘踞汉中的五斗米道教主张鲁便是他的孙子。青城山是张陵晚年的传道地,在五斗米道教徒心目中地位很高。

两日前雨霁天晴,月色晦暗,有人在青城山山腰部位附近看见下方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当地蜀人说是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陵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因为亲眼所见者不少,蜀人又言之凿凿,军中议论的士兵很多,连将领都受到影响。

圣灯不圣灯的郭嘉不在意,但如何处理在蜀地传教三代的五斗米道,则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想了想,他挑了一个比较合适的切入口:“公子欲往青城山观灯?”

这年头大家都比较信鬼神。听郭嘉提起圣灯,杜畿也被吸引注意。

只有王琅不以为意道:“那东西只有雨后可见,昨日今日都是大晴天,看不到的。”停了一下,又道,“人血为磷,我已经命人去收集古战场上的麦苗稻穗,过两天在营盘外点些篝火把空气烤热,麦苗稻穗的末梢上就会产生那种青色的磷火,你要是想看,那时候可以看。如果周围人不多的话,只要你说话或是走动,磷火就会追着你飘,你慢它也慢,你快它也快,挺有意思的。”

郭嘉和杜畿听出那种火要在热和磷的条件下才能出现,虽然对化学都不太懂,但不妨碍两人明白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与神鬼无关。

只不过,想象着被火光紧追不放、走到哪跟到哪的情形,两个人心里都有点发毛。

杜畿硬着头皮道:“公子是为了告诉士卒这种磷火可以控制、不必害怕,才故意把磷火设在营盘中吗?”

王琅理所当然地点点头:“蜀地巫风甚重,我的士卒若是被这些伎俩骗了去,实在丢尽我的脸。后日伯侯、奉孝也要下场,劝导士卒不必害怕。”

“那公子到青城山……?”

“哦,因为这两个月攻克蜀中太辛苦,我决定劳逸结合,给大家找点事情放松一下,今天先给你们放个爬山假,花公款到青城山游玩一天,怎么样,很不错吧。”

不错个鬼。

两人心里都在默默吐槽,但也不敢扫她的兴,只要求王琅带上亲卫,防范刺客。

攻打益州的过程非常顺利,王琅这一路的进展用长驱直入来形容也不过分,唯一一次攻坚战发生在州治绵竹,然而刘焉身体不好,听说荆州兵打着清剿逆贼的旗号出兵蜀中,一月内进入腹地,年事已高的刘焉又急又惊,比历史上提早一年发背疽病故。等从水路进军的蔡瑁到达绵竹时,王琅这边已经把一切事务安顿好,开始组织绵竹百姓秋收了。

大功不能不赏。

比起襄阳望族蔡瑁,刘表心理上显然更信任一直深得自己宠爱的大女儿,况且两月内攻克益州的奇功主要是女儿立下,刘表有意遣使向长安表奏女儿为益州牧。王琅坚决推辞,说什么也不肯同意,最后由刘表兼任益州牧。

然而刘表嫌弃蜀道难走,益州闭塞,根本没有入蜀的打算,于是留在襄阳遥领益州牧,郡务的处理权全部下放给王琅。王琅就把益州州治从绵竹移到被称为锦官城的成都,重新规划益州。

装作没看见两人的腹诽,王琅点了五十名近卫,带上郭嘉、杜畿一起前往成都外的青城山。

作者有话要说:继续写=…=

如果能攒够,六点会留评通知。

第49章 古人遗爱

青城山东北十里处是后世闻名遐迩的都江堰;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直到王琅所生活的时代依然功能完好。让王琅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零八年举国同哀的那一场汶川八级地震中;位于地震震中地带的都江堰居然安然无恙;堪称人类水利史上的奇迹。

既然经过都江堰,断没有匆匆略过的道理。在当地官吏的引导下;王琅带杜畿、郭嘉两人一同拜祭了都安县内的汉武帝祠,接着便来到被这个时代的人称为都安大堰、湔堰、金堤的都江堰。

古代的很多官员都是天下间的绝顶聪明人;被秦昭王任命为蜀郡郡守,主持都江堰修建的李冰正是其中之一。

李冰到蜀郡上任之后,发现洪涝灾情是影响当地发展的最大阻力;于是刻苦钻研,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旷古绝今的水利学家,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方略,直到两千年后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李冰率领蜀人修建的都江堰共分为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都江堰修好以后,困扰当地人民近千年的岷江水害彻底解决,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鱼米之乡”。

都安县的官吏先引三人及后方的一干护卫参观了伏龙潭,兴致高涨地讲述李冰父子在这里制服岷江孽龙,平息岷江水患的神话传说;又引众人去看镇在江间的三神石人。

这三个石人本是李冰在世时命儿子制作来测量水位的,到了汉代石人损缺,水官重新建造了高及三米的三座石人,其中一尊即是李冰的雕像,算是对李冰的致敬。

一趟拜祭游览下来已近黄昏,青城山是去不了了。王琅看一眼若有所思的杜畿,就在能看见李冰石人的江边驻足问他:“伯侯对如何治理蜀郡可有什么想法?”

这个问题杜畿从入蜀前就在思考,当下将自己的所有思考凝练成极简介的八个字:

“刑礼并重,赏罚分明。”

王琅有些惊奇地看了他一眼,诸葛亮治理益州的原则大约也就是这八个字,当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理了理因江风吹乱的衣袍,她问道:“怎么说?”

“刘焉在益州阴图异计,施展小恩小惠招抚叛民,找借口杀死州中豪强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