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想的北宋-第1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子就涨起来了,半年的功夫杭州的房价就涨了快一半儿,本想再攒攒就搬出去,结果攒的钱还不够发房子上涨的价格。早知如此还不如早早借点钱呢!杜十一娘十分的无奈,却也不得不继续住在李家。
    算了,等过了年随便买个小房子吧,不能再继续拖下去了,这么想着,杜十一娘忍不住有些难过,她终于还是要离开阿郎了。曾几何时,她想着只要看着阿郎就会很开心,可是现在,她不能再看下去了,再看下去,就会变得贪心。
    大年初一,李想照例带着李三娘到街上晃荡,却发现似乎一夜之间,杭州的街道就萧条了不少,照理说摆摊的人比往日多,街上的人也很多,为什么会觉得萧条?他仔细看看,才意识到,街上多了不少头发蓬乱,明显是外地逃难的百姓
    靖康元年的正月,杭州迎来了第一批南下的难民潮。
    赵明诚再一次尝到了焦头烂额的感觉,其实年前就陆续有难民过来杭州了,但那都是零星的。正月里一大波人赶到,让他一下子觉得压力非常的大。赶紧组织人在城外盖棚子,舍粥,又向富户们募捐忙的脚不沾地。
    李想带着李三娘,在街上跟人打听着北面的情况,问了一圈儿,他发现这些人主要来自于山西,山东,河南的反倒少些——照理说河南更近,怎么人反而少?
    “不打到自己家门前,谁愿意远离故土?”手脚红肿的小男孩儿狼吞虎咽的喝着李想给买的汤饼,一旁轻轻给他捶着后背,头发都结成了块儿的老人道:“我们路过开封的时候,也跟好心给我们饭的人说了,快逃吧,等金人打到跟前,我们这些老百姓只有遭难的份儿,可他们不信啊!大宋建国快二百年了,一直都好好的,不真打到眼前,都以为只是闹阵子就过去了”
    “金人拿人头堆成小山儿给人看,村里但凡长得好些的小娘子都被他们抓去了,有不听话的,一个被他们活活剥了皮,一个被砍了手脚”那老人说到这里,忍不住哭了起来:“我真想跟他们拼命,可我不能死啊,我儿子已经死了,我那儿媳把我跟孙孙藏在家里的地窖里,自己出去把金人引开,她跟我哭着说无论如何要保住这孩子,她一个妇道人家,实在没本事带孩子逃难,就交给我了。一定要逃出去”
    “我仗着做了几十年的猎户,对山路熟悉,带着孙孙,趁着晚上爬出地窖,跑到山上,一路躲躲藏藏,后来终于绕开了金人的大军,算是逃出来了,我老伴儿去得早,只有那么一个儿子,幸好娶了个贤惠的儿媳,连着生了两个儿子,眼见着家里一天天的兴旺起来天可怜见,这是造的什么孽啊!”老人说着说着,已经哭的一塌糊涂。
    李想听得十分难过,李三娘也落下泪来,两人不约而同的看向对方,同时想要开口,又齐齐闭上了嘴,李三娘道:“你先说。”
    李想点点头:“孩子太小了,别再逃了,隔着长江呢,金人过不来。老丈带着孩子,去我家吧,别的没有,吃顿饱饭还是没问题的。”说罢看了看李三娘,李三娘点头道:“去你那里确实比我那里合适些,就这样吧!”那老丈先是一愣,紧接着噗通一下跪下,冲李想与李三娘连连磕头:“救苦救难的恩人啊”
    李想最怕这种事儿,忙闪到了一边,嘱咐随从把老人孩子带回家交给十一娘,自己则拉了李三娘的手继续朝街上走去。
    从腊月起,路边的流民只见增加不见减少,一个个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子,带着寒气的春风打在身上,让这原本应该快要万物复苏的季节凭添了几分寒冷。
    两人慢慢行来,心中十分悲凉,国破家亡在即,他们却只能这样等待。只有对方手上传来的温度,让两个人觉得有一点暖意。国破家亡就在眼前,唯有彼此紧紧抓住双手,一步一步的走下去。
    李师师心道:“未来有你,所以我不怕。”
    李想默默地想:“我会牵着你的手,一直到老。”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手却拉的更紧了。
                  
129第一百三十一章
    李想一早起来;就觉得心慌的要命。爬起床洗了脸;对着桌上的东西却怎么也提不起胃口。他这阵子总是这样,莫名的心慌烦躁;
    他勉强喝了几口粥;又到后头看了看岳老爹跟姚娘子;抱着小桃的儿子逗了一会儿;好容易心头的不安被压了下去;忽然见到家里的女使跌跌撞撞的跑进来:“阿郎;阿郎;太上皇;到镇江了!”
    李想手上的拨浪鼓一下子落到了地上;脸色变得无比的难看。
    他终于知道自己忽略了什么。
    靖康元年;正月初三,已经退位的赵佶听说金人渡河,趁着出去烧香的功夫,带着一干人等,南逃了!这件事儿,李想已经记不清历史书上有没有提了,但他自己原本应该是知道的,一定从其他资料上看到过徽宗南逃这个事情,只是时间久远,所以影影绰绰记不太清,更没想到赵佶居然一路逃到了镇江。
    见鬼!这个祸害居然又离他们这么近了。
    李想心烦意乱,岳老爹不明所以,细细的问女使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才知道一大早便有几艘大船停到了杭州的码头上,上面下来人几位天使,一路趾高气扬的去了知府衙门。船上的其他人则纷纷下了船散心,言语之间并不遮掩:太上皇,已经到了镇江了。
    赵明诚也十分闹心,他简直要被这位太上皇气死了。怪不得匆匆传位,感情打的这个主意,位置给儿子了,他就可以不负责任的跑路了?更可恶的是,在他的带头下,开封许多官员纷纷南逃,太上皇竟然在镇江建立行宫,又对跟随前来的官员大肆封赏,言下之意,俨然跟着他走的大臣才是他心里的忠臣。这位退位退的不情愿,看如今这样子,竟有了这种念头,认为凡留在开封的便是不忠于他的——他不想跟金人打仗,更不想退位,可是看到大臣们大部分想要跟金人打一场,而自己又失了民意,头年里装作偏瘫的样子逼了儿子继位做替死鬼,一扭头,这位就自己跑到了南方想开个小朝廷。
    赵明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愤怒过:这种官家,这种官家要来何用!除了祸国殃民,除了给前线奋战的勇士们拖后腿,他还会什么?这会儿居然还让他送钱粮过去,那宦官又说听说杭州的歌舞最好,让他选些女娘过去表演,出来的匆忙,竟两个唱曲儿的伎人都没带,官家闷得要命,让赵明诚一定细细挑选。杭州哪里还有多少粮,才遭过灾,老百姓果腹都难,钱粮不算,这位太上皇居然还想着看表演?朝廷命官居然是给他挑女伎的经济不成?赵明诚只觉得胸口发闷,等那几个宦官出去了好阵子才慢慢缓过气来。
    赵明诚心烦了半日,终于勉强还是叫了人来,到杭州最大的青楼里请了一班女伎,连同贡品一并给太上皇送去。
    糟糕的事情还没有结束,紧接着一旬之内,这位太上皇的三道圣旨惊得大江两岸的官员百姓目瞪口呆:
    第一条圣旨为《截递角》,禁止东南各地官府向都城开封传递任何公文。
    第二条圣旨为《止勤王》,禁止东南各地驻军开赴开封勤王,截留路过镇江的三千两浙勤王兵作为卫队。
    第三条圣旨为《留粮纲》,禁止东南各地向开封运送包括粮食在内的任何物资。
    赵明诚把三张“圣旨”捏在手里,牙齿咬的咯吱吱的响:“天下竟有这样的父亲,竟有这样的君王!有危险了让儿子顶上,自己偷偷跑出来再另立小朝廷。他可有半天做父亲的亲情,有半天做皇帝的担当!外敌当前,不想着御敌,才逃了命来就想着争权夺利,大宋竟是这样亡的,竟是这样亡的!”赵明诚一口痰梗在嗓子里,直接晕了过去,
    赵佶这三道“圣旨”都事关重大,等于他在镇江,赵桓在开封,诰命并行,使朝廷不能号令东南,国都处于既缺兵又缺粮的绝境;令“监司莫知所从,州县观望风旨”,使开封政权难以维持。这样,一旦开封沦陷,东南的“小朝廷”就很容易跃升为“大朝廷”。赵佶,这个曾经的大宋的君王,现在的皇帝的亲生父亲他这个样子,竟是巴不得开封沦陷,儿子丢了命,他正好可以名正言顺的重当皇帝呢!
    赵明诚就是明白了这一点,才如此绝望。他听李想讲过靖康,讲过有一天,大宋会被人分成两段儿来讲,南宋,北宋可他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国家,是以这样的方式一点点的陷落的。他原本就因年前的大灾累的够呛,一直都是勉力支撑着,而如今这种悲恸,这种憎恨,彻底把他压垮了。
    赵明诚这一病,李清照真的吓坏了。她听李想说过,赵明诚会早亡,可是具体什么时候不清楚,总归不会很晚,李想说过,她是孤苦无依的度过了下半辈子的——下半辈子有多久?他们现在都四十多了。匆匆的请来大夫,连换两个大夫都说赵明诚只是一时怒极攻心气到了,没有大碍,李清照才勉强松了口气 ,送走大夫,伏在赵明诚的身上大哭起来。
    李三娘完全不出门了,李想知道为什么,他自己也不敢随便乱窜了,更不敢去看李三娘杭州,离镇江太近了。
    熬过这一阵儿,熬过这一阵儿,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定都会好起来的!两个人心里存着这个念头,强压下不安与相思,只去想美好的以后,就这么忍了整整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这位太上皇在镇江各种的折腾,缮营宫室,移植花竹,购买园池,科须百出。周边百姓苦不堪言,而赵明诚原本不算严重的病况也被接连几次要钱要物的旨意给折腾的的急转直下,连下地都要人搀着了。杭州刚逢大灾,哪里有余粮,哪里有闲钱?赵明诚不得已写了奏章禀明情况,换来的是一顿呵斥,照这个情况下去,要不了多久,怕是赵明诚这个知府也做不得了。
    “做不得就不做!”李清照少有的流下了眼泪:“我们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好,良人,这个官,咱们不做了,辞官吧,就像阿弟说的那样儿,咱们就在杭州安安生生的读过下半辈子,不也挺好?”
    赵明诚苦笑道:“哪里这么容易?我前脚挨了呵斥后脚就辞官,你当太上皇会不生气?阿弟那次,若没有莘王苦求,他早不知道给流放到哪里了况且,我若不干这个知府,谁来干?接替的一定是太上皇的亲信,那杭州的百姓可就遭殃了。便自私点,为咱们自己想,没有我这个知府姐夫的庇护,阿弟这个得罪了官家的大财主,你觉得哪个新官会放过他?”
    李清照脸色大变,赵明诚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如今他们一家的情况可不就是这样?这不比在开封,那时候至少满朝的文武,总有几个说公道话的,管家不敢闹得太难看。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正经人,谁会跟着这么个混蛋太上皇逃跑?
    赵明诚勉强坐起来,艰难的憋出一丝笑容来:“良人,若这世上只有你跟我,咱们大可以挂了这官印,走了便是。可是你我都不是孤身一人了,我们有两个孩子,有两个阿弟呢”
    李清照眼中含泪:“我懂,我懂。良人,苦了你。”
    赵明诚与李清照以为,这已经是他们面对的最艰难的问题了,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更让他们无法面对的事情还在后头。
    “这太上皇过去在开封,不是没少看清乐坊表演么?如今江南有那么多出名的女伎,哪里还非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