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股色股香(完结) txt-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六章 收购兼并 (1997年7月)

  收购兼并 一

  王晓野从上海回到香港的第三天,一位张先生打电话给他,说陈市长介绍他来买天乐仪表B股500万股。这涉及500万港币,是个不小的数字。王晓野没想到陈邦华的行动会这么快。他爽快地答应马上安排,双方心照不宣,立刻配合行动。与这位张先生的配合成了王晓野攻克渤大机械的一个重要环节。
  分给张先生500万股原始股的手续很快办完。陈邦华从未在王晓野面前提过这件事,但王
  晓野已明显感觉到渤大机械的进展越来越顺。被堵的经络一旦打通,气血会带着营养扩散到身体的各个部位。王晓野想,中国是个巨大的发酵场,里头又分成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发酵场,要想酿出正品,不仅要有合适的酵母,还必须有正确的温度和方法。他感到这一罐的发酵味儿越来越正了!
  这时陈融通知王晓野:渤大机械已经开始向他了解曼哈顿的情况。朱倚云也告诉他,陈邦华与孙树和的僵持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互不相让的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陈邦华现在已经主动表示了退让之意,即放弃裕兴。但他提出了一个新建议:可否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第三方,就是范市长曾经接见过的曼哈顿证券。
  陈邦华顺手将此事的源头推给了范市长。孙树和不得不重视陈邦华的提议。在中国,事情得办,面子也得给。渤大机械被推到了尽头,公司不能完全不给陈邦华面子而自行其是,毕竟上市手续得经市证管办操办。朱倚云乘机向孙树和建议接受曼哈顿证券,并得到了总会计师徐福生的附和。但是孙树和还是举棋不定,多种利益关系的交织使他难以放弃标准证券。况且还有两家美国券商和一家日本券商都有背景强硬人士推荐。

  收购兼并 二(1)

  陈融神通广大,他已弄清张越与珠江市刘市长是一条线上的,而刘市长是陈融以前当省长秘书时的老朋友,所以刘市长一个电话就把张越叫到了深圳。张被告知:市政府请了两位财务专家来帮助珠江机械搞重组。他私下里强调了一句:他们是来帮你的,可以敞开谈!张越自然心领神会。
  会面地点在一个会所的咖啡厅。相互介绍并交换名片之后,陈融开门见山地说,“我和
  刘市长是多年的朋友,知道您面临退休,所以市长委托我们给企业和您个人都找个好的重组方案。”
  他暗想,“既然刘市长极力推荐,看来不是外人!”但他还需进一步探听虚实,就一边看着他们的名片一边说,“市长请的专家都这么年轻啊!可我已经老朽,正想寻个出路,还得请两位多多指教啊!”
  陈融说,“王总在华尔街干过多年,这些年又专做中国企业到香港上市的业务,所以他是才这方面的国际专家。”
  王晓野说,“专家谈不上,但跟国企打交道时间很久。我知道珠江机械是您从一家十几个人的集体企业一手做大的,国家几乎没投资,可以说没有您就没有珠江机械。可惜在目前的体制下,创业者的利益很难得到合理保障。”
  张越说,“看来你对国企很了解。我们公司是珠江数一数二的利税大户,但这几年只能薄利维持,就是因为体制问题,人浮于事,想炒的人炒不掉,想搞的改革没法推,不要的烂企业政府还非让我去兼并,结果我们与同业老大本来缩小的差距又拉大了。”
  “您说的同业老大是不是渤大机械?”王晓野问。
  “没错!看来王总很熟悉我们这一行。”
  “因为渤大是上市公司,我们正在为他们包装,准备再到香港上市。”王晓野一边说,一边观察张越的反应。
  “我也听说过此事。看来渤大的实力会进一步加强,孙树和会把我们甩得更远了!”他已面露愁容。
  “您有没有想过和渤大合作呢?”陈融小心地抛出这个敏感话题。
  张越一愣,显然感到意外,“我们两家一直是竞争对手,打得你死我活,还谈什么合作?我们其实做得不比他们差,要不是他们有几家合资企业,又弄到个A股上市指标,我们早就超过了他们。本来他们跟我们的规模和效益都差不多,但他们上市后就向前跨了一大步。现在H股指标又给了他们,我们之间的差距可能会进一步拉大。”他两次提到上市,足见他对融资渠道的重视。
  “张总,不瞒您说,我们此次见您的目的,就是商议让贵公司与渤大机械的合并之事。”王晓野见他皱着眉头,就接着说,“我们知道您可能不太愿意跟渤大机械合并。但天下没有永远的敌人,‘分久必合’嘛!有时竞争对手合成一家使双方的效益更好。这在国内外都不乏先例。您一年半以后就退休,盯着您这位置的人不少,可谁有能力去和渤大机械竞争呢?弄不好您一走公司就垮了,这种情况在国企中比比皆是。所以我们认为您不仅不能离开珠江机械,而且还必须成为合法的股东才合理。但基于目前的体制,管理人持股还没法完成。我们今天来见您,就是想和您商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价值都得到科学的体现。”
  王晓野说得很谨慎,但张越已经听出了弦外之音,便以小心地说,“我已经老了,能干几天算几天。即使你们不提合并,我也想寻求外资把它办成合资企业。如果机制不改,我们只有死路一条。虽然现在日子还过得去,但只是维持。所以,我个人对合并方案并不拒绝。只是,不知方案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王晓野说,“我想合并至少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保证您继续出任董事长至少五年,二是让您的个人占20%的股权。”
  第一条已经使他听了之后心里踏实,这第二条则几乎将他当场击倒,因为威力太大。关于个人持股问题,他自己这些年想了不知多少遍,原想个人能持有15%已是极限,其中还得包括一些重要人物的暗股。但他并未露出兴奋,只是淡淡地说,“如果能做这样的安排,我个人同意合并。可那20%的股权我上哪里找钱来收购?”
  王晓野说,“我们对此已经做了充分考虑。请张总不必过虑。”
  “能不能请王总讲具体一点?”张越显然关心细节。
  “大概运作过程是这样,珠江机械将一笔款项委托给一间公司进行理财,然后这间公司倒几次手,最后将钱倒进张总自己控制的公司,然后由这家公司和渤大机械一起收购珠江机械。”
  张越眼镜片后的目光已经闪出亮光,他显然闻到了一股新的发酵味儿。王晓野继续说,“以上操作完成之后,今后还款的方式如下:珠江机械被收购后,公司不再属于珠江政府,您就可以大刀阔斧地改革,裁掉大量冗员,改善效益。张总控制20%股权,每年就可以按20%分红,而分红的钱会还给负责理财的公司,该公司再还给珠江机械。钱这样转了一圈之后,窟窿就被填平了。”
  “如果万一公司分不到红怎么办?”张越问。
  “就干脆让那家理财公司倒闭,这笔钱也就无从追究了。不过合并后的情况对您有利,裁人会更顺手,效益变坏的可能性不大。”
  听到这儿,张越有了一丝笑意,“王总不愧是理财高手!我们长期只顾埋头拉车,没抬头看路。看来还得多向你们学习。”

  收购兼并 二(2)

  王晓野说,“现在还只是个雏形。至于这路上的窟窿又多大,路有多难走,还得看靠您本人去铺垫。这里的核心问题是资产评估,您既是买家又是卖家,所以如何处理,您应该比谁都清楚。”
  张越说,“王总不必多说,现在我都清楚了!”
  至此,在基本问题已经达成共识。下一步就是与渤大机械谈判了。张越当即委托王晓野和陈融做珠江机械的财务顾问。在赶回香港的路上,王晓野看着天上的朵朵白云,觉得它们都是一张张笑脸。他想,看来佛家的那句话没错:境由心生。

  收购兼并 三

  现在连陈邦华都在帮王晓野,他更得趁热打铁,加强同渤大机械的联系。这正是朱倚云求之不得的事,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电话。有了这个内应,他对孙树和的心态和行动便了如指掌。但他必须等待出牌的时机。
  孙树和目前最伤神的事,除了选定投资银行,还有悬而未决的上市方案,即究竟用现有的A股公司在香港上市,还是用其控股公司上市,这两样各有利弊。与朱倚云商讨后,王晓野
  有的放矢地写出了一份报告,就每种方案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此报告引起了孙树和极大的兴趣,因为王晓野不仅就两个方案做了透彻的分析,而且附了一份收购珠江机械的可行方案。王晓野建议采用第一套方案,即用A股公司上市,上市后拿出部分资金将珠江机械收购,使公司既增加了优良资产,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又排除了危险的竞争对手。
  收购珠江机械一直是孙树和的梦想,而王晓野给他呈现的珠江机械,等于在一个暗恋已久的少年面前呈现了那位令他朝思暮想的女人。他仿佛闻到了一股奇异的香味儿,这股香又不断在他的脑海里发酵,激起新的涟漪。孙树和暗暗把这美梦品味了一番:若收购真能完成,则意味着渤大机械一跃为中国环保机械行业的巨无霸,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会立刻超过50%。孙树和心潮澎湃,有点不能自持,仿佛自己一生的奋斗有了一个完美的句号。魂牵梦索之际,他的心率突然加快,便赶紧掏出药吃了两粒。
  从飘忽的云端上下来后一琢磨,他又有些将信将疑,因为这事儿毕竟好得令人难以置信。但王晓野显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已经和张越进行过初步沟通,并取得了张的初步同意。王晓野连收购的潜在问题和解决套路都一并告诉了他,孙树和已经没法不动心。当王晓野建议公司领导来珠江一趟进行实地考察和谈判时,他恨不得马上飞过去,生怕张越中途反悔。
  “这个王晓野难道能创造奇迹,把那个张老头说动心?”孙树和满腹狐疑,可这白纸黑字又千真万确。此事宜早不宜迟!于是他决定后天亲自赴珠江谈判。因此事目前尚属高度机密,交易条件又涉及到张越的个人利益,所以他一个助手也没带。

  收购兼并 四

  王晓野在谈判的那天上午就提前乘船赶到了珠江。他要先见陈融商议对策。他们在码头见面后就直奔珠江度假村的俱乐部,此刻离孙树和的抵达时间还有三个多小时。谈判对策很快商讨完毕,这时陈融突然将话题一转,说他已经吃素好几个月了。王晓野大为不解,忙问他何以有如此突变?因为他从前是无肉不欢的典型,而且一直嘲笑王晓野的素食理论。
  陈融一笑,道出原委。原来他最近结识了一位英国基金经理,此公年过六旬,但身体健
  壮如牛,性欲极旺,持续战斗力很强,有时须两位小姐伺候才可满足。当陈融向其讨教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吃素即可!问其何故?答曰:吃素最能加强心血管功能,使全身的血管健康畅通。瞧瞧你那玩艺儿,坚挺与否,持续与否,全赖心脏和血管的工作,惟有血管畅通,你们中医讲的‘气’才强,所吃的营养也得通过血管才能送到位!一席话说得陈融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但他还是不放心地问了一句中国人总是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