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股色股香(完结) txt-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人生之树又将多添一轮; 无论您年长还是年轻; 我都真挚地祝福您 : 拥有一份不老的心境; 拥有一份追求的人生 ─ 哪怕每一次追求都需要等待 ─ 人生不也就是一段等待的过程?
  二零零二年,他在香港金融圈搅起一阵波澜﹕带领DBS整个一支队伍自立门户,创立了博大资本。在当年的新春祝福中,他又寄出了如下散文﹕
  规划人生
  新春; 让我们祝福您 : 万事如意!
  年年新春; 我们献上这真诚的祝福 … 献上我们对人生至高境界执着和坚定的追求 ─ 哪怕现实的世界里;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才是更真实和准确的写照。
  人生很多时候是被动和无奈的 ─ 纷繁的社会让儿时的壮志、梦想一点点消失 ─ 成熟之后却为太多的生活负累而折腰 ─ 屈从现状; 接受命运 ─ 哪怕这命运并非完美和如意 ─ 因为世界本质就并非完美和如意。
  一天天; 生命流逝在随波逐流中。 喧嚷的日子里; 请给自己真正冷静的片刻 : 命运真是已经注定吗? 儿时的豪情仅仅止于梦想吗? 每天我们规划自己的日程; 我们为什么不能规划自己的人生?
  我们在尝试 ─ 我们将偏离固有的人生轨道; 我们将舍弃已经成型的事业模式 ─ 我们在经济低迷的寒风中亮出自己的创业大旗 : 博大资本 (Partners Capital) ─ 中国人自己的投资银行 ─ 资本中国; 博大精深。
  离开自己八年来一手创立; 发展和壮大的DBS; 我为自己的勇气和胆量而吃惊 ─ 萧瑟秋风中中国经济始终一枝独秀; 我为自己的背景而庆幸 ─ 连手一群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 我为自己的运气而骄傲。
  我们将面对挑战; 面对未知 ─ 但我们将生活得尽量主动一些; 和自己的意志尽量接近一些 ─ 人生苦短; 时光飞逝; 请善待自己; 请尽量多给自己一些机会。
  新春; 让我们共同祝福 : 万事如意!
  平心而论,这些散文流畅优美,真挚感人,看不出出自一位投资银行家之手。但也许正因为这位投资银行家的心思没有都花在投行业务上,因此他才如此放荡不覊,特立独行,无拘无束,灵魂似风 总之﹕另类。
  当然,另类,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达到的境界,好像本人,做了十多年的律师,象《股色股香》第二十六章中律师罗驰起草 “包销协议” 的另类法律手法,本人是做不出来的——尽管本人就是罗驰的原型。

  书评:肥沃与腐朽

  这是一本具有认识价值的书,它向读者展示了特定时空之间的特定人群的特定的生存过程。读者可以由此比较准确地认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时代和社会。
  灵与肉的因扭曲而挣扎,阴谋与背叛在竞争中交织;海龟与土鳖的抗衡,官场与商场的娓和;厚重而严密的幕布,幕前的庄严和幕后的诡秘;交易所的喧嚣和酒店中的沉寂,道貌岸然与男盗女娼相互印证,永恒的追逐与瞬间的沉浮,暴富与赤贫互为因果,转瞬间从
  颠峰跌至谷底又升到天空。
  时世造英雄。草原上的牛羊和蒙古包孕育了成吉思汗和他的骑兵,寒冷的俄罗斯成就了一批沉郁苍凉的文学家,第二次世界大战造就了巴顿将军和他的军团,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只能孵化投资银行家。
  肥沃是个褒义词,但,肥沃与腐朽仅半步之遥,在一个肥沃的年代和行业,每一分钟都有腐朽在孳生在发酵。这就是《股色股香》给笔者的启示。

  书评:尘世飞翔——王晓野的生命画卷

  “站在高山上的人,笑看着戏台上生命里的一切真假悲剧”—尼采
  这部《股色股香》,以我们的主人公,投资银行家王晓野和一个女友的务虚对话开始,将他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这样的对话常常出现。小说最吸引人的,也就是在故事进行过程中,叩问生命,进行形而上的思考。这部小说既是一个跌宕起伏的人生历险故事,也是一个对灵魂探索的历程。
  在开头,主人公王晓野就揭示了两个世界,绝对世界和相对世界。在绝对世界,也就是神的世界,“无分别、差异,万物一体,此即彼,心想则事成”,也就是佛教中的如来境界。他认为人来自绝对世界,死亡是通往绝对世界的门。所谓神,在王晓野看来并非任何宗教创造的外来的神,而是老子所说的那个道,与每个人自己和万物相连的、无所不在的那个‘一’,也可以说是佛教所讲的佛性。在这里,传统宗教人格化的神被颠覆,代之以当代New Age思想的一切万有(All that is)观念。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神的一部分,都是他的化身。尼采宣布上帝已死之后,神性降临到每个人的身上。然而悲剧在于人从诞生到死亡,都生活在相对世界。在他看来,“相对世界里充满了阴阳、善恶、爱恨、男女这些相对的东西”,人生的悲剧性在于“人其实是一种半神半兽的东西。因为神性和兽性都在人身上发力,所以人的身心便像战场一样备受蹂躏。但人也享受由此而生的痛苦和快乐。”
  彼岸有花,却没有人居住,作者并没有将绝对世界作为人生的价值根基;相反却以入世的态度宣告:相对产生诱惑,人生的意义就是经历各种诱惑。这些包括女人,酒,音乐,油画,自由,流浪,甚至死亡,情节就围绕着诱惑和欲望展开。
  王晓野在诱惑中迷醉却不失去自我。他不断地告诉自己,“你不过是一个血肉之躯,从绝对世界跑到这相对世界来体验,游历罢了。这世界只是一种工具,一种你用来撬动宇宙的杠杆。你可以籍此缤纷世界寻找回家的路,重归绝对世界,亦即神的世界。这世界虽然看似缤纷,但中不过黄粱一梦!统统都会归于那个一。既然是梦,则迟早会醒来!”
  经历诱惑的人生充满悬念,他常说“life is unpredictable”,也就是人生无常。这部小说的四个上市案例,无一不是柳暗花明,又花明柳暗,最后总以悲剧收场。在这样人生中,他发觉“人其实没有选择,如果说有,那也是选择向哪种诱惑屈服!不是此诱惑就是彼诱惑。否则人就走了,不在这世界上折腾了;要么人根本不会来到这个世界”,因此王晓野的生活态度是体验,是游戏,赌博,就是漫游,流浪,是主动去冲击人生无限的可能性。他用无常的生活态度来应对无常的人生。看似玩世,确是对现实的超越。
  虽然命运以无常的形式在人面前出现,但隐隐之中又有定数,王晓野认同星象学的看法,认为每人的生命“的确有一条天定的轨迹”,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决定。“生命既然是创造的游戏,你自然希望它精彩一些,可精彩处必然是痛苦和毁灭之处。”但王晓野却始终在积极的行动来面对着宿命的悲哀:“命运固然存在,但你看不见命运的轨迹”,而你能做的只是“靠一生的行动去完成这条轨迹”。人投胎入世,就是来寻找这条神秘轨迹的一场游戏,亦即从绝对世界来到这相对世界,用思维、语言和行动来定义:我是谁?他认定,命运并非一个结果,而是一种创造。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尼采的酒神精神的欢歌:热爱生命,肯定人生,不再人生的悲剧性面前逃避,而是笑一切悲剧,以“坚硬的骨头和轻捷的足”跳舞于一切意义,目的之上。漫游,就是王晓野的舞蹈!
  舞蹈是需要酒来助兴的。在这部小说里,酒作为一个重要的意象地比喻贯穿始终。
  在王晓野看来,命运的无常和酒的发酵一样。他这样写道,“人生漫游和酒的发酵相似:什么可能性都有!因为发酵结果取决于温度、水质、酵母、做酒的原料等各种元素的神秘组合,当然还有其制作者――酿酒师。”他说自己“就像一个中国古老的酒窖里发酵出的精灵,亦正亦邪,亦道亦魔,栩栩如生”。他“从小被灌输的理想是当科学家、艺术家之类的家,或是当解放军、英雄,但没有想到经过多年的流浪和跋涉之后,如同高粱、麦子被酿成酒一样,自己被煎熬、发酵、蒸馏的结果,竟成了一名投资银行家。”另一个重要人物陈邦华被“双规”,在他看来,并不只是苦难,而是“就如同进了发酵池,继续自己人生的发酵”。
  王晓野沉醉于酒的发酵之中,他感受来自两个女人的发酵的气息,那气息“如一种红酒与另一种红酒中极细微的果香和花香的差异,可这种差异即使是品酒专家在盲试时也极难分辨”。而女人身上的发酵气息,会令他“自己身上也开始发酵”。用酒的发酵很形象地描绘了男女之间荷尔蒙的吸引。而男女的相遇相知过程中想象和欲望的膨胀,也被比作发酵,在和美女沈青青若即若离的交往中,他这样写道:“反正美酒都是需要发酵的,就让它去慢慢发吧!有的酒发酵虽慢,但发酵却未停止过”。女人和酒一样,是小说的另一个灵魂。女人是男人与神之间的纽带,是联络神与兽的天使。酒神的欢歌在肉体的交换中奏响;形而上的探索,也在和女人的对话中展开;对于女人的心理,书中也有十分细致的刻画。
  酒也带出了文化和地域的课题。“酒如同其它文化品种一样,跟着国力走,谁强盛谁的文化就成为地球上的主流”,“如同苏格兰的威士忌对大英帝国人才发酵的影响一样,绍兴酒无疑构成了发酵中华人才最重要的因素”,“这地方虽属江南温柔水乡,人却充满豪气和反骨,比如鲁迅和秋瑾就同属此类,与苏格兰人酷似。“如果说长江流域是浓香型酒发酵的地域,那么黄河流域的清香型酒却一直在以另一种形式发酵,汾酒和二锅头都是从那儿的水土中发酵出来的。”
  另外,对于中国的历史和政治与中国的酒文化的相关性,王晓野也有精彩的讨论。例如将和官员拉关系说成“勾兑”。 “中国的饭局要有氛围就要有酒,要以发酵之物来让人继续发酵,让发酵来连接物质世界和灵魂世界。”艺术和酒被联系在一起,因为艺术像酒一样“用种种撩拨人类快感神经的元素去勾引人,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刺激、麻醉,直至在神游中醉去”。虽然小说只是语言,但是音乐,绘画,却如同伴奏和布景,烘托着情节的推进。他用音乐驱散心中的阴霾,从油画中汲取激情和力量。在女人的躯体上,他看到“凹凸的希腊雕塑”,听到柴科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在西藏,他看到一个“由千万盏闪烁的酥油灯照亮的世界,酥油味儿弥漫在每一寸空间,从嗅觉、味觉、视觉乃至所有的毛孔嵌入你的记忆,渗透你的灵魂”。 在莫扎特的“唐。璜”和“费加罗的婚礼”中他穿越青藏公路。 而每一次做性爱,都伴随着音乐进入高潮。他还用“王晓野”式的语言大胆的评论伟大的音乐家:
  莫扎特的音乐之所以那么美,除了因为莫扎特是三世都在修炼音乐的神童,更主要是因为他离不开女人,所以无论他活得多么凄苦,他谱出的音乐都远离人间的苦难而高高地飘在天上;而贝多芬正好相反,每次勾引他深爱的女人都失败,他总是在对女人和幸福的渴望中憧憬、挣扎,所以他的音乐与大地相连,把人类的痛苦挣扎和对美的憧憬、陶醉一起揭示出来!
  晓野在写这部小说时,融入了古今中外多种门派的人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