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完本]作者:午后方晴-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坚这才说:“你们回去收拾东西吧。我们马上就要离开扬州了。”

    婉蓉和小茹告退。走出严家,小茹才向婉蓉说道:“小姐,这个小子太不识好歹了。”

    婉蓉说:“别要骂他,单论才气,他可以说是历史上也没有出现过和他相比的人。我们这一次花了那么大心思,不惜到了妓院侮辱自己,也是怕万一他对我们不利。到时本小姐只好做出让天下人失望的事。”

    “小姐,你真聪明,就算到他们要来到扬州。”

    “不是算到。宋帝病重,他又想念这个少年,所以我算到他会在不长时间里召这少年进京,而这少年也渐渐长大,无法再次拒绝圣旨。因为老太太,他们必须走水路,也必须在扬州补充供给。老太太闻听扬州的繁华,也会上来看。所以我才在这里隐伏那么长时间。”

    “小姐,你真是女诸葛呢。”(不要问,打死我也不说,这个坎留下到很久后才能解开)

    等到她们回来的时候,夜更深了,外边的人看到石坚不出门,以为他们今天晚上在严知府家过夜,失望地散去。石坚这一行十二人就象做贼一样,在严知府的相送下,悄悄离开扬州,来到码头。

    经过这次教训,石老太太再也不敢上岸看热闹,两艘船低调地向开封府进发。没有几天,终于来到开封,远远地可以看到开封城那高大的城墙。

    在各位大大支持下,小弟终于爬上了第七位,热泪盈眶,可想到马上就要下榜,无语。











    正文 第六十六章 进宫

    更新时间:2010…6…26 8:08:46 本章字数:3861



    提起中国古代最繁华的首都,大大们要么说西安,要么说北京,其实最繁华的首都就是开封。但作为首都,开封的地理条件是不太理想的。它无险可据,不像长安有黄河与秦岭做天然的屏障,甚至也不如洛阳,西有函谷,东有虎牢。开封,则暴露在黄淮平原的北部,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长驱直入。当年孙膑围魏救赵的作战计划之所以能够奏效,就是由于充分利用了开封(大梁)的这个弱点。第一个将开封定为帝都的是后梁太祖朱温(这个人名声很臭,以至后梁长期被后人视为伪朝,直到欧阳修写《新五代史》时,做了长长的说明来解释何以要把后梁列入正统,后梁的地位才被承认)。石敬瑭建立后晋,又把都城搬回开封。他的儿子石重贵不甘心在契丹人面前称孙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亲率大军南下,打头阵的先锋是后晋降将张彦泽。张带着辽人进入开封大肆抢掠杀人,给开封造成很大的损失。耶律德光后来以剽掠罪把他处决,开封百姓争着从他身上割肉吃,只能解恨,损失却补不回来了。契丹人嫌中原太热,住不惯,他们除了“打草谷”,并无意直接管理中原。过了两个多月,耶律德光在开封举行了建国称帝的仪式后,撤军北还。到北宋立国时,赵匡胤接手的是一个狭逼、败破的开封。

    赵匡胤认识到这局限,不止一次地产生过迁都的构想,他想先迁到洛阳,再迁到长安。但赵光义并不认同,反驳说:“安天下在德而不在险,秦据关中,苛政虐民,不二世而亡。”这句话当场令赵匡胤为之语塞,事后他对左右说:“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他是武夫出身,却很有政治头脑,深知政事与兵事两者的关系不容易处理好:穷兵黩武一定带来民生疾苦,而武备不修最终会陷于内患蜂起、外衅丛生的危险局面。面对着赵光义这个“在德而不在险”的命题,并不以为然,却很难反驳。于是,迁都之议被搁置下来。后来为了拱卫京城宋朝不得不着力建设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禁军,集中驻屯在京畿及要冲之地,庞大的军费开支给北宋百姓带来不堪承受的负担。金人来了却没有起一点作用。但开阔的地形和便利的水运造成了开封的繁荣。(有大大说小弟在正文中说了太多废话,但人有所长,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历史精通,小弟只有用最短文字来描写)

    这天结束了朝会,可大臣们没有散去,他们和真宗一样,眼巴巴地在等一个人呢。原来石坚两只船第二次补充供给的时候,已接到早候在码头上官员的通知,说要叫他们加快速度,皇帝在宫里等得着急,还送给那两个公公几只信鸽,好通知行程。

    这回连范仲淹都吃味了。可石坚依然宠辱不惊,每天抱着书籍苦读。他们都没有注意到有一个人看到这情况,特别是看到石坚的举动,却隐隐泛上了忧色。

    过了一会儿,开封府尹派人进宫禀报,说小石学士船停在汴河上,不敢靠码头了。开封府自赵匡胤定都后,经过了三次扩大,分成三城,第一城为内城,又叫皇城。第二城为旧城,周回二十里一百五十五步。第三城为新城,建于祥符五年,也就是石坚穿越的那一年,周回五十里百六十五步。汴河下游的码头就是在新城的通津门。两个公公怕皇帝着急了,一路飞鸽传书不息,可消息也从皇宫泄露出去。现在京城里许多人都知道石坚的行程,知道他今天到达开封,全涌到通津门来观看。你想想,一个十二岁的少年,做出那么多的大事,连皇帝都好奇,况且这些小老百姓。石坚看到这种情形,立即叫船停下,在河中抛锚。

    可是岸上的人还不断地冲这两条船指指点点。老太太头上都冒出汗来,她抚胸说道:“我的妈呀,原来京城的人也这么热情。乖孙儿,象这样下去,你也不能出门了,可上朝怎办?”

    石坚知道他是初来乍到,时间一长,就没有人感觉稀奇,也不会出现这种情形,不过眼下这情况还得解决。他叫水兵拿着印符到开封府求救。

    真宗听了,微笑,说:“都是皇城子民了,也跟着那扬州人学,成何体统?”

    大臣们都想笑,心说:你还不是和他们一样。

    真宗叫殿直杨文广带着一队禁军骑兵去保护石家祖孙。

    看到有官兵来到,石坚这才松了一口气,他吩咐船上水兵将船靠上码头。

    当石坚听到来的人是杨文广时,大为惊讶,问:“令祖可是杨老令公?”

    杨文广一愣,什么杨老令公?

    石坚反应过来,一拍头,那是刘兰芳说的小说,他改口道:“令祖可是杨太尉杨无敌?”

    提起家祖,文广也是一脸祟敬,说:“正是家祖。”

    石坚连心忙施了一个大礼,说:“原来是英雄之后。”

    杨文广被他这一礼行得满脸红光。其实历史上杨业对宋朝的功绩远不如潘美(潘仁美)和曹彬、王全斌,但他死得忠烈,才被千古传唱。还有一个原因,其子杨延昭(杨六郎)死于边疆,这个孙子也就是石坚眼前这个杨文广也死在边疆,可谓是满门忠烈。这时候人民也在传诵杨家的故事,可没有后世那么厉害。至于声望也更没有后世那么大。杨文广此时也只是一个六品的官职,这还是他讨贼张海有功才获得的。看到这个名满天下的少年如此敬重其祖,他怎能不激动。

    两人相互谦逊了一番,才在杨文广护送下,石家大小上了岸。由于士兵的保护,人民不敢靠近,但还是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什么样的话语都有。石坚还听到一个人说:“你看小圣人那双眼睛多亮,我都看到他冒出光。”

    石坚差点晕倒,靠,我还成了孙悟空我。连随同的官员士兵全都捂着嘴偷乐。

    还有一群穿着花枝招展的姑娘挥着香帕,对石坚喊道:“小石学士,咱家也出一千贯救助贫民,你也让我到你家做个奴婢吧。”

    原来是一群青楼女子,她们听说了婉蓉的事,也想白日做梦。

    可当一箱箱书籍搬上岸,众人都肃然起敬,安静下来,那么多书啊,也不知这个俊美的少年是怎样看下去的?难怪他有那么高的才气。

    虽然有士兵保护,行程还很慢,一路上也不知拥来多少观看的人,其中还有无数美丽的少女,有的少女看到石坚俊俏的风采,站在哪里只顾犯傻,有的还热泪盈眶,还有极个别都晕倒过去。连杨文广也在心里想:我年青时模样也不差啊,怎么就没有这种情况发生?

    终于来到了真宗亲自给他们安派的新家,这是一个前任尚书的府邸,十分宽敝。老太太说道:“这么大地方啊,我们就这几个人住了岂不糟蹋了。”

    杨文广更在心里怨埋:老太太,你就别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要不是有人阻拦,皇上还要赏更大的府邸给你们。

    这个新家最大的就是那个书房,敢情真宗一直没有忘记石坚卧在一个小房间里读书的事,这个书房最少有石家那个小书房五个大。石坚看了无语,心想在这里开个派对,办个舞会也没有问题。石坚指挥士兵把书籍放好。

    杨文广说道:“我说小石学士,你就别忙了,等会回来收拾吧,满朝文武和圣上正等着急呢。”

    婉蓉也说:“石学士,你放心,奴婢虽没有你才华高,可也粗读过一些书,红茑和绿萼她们也能帮上忙,你尽管放心,奴婢会帮你安派好的。”

    在船上石坚也和她交谈过几次,越谈越是心惊,这个婉蓉才学果然过人,慢慢石坚对婉蓉用了小脑筋接近他家也不计较了。于是他对她说了一声多谢了,随着范仲淹、杨文广向皇宫走去。

    大大,婉蓉的事还是一句话打死我也不说,别慌骂也别慌夸。一直以来有大大希望小石象花无缺那样温文尔雅,连唾沫吐到脸上也不生气,又变?难死我了。不过明天会有一声大戏上演,小石会狠狠发一次飓。











    正文 第六十七章 四难

    更新时间:2010…6…26 8:08:47 本章字数:4183



    轿子行在通往皇宫的御街上,看着两边无边繁华的街道,无数店家顾客盈门,商铺林立。开封七十二家正店,更是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相当于今天星级酒店),更有数百名小姑娘坐在主廊,以待酒客招呼。到了夜间,开封和唐时长安一百零八个坊不一样,却是昼夜营业。街头巷尾以及各家茶楼里杂剧、清唱、傀儡、说书、杂技、皮影、相扑、相声(说诨话)各种艺术形式开始萌芽并普及。

    看着两边热闹繁荣景象,石坚想到一百年后,这里所有一切将化为乌有,忽然他感到热血沸腾。一直以来,他穿越来到这个时空,却没有将自身融入其中,只想过一个好日子。他写《资治》《伪尚》虽然也有大儒看不习惯,也的确是为他增加名声。至于他托江芨带杂粮种子,也不过看到那些朴实的农民可怜。他自己实际到现在还浑浑噩噩,没有一个打算。这也是他闭门不出的另一个原因所在。可想到现在这个世界这个朝代所有的人都和他流着同样的血脉,可这血脉将在百年后遭到无法形容的羞辱,他忽然下定决心,既然老天让他来到这个世界,还让他带着前生就已经骄人的记忆知识,他就要尽可能帮助这个朝代或者这个时代和自己流着同样血脉的人过上一个好日子,也不再遭受别的侵略者的羞辱。

    直到这时,也许整个宋朝都不知道因为这个少年的决定,他们的命运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

    可怜老皇帝坐在龙椅上还在望眼欲穿。终于看到这个少年走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