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俞青峰住嘴了。
张家骥不光捡吃的,他还在一些工厂倒出来的垃圾堆里翻来翻去,捡些钢筋呀铁丝呀电线呀,捡回来放在窑洞里。俞青峰嫌脏嫌乱,说他:你拾吃的就行了呗,把这些垃圾拾来干什么?张家骥说,我拾垃圾碍你什么事了?他说,太脏,太乱。
为垃圾的事两个人拌了几次嘴,可是这个月底他们的粮食断了——吃超了,缺三天粮。就在大家垂头丧气一筹莫展的时候,张家骥把钢筋什么的背到废品收购站卖掉,买回来十几个议价烧饼,叫大家吃。再后来捡来垃圾,俞青峰也不嫌脏了。
拉粪的汽车半个月来一趟,把晒干的大粪拉走,同时捎来粮食和蔬菜。八月底的一天中午,汽车又来了,坐在驾驶室里的还有一个袁队长。
袁队长是农业大队的管教干部。大队除了正副大队长,还有四五个干事,劳教分子们把他们都叫队长。这是个管教干部中最凶狠的人!夹边沟农场有些管教干部打人,但大部分不自己动手;这个袁队长亲自打,亲自捆人,打过多人,捆过多人。他从驾驶室一下来,大家都惊了一下,陈毓明马上迎上去问,袁队长,你来啦?袁队长不搭理他,背着手往土墩后边去了。陈毓明知道他是解手,趁机对张家骥说,老张,你那里还有钱吗?张家骥问,做啥?陈毓明说,快去,快去买几个烧饼去,再买上半斤酱肉夹上,烧饼夹肉。张家骥说,没钱了。陈毓明急得说,好我的张老弟,你就买几个去吧,我求你了。
袁队长解完手,绕着土墩转了一圈,看着晒在土墩西边的大粪说,这是你们拾下的粪?陈毓明忙说是是,袁队长,你进窑洞嘛,外边太热。这时候右派们都出来迎接袁队长,都说进窑洞。袁队长就进了窑洞。他站在窑洞里打量了一下又说,嗯,这就是你们住的窑洞?陈毓明说是是是。但是他立即又说,你们把褥子铺好些嘛,你们看,把个铺搞得像狗窝!
陈毓明回答,拾粪才回来,乏了,躺一会儿。袁队长,你还没吃饭吧?
徐敬宣正在做饭,袁队长说,你们也没吃饭吗?
陈毓明说,没吃,才做。你跟我们一起吃吧。坐下,你坐下等一会儿,饭就熟了。
袁队长坐到铺上之后就问拾粪的情况,陈毓明汇报。一会儿饭熟了,是一锅糜子面糊糊。陈毓明给袁队长端上一碗,紧接着他把夹肉烧饼拿过来放在一张纸上。袁队长喝了一口糊糊,咬一口烧饼嚼着,说,伙食不错嘛。
陈毓明嘿嘿地笑着说,这是张家骥家里寄来的钱买的。
吃过了饭,他们几个人装车,袁队长和司机睡觉。车装好之后陈毓明把他们再叫醒。他们走出窑洞看了看车上的粪不太满,土墩旁的粪已装没了,袁队长说,半个月拾不下一车粪吗?你们真会磨洋工!
陈毓明忙说,袁队长,我们尽力了。袁队长说,嗯?尽力了吗?你要看着他们好好干。要是下次再装不满一汽车,叫他们回去,换一帮人!
这天下午他们没有出去拾粪。袁队长临走前说的话大家都听见了,陈毓明就此召集几个人开会,研究怎么多拾粪的问题。他说,大家都听见了,袁队长说,不行了重新换人。大家看,是好好拾粪,还是回夹边沟去。
张家骥说,谁没好好拾粪,操。
张家骥有个习惯,几乎每句话带个操字。有一次徐敬宣说他,你的嘴怎么这么脏,嘴里总操、操的,你改个名字吧!叫张操。张家骥脑子好使,说,哎呀你可是抬举我了!三国演义有个曹操,古书里讲就是因为他爱骂人才把曹孟德改成曹操的,你给我一改名字我就和曹操齐名了!大家都笑,后来还就叫他张操。
研究了半天,大家觉得在嘉峪关还真是不好拾粪了,因为公共厕所的粪是包给嘉峪关公社的,而人们随便排泄墙角屋后的粪便已经被他们拾得差不多了,供不上他们拾了。张家骥说,粪这个东西,有了才能拾;没有,你还能到街上抓住一个人说,拉到我的粪筐里来!
还是陈毓明提出个建设性的意见来:分两个人去大草滩火车站和黑山湖火车站拾粪。听人说前两年酒钢上马期间,许多设备都是在那儿卸货,再由马车汽车拉到酒钢来,那两个车站人多。
有人就有粪,大家同意了。第二天早晨,陈毓明就把高克勤和徐敬宣送到大草滩和黑山湖了。
经过人员调整,积肥小组终于能够完成任务了:嘉峪关的三个人每天早出晚归,能拾下五个人拾的粪。在大草滩和黑山湖的两个人也差不多一个月拾一车粪。过了一个月,袁队长再次来到嘉峪关时,对他们能完成任务表示:嗯,这还差不多。但是他在背后严厉地训斥了陈毓明一通:你胆子大得很,没经过请示就敢把两个人放出去。他们要是跑上一个,你负得起责任吗?陈毓明回答,你们挑选下的人能跑吗?他在那边要是跑了,在这边也能跑了!袁队长说,在这边你不是看着他们吗?他说,我能看住吗?这拾大粪是单干的活,我能跟在屁股后边看着吗?你要信不过就叫他们回嘉峪关吧。人跑了我还真担待不起。袁队长说,算了算了,就这样吧。谅他们也不敢跑!一个是当下县长的,一个是省委书记的侄子。
最后,袁队长说他:以后一星期给他们送一趟粮食。粮食少了不容易起歪心。
袁队长这次来过之后,再就几个月也没来看他们。嘉峪关的五个人平静地生活着。只是十月下旬嘉峪关下了头场雪,河西走廊的冬季降临了,他们的日子变得难挨了:寒冷!为了克服寒冷,他们每天除了拾粪,还要去捡煤核,去停工了的煤厂捡焦炭,生炉子取暖。门口的柳筢子门上绷了一块麻袋片,用以挡风,但又不敢封得太死,因为炉子没有烟筒,他们怕煤气中毒。
寒冷还增加了拾粪的难度!天冷之后,野外的粪便少得多了。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必须跑更远的路,甚至要跑到五公里外的火车站去拾粪。河西走廊的西端白天的温度下降到零下十几度,拾一趟粪回来,全身都冻僵了,暖和过来之后全身的骨头痛。抵御寒冷需要更多的热量,他们愈是饥饿。于是,陈毓明和张家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垃圾堆上,拾菜叶子、肉皮、别人扔掉的馒头,以填补自己饥饿的肚子。俞青峰家里多次寄食物给他,以补充身体所需的“燃料”。“饱汉”不知饿汉饥,他常常对煮菜叶子吃的陈毓明说,你就胡吃吧,说不定哪一天食物中毒,后悔就迟了。
还真叫他说中了。春节前夕的一天,陈毓明在家属区拾粪,拣回来十几个苤莲。这是酒钢的职工家庭在入冬前储备的蔬菜,在房子里放的时间久了,已经干巴了,萎缩了,在年前把它清理出来倒在垃圾堆上,恰好被陈毓明看见捡回来了。陈毓明和张家骥吃完饭之后就开始加工:用刀砍去外边干巴多皱的木质层,洗净切成块儿放进锅里加点盐煮熟。由于是整个儿囫囵的苤莲,也没腐烂,和以往拣来的烂菜叶不一样,这天晚上俞青峰忍不住也吃了两小块——他嫌味道不好,放久了的苤莲有一股甜味,仅吃了两小块。剩下的一大锅,全被饥不择食的张家骥和陈毓明吃了。
不料吃完苤莲一个多小时,张家骥和陈毓明的胃就痛起来了。越来越痛,越来越痛,痛得两个人呻吟不止,大汗淋漓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下也不是。这两个人吓坏了,判定是食物中毒。俞青峰说不会是食物中毒,因为他也吃了两块的。他说,要是有毒我的胃怎么不痛,肚子也不痛。他断定他们两人是吃多了,胃撑破了——胃穿孔。不管是食物中毒还是胃穿孔,反正都认为活不成了,马上就要死。于是张家骥口述,俞青峰代笔,替张家骥写了一封给父母的遗书,内容是不孝儿张家骥不能孝敬父母,今日要死了。陈毓明也请俞青峰代笔给女人写份遗书,遗书说,我真是对不起你,由于我的错误牵连到你,把你也搞成右派拖进夹边沟来了。现在我又要死了。我是对不起你呀,也对不起孩子,来世我再报答你吧。万望你善待孩子。最后还劝女人:将来你要是释放回家了,能遇到个好男人你就改嫁吧。
遗书写完后,两个就躺下来等死,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死亡并未降临,只是胃部的疼痛有增无减。这时俞青峰突然醒悟:你们的胃并没有破裂,要是撑破了,还能活到这时间吗?他从铺上抽了两块砖头放在火上烤,烤热之后用破布裹起来叫他们两个人焐胃。
焐了一个多钟头,两个人的肚子咕噜噜响了,后来放几个屁,打几个嗝,又跑出去解个手,胃和肚子就不痛了。
虽然有过一次食物中毒了,但他们还是要到垃圾堆上找生活。长期的饥饿的积累已经损害了他们的思维,早晨一睁开眼睛,首先就想起吃。更为严峻的是六零年元旦过后每个人的口粮又减少了几斤。他们必须寻找更多的代食品充饥。
好在这时候他们又找到了其他可以充饥的东西……
陈毓明每个星期给大草滩和黑山湖的人送一趟粮食、蔬菜和盐。有一次到了大草滩,高克勤给他煮白菜吃。那白菜很薄,嚼起来如同牛皮纸,木质化了,味道很差,但却能吃。他就问高克勤从哪儿搞来的?高克勤说从仓库弄来的。原来大草滩火车站有两间大仓库,是一年前专门储存从外地运来的蔬菜的。那儿有许多风干了的白菜和圆白菜,没人管。于是,陈毓明每次送粮都背一包风干菜回嘉峪关去。风干菜虽然很难吃,也没什么营养,但却可以填满肚子。这一年的新菜下来之前他们一直拿风干菜充饥。
陈毓明每次送粮都是顺着铁道走到大草滩吃午饭,然后再走十五公里到黑山湖火车站。到黑山湖天就黑了,住下,第二天返回。徐敬宣住在一间废弃的工棚里。这工棚是以前拉运货物的车老板和装卸工们住宿的,因为工棚附近有一片变得空荡荡的停车场,到处是马粪。酒钢没下马的时候,它的许多机器和设备是从东北和上海运来卸在大草滩车站的几间大仓库里,然后由一百多辆马车日夜不停地运往嘉峪关。虽然是简陋的工棚,但徐敬宣并未挨冻。到处都是木头,捡木板烧火煮饭和取暖很方便。春节后的一天陈毓明又来到黑山湖,晚上喝了两碗糜面糊糊之后徐敬宣拿出一碗煮好的咸豌豆给他吃。他问豌豆哪来的,徐敬宣告诉他旁边的停车场有很多马粪,马粪里有许多牲口没消化的豌豆,他捡来的。他问,这豌豆能吃吗?徐敬宣说他吃了一星期了,没闹过肚子,就是味道不好闻。他吃了半碗,的确味道不好闻;豆子吃完了睡觉,还真没什么不好的感觉。天亮后他和徐敬宣去停车场收了很多马粪,拿回工棚放在洗脸盆里,倒上水,把粪末子淘出去。淘洗出来了三四斤豌豆。
这天陈毓明没有去大草滩背菜而是直接回了嘉峪关。他走了七十多里路,到家时那两个人还拾粪未归。他把豌豆倒了一半在锅里,洗了洗,煮烂了,再把糜子面撒进去做了一锅很稠的散饭。
他们很久没吃过这么稠的散饭了,所以俞青峰和张家骥拾粪回来,他把散饭舀给他们吃,他们吃得很香。就俞青峰说了一句:怎么有一股怪味?陈毓明说,豆子捂了吧。等到吃完了饭,他才告诉他们豆子是从哪儿来的。俞青峰脸色就变了,过一会儿噢噢地呕吐起来。
吐完了肚子里的食物,俞青峰两眼泪汪汪的,脸变成了茄子色。他骂陈毓明:你个瞎熊,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