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白酒营销的第一本书-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酒层出不穷也说明这个大趋势还是很清楚的。让人郁闷的是,这文化也有点太牵强附会了,很多八杆子打不着的故事都被我们白酒引经据典给用上了,过高估计了喝酒人的素质。就是卖文化也要大俗大雅,让大家看得明白才能喝着舒畅。

酒鬼的文化是什么?洋河的文化是什么?茅台的文化是什么?即使是一些不喝酒的人可能也能说出个一二,这样的酒文化才是真正能够让人记住,能够融入到卖酒中让消费者产生共鸣,激发出其购买欲望。

(二)为消费者服务

卖白酒也是做服务。很多人不相信,认为只要我的酒好,设计的价格体系让各个环节都有钱赚,我的工作就算到位了,还要给消费者去做什么服务呢?难道要我亲自把酒一瓶瓶卖给消费者?没错,就是这样。虽然这一瓶瓶酒不是通过您亲自卖给消费者的,但这一瓶瓶酒确确实实是消费者从城市的每个角落买走喝掉的。他为什么买你的酒而不是别人的酒?也许就是你的服务比别人好!

对消费者的服务体现在很多方面。消费者的需求有时表现得很模糊,需要我们不断去诱导、挖掘。营销的本质就是不断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这种话我们听得多,但实质执行的少,所以对消费者的服务也是停留在口头上。

从茅台、五粮液的专卖店来看,做消费者层面的工作要大于其实质销售的目的,消费者来到这种专卖店享受到的服务直接决定了该品牌留给消费者的印象;通过这个窗口,厂家也可以直观地掌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以及爱好,从而提供更符合消费者新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三)让促销更新颖

离开促销酒就没法卖了,这是行业里面卖酒人的心声,也说明了促销的普及化和重要性。促销又分为渠道促销和终端促销两个大的范畴,渠道促销是大家最喜欢做的,也最容易检测到成绩和效果,但渠道促销对白酒来说也渐渐不灵泛了,效果越来越差;相对来说,终端促销才是白酒真正需要去关注和执行的。终端促销即包括以酒店、单位为平台开展的促销活动,也包括直接针对消费者开展的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的新颖要求我们注意促销的方式方法以及促销赠品及助销物料的选择。同类产品的赠送在市场稍有起色立即予以停止,赠品的花样更要时做时新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四)用广告来助销

做任何产品都需要打广告。很多人都觉得新产品应该需要打广告,但老产品也需要打广告很多人就不以为然了。现在这个吸引注意力的经济时代,消费者的遗忘功能是很强大的,曾经红遍全国的明星只要三个月不露面就会被忘记,更何况那么多并不知名的白酒,被消费者遗忘的速度就更快了。

广告助销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广告画面的更新。尤其是白酒行业,一个形象代言人、一支广告片三五年不换是常事,不要说消费者厌倦了,你自己成天看着也烦吧?没有创意,稍微变换一下颜色也好,换一个故事再讲也行。看看金六福、饮料行业的两乐和娃哈哈,不要总说人家发展快、做得大,举手之劳的事都不愿意做,广告助销的效果又怎么会体现出来?

(五)持续性的推广

做市场就是要不断折腾,折腾得让消费者产生消费依赖后还要继续折腾,这说的就是推广的持续性。许多品牌做一两波活动能够坚持,而且做得轰轰烈烈、美轮美奂。两波活动一结束不管市场有没有反应都没了下文:有反应的话就想到前期自己投入那么大该是有所收获的时候了,总不能够不收获;没反应的话就更要谨慎了,鬼知道再往下投会不会亏得更凶?

做白酒没有耐心打持久战的人最好不要去,两、三年不赚钱是常事,三、五年还亏本的大有人在;消费者也变得更有耐心了,那些经常出现在他们身边的品牌才更能够获得他们的信任。消费为什么向名酒集中?是消费者自身起了变化。

推广的持续性不要轻易受市场本身左右,只要我们认准的方向没错,哪怕就是暂时亏损了、活动出现偏差了也不要轻言放弃。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风雨过后见彩虹”。能够坚持的品牌绝对会有出头之日!

(六)不遗余力的品牌打造

卖酒就是卖品牌,这话在今天恐怕没有人再反对了。品牌就是消费者的一种购买符号、一种购买标识、一种信任。

花400元买一瓶五粮液而不买100元的泸州老窖,不是说五粮液的酒就比泸州老窖好很多,而是五粮液的品牌溢价比泸州老窖高出很多。酒鬼受体制所困多年未走出困境,被刘虹折腾得资产呈巨额负数,却仍然得到中糖公司的青睐,品牌起了居功至伟的作用。

笔者最近看了一本原北欧航空公司总裁詹·卡尔森写的一本《关键时刻》的书,书中提及得最多的是“究竟以产品为导向?还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诘问,答案自然不言而喻。我们卖酒的“关键时刻”有哪些?一切围绕消费者所做的工作都是“关键时刻”!消费者关注你的品牌,希望你提供的产品知名度高、有安全感;消费者希望你不断推出一些促销新花样,让他们能花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消费者还需要你的货随处可见,以方便他们的随机购买。消费者的总需求就是我们卖酒的原动力,也是我们能够持续不断地把酒卖出去的方向所在。

很多人卖酒显得很迷惘,广告、促销、更换包装、买店、赠饮等花样百出可就是没有成效,消费者该喝什么品牌还喝什么品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觉得不要把卖酒看得过于神圣,只要大家扎扎实实地静下心来做好一些基本的市场基础工作,酒的动销只是迟早的事情。

说到底白酒也只是一个物质载体,白酒能够让消费者记住的更多的是白酒本身以外的东西,尤其是能够长久延续的东西。

三、剥掉虚伪文化的外衣

“文化入酒”成功的先行者要数酒鬼,随着黄永玉大师的题名、题词,酒鬼的“大湘西神秘文化”一时被无数好奇的国人所认识、探询。酒鬼酒像现在的水井坊一样成了当时国内最贵的白酒,风头盖过茅台和五粮液。只是酒鬼终究没能把握时代所赋予的一次次机会,导致先驱变成先烈,酒鬼文化也逐渐远离了消费者的视线,沦为没落的贵族。

现在还在品尝酒文化的甘甜者当数风头正劲的水井坊。全兴(四川全兴酒业有限公司)巧妙地把握了文物挖掘出的历史遗迹大做文章,沿着酒鬼曾经成功的道路推出国内最新一款最贵的白酒,初期定位在中国最先富裕起来,并一心想炫耀财富的新生代大富大贵人士的奢侈消费品,犹如百事定位于“新一代的选择”一样,水井坊的这种定位和文化宣传也使其迅速上位成为红极一时的高档白酒新贵。

以上所列举的都是高档酒的例子,难道中、低档白酒就不能拿文化入酒了吗?问得好!这就引发出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谁是文化酒的拥蹙?

高档酒的消费人群相对来说知识层面较高,你给酒里面揉入一些比较深奥的文化元素,他们一看就能够领会,而且越是深奥的东西越能引起他们的探求欲望和解疑的好胜心,¨wén rén shū wū¨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中、低档白酒的文化入酒讲究的是大俗大雅,大家一看就能够明白,契合的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共鸣就算成功了。

金六福的福文化,着力打造的是中国民俗的一部分,立志深远而又让国内平民阶层认可、喜爱;浏阳河的伟人文化、民歌文化,是用国人熟知的民歌、伟人来为自己的酒增辉,触发的是消费者的怀旧情感;今世缘的缘文化;全兴520的时代感文化等都是抓住消费者内心的一些需求在做文章。所以说,文化入酒也是需要事先给自己的产品界定身份、界定目标消费群,然后才能确认融入什么样的文化、嫁接什么样的文化到自己的酒里面。

那种靠堆砌历史名人典故给酒文化做装修的做法很不可取。说到底文化入酒它只是一个药引子而已,并不是说酒里面含有了文化就能够给这个酒带来倍增的身价。更何况文化入酒讲究的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并不是你的酒因为人为地上了一点文化的颜料就能够脱胎换骨。

看看那些文化酒做得比较响亮的品牌哪个不是花了大把大把的银子才有了些许的成就?金六福为了让福文化深入千家万户,短短八年时间号称花费了二十几个亿,才有今日这小小的成就;水井坊、国窖1573等哪个不是用金钱的堆砌才有今天的成就?再看看国酒茅台和酒业大王五粮液,每年为自己的国粹文化和霸气文化耗费了多少银子才守住这今天的地位?所以说,文化酒也是需要金钱来打造的,不是贴上“文化”二字就行。

消费者是文化酒的最终鉴定者。消费者喜欢什么样的文化?消费者爱好什么样的文化?找到了消费者的嗜好我们才能够有的放矢。你去孤芳自赏搞什么自己的鉴定标准只能把酒卖给自己喝。

案例:没追到梦的“追梦人”

市面上曾经有一个叫“追梦人”的白酒,推出了年轻人的“追梦文化”,也算是附庸风雅有了诗意。但市场的结果却是一败涂地,没几个人去饮用、去购买。

表面看来,它可是抓住了消费者的嗜好啊。但这里要问的是:有谁看到过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天天去喝白酒的?就算他喜欢喝白酒,他的经济承受能力呢?而中、老年消费人群谁又会去追梦呢?

所以,类似“追梦人”这样的文化酒失败是正常的结局,如果成功的话,那是老天爷开眼,让他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酒类市场,瞎猫逮上了死耗子。到南极去卖冰箱只是营销教案上告诉我们不要受思维的局限,但不是现实中真的就这么容易成交。

当然,消费者的心智和嗜好有时是需要我们去开发和引导的。如何引领潮流、引爆流行就是我们这些做酒的人需要思考的问题。消费者的潜意识里有些东西是需要激活后才能够爆发出来的,消费者是有消费习惯的,而消费习惯又是可以培养的。消费者受五粮液的霸气文化熏陶久了也就习惯性的认为五粮液就是中国的酒业大王,是最能够体现身份的白酒;茅台因为是国酒,用茅台送礼就显得很体面,是一种面子文化。

案例:不糊涂的“小糊涂仙”

有的酒虽然也打上了文化的旗号,但骨子里这种文化并不是其卖酒的根源。如小糊涂仙的糊涂文化,到底是因为其糊涂文化令小糊涂仙卖遍大江南北,还是别的原因呢?分析小糊涂仙的文章汗牛充栋,笔者不想凑这个热闹,这里说三点自己的观点:

(1)小糊涂仙抓住了当时全国性的消费上移趋势,独家主打推出了终端价格定位在100元/瓶左右的产品,满足了消费者既要面子又讲究实惠的心理;

(2)非常巧妙地借用了茅台的概念,打出了“茅台镇传世佳酿”的旗号,“忽悠”了消费者;

(3)大家熟知的大面积终端促销人员的导入,占得了历史性的先机。

至于其所谓的文化,又有几个消费者是冲它的糊涂文化去消费呢?也因此小糊涂仙的案例在行业里面并不是做为文化酒的教材供大家学习,更多的白酒后来者借鉴的是其终端操作。而那些效仿小糊涂仙推出文化酒的品牌则没有一个学习成功,全部在“糊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