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4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道”、“接荒城”,即渲染了春草欣欣向荣的景象,又寄寓了离别的情意。
诗的末联是说看见这古原上的萋萋芳草,更增强了送别的愁绪。这是对惜别
意思的补足。全诗韵味醇厚,格调清新,通过对古原草的赞颂,反映了少年
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简注]①“残阳”,夕阳,这里指天边的晚霞。②“铺”,作动词,铺
展。③“瑟瑟”,一种碧色宝石名称。这里作形容词用。④“可怜”,可爱。
⑤“真珠”,即珍珠。
[导读]这首诗约写于长庆二年,白居易赴任杭州刺史途中。第一联首句
写红霞映照在江面上的壮丽景色。“铺”字用得形象。因为霞光贴近地平,
很像铺展开来一样。次句承上写霞光照在江面上,“半江”是碧绿色,另“半
江”是橙红色。这种瞬息变化的江面景色,色彩鲜丽,令人沉醉。三、四句
摄取这种景色消失后的又一个迷人镜头,草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天上一钩
新月,诗人并将之比拟为闪闪发光的珍珠和玲珑剔透的玉引“可怜”,是对
眼前景物的由衷赞美。这首诗所创造的视觉形象,前者给人的感觉是壮美,
后者给人的感觉是清新。诗中运用的比喻新颖巧妙,敷施的色彩浓淡和谐,
格调高雅,语言流韵,使人窥察到诗人绝无旅途萧瑟之意,且透露出离京后
心情的轻松与愉悦。

刘禹锡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贞
元进士。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贬朗州司马。后来做过多任地方官员。
官终检校礼部尚书。其诗的风格通俗清新。
[简注]①乌衣巷:在金陵秦淮河南面,离朱雀桥不远。三国时,这里是
孙吴守军的驻扎营地,士兵都穿乌衣,因而得名。东晋时宰相王导、谢安都
曾住在这里,后来成为南朝大世族王、谢两家的住宅区。本诗为《金陵五题》
的第二首。②朱雀桥:秦准河上一座浮桥,东晋时叫朱雀航,面对金陵城的
朱雀门。③“旧时”二句:意谓昔日王谢大族的高堂,如今已变成了普通百
姓人家。

[导读]这首诗描写乌衣巷斜阳下燕子飞入人家栖息的情景,感叹六朝门
阀贵族都已成为过去。作者与白居易同年生,关系甚厚,曾互赠诗歌,此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字乐天)一首,以供欣赏: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指怀念柳宗元等
已去世的友人),到乡翻似烂柯人(《述异记》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
二童子对弈——下围棋,童子给王质一粒像枣核的食物,王质吃了不觉饿,
待棋下完,砍柴斧的木柄已烂朽了。王质回归乡里,才知已过百年。今存围
棋烂柯图一谱)。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
凭杯酒长精神。

柳宗元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今山西运城人,贞元进士。
曾任监察御史里行。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贬柳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为“唐
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风清峭。
[简注]①“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均参加王叔文集团遭贬,与柳宗元同
命运。②“接大荒”,指视线联接荒僻遥远的地方。③“飐”,吹动。④“重
遮”,重重遮蔽。⑤“百粤文身”,古代岭南的少数民族,统称“百粤”,
大都有在身上刺花纹习惯。⑥“犹自”,仍然。
[导读]这是柳宗元寄给难友的抒情诗。首联写登楼纵目,映入眼帘的是
莽莽大荒,海天辽阔,因而感物起兴,引起心头的茫茫“愁思”。这里点明
了题意。次联写眼前的盛夏景物,感伤“芙蓉”、“薛荔”正被风雨摧残。
“芙蓉”、“薛荔”,象征品格的芳洁,与上联“愁思”映衬。第三联转写
远望友人贬所,重树障目,江流纾曲,更加深了“愁思”。尾联从上联生发
出来。意谓山长水曲,地迥天高,互访固然难以如愿,就连写封书信,也都
无法送到,所以结尾也贯穿了“愁思”二字。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朋友的深切思念,一是对自己和朋友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

贾岛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作者简介]贾岛(779~843),宇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初出
家为僧,名无本。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曾做过长江主簿。有《长江集》。
[导读]这首诗写山中寻访隐者的雅兴。贾岛以作诗“苦吟”著名,自称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佚闻。另

录其小诗一首,供欣赏: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时把示君,谁有不平
事?

李贺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作者简介]李贺(791~817),字长吉,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
出身没落的王室贵族。终身抑郁不得志,仅做过奉礼郎,终年二十七岁。他
的诗歌主要抒写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内心苦闷,也有一些反映人民疾苦的作
品。想象奇特,色彩浓烈,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简注]①《雁门太守行》:乐府《相和歌·瑟调曲》名。后人多用题面
意思,写边塞征战之事。雁门:郡名,在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一带。②摧:
毁。③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日:当是指黑云裂罅中显露的日光。
金鳞:铠甲闪光如金色鱼鳞。④“塞上”句:长城附近多紫色泥土,故曰紫
塞。燕脂:胭脂,深红色。凝夜紫:在暮色中紫色更浓。燕脂、夜紫,也暗
指战场凝结的血迹。⑤易水:在今河北易县境。⑥声不起:形容鼓声低沉。
⑦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置千金,招揽人才。⑧玉
龙:指剑。(这首诗描写危城将破时沉重的气氛,以及两军激战的惨烈景象,
讴歌守将誓死报国的决心。)

崔  护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作者简介]崔护(生卒年不详),字殷功,今河北定县人,贞元进士,
官岭南节度使。
[简注]①这首诗有一段优美动人的故事。崔护举进士下第后,清明郊
游,在一户农庄见一少女,十分美丽,二人眉目有情。不久崔护离去。翌年
清明日,重访旧地,然而桃花依旧,门已深锁。传说这首诗就是题在门扉上
的。②“人面”,指女子。
[导读]这是一首具有某种故事情节的抒情诗。前后两联,各写了一个不
同的场面。首联写的是郊游巧遇。“人面桃花”,光彩照人,脉脉含情,欲
语还休。场景十分动人。次联写的是重访不遇。春色如故,“桃花依旧”,
重门深锁,人面消失。景象引人惆怅。其实,这首诗的内蕴并不丰存,然而
它描绘的遇合场面,却可能是人们曾有过的人生体验,这就极能引发读者的
美好想象,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这也许是此诗广为传诵,经久不衰的原因
之一吧。


杜  牧(二首)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字牧之,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二十六岁进士,后来做过几任刺史,官终中书舍人。他的七绝精炼含蓄,有
逸神远韵,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格。
[简注]①“华清宫”,唐宫殿名,故址在陕西临潼东南骊山,是唐玄宗、
杨玉环的游乐处所之一。②“绣成堆”,指骊山右侧和左侧的东绣岭与西绣
岭,这里有双关之意。③“一骑红尘”,是说一个骑马的人在日光下奔驰,
扬起一阵阵红色的灰土。玉环喜食荔枝,唐玄宗命地方官员从涪州送到长安,
沿途驿站飞马接送,致使“人马僵毙,相望于道”。
[导读]这是一首以华清宫为题材的讽喻诗。首句从“回望”的角度描绘
长安骊山景色。“绣成堆”,有双关意,既指东、西绣岭,又状绿树葱茏,
花木繁茂,景色绚丽多姿。次句“山顶千门”,形容宫室迤逦,楼阁雄伟。
作者以浓墨重彩来渲染华清宫,意在讽刺玄宗的穷奢极侈和荒淫糜烂的生
活。后二句分别摄取了两个镜头,一是专使的“骑红尘”,一是妃子的嫣然
一笑。两相对照,悬念很快得到揭示:原来“千门开”、“妃子笑”,都是
因为专使的“荔枝”送到长安的缘故。“无人”意味深长,有令人难以想象
的意思。至此,上述似乎互不相关的两个镜头,也自然贯通一气了。全诗委
婉含蓄,语言清丽。虽然是咏史之作,然而抨击的锋芒直指晚唐敬宗的大造
宫室,纵情声色的荒淫生活,是显而易见的。

清  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简注]①清明:诗人将本诗题名为清明。清明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四
月上旬。民间习惯在这一天全家团聚,郊游赏玩或扫墓祭祀故人。②断魂:
情绪复杂而低沉。③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子。山西汾阳等地的杏花村,则
是后人用杜牧的这首诗而起的名字。
[导读]《清明》这首七绝,是诗,也是一首绝妙的水墨画。诗只写到“遥
指”。“遥”是远的意思,这里的“遥”,伸缩性极大,人的视线伸缩性就
更大。但应该理解成不远不近。太远了,似不易产生联想,达不到艺术效果;
太近了,又太实,失去了含蓄深沉的味道。这不远不近之间,恐怕就是诗人
要追求的意境。
这首七绝一个典故也不用,一个难字也没有,全诗从内容到词语,自然
流畅,犹如清清的流水,悦耳的琴声,毫无造作雕琢痕迹。

李商隐(二首)


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作者简介]李商隐(813?~858?),字义山,今河南沁阳县人。开成
进士。曾任县尉,东川节度史判官等小官。因受“牛李党争”牵连,潦倒终
身。
[简注]①“夜雨寄北”,雨夜写这首诗寄给北边的妻子。②“君”,指
妻子。③“巴山”,山名,在四川境内。④“何当”,何日。⑤“西窗”,
代住房,作者曾与妻子欢聚之处。“剪烛”,剪去烛花,使烛光明亮。⑦“即”,
回,回溯。
[导读]这是作者寓居蜀中时雨夜写给妻子的一首诗。首句一问一答,虚
实照应,将自己的相思之苦,以平缓的语言表答出来。问的是“归期”,而
答的却是“未有期”,次句接写眼前的景色。“巴山夜雨”,淅淅沥沥,如
泣如诉。“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