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学生百科全书-第8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女神。整个面积仅次于长蛇座的大星座——室女座,就是这位慈惠女神的
化身。在室女座的西侧是天秤座,据说是室女用来称量善恶的天秤。
    室女座中最亮的α星(即角宿一)与几颗较近的星连在一起,形成一个
“Y”形,α星就在“Y”形柄端。室女座α与牧夫座的大角星、狮子座的β
星构成一个巨大的三角形,这就是著名的“春天大三角”,在春季黄昏至上
半夜夜空中十分醒目。
    室女座里有一个庞大的星系团,它含有类似我们银河系那么大的星系
2500 个,这个著名的室女座星系团虽说是离我们最近星系团之一,实际上离
我们十分遥远,约数千万光年。尤其近年来,天文学家发现,室女座星系团
正以每秒 1150 公里的速度远离我们地球而去。它要奔向何处?是什么吸引着
它?至今仍是个疑团。
                    
         星座就在我们身边
                   
    星座固然神奇奥秘、美丽灿烂,可它们毕竟离我们太远太远,真是可望
而不可及呀!提到星座,你难免会有这样的遗憾。
    其实大可不必,只要你留意,你会发现,星座就在我们的身旁。
    你看,在 20 世纪 20 年代建立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现名万图宫)的
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金属天球模型,球面上布满了空心雕刻的古典星座造
型,精美无比。这个用星座图形组成的天球模型,象征着地球万国,象征着
整个宇宙。
    在位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有新几内亚和西萨摩亚等国的国
旗上,你会看见南天最引人注目的南十字星座图案,它标志着这些国家的地
理位置和星空特征。巴西国旗上绘制着天球和天球赤道以南的众星。美国最
北端的阿拉斯加州旗上绘制着大熊星座的北斗七星以及小熊星座中的北极
星。因为这两个星座是北极圈地区最显著的星系。你看,星座与人们的生活
有多密切啊。
    艺术家笔下的星座图案还出现在许多国家的邮票里,飞向世界四面八
方,飞到你我他(她)的手中。
    1959 年发行的北京天文馆邮票中,在 20 分面值的人造星空邮票上给入
了北海白塔和北斗七星相互辉映的图案。
    日本为纪念加入万国邮联 75 周年的两枚纪念邮票中,一枚是地球和北斗
七星,另一枚是海船和南十字星座,象征天南海北书信传遍全球。
    为纪念瑞士卢塞恩天文馆的建立而发行的瑞士邮票上绘制了飞马星座。
    西班牙、瑞士、马里、圣马利诺等国都先后发行过黄道 12 宫星座邮票。
    邮票中出现的星座图案最多的是北斗七星和南十字星座以及黄道星座,
总数在百张以上。
    星座还存在于音乐中。德国作曲家奥芬巴赫的《天堂与地狱》就是描述
天琴座的故事。
    在建筑艺术中,星座图案到处可见,如天文台、天文馆、科技馆、博物
馆等的建筑上。日本仙台新建的地下铁道的大厅顶壁上描绘着古典星座图
案,使过往的乘客如同在星座中漫游。
    至于文学作品、绘画雕刻以及摄影艺术中,星座更是常客。只要你稍加

留意,就会发现的。
                     
        神秘的宇宙大引力体
                    
    1968 年以来,国际天文研究小组的“七学士”(天文学家费伯和他的同
事们)在观测椭圆星系时发现,哈勃星系流正在受到一个很大的扰动。所谓
哈勃星系流就是指宇宙所表现出来的普遍膨胀运动,有时简称哈勃流。这是
根据著名的哈勃定律、由观测星系位移现象所知晓的。哈勃流受到巨大扰动
这一现象说明,我们银河系南北两面数千个星系除参与宇宙膨胀外,还以一
定的速度奔向距离我们 1.05 亿光年的长蛇座一半人马座超星系团方向。
    是什么天体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
    天文学家们经分析认为,在长蛇座一半人马座超星系团以外约 5 亿光年
处,可能隐藏着一个非常巨大的“引力幽灵”——“大引力体”(或称“大
吸引体”)。
    有人用电子计算机作理论模拟显示,发现这个神秘的大引力体使我们的
银河系大约以每秒 170 公里的速度向室女星系团中心运动。与此同时,我们
周围的星系也正以每秒约 1000 公里的速度被拖向这个尚未看见的“大引力
体”。有人推测,这个“大引力体的直径约 2.6 亿光年,质量达 3×1016 个
太阳质量。距离我们大约 1.3 亿光年。我们处于大引力体的外层边缘。
    但是,也有人否定这个“引力幽灵”的存在。如伦敦大学的天文学家罗
思·鲁宾逊和他的同事们,在仔细观察了国际红外天文卫星(1983 年发射)
发回的 2400 张星系分布照片后断定,已观测到的星系团如宝瓶座、长蛇座和
半人马座等,比以前人们认识的要大得多,其宽度大约有 1 亿光年。这些庞
大的星系团中存在着足够的物质,也足以产生拉拽银河系的引力,而不是什
么别的“大引力体”。
    究竟有没有“大引力体”,的确是一个令人费解的宇宙之谜。
                     
         谁吞噬了星际之光
                    
    宇宙的星光到达地面时其实已不是原来的模样,而是大大减弱了。究竟
是什么东西造成了星际消光现象呢?这是一桩早在 19 世纪末就摆在人们面
前的天文疑案。
    航天技术的发展给人们了解这一疑案提供了条件。人们利用人造卫星研
究的结果,将宇宙的星光展成光谱,发现在红外区域的 3.1 微米、9.7 微米、
6~6.7 微米以及紫外区域的 0.22 微米波长处都有强烈的吸收带。可是一次
次的模拟实验将一个个假设的物质都否定了:既不是石墨构成的宇宙尘,又
不是硅酸盐尘,也不是带有苯核的有机物。不久前,英国科学家霍伊尔根据
“宇宙中充满了微生物”的大胆设想,异想天开地用大肠杆菌进行模拟实验,
竟然在紫外线 0.22 微米的波长范围,找到了与星光相吻合的吸收带。日本学
者也相继对大肠杆菌进行了研究,惊喜地在红外区域 3.1 微米、9.7 微米以
及 6~8 微米之间都找到了相似的吸收带。
    如果真是像大肠杆菌这样的微生物造成了星际消光现象,岂不证明宇宙
星际中有生命存在吗?这不禁又使人想到另一桩千古悬案:生命起源之谜。
    这场探究星际消光现象的实物模拟实验为“生命源于天外说”提供了依

据。
                     
         星名中的化学元素
                    
    提到星名,人们很容易联想到一个个与之有关的美妙动听的神话故事,
大概很少有人会想到,星名与化学元素能有什么关系。
    古老的星球还代表着一定的化学元素:
    太阳——黄金
    月亮——白银
    水星——水银(汞)
    金星——铜
    火星——铁
    木星——锡
    土星——铅
    不仅古人如此,近代人也有将新发现的化学元素冠之以某个星名的现
象。如碲和硒,因为这两种元素的性质极相近,人们称它们为“姐妹元素”。
由此,人们联想到地球与月球的亲密关系,所以就给它们取了与地球和月球
相近的名字:
    碲 Tellurium(简称 Te)——地球 Tellrian
    硒 Selemium(简称 Se)——月神 Selene
    用来制造原子弹的铀(U)是它的发现人德国化学家克拉普罗特为纪念天
王星的发现而取的名。铀 Uranium——天王星 Uranus。
    1803 年发现的两个新元素铈(Ce)和钯(Pa)来自 19 世纪初人类找到
的寻觅已久的“失踪了的天体”,即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的两颗小行星。铈
Cerum——赛丽斯星(中文名谷神)Ceres ;钯 Palladium——帕拉斯星(中
文名智神星)Pallas。
    1940 年发现的三种元素,其中有两个使用海王星和冥王星这两颗行星的
大名。镎 Neptunium——海王星 Neptune;钚 Plutonium——冥王星 Pluto。
    更为巧妙的是,铀、镎、钚三种元素是性质十分接近的邻近元素,与人
们当时认为天王、海王、冥王这三颗邻近行星性质十分类似一样。
                     
       小行星是否会再撞地球
                    
    对于人类来说,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小行星冲撞地球了。如今,这方
面的研究已取得了许多进展。1980 年,有两位科学家研究了白垩纪和第三纪
地层中间的一薄层粘土,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铱。而在地球上,铱很罕见;
小行星中却十分丰富。因此他们提出:在白垩纪末,大约距今 6500 万年前,
地球曾遭到一个巨大小行星的碰撞,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也是恐龙灭
绝的假说之一。
    几年前,地质学家在中美洲墨西哥的尤克坦海岸发现了一个水下陨石
坑,他们判断说,这里很可能就是地球遭小行星碰撞的地点。1993 年 9 月,
美国和墨西哥的科学家测得这个陨石坑的直径约 300 公里,碰撞时释放的能
量相当于两亿颗氢弹。据此估计,当时这颗小行星的直径有 16 公里。
    与此同时,法国的一个研究小组也发现,在远离日本 1900 公里的太平洋

底的一个 130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遍布有微米级的磁铁矿和铱晶体。他们认
为这不可能是尤克坦碰撞时通过空气越过来的粒子,因为这样飞过来的粒子
经过空气的摩擦,必然会被烧成圆形。因此他们推测当时撞入地球大气层的
小行星可能一分为二,其中一块撞在尤克坦,另一块则落到了太平洋的中部。
    1993 年,两位科学家根据电子计算机模拟认为,以前假定的大量小粒子
碰撞的积累而导致地球自转是不可能的。他们提出了在 40 亿年前,曾发生过
一次像火星一样大的天体碰撞了地球,从而使地球开始了自转,并由此产生
了月球。这也是月球形成的假说之一。
    科学们还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复杂计算认为,彗星或含碳丰富的小行星会
在更高的空中爆炸,还不致于危及地面,只有那些含铁丰富的小行星才会在
地面形成陨石坑,而介于两者之间的更普遍的石质小行星,才会发生通古斯
类型的事件。这是一颗像足球场大的小行星,其典型的速度为 45 马赫,当它
以此速度进入大气层时,空气被集聚在其前方,后方就形成了一个真空,这
一巨大的压力差形成的压力梯度正好会使它破碎。这一爆炸若发生在 8 公里
的高空,可使周围的空气热到 50000℃,其威力相当于一个核弹头,并产生
出一个以超声速扩散的热气团,其冲击波足以使一个像纽约那么大的区域内
的树木全部燃烧起来。据称 6500 万年前就曾有过一场遍及全世界的大火,该
大火就是由小行星碰撞地球引起的,大火烧掉了全世界 1/4 的植物,致使幸
存的恐龙也因缺乏足够的食物而无法继续生存下去。
    1993 年 6 月,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新的小行星带,其中有许多直径小于
50 米的小行星正沿着离地球很近的轨道在绕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