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员工到老板的五个步骤-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两个结论对认识企业由小做起很有用处。
第一是,企业的强不强与大小无关。小未必弱,大也未必强。日本500多万家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和中国的情况差不多,而他们提供的就业人数占企业从业人数的75%左右,他们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着旺盛的活力,正是由于小企业往往把产品做得很专业,很精密,很细致,很有特色,因而获得很好。相反,许多庞然大物却在转瞬之间就轰然垮塌。
第二是,在投资中一开始就追求高起点大规模的,能够运转起来生存下去的很少。大型项目运行后,单位成本低、技术基础强,容易形成支柱产业,但资金需求量大,管理经营难度大。而一般的投资者,哪怕你已经是百万富翁,只要是做民间性质的投资,就宜选择投资小见效快、技术难度系数低的投资方向。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民间投资项目种类千差万别,经营方式无奇不有,但上千万的大项目却是寥寥无几。也有的民间投资者,在短缺经济的年代因接近资源的优势赚了钱,膨胀起能干大事的自我感觉,在实体投资上追求规模与形式,几乎无一例外的昙花一现。相反,那些从小到大,在生存的压力下饱尝艰辛,在残酷的竞争中摸爬滚打的企业,却逐渐成熟并慢慢发展起来。
这说明一个问题,小是美,小是强,投资从小开始才是正路。
重工不如轻工
重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轻工业却是发展的龙头。重工业投资周期长、回收慢,一般不是民间资本角逐的领域,而是国有企业的一统天下。无论是生产加工,还是流通贸易,经营轻工产品尤其消费品,风险小,投资强度、难度小,容易在短期内见效,因此特别适合于民间资本。
用品不如食品
民以食为天,中国人有闻名世界的饮食文化。千家万户的一日三餐,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再加上每年数额巨大的公费吃喝,食品市场是十分庞大而持久不衰的,而且政府除了技术监督、卫生管理外,对食品的规模、品种、布局,一般不予干涉。食品业投资可大可小,切入容易,选择余地大。

第四部分 公司成立四段论第27节 找准自己的赢利模式(1)

你已经创办了你自己的企业,除了让你的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符合你的情况以外,企业当然是要经营的,寻找一种适合的运作模式来让你的企业可以不断发展,是每一个老板要面对的问题。对一个创业者来说,一个真正好的模式,应该是适合自己的,即有能力操作而且能把现有的资源有效整合进入的。
经营模式的选择,包括某种产品还是服务。创业的准备阶段,个人的经验和资源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在从自身情况出发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经验,尽可能的掌握相关的资源和信息。而且对初创阶段的技术型公司来说,是不是需要直接面向用户市场就是一件需要好好斟酌的事。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并不能很好地把技术和市场几方面工作同时做好的话,那就放弃那些看起来显得附加值更高的模式,在现阶段首先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小企业在选择经营方向时,不要只跟在大企业的屁股后面转,要善于选择大企业的弱点,钻大企业的空子,发挥出“船小好调头”的特点。如果市场上出现了某一流行商品,企业蜂拥而上,竞相生产,则非常容易使紧俏商品变成积压商品。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可以凭借它的经济力量和各种雄厚的优势保本盈利,而小企业往往要吃大亏。所以,小企业应善于“钻空子”,也就是把企业的经营方向转到不适宜大、中企业生产,而市场又十分需要,并且投资少,见效快的商品上。例如,台北市的塑料行业很发达,其产品既好又多,外地企业往往望而止步。然而,外地有一家小塑料厂研制了独家经营的塑料唱片和用于药品包装的无毒塑料硬片等产品,打入了台北市场。又如日本大阪有家制造电梯的小厂,专门钻大企业的空子,大企业生产标准电梯,他们便生产非标准电梯,结果销路很好。
拾大企业之遗,补市场之缺也是小企业经营方法之一,即把企业经营的方向转向大企业认为“不起眼”而不愿生产的产品上。例如,韩国有一家小纺织企业,在对轻纺工业市场调查时发现,当时的轻纺工业厂家,主要向高、精、尖发展,都不生产微利低档产品。但是,也有收入低的消费者,需要低档产品,就是比较富有的消费者,做窗帘布,衣服里子,甚至于当“擦桌布”,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低档棉布。从消费者结构分析看,中、青年人对高、中档产品需求量大,而老年人则对低档棉布需求量大。根据上述分析,他们果断地决定生产低档棉布,结果是每次投放的产品,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综观市场竞争中的种种“空子”,都是时隐时现的,要下工夫寻觅,发现。市场的空子总是此开彼合,彼开此合,绝不会出现没有空子的时候。
很多创业者最终失败的原因,并非是没有好的技术,没有好的人才,甚至并非没有好的盈利模式,而是因为“先天基因缺陷”——没有好的创业模式!
打一个或许不恰当的比喻,市场经济下企业的盈利模式与创业模式,就好比计划经济下研究所的业务与行政。作为创业者,即便你再有能力,再有机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创业机制模式作为保证,就如同科研人员再有业务实力,但所长偏不让你做一样,最终都是一场空。“要想真正能够把握自己的业务方向及资源,做自己想做的事,最好的保证就是同时拥有行政权力!”这是很多科学家行将暮年时的切身感悟。但他们遗憾的是,年轻时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想埋头钻研业务,总不屑于过问行政,最终却发现:越是专心于业务,结局反而越是无法称心地钻研业务
科学家是这样,创业者就不是这样吗?一样!一样的重要,却也一样的“无知”。王志东在做新天地时不懂,王峻涛在做8848时也不懂,而徐刚操刀万佳时更是没想过。随后,他们都在自己的一生中狠狠地郁闷了一把。
“创业经理人”的基因尴尬那么决定创业模式的因素有哪些?包括:“技术”、“资金”、“个人能力与素质”、“人才与团队”、“机遇与市场”,以及“创业心态”……而显而易见的瓶颈通常是“资金”。这诸多因素又最终集中为创业者在企业中所扮演的“角色”。扮演不同的“角色”,也就决定了不同的创业模式:
如果不愁资金,那么创业者通过出资,可同时成为所有者,可谓:“创业企业家”;如果为“钱”所困,则有两种选择:或是暂时放弃创业,转而去成熟企业当“职业经理人”,等待时机;或是不忍错过,想方设法融资以启动创业,我们暂且称之为“创业经理人”。这种情况很多,但也很奇怪:他们是企业的缔造者,除了资金,其他全要靠他们来打拼,付出要远多于“执行”的经理人;但他们又不是“老板”,不是主要出资者,不是大股东,因而在治理结构上只是个“经理人”,不能真正操控企业的走向……于是,在治理结构上,“创业经理人”既承担了决策者的责任,却没有决策者的权利(权力)与保障;在先天基因上,“创业经理人”就像一个畸形怪胎,很难长大成人。
也许有人会说:不同的行业,对于启动资本的需求是不同的,因而创业者成为所有者的出资门槛也是不一样的。此话看似有理,但这也正是创业者常犯的误区。关键还在于创业者自身的创业思维!
机制上,你是不是觉得创业资金多多益善?你是不是对于企业所需启动资本以及未来的融资节奏有一个理性的测算?你是不是对于投资者的动机与习性已有了充分的了解?须知,融资从来不是免费的午餐,你“融”到的也绝不仅仅是白花花的银元,它在未来的经营与管理中诸如:人事、战略、文化、目标等所产生的“成本”常常是你无法想像与承受的!
心态上,你是不是认为虽然自己没有掏腰包,但企业的思路及业绩全在于自己的奋斗?是不是认为对企业的决策与权益,创业者“天然”地应该受到尊重与保障?须知,即便在“知本”广受重视之后,法律依然只将“无形资产”界定在了“专利”与“品牌”等身外之物上,而创业者的辛勤付出、睿智投入,以及个人品牌号召力,在实打实的治理结构面前,依然等于零!
是的,尽早实施自己的人生理想,尽早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在任何时候都是极具诱惑力,但不要忘记:越是表面上光鲜有诱惑的,通常内在的“毒性”就越强,正所谓“饮鸩止渴”。
任何有心另辟一块天地的创业者,在你为自己的理想而恣意挥洒激情时,也请你务必理性地为自己的创业模式多想一想。
四大创业赢利模式
毫无疑问,办一个公司就是要赢利赚钱的。但很多时候人们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不恰当的地方,从起点出发,受尽苦难周折,却又回到起点。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如果钱没用在最需要的地方,随着你有限的资金不能带来足够的回报,你刚刚成立的企业便岌岌可危了。这是很多创业企业面临的最大困扰。是什么原因导致大量的创业企业甚至连进入利润区的大门都找不到?《科学投资》历时数月,将多年建立的《科学投资》创业企业案例库中的数百家企业进行统计,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在创业企业中,因为战略原因而失败的只有23%,因为执行原因而夭折的也只不过是28%,但因为没有找到赢利模式而走上绝路的却高达49%。
究竟什么是赢利模式?有一个故事可以给大家启发:
一只猴子在四处寻找食物。他从一个岩石的间隙中看到在岩石那边有一棵结满果子的果树。于是拼命想从岩石狭小的间隙中钻过去。如果对于猴子来说,岩石那边的果实是它渴求的利润,猴子会怎么做呢?它选择的是意志坚定地一直使劲钻,身体都被岩石磨破了好多处。因为劳累和饥饿,猴子瘦了。就这样,在第3天时,它竟然很轻松地钻了过去,并美美地吃上了果子。等树上的果子全部吃完后,猴子准备继续寻找食物,这时他才发现,因为太饱了,它又钻不出来了。这只可怜的猴子因为没有找到赢利模式,结局一定是很悲惨的。因为,当它终于饥饿、疲惫地从岩石的间隙中钻出来后,它甚至已经无力再去寻找新的食物了。其实它可以选择这样的赢利模式:在自己辛苦钻过去后,把果子先搬到岩石的那一边,然后再钻出来,边吃边寻找下一棵果树;他也可以叫一个小一点的猴子钻过间隙,把果子运出来一起分享。显然,寻找到了赢利模式,结果就会天壤之别。
企业赢利有没有规律?有!《科学投资》经过对大量案例和对众多成功创业者的走访,发现在企业战略与企业运营之间存在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规律。这个规律就是企业的赢利模式。寻找到这个模式,并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进行改造,企业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赢利点,摆脱不死不活的局面。
有多少企业就有多少赚钱方法,但只有最优秀的(而不一定是最大的)企业才谈得上模式。模式因为它的规律性,所以可以把握、可以学习、可以仿效、可以借鉴。它就像一块陶土、一个半成品,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改造。《科学投资》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