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一次踏入大牢,岳兴阿见到了蓬头垢面的四儿,对于这个庶母,岳兴阿内心中自然是仇恨的。不说四儿害死了他的额娘,就是他活了几十年,四儿对她的中伤,暗害,不余余力的离间着他与祖父祖母和隆科多的关系,让他在佟府难以立足。
“你得势的时候,没有想到会有今天吧。”岳兴阿不再去看四儿,而是转了身,背对着四儿。
“是你,是你对不对,你这个祸害,你居然害了佟府,害你阿玛,害了你弟弟,你这个杀人天,没人性,不忠不孝的孽畜。”四儿颤抖的手指疯狂地指着岳兴阿,浑浊的眼狠狠地瞪着,嘴里吐着沫,恨不得吐到岳兴阿的脸上。
“什么时候在你的心里,隆科多是我的阿玛,玉柱是我的弟弟了。”岳兴阿反问道,声音里极尽平淡。
“你这个丧尽天良”
“丧尽天良的是你吧,到了如今,你还不知悔改。”岳兴阿看着四儿,眼里是浓浓的厌恶,这是他这一生中最讨厌的女人。
“这上面的罪名,你看看哪一条是冤枉了你的。”岳兴阿把一份资料丢到四儿的面前,见四儿一脸的灰败,岳兴阿的眼更冰冷。
“你以为你就清白干净,这天下的官哪个干净的,我只恨当初没有把你除了,留下你这个祸根。”四儿咬着牙,面目狰狞道。
“你承认了吧,我额娘是被你害死的。”
“哈哈,我可没有害死她,害死她的是你的阿玛。”四儿拒不承认她害死了岳兴阿的生母,是隆科多那一巴掌,可不关她的事。
岳兴阿心中一痛,他从小就没有得到过隆科多的一丁点父爱,就算再恨隆科多,他也只是觉得隆科多是被四儿蒙蔽了的原因。可现在听到了四儿说自己的额娘是自己的阿玛害死的,岳兴阿有些难以接受,他的阿玛居然宠妾灭妻。
四儿好似也不怕死,把当年的事情抖到岳兴阿的面前,岳兴阿的眼神更加的冰冷,从袖中丢了条白绫在四儿的面前。
“你想做什么?”四儿抖然一惊,看清了岳兴阿眼里的杀意,更是浑身冰凉。
“当年,你们逼死我额娘,今日,我送你上路吧。”岳兴阿淡淡道,朝着身边的近侍看一眼,近侍会意地上前,把白绫挂上了牢梁上。
“不不不,你休想逼死我,老爷会救我出去的,玉柱、庸德、八十九不会不管我这额娘的。”四儿整个人摔到了地上,不停地往后退着,惊惧地看着岳兴阿。
“他们都自身难保,你认为我会放过他们吗。”
岳兴阿的话听在四儿的心中,更是肝胆欲裂,一想到自己的儿子,孙子都要落入岳兴阿之手,她浑身是力,张着五爪,冲向岳兴阿。
呯,四儿的胸前正中岳兴阿一脚,趴倒在地上,一脸的痛苦。
岳兴阿再不看四儿,对着近侍道:“送她上路吧。”说完人也离开了。
回了佟府后,岳兴阿再不关注着隆科多、玉柱他们的事情,倒是隆科多提出要见岳兴阿和朱朱。
“不见”岳兴阿淡淡道,对隆科多再没兴趣。这个害母的人,去了只会想送他上路,现在他尽量把他当成了陌生人。
朱朱自然也不愿意见,见了又能怎么样,听隆科多悔过?有意义吗。岳兴阿的生母人都早死了,岳兴阿也没有得到隆科多的待见,在佟府若不是有老夫人护着,早就尸骨无存了。
谁知道人生前作恶多端,死后会不会下十八层地狱,若一个人做了一辈子的坏人,死前悔改,就可以抹掉他做下的事。
隆科多没有等到岳兴阿和朱朱,他们虽然没来,但都派了身边的人过来,可隆科多却不知道怎么说,从何说起。
被关在这里,这几个月,总是梦到被自己害死的嫡妻,让他难以入眠。他思考了很多,总之一步错,步步错。想着自己的这一生,辉煌过,灿烂过,可最愧疚的但是自己的嫡妻,嫡子,嫡孙。
原想等到岳兴阿和朱朱的原谅,可现在看来,一辈子都不可能了。
雍正六年,六月初六,隆科多终死在狱中。
有人说岳兴阿和朱朱狠,但也有人说,隆科多宠妾灭妻,那是活该,要天下的男人都这样,那谁还敢嫁。
但岳兴阿和朱朱才不管他人的评判,不过最后岳兴阿还是为隆科多收尸了,只是却把自己生母的墓给移了出来,并没有让隆科多和自己的生母葬在一块。
而四儿的尸体就更不用说了,由狱监那些人给处理了。
第八百四十七章胜利回归
隆科多一死,关于他的事情也慢慢地淡在人们的记忆中,而佟府在岳兴阿的带领下,不仅不慢地发展着,走着中庸之道。
岳兴阿的统领,让一些针对佟氏一族的人都纷纷歇手了,开玩笑,跟仁亲王的老仗人、妻族做对,除非不想混了。
岳兴阿此举看在胤禛的眼中,满意的点了点头,他并不希望佟氏一族没落了,但也不愿意看到过于强大,威胁到皇权的佟氏一族。
如今的皇后那拉氏一族虽然庞大,但子弟资质并不高,而耿氏一族子弟都颇为优秀,但都不是张扬恋权势之人。
瞧瞧耿精卫这个大将军,一没有仗打了,就带着家眷到处游玩,就是耿德金也一样。若不是他把耿精荣留在京城,估记耿氏一族全跑的不剩了,比他这皇帝还消遥。
隆科多被胤禛处置后,有些官员便开始引荐着前去俄国谈判的使臣,十公主的额附策凌、成滚扎布、阿康、那木扎尔等人都举荐自己,甚至被胤禛下令思过的弘历也都上奏前往俄国谈判,将功补过。
胤禛心中最属意的就是弘参,但又不愿意派一个皇子去俄国,最后胤禛决定派策凌前往,不过阿康随同。
策凌是个优秀的将领,且又是成吉思汗,科尔沁黄金血脉后代。俄国人对蒙古还是很忌惮的。
策凌年纪大了,胤禛自然不可能只有策凌一个优秀的部下,做为一个帝王,他要不断地为大清朝廷注入新的血液,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策凌对阿康还是不错的,做为一个长辈,他没有在阿康的面前拿侨,这点很难,也不怪当初康熙在众多女婿里最看中他。
阿康跟策凌去俄国,富灵阿眼珠子一转。侨装了一番,扮成服侍当阿康的丫头访俄国去,而一路上。策凌都没有发现。最后到了俄国,即便发现了,也不能拿富灵阿如何,而且富灵阿一路上也乖,识大体。倒没有闹出什么事情来。
到了俄国后,策凌和阿康跟着萨瓦谈判,两边都想为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大的利益,俄国使者萨瓦面对策凌和阿康很是焦头烂额,这些人比他想像的要难缠多了。
可是女皇有令,萨瓦也要尽最大的努力为俄国争取利益。再者萨瓦也想为自己立功,女皇承诺他,若是办好此事。可是会赏爵赐恩,这对萨瓦来说是非常大的诱惑。
萨瓦不想退,一退就跟爵位无缘了,所以硬扛着。而女皇明显把事情交给了萨瓦,她不可能跟策凌和阿康谈。这会让她觉得自己降低了身份。
当初与隆科多差一步就谈成了,却不想胤禛把隆科多给逮了回去。让女皇和萨瓦是极不甘心的,心里也认为大清出尔反尔。女皇刚上任,自然想做出一些成绩给俄国国民看,也想震慑一下大清。
所以现在俄方的态度很是坚定,要求大清割地赔款,怎么也要在这事情上得了好处。
策凌和阿康也不退步,俄国气势强,他们的气势也不弱,就是在俄国的地盘上,他们也不惧。
秋弥围猎,女皇亲自上阵,带着一帮的大臣,颇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风。不过今日富灵阿做为阿康身边的女眷也都英姿飒爽地骑着高头大马,风头不下于女皇。
俄国的大臣们觉得阿康身边的女眷气度不凡,但也没有想到是大清的固伦公主,倒是俄国的女皇挑了挑眉,有些微惊讶。
围猎场上,俄国的勇士们虽然很彪悍,但策凌和阿康也表现的超群,就是富灵阿也傲然出众,倒显的俄国的一众勇士平平。
这下自信且有些瞧不上大清的俄国大臣们都收起了轻视的心思,估量着俄国真和大清打起来,胜算如何。
女皇对策凌和阿康的才干很是欣赏,还对他们提出了招揽之意,只是策凌和阿康两个都是大清公主的额附,也属于皇室中人,根本不可能会答应女皇的条件和要求。
策凌和阿康的拒绝让俄国女皇虽然觉得可惜,但大度地没有再说下去,不过却看向了富灵阿,向富灵阿发出邀请。
富灵阿今天她这么张扬的表现就是故意的,故意让女皇注意到她,现在女皇邀请她到皇宫一叙,她自然不会推迟。
做为一个女人,富灵阿对于女皇也是好奇的,毕竟上一任沙皇彼得三世可是女皇的丈夫。
能当上女皇,自然不是庸才,而女皇叶卡琳娜二世是推翻了她的丈夫,率近卫军发动政变而即位。
德国安哈尔特…采尔布斯特公爵的女儿,后被俄国叶丽萨维塔?彼得罗芙娜女皇选为俄国彼得三世的未婚妻,只是彼得三世另有新欢,叶卡琳娜二世的皇后之位很是受威胁,所以她在彼得三世登基后不久,发动了政变,算得上是一个传奇的女人了。
而且叶卡琳娜二世上位后,处事凌厉,手腕强势却不会过于刚硬。
富灵阿对叶卡琳娜二世很是佩服,但不喜欢女皇表露出对阿康的兴趣,虽然女皇对策凌也感兴趣,可富灵阿不觉得女皇会看上五十多岁的策凌。且不管女皇眼里兴趣里是什么意思,都让富灵阿觉得她自己被挑衅了。
没到俄国之前,她们自然把俄国女皇给调查了一番,女皇养了不少的面首,最喜欢年轻力壮,高大帅气的男子,阿康刚好就符合着女皇的审美。
“我很欣赏你,大清的公主。”皇宫见面后。女皇微笑地看着富灵阿,语气和譪,并没有高高在上之感。
看到女皇这一面,富灵阿微微讶异,但没有表露在面上,而是先上女皇行了个国礼之后,才微笑道:“能得到沙皇陛下的好感,是我的荣幸。”
虽然女皇的态度和譪,但富灵阿身边的阿康并没有放下戒心,跟萨瓦谈不拢。他们只有想办法亲自与女皇谈。可富灵阿不愿意阿康去跟女皇谈,虽然知道阿康的自尊不会让女皇占到什么便宜,但富灵阿还是不放心。所以自告奋勇的表现了一把。
果然,女皇最欣赏的就是英姿飒爽的女子,对于那些柔弱可怜的女子,性子爽朗的女王很是瞧不上的。其实在富灵阿跟在阿康身边的时候,女皇就已经通过了暗卫知道了。但她的兴趣不大,大清的女人在女皇的印象里就是一副柔弱的样子。
但当富灵阿在猎场表现出来后,女皇对富灵阿也刮目相看了。
富灵阿和阿康与女皇在皇宫进行了一个短暂的见面会,富灵阿与女皇相谈甚欢,语言也俏皮风趣,差点被女皇留住宫中。
第一次与女皇交谈。富灵阿并没有提到大清与俄国的谈判之事,而是跟女皇聊了大清的国情和趣事,而阿康也侧面的形式让女皇聊解到大清的不一样。
富灵阿和阿康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却让女皇深思着。
在富灵阿和阿康离开皇宫后,女皇便又派了人手对大清进行详细的调查,可惜大清有些底也不是她想查就查的到的。但身为上位者喜欢把一切的事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越查不到的事。就会越慎重。
大清与俄国相邻,两国之间互有贸易来往。且俄国的教父也在大清设立教堂,两方都是大国,所以都密切关注着对方的动静。
女皇是个很有深谋远虑的女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