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等待哈佛-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张立勤


从北京到江西,从西安到郑州,一路走过这些中国民办高教的最活跃地带,精彩纷呈,扑面而来。这是来自中国民办大学最优秀的声音,每一次晤面都是一回心灵的倾诉、理念的撞击、理想的烛照,从这些不同心性、不同风格的校长们身上,我能捕捉到一种共同的因子:敢为天下先,一定要争第一!

如此直率放言的是胡大白,中国民办大学的第一位拓荒者。访谈完毕,即将离开黄河科技大学时,我得到的提醒是:黄科大一定得排第一,不然我们宁可放弃!言语间很是“将第一坚持到底”的执拗。

这种执拗不无道理。黄科大在国内的民办高校中起步最早,1994年国家教委第一个批准黄科大实施高等专科学历教育。2000年3月,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成为全国第一所民办本科普通高校,成为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下一步,胡大白又有了新目标,黄科大要成为第一个拥有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民办高校。所以,这个第一是当定了!

偏偏有人不服气,就敢公开叫板黄科大。

起步早,又能怎样?为什么不看看发展的速度、规模?在业界,素以“民办高校老大”自居的丁祖诒又一次让人领略了他的“舍我其谁”的气概。诚然,西译凭借其3万人的规模,率先创造了“一年招一所大学”的神话,其发展速度令人咋舌。有关西译和北大、西译和哈佛的种种传言更给这所大学增添了几分神秘,一时间,西译俨然成为中国民办高校的代表,一个令人惊喜的符号。

办学时间、规模、质量、发展速度,该如何衡量一所民办高校的真实实力?有学者提出,在民办高校的发展初期,首先解决的是生存问题。而“生源就是生命线”早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规模当然是现阶段民办高校最具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但是,即刻有人提出质疑,盲目比拼规模,只能损害民办高校的长远、健康发展,并频频发出警告,警惕民办高教界的“大跃进”、“浮夸风”。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民办大学不应满足于低层次的“流水线式”的作业方式,即便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也应该有志于问鼎“精品”。比如,“升本”、设立硕士点……一步一个台阶。但是,质疑之声马上不绝于耳:所谓“升本”,是否就能真正说明教育质量?这至多只能说明政策导向的不公平导致民间选择的不公平!

这真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时代。对于刚刚走出草创期的民办大学来说,尤其如此。理论贫困、资金瓶颈、生源流失,种种内在的隐忧已让众多跨入这道门槛的办学者不堪其重。与此同时,在外部,社会评价体系的缺失更多的时候令民办高教界陷入“剪不断、理还乱”的尴尬纷争中。尽管我们已经看到,类似“中国十大万人民办高校”、“中国十大专业特色民办大学”、“中国十佳社会形象民办高校”的评选陆续登场了,类似于择校网、中青世纪这样的社会评估机构也渐渐泛出青绿的生机,但是我们仍然清醒地看到,这种评价体系距离科学性、合理性、客观性还有相当的路要走,类似机构的发育还很不成熟。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理解这样奇怪的现象常常在发生:一边是民办大学对于各种评选结果不以为然,甚至作壁上观,貌似超然;一边却是为了“谁是第一”、“谁又入围”的排名争执不休,甚至面红耳赤,超然之态遁形无踪。

这恰恰说明了民办高校发展的真实阶段。序幕已经终结,真正的剧目刚刚开场,华彩乐章还没有到来,一切都在酝酿中,一切都在悄悄展开。这的确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赛跑,需要耐力、勇气和智慧,更需要外界的关注和扶助。对于赛跑中凸显的不规范、不成熟、不完美,我们也许应该抱持的是平心静气的心态和充沛的信心:时间,是对所有残缺最严格的检验,也是对其中“良性基因”最好的锻造。

走向“哈佛”,一个或许重新会陷入争议漩涡的期许。对于在中国这样一个特定的制度环境中,哈佛之梦确乎是久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但是,创新的冲动往往就诞生于梦想的权利。正如天赋人权,理想是永远不应该被嘲笑的。因为,往往就在众人貌似清醒的嘲笑后面,扼杀的却是一个本可以开花结果的创造的幼芽。所以,在这本访谈录中,我郑重、忠实地记录了许多民办大学校长的“哈佛梦”,大胆狂妄的,理性批判的,我想这些言论和文字无碍于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相反却能于喧闹的舞台之外给以一份多元化的参照,借笔者之视角给以一份旁观者“出乎其外”的冷静。

谁是第一?这个永远没有答案的提问,相信让众多关心中国民办大学命运的人士感到失望。可是,这真是一场让人兴奋期待的马拉松赛跑。诚如一位民办大学校长对于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历史性认识:我们这一代人还只是奠基石,还不存在谁在前谁在后的问题,就好像马拉松赛跑,枪刚刚响完,还难以分成胜负。

是盖棺论定的结语,也是充满悬念的预言。

张立勤

2004年7月15日

第一部分激情勇士丁祖诒(1)

“提高教学质量,西译是动了真格的”

张西译的办学成绩赢得了社会的肯定,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公办和民办大学发展中的难点,那么,在提高教育质量上西译做了哪些事?

丁祖诒很多人都把提高教育质量挂在嘴边,但真正在办学中以教育质量为核心非常难。那么西译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究竟做了哪些事呢?我想,有这么三点。第一点是连续五年来冒着巨大的风险,将入学的分数线大幅度地提高。我们现在也有统招生,三年高职国家已经承认学历了,招的肯定是专科上线生,令人瞠目结舌的当是我们连非统招的自学考试基本上招的也是专科上线生。这在全国来讲是绝无仅有的,我们将提高生源入学质量营造相对优质生源的群体优势不是挂在嘴上,而是白纸黑字打在招生广告上。全国民办独此一家!为什么我们敢?因为我们年年万名新生入围生源爆满。按说自学考试的名言是“宽进严出”,我们改成了“严进严出”;首先卡住入学生源这一关。民办院校现在还处于“来者不拒”、来什么人都要的悲惨局面。你说这样下去民办大学什么时候才能代表中国走向世界呢?试问,北大不招六七百分的学生,那还叫北大吗?说实话,我们第一次提高入学分数线也怕滑坡招不满生!宁可牺牲数量也要确保质量的信念,对民办院校来说,就是宁愿牺牲巨大的经济利益也要营造在校生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对广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有人说,这跟我提倡的为落榜生成材的“第二希望工程”是否矛盾。我说,就当前来讲,这部分上线的学生当中,仍有很大比例是落榜生,我们只是把过去烧七八十度的水,改成了烧九十度的水而已。

第二点,我们现在有7亿自有净资产,可以说是目前中国民办大学的“首富”了,强大的综合实力同样是质量意识。我们这7亿都用在哪里呢?买地盖楼置设备,56万平方米的校舍,2200多亩土地,我们都有土地证和房产证。有的民办院校生怕买地盖楼最终成为国有资产,土地采取廉价租赁,楼盘让别人风险投资,美其名曰“借鸡下蛋”,殊不知,“鸡”是别人的,“蛋”最终也还是别人的。更有甚者,蓄意将学费的巨额节余转移到与学校派生出的公司中去,而将几万人的教学运行置于空中楼阁式的巨大风险之中。西译的这种强烈的“自有”意识,既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摆脱长期以来靠租赁为生的初级办学格局起到了标本作用,而且确保了几万名学生在校正常学习的合法权益。

就拿教学设施的投入来讲,我们最近连续创造了三个“第一”。一是我们花了6000多万建了一个2万多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数字图书馆,藏书百万册,仅网络资源厅就配置了600多台高档品牌机。2万多平方米的图书馆在普通高校都很少见,在民办高校中更是绝无仅有。二是近百个语言类实验室之外又建立了18个理工类高配置实验室,包括普通物理、电工原理、电器、网络、通信、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图形工作站、物证和模拟法庭等实验室。就是与普通高校的同类实验室相比都是先进的。仅教学设备我们就投入了将近1个亿,计算机总数多达4000台。三是我们花了几千万元建立了以深蓝系列小型机为核心机以凯创系列服务器为主体并具有16600个终端的先进校园网系统。通过视频点播系统,在校园里都可以共享优质资源。这样一个2千兆主干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堪称“中国民办高校第一网”的校园网,不仅在民办高校中绝无仅有,就是与名牌普通高校相比也名列前茅。

第三,我们不惜重金,年薪5万、8万、10万聘请了一批学科带头人,教授、副教授、讲师作为专职的教师队伍,各个院系基本都是专家治校,担任第一把手,我认为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创造大学氛围的重要举措。

总的来说,翻译学院提高教学质量是动真格的,不是口头上的,是冒着牺牲数量的危险启动的。著名教育家潘懋元先生率领20多位在读博士生考察西译后语重心长地说:“将大楼盖得外表很漂亮的民办院校很多,货真价实地用一流教学设施填满大楼的恐怕就算西译了!”我想,这才是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吧!

“培养复合型人才,许多学校没有学到我们的真经”

张西译经过十七八年的发展形成了“丁氏理论体系”,您提出了两个培养模式:一个是“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的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教育模式,另一个是“全住校全封闭准军事化”严格管理模式,现在很多民办高校都在往这个方向走。那么,西译在培养复合型人才方面和别的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

丁祖诒首先要说10多年前我就提出了双专业复合实用型涉外人才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你刚才讲的:“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或“专业+外语+现代化技能”。排在第一位的是通过自学考试拿学历的,排在第二位的是拿上岗证。如“外语+专业”就是要拿到外语的自考文凭,如果是“专业+外语”,那就拿这个专业的自考文凭。这两个专业不一样,但都是“双专业”。

中国高教历来是“单专业”模式,我们就是不信邪,偏要是在“单专业”基础上培养出“双专业”复合实用型的涉外人才。就拿“外语+专业+现代化技能”来说,前两年你要想办法拿下英语自学考试专科的13门课(如果想拿英语本科学历的还要考11门),两年以后就开始任选第二个专业拓展,如国际贸易、国际旅游、国际会计、公关文秘、师范或英语纯本等专业。尽管加开了第二专业课程,但是英语的主干课程不断,我们3年的课时量相当于普通高校4年的课时量,加上全住校谢绝走读,还有强制性的早读和晚自习,因此能够实现“双专业”的艰巨任务。第二我们所讲的“双专业”是两个专业地地道道的全部课程。我们讲的“双专业”是指英语专科课程和十几门国际贸易的全部课程再加上办公自动化、网络、WTO、书法、礼仪、小卧车驾驶等多门公共技能,这才叫双专业加技能。有些学校蜻蜓点水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