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肯定还是会安排,而吴金泉受到的影响会更大,说不定政治前途也就就此终结。”

“这倒也是,这是没有竞选人的选举,选举如果出问题,说明吴金泉的掌控能力不行。”

“是啊,这我是要操心,但我最烦心的是绵西那些土皇帝,弄得我束手束脚的”

陆政东把绵西的情况讲了一讲,陆政东一般不愿把工作带到生活中来,不过沈如双也是体制中人,陆政东觉得把这些和她分享分享也不是一件坏事。

“那你怎么不拿出点手段,把他们的嚣张气焰打下去?我觉得你原来挺有魄力的,现在做了市长怎么反而畏手畏脚的了?”

陆政东一笑:

“如双,你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陆政东也趁着这样的机会点拨点拨沈如双。

“我现在不能动,我是外地调进去的候选人,按照通常的情况,得票不会很高,也不会太低,因为大家都不了解我,投票选举我只是履行一个程序,而我要是动作大了,那就另当别论。比如说,我想对绵西的老市区进行改造,可我现在不能讲,为什么?因为一旦这个工程启动,市里的财政必然要向这一块倾斜,那下面县里肯定就有意见了,所以我现在只讲要搞一小时工程,就是下面县里到市里的路要修好,这下面县里也满意,市区的也满意,对于下面的县来说,把路修好,这是大好事,对于市区来讲,路修好了,市区的辐射能力就能进一步增强,这样才皆大欢喜”

“虽然像我这样的候选人,得票不会太高,但是太低了,比如刚刚过线,这肯定也会影响到日后的威望和信任度,那对今后的工作会造成更大的难度,并且而在选前轻率的就做这些事情就是不成熟的表现,省里的领导肯定也很有这样的认识。甚至这个市长也做不长,没有市长这个位置平台,又怎么做事?所以我不能那这样的事情去冒险。”

“等当选之后那就有足够的时间来解决问题,不过就算是选举结束了,我也还要一步一步的来解决,这才是最让我纠结的”

沈如双点点头,她的确没有想到这么深,这么远,陆政东看了沈如双一眼道:“如双,有些事情不像你们督查室督查的事情那样仅仅就是或者不是那么简单和单纯,对与错,是与非,快与慢,都要放在一个大环境下来考虑,现在你也到了一定的位置了,如果还想往上走,再在督查室呆下去,也难有作为了,得要跳出那个小框框,多历练历练自己。”

沈如双摇摇头:

“我也觉得在督查室呆得太久了,我也知道你说的意思,但是很难做到,可我这样的性格想要改变很难,我这样的性格也就只适合在纪检监察部门工作,调到其他部门,自己受罪别人也跟着受罪。我也没想再往上走,那实在是太累了,我倒是想换换环境,纪委啊,监察局,倒是可以”

陆政东心里也默然,虽然沈如双现在没有那么冷傲了,但是性格还是有些倔强,有些直来直去,缺乏圆滑和手腕,喜欢钻牛角尖,这样的性格让她越走路越窄。可性格的事情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想要其真正转变,这确实很难。

“是不是有人纠缠你?”

沈如双摇摇头:

“纠缠倒谈不上,人家有追求的权利,但我有拒绝的权利,不过总在那个环境下,心里总是有些别扭。”

陆政东想了一下道:

“要不,去纪委吧,我想纪委的工作比督查室更适合你些,我来想想办法。”

第15章当选市长

省人大副主任周新聪和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元林一行到绵西指导年底的选举工作。吴金泉和陆政东以及市人大主任梁凯张新普山一起作陪。

按理说今年不是选举年,每年例行人代会并不值得小题大做,但是绵西情况稍稍有些不一样,那就是陆政东将在本次人代会上作为唯一的市长候选人进入选举程序。

像绵西这样选举的事情是不需要元林这个常务副部长出马的,顶多一个副部长甚至处长跟随周新聪随行足够了,而到下面来也不过是打一个前站,指导了解一下。真正工作还是绵西市委这边。

显然省里对于此次选举并不是太放心,不但元林这个常务副部长来了,而且还是提前来到绵西。

吃完饭,吴金泉和张新普陪着周新聪在宾馆休息,元林让他陪着在院子里走走。

“政东,你是不是对选举有些担心?”

陆政东道:

“要说心里没有一些忐忑,那也是自欺欺人,不过我更觉得的是责任重大。”

陆政东对于省里的担心也没有任何的意外,毕竟他太年轻了。

不但是省里担心,连他亲近的人包括小舅等人心里都不免有些担心,都以各自的方式在他面前进行过表达,背后肯定也做了一些工作。

不过陆政东现在心里有一定的底,虽然得票也许不会太高,对于当选,还是有较大的把握。

陆政东这份底气还是来自于之前的一系列的筹划。

在省里和刘振强一番长谈之后,陆政东经过深思熟虑,也明确了自己的一些思路。

虽然陆政东在沈如双面前讲不担心选举的事情,事实上心里不担心,那也是自欺欺人。

和吴金泉搞好关系,这是他能够顺利当选的前提,取得本土主流力量的支持,这是不出意外的保障。

不过,仅仅把希望寄托在这上面是远远不够的。

张新普等人虽然是希望自己当选,他在绵西的这段日子很调调,并没有显示其强势的一面,他这样一个年轻的市长有利于把控,真把他选下去了,换一个市长来说不定没他这么好拿捏。

不过,张新普等人恐怕也不会让他高票当选,以一个对他带有些尴尬的票数当选市长,或许更符合他们的利益。

而吴金泉虽然肯定是要为他选举的事情做工作,但吴金泉对绵西市整体的把控能力还有待时日,搞不好就会出现意外。

陆政东是经历过选举出现意外结果的事情的,虽然那一次是他意外当选,笑到了最后,但是反过来,这也是一个警钟。

与会的代表肯定有自己独立判断的,或许会对他这个年轻的市长能否带领全市人民把经济搞上去,让绵西迎来大发展心存疑虑,说不定原来吴金泉和张新普预定的一些会投票的人会流失,那就相当的危险。

所以陆政东除了在施政上提出了一些措施赢得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和认可之外,在确保稳定票源的几个代表团的同时,还重点做了两个很有可能出问题的代表团的工作,效果还算是不错,至少能够争取到其中代表团的支持。

元林也领会了陆政东的意思,道:

“其实选举的事情你也不必太过虑了。”

元林沉吟了一下说道:

“政东,欲速则不达,工作不是一天两天能做完的,而人们接受你也有一个过程,不能因为选举,而把摊子铺得那么大,很多事情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虽然不搞经济工作,但绵西的经济和财政底子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么一大摊子,绵西的财政怎么吃得消?你这样把大家的兴趣是提起来了,但如果不能达成,那就会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对你今后的发展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陆政东知道元林所讲的是他提出的绵西的一小时经济圈、旧市区改造和工业经济振兴这样一个带有一定长期性的发展蓝图。如果他在这方面不能达到他所预定的目标,不但绵西上上下下会把他看成是一个只会吹牛的角色,恐怕省里领导那里他也会成为纸上谈兵的赵括。

忠言逆耳,元林能够在此时提醒他这些,也是元林即将退休,才会这么直接了当的提醒于他,确实是出于对他的关爱。

“元部长,我提出这些想法并不仅仅是因为选举,是真正想做的。至于资金的问题,实际上在我的考虑中,修路和市区改造并不需要是财政拿出多少资金,市财政的资金主要还是用于工业经济以及配套的建设上”

“哦?那你在修路和市区改造这两方面怎么把钱变出来?”

元林微微愣了一下,问道。

陆政东道:

“修路的资金问题,除了县市财政投入少量一部分之外,主要还是靠贷款,和争取上级的支持。贷款修路,这市里和省建行和农行等几家银行进行了接触,收费还贷,已经有了一些眉目了。”

陆政东敢于这么讲,也是有底气的,一是省建行那边一直有关系,已经基本达成了意向,绝不会空手而归,二是他知晓接下年国家的金融政策的走向。

九七年,对于亚洲各国,以及国人来说,这注定是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年份。

香港回归是一件盛事,但与此同时亚洲金融危机将要爆发。

这次危机将对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东南亚数国经济都是遭遇沉重打击,一直风光无限的亚洲四小龙也是风光不再。

但有危险就有机会,由于国内金融部门尚在进行改制当中,金融危机在金融沉层面上对国内冲击较小,为了大局,中央决定了人民币不贬值的重大决定。在周边各国币种大幅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币依然坚挺,那就意味着对外贸易将会遇到极大的挑战,对外贸易遇到挑战,拉动内需也就成为必然,而修路是拉动内需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

这方面陆政东已经在着手准备,不但想着绵西单干,甚至还想着和高塘联手,把绵西到高塘的这条主干道拓宽的项目也能争取争取,这样两家联手效果肯定会更好,当然,这是在绵西单独的项目拿下来之后。

等到正式消息下来,中央各部委附近的酒店住的怀揣跑项目要资金这同一个梦想的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级政府官员在京城游走的时候,他已经是早就搞定了一切。

下手早,有关系,陆政东就不相信绵西在这中间就不能分到一杯比较大的羹

陆政东见元林听得很专注,也就把他的想法和盘托出:“至于老市区的改造,我的想法是依靠城市的自身资源进行滚动发展”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自身最重要的资源就莫过于土地了,土地的收入属于属于预算外收入,又叫第二财政,不用上交上级财政,可以自收自支。

从税制改革之后,地方财政收入就吃紧,地方都在土地上打主意,但土地收入真正在财政上占据相当比例还是有一个过程的。西这样的三线城市,土地整体来说还不怎么值钱,土地出让的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占据的比例很小,但是市区的地价和郊区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剪刀差,这就是陆政东能够进行滚动发展的一个机会。

绵西市中心的不少深夜用楼和住宅楼都是低矮的老房子,把这些房子挪到市区周边,腾出的土地可以用来开发,这样原来的居民可以住上崭新的高楼大厦,开发商有利可图,城市的主要商圈也打造出来了,城市也得到发展和改造,市里也有资金进行公共设施的建设,甚至还能在财政上有一定的盈余,而这样的外迁,不可避免的会拉动外围的地价上涨,又能为财政创造更大的效益。

而这样的土地价格并不会导致房价会很高,因为即使地价上涨,由于土地价格的基数太低,在房价的构成成本中依然不是很高,房价真正上涨,那是新世纪都过去了好几年的事情

当然,一个城市的发展根基还是要依托于整体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的发展,这是支撑像绵西这样城市的基础,没有雄厚的工业经济作为后盾,一切都成了空中楼阁了。二绵西有一定的工业基础,他需要的是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