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汗之前,为了反对当时政府的妥协卖国政策,年仅十七岁的他,就告别了心爱的姑娘,加入了游击队。一直到1989苏联正式从阿富汗撤军,可以说他参加了全程的阿富汗抵抗苏联军队战争。
身经百战的老兵终于荣归故里,可是看到的却是心爱姑娘的坟墓。长达九年的战争期间,阿富汗游击队打死打伤超过两万苏联士兵,对苏联侵略者给予了致命重创,更把苏联这个当时的超级军事强国拖进了战争的泥沼中无法自拔,但是阿富汗也付出了几百万平民死亡和逃亡的最惨痛代价。
到了2001年,随着美国反恐大军以君临天下的姿态袭卷阿富汗,已经放下手中枪长达十年时间的他,再次拿起了武器。他不想知道什么恐怖份子,什么世贸大楼,他只需要知道,阿富汗是他的家,而美**队已经打入了他的家园,就已经足够了。
他和苏联军队打了九年,和美**队打了八年……现在依然还活着,这样的战绩无论拿到哪里,也足以让人震惊得目瞪口呆了。像他这样身经百战,实战经验丰富得无与伦比,依然活跃在战争第一的人,就算是在阿富汗,也可以说是屈指可数。
在夜月下静静的看着满地血腥,与及倒在血腥当中死不瞑目的沙伊达,队长缓缓摘下了自己头上的帽子,露出了他已经花白了一半的头发,在他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悲哀。
“我的妹妹在她临死的时候,把她唯一的儿子交到了我的手中,我亲手教会了你如何用枪,如何在战场上保护自己,但是最终我还是没有保护好你。”
他竟然是沙伊达的亲叔叔,也是带着沙伊达进入战场,直至成为一个身经百战老兵的导师和教官!“你是阿富汗的雄鹰,是我孟坦最骄傲的侄子,能够死在战场上,为自己的信仰和责任而尽忠,你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第三十二章 老兵(下)
(妖少:主角在索马里遇到的这个boss强不强?他们之间即将展开的对抗,有没有期待感?推荐票,还留着干啥,投给我啊!)
有人用刺刀挑起那件沾着血的内裤,把它送到了他们的队长孟坦面前。看着这件女人穿的,绝不应该出现在战场上的内裤,在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他们终于明白,坚强如沙伊达,为什么死的时候会这么痛苦,会这么不甘与委屈。'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伸手接过那条沾着鲜血的女人内裤,孟坦坐在了沙伊达的身边,他凝视着手中的内裤,低声道:“在上千年前,十字军东征失败后,我们伟大的君主撒拉丁反攻耶路撒冷城,本以为十字军全军覆没,圣城可以手到擒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在那种兵危战凶的时局下,有一个铁匠的儿子竟然挺身而出,敌我双方随之在圣城下爆发了一场最惨烈的战争。”
没有人知道孟坦在这个时候,为什么突然对着侄子的尸体,讲起了一段上千年的传说。几个队员分守在各个火力视野良好的位置,在同时他们也竖直了自己的耳朵。他们都清楚的知道,孟坦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拥有十七年血战经验的超级老兵,智慧与经验的结晶。他强忍着悲伤讲起这段故事,更不会是无的放矢。
“耶路撒冷城里的守军死伤惨重,铁匠的儿子下令把尸体收集起来集中焚毁,当时城里的主教匆匆赶过去,说这样做不合制度,会引来上帝的惩罚。你知道铁匠的儿子怎么回答的吗?”
孟坦眯起了眼睛,悠然道:“他说,如果不把尸体火化,不出三天,瘟疫就会流行,所有人都会病死。他烧毁尸体是违反了上帝的诫喻,但是他却能救了全城的人。如果上帝还要因此而愤怒,甚至要降下惩罚,那他就根本不配成为所有人尊敬的神!”
说到这里,孟坦昂起了自己的头,“从法规上来看,铁匠的儿子违背了圣喻,他就应该是一个罪人,应该死后下地狱承受火刑,永世不得超生才对。可是他用连场血战,硬是逼得我们伟大的王撒拉丁城下立盟,放所有的基督徒从海上返回自己的国家,他救了十几万人的命。到现在为止,他依然是基督徒眼中的盖世英雄,他的经历,依然是一段最灿烂的传奇。”
用嘲讽的目光,看着手中那只女人用的内裤,孟坦随手把他丢到了脚下,“再看看你,你参加了无数场战斗,你七次负伤,最终为了信仰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像你这样的战士,我们的主,我们的神,难道能仅仅因为你在被敌人控制后,强行把一件女人穿的内衣放到你的身上,就对你关闭了天堂的大门?就算是一个人,身居高位站得高了看得远了,都会渐渐变得心胸豁达,我们无所不能的主,我们高高在上的神,管辖着几十亿的生命和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他又怎么可能用苛刻的态度,对待一个最忠诚的信徒与战士?”
后面的话已经不需要再说出口,在场所有人的都已经听明白了……如果你为主流尽了身上最后一滴血,他却因为你在临死前被敌人玷污,就对你关闭了天堂的大门,那他根本没有做神的资格!
在这个时候,每一个人看向孟坦的目光中,除了尊敬还是尊敬!
“你们看他的眼睛!”
有人突然发出一声压抑的低呼。
也许只是一种自然的巧合,也许在冥冥中,真的有一股冤魂抑郁难舒,直到听了孟坦的话,才终于释然,在所有人惊讶的注视下,沙伊达死不瞑目的双眼,在没有任何外力的前提下,竟然就那样一点点,一点点,一点点,慢慢的闭上了。
“看着你魂归天国,即将在美丽的天国,获得永垂不朽生命,我这个叔叔真是即喜也悲。”
孟坦伸出手擦掉自己眼角渗出的泪痕,眼前的这个孩子,已经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亲人了。他一生未娶,早已经把沙伊达看成了自己的亲儿子。孟坦弯下弯,在沙伊达的耳边沉声道:“我不管是谁下的手,在这里我以你母亲,我妹妹的名义起誓,我一定会让他为今天的所作所为,付出十倍的代价!这就是我,你的亲叔叔,阿富汗雄鹰孟坦对你的承诺!”
立下了复仇的誓言,孟坦重新挺直了身体,他一挥手,低声喝道:“我们走!”
“可是……”
有人伸手指着面前的尸体欲言又止。
“发射信号弹,让下面机场里那些乌干达童子军来收尸。”
没有人知道孟坦这个命令背后的意义,但是身上携带着信号弹的队员仍然毫不犹豫的立刻执行,一分钟后一枚军用信号弹从他们所站的山坡直冲向一百五十米高的天空,红色的信号弹,在黑暗的静夜中,显得分外醒目。
十分钟后,在山坡上传来了一连串爆炸的轰响,发现有人在山坡上发射信号弹,乘坐坦克和装甲车冲上来的乌干达维和士兵,在搬动沙伊达的尸体时,引爆了尸体下面一枚已经拆掉保险环的手雷,与及和手雷绑在一起的两枚迫击炮炮弹。
师少鹰在尸体下面放置手雷,想要杀伤后续跟过来,想要给沙伊达收尸的恐怖份子,但是这种作战技巧,对孟坦这种拥有十七年最残酷血战经验的老兵来说,真的是太司空见惯了,他只用了一枚信号弹,就转手利用师少鹰制造的陷阱,让乌干达维和部队付出了血的代价,在同时,也把乌干达维和部队从出手杀死沙伊达的嫌疑目标中剔除,如果真是他们干的,他们绝不会自摆乌龙。
沙伊达就算死了,仍然用他的尸体为诱饵,让敌人付出了鲜血甚至是死亡的代价,相信他在天有灵的话,现在也应该微笑了吧?
想到这里,已经带领队伍撤出交战区的孟坦,闭上了自己的双眼,在他重新睁开眼的时候,他的眼睛里再也找不到半点悲伤与温情,有的只是几可分金碎石的精芒。他虽然现在还不知道究竟是谁用了如此残暴的手段虐杀了他的亲侄子,但是他已经发誓,只要那个有着不戴共天刻骨死仇的敌人敢再次出手,他这只来自阿富汗的雄鹰,必然会在第一时间猛扑过去,让对方付出无承承受的代价,甚至要后悔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上走了一遭!
第三十三章 破“甲”弹(上)
(妖少:叹气,上周借着三江封好不容易冲到新书榜第五,本想着这周还能再往前走几个名次,结果前面也的确有书满一个月时间下榜了,后面却连着两本书凭着三江超过了我,来来回回几下后,又停在了第五名的位置上,还真是“第五部队”啊。求票,求票,求票~已经第五部队了,总不能再变成第六部队吧~)
在首都摩加迪沙西方大约三十公里的位置上,有一个名字叫“阿夫戈耶”的小镇。
打开地图以战略眼光审视,在索马里这片拥有六十三万七千平方公里,具备半岛特征的土地上,阿夫戈耶只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黑点,除了地理位置接近已经被打得支离破碎的首都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的资源或者优势。
但是在这个小镇上,却拥有超过十万庞大居民基数,对于每公里平均人口密度只有十三个人的索马里来说,这几乎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但是翻翻这个国家曾经的历史,就不难看出产生这个奇迹的原因。早在2007年,政府军在摩加迪沙发出警告,要求民众撤出**军聚集的平民区,方便安全部队展开军事行动,随之掀开了摩加迪沙平民逃难狂潮,当时前前后后有将近十五万人逃进了阿夫戈耶,使这个小镇一下人满为患,国际救援机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忙得焦头烂额。
随着时间慢慢推移,有相当一部分难民迁移到距离摩加迪沙两百五十公里远,有埃塞俄比亚驻军,所以相对更安全的索马里第三大城市拜多阿,还有一部民众故土难舍,又返回了索马里。
但是埃塞俄比亚于2009年1月26日,正式从拜多阿撤军,结束了在索马里长达两年的军事行动,在当天青年党武装叛军就攻入拜多阿,占领了索马里过渡议会在内的绝大部分市区。又有大批难民从阿拜多逃进了阿夫戈耶,让这个原本渐渐恢复平静的小镇,再次变得沸沸扬扬。
一叶知秋,阿夫戈耶这样一个小城镇的起起落落,可以说就是索马里整个国家的战乱晴雨表。
时间,让我们稍稍向前推前一天。
对生活在阿夫戈耶小镇的绝大多数人来说,那只是一个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清晨,但是对只有十五岁的乔莱拉来说,却代表了地狱的开始。
和平时一样,索马里的每一个清晨都阳光明媚,太阳刚刚升起来不久,小镇外面那片稍稍平坦的广场上,就变得热闹起来。
至少有上千人被集中到广场上,在广场正中间,站着五个手持古兰经,一脸严肃的男人,他们是在人群中颇受尊敬的“法官”,而天还没有亮,就被人用最粗暴的态度带拎家门,一路拳打脚踢的带到广场上的乔莱拉,就是他们要审问的犯人。
面对这一切,再小心翼翼的看了一下四周,在人群中乔莱拉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她只觉得大脑中传来“轰”的一声炸响,当她终于反应过来之后,心里产生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糟了!
乔莱拉甚至没有记住五名神情严肃的法官究竟问了她些什么,一个只有十五岁大的女孩,平时足不出户,又怎么见过这种阵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