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大明-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的死不仅彻底了结了梅殷落水之事,更给了朝廷官员立了一个榜样,反咬主人的疯狗绝对没有好下场!同时,一些官员也通过这两人的下场知道一件事,要扳倒建文旧臣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一不小心会连自己都赔进去的,此事应该从长计议!
    随后不久,梅殷正是向朝廷请辞,辞去了朝中的所有职位,也解散了家中所有的护卫,并且正是宣布引退,成为道衍的俗家弟子,在家中带发修行。作为回报,永乐帝御驾亲临宁国公主府,与梅殷和宁国公主这对夫妻谈了很久,很久。最后三人更是一起用膳,一直聊到深夜。
    从这一天起,梅殷正是退出政坛,不再参与朝廷的是是非非。作为回报,永乐帝在永乐三年十二月进封公主为宁国长公主,并给予优厚的待遇,其宠信连诸王也无法和这位长公主相比。同时,揭发谭深、赵曦二人谋害驸马的都督同知许成也被封为永新伯,可谓是一步登天。不过他的官运也止于此,永乐帝的内心并不喜欢这个揭穿他阴谋的人。
    至于王千军,随着梅殷的退隐,很快就大部分的官员淡忘了此人。无论是太子一党还是汉王一党都没有将精力放在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小孩身上,梅殷一事跟太子党还有汉王党并没有什么影响,两帮人继续将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
    彻底解决了梅殷之事,永乐帝终于是有心思来考虑王千军的事情了,趁着还没过年,永乐帝决定给王家一个惊喜。这些日子,永乐帝一直在考虑,考虑要怎么处理王千军。如果不是王千军横加插手,梅殷早就已经死了,也不会惹出这么多的事来。可是,梅殷如果死了,那宁国公主,永乐帝的御妹现在该会多伤心,多痛苦!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跟自己有说有笑,这是永乐帝遗忘了很久的皇室亲情。
    更让永乐帝意外的是,王千军竟然算准了梅殷会在笪桥上出事,长时间的在笪桥下守护。这实在是太邪乎了,也太可怕了。所以永乐帝不得不认真考虑,考虑王千军这个人,这个他的老朋友道衍的关门弟子!对永乐帝来说,王千军此子绝非池中物,是用还是毁去,必须要认真考虑!
    最终,永乐帝招来了道衍,两人在尚书房内不允许第三人的出现。永乐帝将自己亲手写的诏书交到道衍的手上问道:“你怎么看?这样做是否满意呢?朕的老朋友。”
    “升任纪纲为锦衣卫指挥使,典亲军并掌诏狱,纪纲此人的确是皇上手上最锋利的刀。看来皇上还是放不下,对皇上来说,无论是逆臣余孽,还是建文旧臣,甚至是靖难功臣都是要提防的人,所以需要一把最锋利的刀悬在众人的头顶!但纪纲此人桀骜不训,诡计多端,掌权之后谁能制他,养虎为患乃是大忌!”
    纪纲是什么样的人,永乐帝很清楚,道衍也看得很透彻。可是,养虎为患并不是借口,养老虎就是为了吃人,放任老虎去吃人总比自己动手杀人好。
    “九五之尊的皇者,没有不喜欢老虎的,害怕养虎为患的皇者只是一群懦夫,就比如你这头病虎,就是朕最好的朋友,还有你为朕准备的那头小老虎。至于纪纲,朕留他有大用,他是朕一提拔的,朕能用他,也能杀他。因为有太多的事朕无法亲自处理,所以需要纪纲这个人,而且纪纲对朕还是真忠心的!你再看看这道诏书吧。”
    另外一封诏书递到了道衍的手上,道衍看了一眼就明白永乐帝的意思了。道衍还笑了笑,说道:“怎么了?不生气了。当年王丛云为了一个犯官之女顶撞皇上,皇上可是雷霆震怒啊!”
    一提到王千军,永乐帝也是笑了笑,说道:“是啊!跟随朕多年的侍卫,也是朕看重的侍卫,竟然为了一个犯官之女顶撞朕,朕怎么能不生气。如果不是皇后说情,朕当时真的会命人将他拖出午门斩首!只是三年快要过去了,他没有对朕有一句怨言,尽忠职守地做着他的守门兵,他对朕的忠心朕明白。老朋友,说实话,如果王千军不是丛云与燕梓的儿子,朕很有可能杀了他,因为这个孩子连朕都看不透!他是你的弟子,你说说看,朕到底该怎么谢他呢?!”
    “呵呵,看来贫僧说错了,贫僧和千军才是真正的老虎,而纪纲是一头狼,一头很危险的狼,所以还请皇上握好手上的刀。王丛云的忠心的确是可用,只是他这个人太憨厚了,而且锦衣卫百户,入职锦衣卫南镇抚司的权力也很小,起不到牵制的作用。所以臣认为,对王丛云与王千军这对父子,最好的办法还是升其父,抑其子。王千军现在只是一块未成形的璞玉,还需要好好雕琢!”
    纪纲不是虎,是一头狼。狼其实比虎还要危险,并不是所有的老虎都是反噬主人,可狼不一样,如论主人对狼如何,狼最终都会反噬主人。王丛云将近三年的所言所语,所作所为永乐帝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因为王千军插手梅殷之事,不仅让永乐帝注意到了王千军这个人,也相应改变了王丛云的命运。
    “升其父,抑其子。的确是好办法,璞玉就该好好地打磨,雕琢。只是身为他的师父,我的老朋友,如果你的关门弟子听到你这么打压他,他可是会很伤心的。师父不都是希望弟子仕途顺利,一帆风顺的吗?其实现在只需要你的一句话,朕就可以给他一个锦衣卫百户的身份,作为他救下梅殷驸马的谢礼!”
    永乐帝还在记恨着梅殷之事,他现在与宁国长公主的关系是很好,亲情的感觉真的很好。可是,对于破坏自己计划的人,永乐帝还是很不高兴。就算这个人是他好朋友的关门弟子,忠心属下的独生子也是一样。
    “自从皇上登基,成为大明天子,贫僧的内心一直很乱,天下人都在骂贫僧,贫僧得到了一只梦寐以求的东西,可也失去了很多东西,所以贫僧的心情一直很乱。那个孩子很聪明,他在贫僧内心最混乱的时期说服了贫僧,抓住了最好的时机。只是,当贫僧再次看破一切的时候,猛然发现他太锋芒毕露了,也将一切看得太简单了,仿佛世上的很多事都在他的棋盘上,这样不好,很不好。所以贫僧希望皇上能够与贫僧一起好好打磨这块璞玉,多吃点苦,多受些磨练,璞玉最终会成为稀世宝玉。这不仅是为了皇上,也是为了大明日后。千军只比皇太孙大五岁。”
    道衍说得很明白了,王千军这个了不光是为了永乐帝准备的,更是为了太子、皇太孙准备的。这么一个好苗子,就该好好地磨砺一下,日后势必成为皇太孙手下的虎臣。
    一提到自己的孙子,永乐帝脸上出现了欣慰的笑容。他是不喜欢太子,可对他的孙子,永乐帝要感谢列祖列宗,也感谢上天赐给他了这么一个好圣孙!皇长孙不仅是永乐帝的好孙子,更是大明的未来!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的好徒弟去给朕的好孙子当侍读吧,其他的事,等他长大了再说。日子还很常,朕可是正值壮年,哈哈!”
   
第十章 年关将至(中)


    王千军就这样被永乐帝与他的好师父道衍和尚算计了!这件事可不是王千军所能猜到的,之前的种种表现都是因为王千军偷看了历史书,这才掌握了历史的发展,进行了成功的投机。而且王家此时也正在为过年做准备,从五军都督府的守门兵一跃成为锦衣卫百户,任职南镇抚司,这对王家来说无疑是过年前收到的最好礼物。
    不仅如此,燕梓又被徐皇后召进宫,得到了不少的赏赐,怎么说燕梓都是徐皇后看着长大的贴身侍女。当年燕梓的父亲也是燕王身边的侍卫,在跟随燕王北征蒙元时战死,将独生女儿燕梓托付给燕王,燕王又将燕梓交给当年还是王妃的徐王妃照顾,两人的关系亦主亦母亦姐,靖难之役中燕梓更用身体为徐皇后挡下致命一箭。也正是因为这样,在永乐帝盛怒之时,徐皇后才出面保住了王丛云,但也亲自训了王丛云一顿!
    这三年来,徐皇后有事无事还会召燕梓进宫,给点小赏赐,接济燕梓。不过这一次,徐皇后给的赏赐明显多了很多,还告诉燕梓,这里面有一部分的永乐帝的意思,希望成为锦衣卫百户的王丛云好好干,不要再让永乐帝失望了。
    有了这笔赏赐,王丛云终于是可以好好请他的那些好兄弟喝酒了,这三年好兄弟的接济委实不少,王丛云都记在心里。现在终于再次得到了永乐帝的提拔,怎么也要请好兄弟们好好喝一顿。但连续几天的酒席王千军都没有出面,王丛云都是用宝钞在外面请的,这是燕梓的意思,王千军也愿意这么做。这个时候,受了点教训的王千军也知道自己是该低调点,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因为快过年了,街上的年味很重,到处都在张灯结彩,庙会也已经开始了。在这个年代,没有电台,没有电视,也没有特别组织的活动,一切都是自发的,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都在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而欢乐。忙碌了一年,无论这一年的收获如何,都该在新年里好好庆祝一下,忘记旧一年的不快。
    从燕梓那拿了到了铜钱跟纸制的宝钞,王千军拉着李虎涵出了家们,两个孩子要去逛庙会玩。王丛云出门喝酒去了,用这样的方式感谢这三年来一直照顾他的兄弟们。燕梓跟刘雪沁留在家里,要过年了,家里需要好好整理一下,再置办点东西,两个孩子帮了他们该帮的,也该让两人好好玩一下。至于两个孩子的安全问题,不光是王千军,连李虎涵身上也带着锋利的匕首,防身够了!
    过年了,想家了,不是现在的这个家,而是以前的家。只是,回不去了,人生重新开始,总不能一直向后看,一些事情只能埋藏在内心的最深处,不去碰触。看看身边无比兴奋的李虎涵,王千军笑了笑,小丫头是真的开心。在李家,李虎涵并没有出门的游玩的机会,李家对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牢笼,她只能不断地靠看书来充实自己。、
    李家败落后,李虎涵离开了李家巨大的牢笼,可却进了王家这个小牢笼,这些日子她一直在王千军的身边,王千军外出的话她很少跟着,都是在寺庙里看书。如今,李虎涵终于有机会出来,见识一下什么叫庙会了。庙会赶集,之前对李虎涵只能靠书上的描述还有其他人的谈论来幻想,现在热闹的庙会就在她的眼前出现,她怎么能不开心。
    食物的香味,吆喝的小贩,可爱的小玩物,还有很多卖艺杂耍的人,看到喜欢的东西,李虎涵总是会停下脚步看上一会,但很快就离开了,没有给一个铜钱的赏钱,也没有买一样东西。其实很多东西李虎涵看了都喜欢,特别是一些她没见过的小玩意跟小吃,可就算王千军手上有点钱,她还是觉得不要乱花。
    走上一段路,王千军也饿了,买了两个热腾腾的梅花糕,王千军轻轻地咬上一口,入口甜而不腻、软脆适中,馅里的各种味道真是回味无穷,全在嘴里徘徊着。两人就这样边吃边走,走着走着,李虎涵又停下了,不过这一次李虎涵跟之前的表现不同,她将吃剩下的梅花糕交到了王千军的手上,王千军那份已经吃完了。用手帕擦干净了手上的油脂,李虎涵慢慢走向了吸引她的小摊子,这是一个字画摊,老板是一个留着长胡子的老书生,正在帮人写家书。
    这个年代可没什么九年义务教育,只有少数人识字,知识掌握在读书人的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