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茹吁了口气,好吧,泽生都出面为林生说话了,她总得给自己的相公一个面子不是?那就让林生高高兴兴地去公爹和大哥面前博好感吧,到时候伤心可别来找她哭!
泽生也为找伙计的事犯难,坐下来喝了口茶,一手撑着脑袋想,“高老板说找伙计,说得可轻松了,可是我们该去找谁?若是找来却干不好怎么办?”
“面试呀!”小茹脱口而出。
“面面试?”泽生拧着眉头问,面试是个什么东西,他可从来没听说过。
“呃我说错了,我的意思是先面一面相,呵呵”小茹先以一阵傻笑来应付,然后接着说,“面相可以看出此人是否机灵、是否诚实。当然,面相也看不透彻,再与他们谈谈话,看哪些人适合,哪些人不适合。我们明日就在铺子的墙上贴出聘请伙计的告示出来。”
“嗯,先贴出来。只是我们得先写明愿付多少工钱,人家才愿意来试一试的。该定多少工钱呢?”泽生问道,虽然当着外人的面,是他做主,回到家,他还是爱听小茹的。
小茹对招聘广告可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她在前世为了找一份工作,可不知投了多少份简历呢。那些招聘员工的公司,个个挑三拣四的,害得她跑掉好几双鞋跟,最后才找到一份小公司的普通文员做。唉,现在想起来,都觉得辛酸啊。
“你别光想着付多少工钱,还得写上我们的要求,年龄、技能、性别,不都得有要求么?还有聘请人数,也要说写明白的。对了,还得出一张考卷,让他们做题!”
泽生笑得喷茶,“出出考卷?这又不是考秀才,或考举人,来当个伙计而已,你还要让人家做题,岂不是将人家都吓跑,谁来呀?”
小茹拿来纸,再研墨,递到泽生面前,“只要工钱合适,就会有人来。也不是所有人都要让他们做考卷,来做劳力搬运的,自然不需做了。但是跟着你一起去跑买卖的,还有管账的,不做题考一考哪行?还要出职业道德题呢,看他们对老板是否忠心。那些读过几年书,又没有捐官,还不会种田的,肯定愿意来,你就瞧好吧。”
两人一条一条地商量,最后写出一份聘请告示和两份考卷。
告示如下:
本铺为适应扩张需求,特意聘请伙计若干。
一、搬运工五名(其中三名得跟老板外出),吃苦耐劳且年龄在十八至四十岁之内即可报名,答对五道题算通过,每月工钱一千二百文。
二、管帐师傅三名(其中两名在“方记铺子”的两间铺房做事,另一名得跟老板外出),会算数、会记账即可报名,无年龄限制,做考卷得八十分者算通过,每月工钱一千二百文。每月下来,毫无错漏者,另外会有三百文的奖励。
三、杂工三名,男女皆可报名,做日常打扫、摆货整理等杂活,年龄十六至三十岁即可,答对十道题算通过,每月工钱八百文。
本月初一起报名,初五开始应试,凡对以上有意者,皆可来应征报名,通过者,初十开始干活。
告示贴出去后,引来一群又一群的人来围观。绝大部分村民都是不识字的,最后还是靠读过书的几个人到处传达,当然还有泽生与小茹自己往外宣传。
不知大家是好奇心在做怪,还是真想来挣一份工钱,或许只是想来看看考卷上出的到底是什么题?愿意来试一试的人还真不少,令泽生意料不及。
不仅是这份告示,还有两份考卷的题,大部分也都是小茹想出来的。
泽生根本没经历过这个,怕自己弄不好,便跟小茹说,待初五这一日,应征者都来了,泽生便让小茹来问问题,他只需去看着那些应征“管账师傅”的人如何做考题就行。
小茹倒是很愿意当一回面试官呢,前世当够了应聘者,这回当一下面试官来过过瘾。
初五的上午,所有报名者都在铺子外好奇又紧张地等着,小茹瞅了一眼这几十号人,先叫进来一位想应征杂工的女子。
这位女子羞赧至极,一直低着头。
小茹一看这女子打扮就知道她是出自十分穷困的人家,而且看她的发髻和身材,就知道是成过亲且生过孩子的。
“你家平日里是你婆婆做饭和打扫屋子,还是你?”小茹饶有兴趣地问道。
此女子抬头了,心里很是纳闷,不是来应征当杂工的么,怎么问的是家里的事?这些活到底是她婆婆干,还是她干,与这又有何干?
小茹见她纳闷,心里暗道,难道自己这道题出得有错么?这才是第一问呢,后面九道问题可比这道更加难以琢磨。小茹还真有些为她着急了,她到底能不能通过呀?
这时小茹又想到正在另一间铺屋里做考卷的人,不禁乐了,那些人此时肯定对着千奇百怪的题都在抓耳挠腮吧?
第63章 泽生竟然跟小茹说谎
小茹见眼前这位女子还算诚实,虽然她不明白小茹为何要问这样的问题,她还是老实回答了,说是婆婆在家做饭、打扫和洗衣裳,还为她带孩子,而她自己则是早出晚归干田地里的活,因为她的相公前年被征兵丁去西北了,田地里的活只能由自己一人干了。
小茹不想为难她,再问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就让她通过了。
刚说让她通过,她忽然又想到一个重要的问题,“严家嫂子,你来我这做杂工,那你家的田地怎么办?”
这位女子刚才报上了“简历”,她本姓张,娘家是张家村的,但她嫁到了严家村,所以小茹称她为严家嫂子。
“我我的公爹听说我想来当杂工挣钱,他就答应帮我种田地。”严家嫂子听小茹说她已经通过了,她以后可以每月挣八百文钱了,便激动得语无伦次了。
她有这个胆量来应聘,就已经让小茹很佩服了,何况她家境不好,相公也不在身边,一个女人过这样的日子很不容易,而且为人看起来也不错,就打算用她了,以后让她在这间杂货铺打杂。
之后小茹又招了两名男丁到砖石料铺当杂工,因为弄砖石料肯定会很脏,活也重些,不适合女子干。
正如小茹所想,在这边做考题的十三位皆读过一两年书的人确实有些抓狂。其实不是题有多难,更不是他们有多么笨,而是他们从未做过这样的题,脑子忽然被堵了一样,不知道从何下手。
考卷的前面一些计算题及图案题,还是有一半人能做得出来的。就是最后两道看似简直却又有些绕的题,让他们有些琢磨不透。
最后两道题如下:
一、一位大伯想赶集卖点东西挣钱,他花十七文钱买了把油纸伞,十八文钱卖出去。后来觉得不划算,又自个儿掏了四文钱补上,花二十二文钱买进,再二十三钱卖了出去。请问他是赚了还是赔了?赚了几文或赔了几文?
二、一只小青蛙才长出腿,刚学会跳,一日不小心竟然跳进了一口深七丈的水井里去了。它从井底往上跳,白日跳三丈,夜里又坠下两丈。这只小青蛙几日才能从井里跳出来?
不是小茹故意要为难人。她只是觉得,既然这些人虽然是要当账房先生,平日里只需账记账而已。但是,泽生在外难免会遇到犹豫不定的事,他们若能动用自己的脑筋为泽生解解忧,岂不是更好?
若这么简单的题都没能绕出来,又怎能助泽生做买卖呢?
一共十三人,只有三名做出了最后两道题,而且他们前面做的计算题与图案题出入也不大。看来这三个账房先生的名额非这三位莫属了。
其他的人被题里的那位大伯和小青蛙弄懵了,都觉得那位大伯太傻,卖出去了干嘛还买回来?小青蛙太可怜,白日跳上去了三丈,夜里又坠下两丈,多揪心啊。
那些人考完后一出来便向外面的人埋怨这题太怪,还将题说出来给他们听,害得一群人围着讨论那位大伯是赚了还是赔了?还争论着小青蛙到底是几日跳出来了?
小茹和泽生见了忍俊不禁,还是不要告诉他们答案的好,就让他们回去慢慢琢磨吧。
最后再招了五名搬运劳力工,整个招聘活动算是结束了。
到了初十,这些人都按时辰来干活了。泽生带着几名搬运工一起去了县城,进了不少杂货,将这间杂货铺的货架都铺得满满的。
紧接着高老板就派他的伙计拉来四十多车的砖石料。泽生将这一切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有了这么多人做帮手,他觉得很是轻松,自己并不需太操心,因为大家干活都十分积极,可都是抢着干呢。
再过几日,泽生就开始带着一位账房先生及三名搬运工出去收粮了。他一般是收两日的粮,就在家歇个两日,再接着出去收。
泽生不是那种干活太拼命的人,因为他心里惦记着小茹和孩子,才不舍得日日在外奔波呢。
虽然现在同时在做着好几门生意,可他倒是觉得比年前要轻松了许多,有不少空闲可以呆在家里了。以前他得守在铺子里,现在铺子里有那么些人,哪里需要他守着。
他若日日守在铺子里,那些干活卖货的人还浑身不自在呢,他现在好歹算个老板不是。
这一日,小茹坐在院子里裁布做衣裳,小芸和小清抱着孩子晒太阳,说说话。泽生去菜园里摘了些菜回来,就坐在小茹的旁边,一边择菜,一边看小茹裁布。
他是越看越纳闷,“你这布是不是裁错了?”
小茹将手边的草图递给他看,“这么好的布我哪里舍得裁错,我就是要做这种小袖口的衣裳,袖口太大太长,拖拖沓沓的,不适合孩子穿。”
泽生瞧着直点头,“这样倒是能省不少布了,多出来的布可以给孩子再做两件小比甲。”
泽生此话说中了小茹心里的想法。
小茹瞅了瞅泽生,故作纳闷笑道:“你莫非是我肚子里的蛔虫,怎么连我想做比甲的事都知道?”
泽生嘿嘿笑着,“你可别说蛔虫,怪恶心的。”
小清和小芸在旁也跟着笑了起来。她们最喜欢看小茹和泽生两人在一起说话了,觉得他们不像一般的夫妻,一般的夫妻哪怕再恩爱,也不太说玩笑话,顶多说几句体己话而已。
而小茹和泽生,动不动就打趣,互相取笑,互相调侃,她们觉得可有意思了。小茹和泽生私下里怎么亲密,她们还没见过呢,否则更有得惊讶了。
她们心里还在遐想着,以后若是嫁了人,也和相公这般说说笑笑该有多好,那种日子是想想就觉得惬意。
小茹又朝小清和小芸说道:“你们俩帮着带孩子辛苦了,再过两个月就到了端午节,天气开始热了,我提前给你们俩做连衣裙穿吧,好让你们美一美。”
小清抱着小宝兴奋地跑过来,“二嫂,你是说唱戏的穿的那种上下连起来的裙子么?你真的会做?”
小姑娘都爱美,听说有裙子穿哪有不高兴的,小芸也凑了过来,期待地看着小茹。
“呃跟那种差不多,我手艺不精,可做不出来那么复杂精细的,给你们做简单一些的可好?”
小清和小芸皆欢喜地点头,“嗯,好!”她们哪里还会挑,只要有裙子穿,对她们来说,就是十分了不得的事了。在方家村,极少的女子才会有裙子穿呢!
小茹想给她们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