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馔跛腿ソ鹨楸嗤蛄揭樱馇盖Я讲还腔乜鄱选�

  大奎看着客厅布置奢华,不由道:“本官四处看看,冯师爷且在此小坐。”冯师爷点头笑道:“张大人请自便。”

  大奎出了客厅便四处闲逛,这处大宅共分三进院子。前院是客厅及下人所居的厢房,中院是东西两排厢房及厨房马厩,后院有两座楼宇比邻而落两侧各有厢房数间。整个宅邸以假山柳泉为景,幽径回廊相连,端的是美轮美奂曲径通幽啊!

  大奎闲逛间来到后院便直向两座楼阁走去,此时他需看看楼里的陈设,不知道黄莺会不会喜欢。关键是看看新房该设在哪里!

  在冯师爷的精心安排下,张府里里外外皆已收拾齐备只等迎娶。大奎每日扳着指头算日子,杨小虎与盘步二人来求教武艺,大奎也是了了数语心不在焉。

  诗曰:痴情千里获芳心,漫漫坎坷且随行。纵有万难吾甘愿,一述衷肠与谁听?

  每每想起与黄莺相处时的情景,大奎更是朝思暮想夜不能寐。好歹熬到入了腊月,大奎竟有些情怯,冯师爷见到不免呵呵笑着劝道:“张大人稍安勿躁,眼看到了迎娶之日了,大人需养精蓄锐才好。”大奎只是点头答应着,但平生第一回娶亲不免兴奋异常。

  如此又过了五日到了腊月初六,终于盼到了接亲的日子。一清早大奎便身穿红袍腰缠玉带,头顶方巾纱冠,胸前带了红花。这身行头并非官服,而是特制的新郎衣。这是大奎按冯师爷的意思换成平民新郎服饰,取屈尊降贵门当户对之意。

  出了宅门,早有数百人的迎亲队伍候在门外。队伍最前,两队红衣旗手各十人高举赤红黄边旗幡分列左右其后是近百人的鼓乐吹呐手。再后是杨小虎一身斜襟蓝缎长袍腰缠丝绦,打扮的干净利落却也丰神玉朗仪表当当。不过杨小虎今日的职责却是牵马,今日红云好像知道主人娶亲竟也是精神抖擞。

  一顶罩红丝绸八抬大轿停在马后,四名丫鬟仆役跟随左右。队伍最后许元董虎二人带着两队舞狮舞龙队伍压阵,因是大奎取亲所以许元董虎二人皆是不带兵刃,取‘兵者不祥’之意。

  大奎在冯师爷的陪伴下上了马,冯师爷拱手道:“属下在家看好门户静候佳音。”大奎笑着拱手还礼,杨小虎扬声唱道:“起轿~!”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娶亲队伍浩浩荡荡向隆平府开拔。

  黄莺此时身着一身大红喜衣肩披霞帔坐在梳妆台前,心中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两个丫鬟站在身后正为她梳妆打扮,小红笑道:“小姐今日可真漂亮,保管张相公看傻了眼。”黄莺娇羞一笑:“他外号叫傻蛋,本来就是傻的。”两个丫鬟闻言皆是声若银铃,掩嘴窃笑。

  这时黄母上了绣楼走到房内来到女儿身边,黄莺叫了一声:“母亲”。黄母笑道:“恩,我女儿出嫁了,可要好好打扮打扮。”黄莺闻言竟垂下泪来:“女儿今日出嫁,往后无人承欢膝下,母亲须得好好注意身体。”黄母竟也落下泪来应了一声,母女二人抱在一起竟都哭成泪人一般。两个丫鬟见状慌了手脚,小翠劝道:“老夫人,小姐莫要再耽搁了。许是娶亲队伍快到了,小姐哭花了妆容须得再补,怕是来不及了。”

  黄母闻言连忙擦了眼泪道:“你看你看,我是越老越糊涂,你们赶快伺候小姐化妆,我去前堂照应着。”黄莺凄艾的唤了一声:“母亲。”黄母笑道:“傻孩子,听话啊。”说着转身下楼去了,黄母一走两个丫鬟边怨道:“你看,小姐一哭又要补妆!快些,快些…。”说着两个丫鬟又是一阵手忙脚乱……。

  
 第六十七章:迎亲周折 '本章字数:2074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08 00:52:59。0'
  大奎骑在马上意气风发,队伍再有片刻即到隆平府了。一路上队伍吹吹打打,引得百姓纷纷侧目。待到队伍进了隆平府,府尹王西元早早命衙役鸣锣开道,一路向着黄府而去。

  此时黄莺刚刚补完妆,小红在身后小心的给黄莺乌发云髻上插了凤钗。就见丫鬟灵儿跑上楼来气喘吁吁道:“来了来了,娶亲队伍到了宅门前了。”黄莺连忙道:“去告诉我爹一声,万万不能叫他这么容易的进来。快去~!”灵儿应了一声,转身下楼了……。

  黄世杰一身华服,协同夫人及一干家人早早迎出院门,远远见到迎亲队伍皆是满心欢喜。待到队伍到了近前,黄世杰已是目瞪口呆。

  大奎面带笑意翻身下马走到黄世杰面前,双手抱拳拱手深深一揖道:“小婿张大奎,给岳丈大人及岳母大人行礼问安了。”黄世杰到现在还没醒过味来:“你是…?”大奎笑着再次深深一揖:“小婿张大奎,早日冒昧无状,这里向岳丈大人告罪了。”黄世杰做梦也想不到,堂堂二品大员竟乔装乞丐混进自己家里,而且一直瞒着自己,心中不由有些生气。

  黄母在身边拽拽黄世杰衣袖道:“莫要耽误了时辰。”黄世杰强压火气笑道:“呵呵,张大人里面请。”大奎再次拜谢,当先入了黄府,黄世杰与黄母带着家人紧随其后。因大奎是二品朝官,所以黄世杰要迎出门外,进了院子才是正题开始。

  大奎一进门,身后黄世杰已经改口:“贤婿且慢。”大奎闻言转过身来,不解的问道:“岳丈大人有何吩咐?”黄世杰笑道:“久闻贤婿曾为江北红巾军神威大将军,想必武艺了得。小女在后院,贤婿自去无妨。不过须得从侧院桩上走,请跟老夫来。”黄世杰说完当先领路而去。黄老头火了,这也太不拿豆包当干粮了。

  大奎无奈只能跟着黄世杰走,杨小虎及许元董虎紧随其后。

  黄世杰将大奎带到侧院门前回身道:“这里直通后院,贤婿须得过了侧院且脚不能落地,请~!”说着黄世杰亲手推开了院门,大奎探头一看顿时傻眼。院里星罗棋布般埋着数十木桩,对面的月亮门距离最近的木桩尚有数丈。而自己所处的门口距离最近的木桩也有数丈,难不成要飞过去?

  此桩名曰‘梅花桩’为黄家祖传的绝技,此桩若要行走没有三五年腿上功夫不可行。

  黄小虎一见当先走入院中,来到院门与木桩正中喝道:“义父,孩儿为你搭桥,来!”大奎点头笑道:“如此甚好,小婿去去便来。”话音一落,大奎原地纵身而起,手一搭门楼翘脊翻身上了墙。大奎身形丝毫不做停顿门楼紧走几步再次纵身跃起,便如飞燕投林,苍鹰扑兔般纵向几丈外的第一根木桩。空中身形两个空翻,待到势尽已翩然单脚立于桩上。

  黄世杰见到如此轻功不由惊叹:“真乃奇人也。”如此远的距离尚不用人借力即可居高越到桩上,恐怕自己再练十年也是无望。

  大奎单脚在桩上一点身形又起,只见大奎走在桩上如履平地般健步如飞,转瞬到了对面最后一个桩。依然单脚在桩上一点,身形向前急纵却不是落向门前而是扑向院墙。因为木桩距离月亮门太远,只有越墙而过一途。

  岂料大奎扑到墙上,手足并用在墙面借力竟横里纵身扑向月亮门。身形在空中又是两翻已翩然落在门前,大奎回身向着黄世杰一拱手,闪身进了后院。

  当大奎走道黄莺小院前,院门前的丫鬟连忙蹲身一副:“奴婢见过姑爷。”大奎笑着掏出五两银子道:“恩,多谢来迎。”说着将银子塞到丫鬟手中,径直进了小院。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唯一不同的是楼上楼下已是红灯高挂,绯绸结彩。

  大奎不作停留来到楼门前,见到房门紧闭便扬声喊道:“黄莺,俺来接你了,开门啊”。门内早有小翠小红把守,只听小红笑道:“姑爷要进门需拿红包来。”小翠也笑道:“须得大大的红包。”大奎笑着从怀里掏出两个十两的银锭道:“我这有二十两银子,速速开门每人十两。”两个丫鬟一听,连忙打开了房门。

  二人先是蹲身做个万福,抬头见到大奎手里的银子皆是喜不自胜,大奎笑着每人给了十两银子道:“你们伺候小姐辛苦,这银子便算做打赏吧。还不快带我去见你家小姐?”小红小翠接过银子嬉笑着转身带着大奎上了楼。

  黄莺一身喜服蒙着红盖头坐在床边,此时心里小鹿一般乱撞。听到大奎走近的脚步声,双手不由的慌乱的搓着衣角。大奎来到近前也是紧张万分,过了许久才鼓起勇气道:“莺儿,我来了。”小红在一边笑道:“姑爷再耽搁,太阳要下山了。”说着取了红绸来,一端塞进黄莺手中,一端交给大奎。大奎这才警醒,连忙持了红绸笑道:“我们走吧。”

  大奎在前牵着红绸,两个丫鬟扶着黄莺跟在后头,一路下了楼出了院去了前堂。新人拜了父母,便一前一后出了黄宅。黄莺上轿前又转身与黄母抱在一起哭泣,大奎心里嘿嘿直笑:“哭吧哭吧,出门黄莺就是俺媳妇啦。”

  等到新娘上轿,队伍依然吹吹打打向着来路返回。大奎坐在马上那叫一个意气风发,此刻仰望晴空万里便如自己此刻的心境一般。

  遥望远山,虽是冬雪皑皑却也觉得如诗如画!

  迎亲队伍浩浩荡荡回到吴县张府,大奎下马来到花轿前。等到落轿,小红小翠掀开轿帘扶着黄莺下轿。依然如前以红绸相牵,大奎在前黄莺在后进了张府。

  一切按部就班,当大奎将黄莺送到后院门前,小红小翠这两个陪嫁丫头便一左一右拦住去路。小翠笑道:“姑爷送到这里便可以了,请回吧!”大奎一愣急问道:“为何不叫我进去?”小翠道:“你与我家小姐还未拜堂成亲,故此姑爷不便进入。”大奎急了:“这却是何道理?”

  
 第六十八章:朝中百味 '本章字数:2093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08 00:53:20。0'
  岂料身后传来冯师爷的笑声:“呵呵呵,大人难道忘了?我等尚需赶赴应天由吴王主婚方可!”

  说话的功夫,小红小翠两个丫头已经扶着黄莺进了院子,随后‘咣当’一声关了院门插了门栓。

  大奎站在那里直挠头:“那我们来这里做什么?”冯师爷笑道:“属下已安排好车马,明日一早即可出发。黄老镖头及其夫人现在应该已经启程了,预计再有半月即可到达应天。我们在应天回合后再由吴王主婚,到时你与黄小姐拜了天地,方算有了夫妻名分。”大奎闻言不禁低声问道:“本官是否可以见见黄莺?”冯师爷呵呵笑道:“这可不行,在未拜堂前新郎与新娘是不能见面的。”顿了顿冯师爷又道:“大人放宽心耐心等待,走走走,到前面喝酒。”

  大奎跺跺脚,跟着冯师爷去了前院。因为明天还要赶路,所以众人皆不敢多喝。一夜无话,第二天天一亮,门外早早有送亲队伍恭候。队伍中备办了两匹健马拉的煖轿马车。车后两辆板车拉着嫁妆,更有百名青壮的护亲队伍。大奎在前牵着红绸,两个丫头扶着黄莺在后出了宅门。直到黄莺及两个丫头上了马车,大奎与冯师爷及护卫亲随众人各骑了健马随在车马四周。

  队伍再次开拔,取道应天。路上虽是青山雪景不尽,但大奎却无心欣赏。一路上晓行夜宿缓缓行进,直走了近二十天方到应天……。

  大奎与黄莺按照吴王懿旨,当天就在大奎应天的宅子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