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崇禧黯然而去,他看破了李宗仁只是一块空招牌,而蒋介石的”领导地位“也风雨飘摇,随时随地会有人取而代之,问题是这个人是谁呢?这位”小诸葛“希望是他自己,但这种”苦心“的结果,白崇禧在台北孵了十年豆芽,却动弹不得:回教团体凡有什么集会,白崇禧申请出国参加,一次都未蒙”极蜂“批准过,因此”小诸葛“是否真有”神机妙算“,也很难说,这是闲话,带过再说。
这边的白崇禧黯然离去,那边的蒋经国却高兴地蹦了起来:”哈哈!好极了!英国军舰同他们开火了!“
”什么?“蒋介石的神经一震:”打起来啦?“
”打起来啦!英国军舰和共匪的渡江部队打起来啦!“
蒋介石瘦削的脸上掠过罕见的笑容,忙说:”那共产党打不过军舰的,外国人的军舰多厉害,这下子对我们有大帮助!“
蒋经国读完电稿却笑容骤敛,哭丧着脸道:”外国军舰已经给他们打垮了!“
”你说共产党的木船已经给军舰打垮了?“
”不,亚伯,是外国军舰给共产党打垮了。“
”啊啊——“蒋介石神色沮丧,疲乏地问:”是怎么一回事啊?“
”新华社有消息,“蒋经国道:”外国通讯社也有消息外国人说:英国军舰昨晚开到火线,给共产党的炮火打死四十二人,打伤六十人之多!一万吨的巡洋舰伦敦号昨夜运了十五具尸体到上海港口,黑天鹅号也同时到达,舰上没有死亡,但水兵有五名受重伤。外国人还开出一张伤亡清单,说亚美菲斯号死十七人伤二十人;伦敦号死十五人伤二十人,黑天鹅号伤五人;伴侣号死十人伤十五人。“
蒋介石紧张地听着:”他们不增援了“
”没有提,“蒋经国道:”但新华社有不同的报道,说这件事值得全国人民注意。“
”他们怎么强辩?“
做儿子的叹道:”他们振振有词,口气不象强辩。他们说:’在镇江、江阴的渡江作战中,二十日我军攻击北岸敌桥头据点,及江中许多洲岛,准备大举渡江的时候,除和国民党陆军作战外,还要国国民党的海军作战。二十日上午有敌舰两艘自东向西开来,向我泰兴县西北扬中县正北名叫口岸的北岸桥头阵地发炮,其目的是阻止我军向中心洲进攻及展开船只渡江。我军炮兵当即奋勇还击,敌舰一艘被毁,当即下沉,另一艘负伤向西驶至镇江附近大部下沉,此时又有一艘敌舰自铁江方面向东开进,至口岸附近向我阵地发炮,我再还击,又将敌舰击伤,该舰向下游驶去。“
蒋介石道:”这样厉害啊?“
蒋经国透口气道:”他们还广播说,二十一日早晨那两条军舰一到,共方就先发炮,使它们不能接近,接着又把它打伤,向来路江阴方面逃掉。共方说由于这一次对敌舰作战的胜利,击破了敌舰企图阻止共军渡江的计划,他们才能在二十一日下午大举渡江。当共方和那五艘军舰作战时,江中还泊有几条战舰,同那五艘相距不远,只是怕共方炮火厉害,没有大打起来。共方说,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他们还以为所有交手过的军舰都是我们的,直到各方面的报告到达,才知道那七艘军舰中,竟有四艘是英国军舰。在这四艘英舰中,有三艘在战败后向江阴以东逃去,大概是逃往上海;另外一艘搁浅在镇江附近江中,要等共军占领镇江之后,才能调查清楚。“蒋经国又接过一份电报:”共方最后说,在这一次作战中,共军伤亡二百五十二人,阵地及武器被毁一部。“
”打啊!“蒋介石喃喃地说:”英国军舰就不打啦!“
”现在还没有消息,“蒋经国呵欠连连,”不过,据说这件事引起英国朝野人士的极大反响,保守党领导人邱吉尔先生扬言,要对共匪‘实行武力报复’,艾德礼首相说,‘英舰有权进入中国的长江……’“
”很好,很好。“蒋介石道:”这件事可以做做文章。“
”亚伯,我们睡吧!“蒋经国已经好几夜没睡了,”四小时以后,我们要离开溪口了……“
”经国,“做父亲的却没有睡意,”告诉报界,让他们多写点文章……“
蒋经国摇头道:”这件事,我们刚才几个人商一过,觉得这件事不宜宣传。“
”为什么?“蒋介石急道,”我不是说过吗,让英国出来给我们打,这有多好!“
”我们也想过,“蒋经国道,”英国人说说大话,吓唬吓唬共产党是可能的,要他们真刀真枪跟共产党拼,他们不会那么傻。他们的门槛精着呢。这件事只能当作意外的事件,不管四艘英舰的目的是什么,但他们决不会跟共匪火并。再说,共产党打外国军舰,“他咽了口唾沫,”目前还是不提为妙,一提,人家反而会认为,共产党好!那我们不是更糟了?“
蒋介石想想儿子的话也有道理,于是不再吭声了。
”亚伯!睡吧!明天还要……“
”周岩来电话了?杭州都准备好了?“
”都准备好了,亚伯睡一会吧!“蒋经国道:”杭州治安没有问题。土共不足惧。笕桥航空学校更没问题。明天陶希圣和我陪亚伯去。“
第二天清晨,在戒备森严中蒋介石出得房门。他不停地回顾着,这个风景秀丽,面溪背山,既有古色古香、封建味道十足的庄院,又有枕溪卧流、洋里洋气号称”小洋褛“的”故居“,渐渐地远了。他的心头一阵酸楚,眼前变得模糊起来。出了溪口,回头望去,只见雪窦寺和妙高台更加远了。回溪口的这几个月,他曾几次由入山亭登四明山东部到雪窦寺凭吊,礼拜佛像,并登妙高台眺望和漫步千丈岩。然而,这一切都已经变成了往事。
”还能回来吗?“蒋介石双目直瞪,一言不发:”那些几十年来一点一滴修造起来的‘蒋母王太大人墓’,那些设备、那些名胜,恐怕共产党一进溪口,便会点滴不留了。……“如果说南京的得失是蒋介石政权的象征,那么溪口的”兴衰“该是蒋介石个人”命运“的象征,将介石对溪口的依恋之情远胜南京……
”亚伯,“蒋经国有意为他解闷道:”今天天气不错,不冷不热。“
蒋介石听而未闻。
”亚伯,“蒋经国再说:”陶先生在后面车子上,他说一到笕桥,不必同李宗仁他们见面,由他们自机场到达航校,休息一会再说,立刻召见恐怕——“
蒋介石这番可听清楚了,却疲乏地问:”溪口的人,都知道我要离开吗?“
”他们不知道。“蒋经国道:”侍卫官说是到杭州开会去了。“
”他们知道局势吗?“
”这个,他们也不大了了。“
”他们会到太夫人坟前打扫吗?“
”一定会的,我们还留了一批人。“
”雪窦寺呢?“
”方丈昨夜来过,我挡驾了;今天一早他又来,侍卫长也挡驾了。“
蒋介石生气道:”你们应该让他见见我。“
”不,“蒋经国道:”亚伯这几天有多少要事要做,一天到晚开多少会,电台一天发出多少万字,我们已经没有功夫同这些人见面了。“
”你不知道,“蒋介石叹道:”我有话吩咐他。“接着把窗上绒布拉开,遥望纵横阡陌,不由得落下两滴眼泪道:”经国,我老了。“
蒋经国大惊,强笑道:”美英各国,国家最高负责人都有好几十岁,亚伯还不算老。“
”我说我是老了,“蒋介石泪水直流:”经国,我到溪口已不知道有多少次,这一次的情形却大大不同,我总感到,这是我最后一次离开溪口,这辈子恐怕再没有机会回来了。“说罢掩面,不断啜泣。
正是:别时容易见时难,南柯梦里再见面。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第三十回 西子湖畔 蒋介石前后布阵 石头城里 李宗仁左右为难
话分两头。却说李宗仁在二十二日清晨,率领何应钦、白崇禧、翁文灏、张群、顾祝同、周至柔、桂永清、吴忠信、黄少谷等内阁阁员飞向杭州,人人怀着紧张不安心情,齐集笕桥空军学校会议室内。在凝重的气氛中,翁文灏低声向李宗仁笑道:”自从政变以后,三个多月来,你还是第一次同他见面,还主张打下去吗?“
李宗仁也低声说:”不,不,不能说是政变,给他们听到,我又要吃不消了。“他苦笑:”至于打下去,咳!咏老有高见么?“
翁文灏忙摇手道:”我什么意见都没有,我只是奉命前来,“正说着,白崇禧悄悄地走到身旁,翁文灏心头明白,两人准有私房话,便走向草地眺望。白崇禧道:”在南京同您说的话,请别忘了,“他咬牙低声进出两个字来:”摊牌!“
”好好,“李宗仁不安地说:”知道了,“接着又说:”来了。“边说边迎出去。
蒋介石持手杖踽踽独行,蒋经国、陶希圣左右侍候,背后一大堆侍卫官。双方一番寒喧,两旁坐下,蒋介石朝众人苦笑一声,异样地说:”都来了。“
”都来了。“有人低声附和。
”现在,这个,“蒋介石道:”这个局势,大家,都看到的了。我以为没有关系,我们还有大西南大后方做基地,还有几百万人,还有海空精兵,比共匪当年在延安时好得多,而且我们还有美国援助,大家,大家不必灰心。“
众人闻言,齐在心头叹气。
接着展开讨论,有人主张用当年”江西剿匪“时的”古法“,蒋介石点头道:”此法甚好,当年江西剿匪,我们是打胜了的,今天再加强保甲制度,三光政策,也有点用处,而且大吉大利。“接着继续讨论南京、上海要不要守?端的是议论纷纷,最后蒋介石道:”这样吧,守南京似乎不易,上海非守不可,我们在上海的准备,共产党有三百万人马也攻不进,我认为应该守住上海,以及沪杭路一带,“他吃力地说:”长江,给他们过了;钱塘江无论如何要守住!浙赣路,是我们今天的主要防线,大家有什么意见?“
与会者纷纷发言,何应钦大叫道:”我们要抵抗到底!“蒋介石闻言脸色陡变。
众人正诧异间,蒋介石声音微抖,说:”对于共匪,我们不能说成‘抵抗’,我们要说‘戡乱到底……’“陶希圣见状起立转圜道:”总裁说过,今后只有戮乱到底,不能三心两意!而且事实摆在面前,我们在人力、物力、地区各方面,不但比共匪在延安时为强,而且也不在今天的共匪实力之下。因此总裁再三昭示我们:胜利是我们的,只要三年两载内世界大战爆发,我们便能收回全部失地!因此今天的会要大家研究研究,怎样打下去,和怎样打得更有把握。同共匪谈和是做不到的。“陶希圣咳声嗽:”在那个什么协定上,简直没有我们说话的地方,这还象话?希望美国发表声明,这种想法也是做不到的,因为有困难。李代总统曾经向总裁报告说,四月十五日他曾同司徒雷登大使在南京商量过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阻止共匪渡江的问题,李代总统建议由美国马上发表声明,由美国总统或国务卿出面,声明共匪渡江,对美国安全是一种威胁,不许过江!司徒大使非常同情这个建议,而司徒大使的深表同情,又使李代总统感到莫大的鼓励!但这样做是有困难的,共匪过江对美国安全是威胁之说,理由似乎还不够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