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李好[完结]-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扛蚧乩矗�
  刘氏忙说道:“知府老爷想要纳妾,在州府就能找到人家,你这不成,别想这个了,安安稳稳的,把这日子过下去吧。”
  杜有良听了有些心动,“真的有这个事儿?真的那孙牙婆和知府家那边有关系?”
  “爹,我骗你干啥?要不是有底气,我干啥今天要和那边撕破脸?他们不就是仗着有个举人吗,就瞧不起咱们,等我进了知府衙门,看还有谁瞧不起我们一家子!”
  杜柳对自己的相貌是很自信的,她和刘氏长的有七八分像,刘氏年轻的时候,也是长得漂亮,杜柳可不想浪费了自己的花容月貌,以前是想着给秦家的小公子当妾室,可是现在却不想了,虽然听说那知府年纪大了一点,但是是个大官,就算是那边中了进士,想要做到知府,也得好几年呢,这样以来,她想怎么对付那边,就怎么对付那边。
  再说,她也不想一辈子跟那酱料坛子打交道,成天黑乎乎的,白瞎了自己一身的容貌了!
  知府老爷?杜有良心动了。对刘氏说道:“不如,咱们问问孙牙婆,要真的是那样,比嫁到袁家不好多了?”
  刘氏说道:“这样不好吧,都已经交换了庚帖了,这明年都要嫁人了!到时候闹出不好,就不好了。”
  “怕啥?只要柳儿成了知府老爷的二房,这整个云阳县都没有人敢惹得起咱了!再说,现在是柳儿不乐意,咱们强行的把她嫁到袁家去,到时候这日子能过的好?”柳儿自小就心高气傲的,一般人还真是不配她。
  刘氏想了想,说道:“那就等这个年过后再说吧。”
  “也对!”过年的时候,袁家的人还会送年礼呢。
  杜柳带来了一阵冷空气,不过很快就已经刮走了。犯不着为了这样一个人和这样一家子生气。
  他们自己的日子还要过呢,干啥为了别人的错误让自己不好过?
  二姑母杜梅也在年前过来了一趟,今年,凭着她的闹功,真的把家给分了,然后自己和丈夫过起了日子,本来嘛,杜梅觉得她儿子都要娶媳妇了,还在一个锅里搅合,实在是忍受不住了,他们又不是长房长子,干啥非要跟在别人屁股后头,他那些大伯哥也不像自己大哥那样有本事,一个人都能养活一大家子,所以何必打肿脸充胖子,直接分了得了。
  其实另外几家早就想分家了,只不过是她公公婆婆不乐意分。
  现在好了,各过各的,以后就是娘家给了东西了,她也不用上交。
  她还真的朝娘家借了钱,自己和丈夫在镇上支起了一个早点铺子,每天都去卖早点,每天也有钱入口袋。
  现在因为是大哥他们回来了,就歇了一天,过来看望看望。
  杜榆发现,自己的二姑母都胖了一圈了,难道是天天吃早点吃的?
  过年的时候,这个闹腾呢,真是让人头疼,现在心宽体胖了,倒是感觉这脾气也柔和了一些。
  这次二姑母过来,倒是没有再说借钱的事儿,而是还换了一部分钱,表示自己不是借钱不还的人,让几个嫂子和弟妹们都明白,她可不是只想着占娘家的便宜。
  不过对娘家给自己的东西,她也是来者不拒,毕竟,大姐那边也有不是?
  这个年过的是想当的热闹,三十的时候,上完坟,他们还去了杜家的祠堂,有选出来的族长领着一起祭拜了杜家的祖宗们,当然杜有忠的祖父和祖母的牌位也在这个祠堂里面,还在很显眼的位置上,这也是因为杜有忠如今出息了,所以子孙越有出息,在底下的祖宗们都越是受人尊敬。
  且年初一的时候,杜老爷子他们几个,就去了村里辈分大的几个杜家长辈家里吃酒去了,祠堂修好了,身为杜家人都觉得很自傲,比旁姓人都要有归宿感,毕竟别家谁现在有这个本事能修祠堂?
  这个年过的也是特别热闹,杜榆家里请客的时候,也就是杜家德高望重的几家里的长辈过来了,不然都过来,那肯定也盛不下。
  因为杜有忠还要去青阳县把县试给弄好了,另外还有东西也要搬回来,所以就让杜有忠带着胡氏去了,而杜榆他们几个则是等十五过后,去县城那个自己家的院子里呆着,一方面,杜大郎要去省城参加院试,另一方面,杜二郎也还要继续读书呢,这次因为在县城里有了住的地方,所以杜二郎去锦溪书院读书,就不成问题了。
  只是那边院子,也是从来没有杜家人住的,这次光打扫就得很长一段时间。
  齐氏大手一挥,“让你四婶和五婶都过去帮忙,反正都是在县城里,咱们家也有马车。”
  如今是在自家的地盘,不像青阳县,还隔得那么远,送东西也方便。
  所以过了正月十五后,两个车子装上东西,从齐氏手里拿了县城院子的门,杜有德和杜有全也跟上,带着杜榆他们兄妹三个去县城去了。
  到下去就到了,这个院子,杜榆还是第一次来呢,环境还不错,打开大门,里面还有好几棵碗口粗的果树。
  真的是果树,有一棵还是樱桃树,她以前也认识,剩下的几棵,暂时认不出来,不过四叔和五叔都认识,说有几棵是桃树,还有几棵是梨树。
  “那前几年,这些树结的果子岂不是就白白的落下来了?”杜榆真是觉得可惜了。
  杜有全听了哈哈大笑:“榆儿啊,你还真是,怎么能想成这样呢?每年要结果子的时候,娘就让我们过来,把果子都摘了,顺道在县城直接给卖了。”
  这还真是符合自家奶奶的性情了。直接卖钱。绝不浪费!
  “你奶奶说,你们隔得远,送去也烂了,还不如卖钱了呢。”
  “那你们都不吃啊。”杜榆问道,这就是几棵果树嘛,给家里人吃,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没事儿,来一趟县城也不容易,再带回去专门吃,这也太浪费了,还是卖钱了好。”
  杜榆一听这话,就知道是自家奶奶说的,肯定是舍不得大家吃了。
  乡下人家,除了自己门口种几棵果树外,剩下的想要吃果子,上山上摘野果子,也就这几种方法,真的要花钱买水果,那是不可能的,有那个钱,还不如买几斤肉呢。
  杜有德说道:“我们也能吃到果子的,每次过节,楚亲家那边都能送来东西,秦员外家里也会送的。”
  所以他们并没有觉得自己被亏待了,这些东西可不就是看到大哥大嫂的面子上才送来的,而且大哥大嫂他们因为距离远,还吃不到呢。
  他们还觉得对不起大哥他们呢。
  这个四合院,坐北朝南的正房都有六间,一排立着,正房后面还有一片竹林,清幽幽的,估计夏天的时候,肯定很凉快。
  左右是东西厢房各四间,门口那边还有一排倒座呢,正好有意见是厨房,这厨房也挺宽敞,里面有两个灶台,一点儿也不拥挤。
  “这里怎么没有茅厕啊,到时候怎么上厕所?”杜有全看了半天,也没有这个玩意儿。
  杜大郎说道:“县城很多人家都是没有茅厕的,不过有专门收夜香的。”
  也就是有恭桶了,早上的时候,直接放在门角,自然有人专门收了,还能给你刷干净了在放回来。也有人家是自己洗恭桶的,当然,这得一个月给收夜香的一些钱。自己洗恭桶的,每个月就少收一点儿钱。
  也是一种职业。毕竟县城的人谁家也不会收着这当肥料。
  杜有全他们算是长见识了,这县城里的人,果然和他们乡下不一样啊。连上个厕所都这么讲究的。
  其实杜榆他们在青阳县那边都是这样了,那县学分的地方,也是根本没有地方专门给你建一个茅房的。恭桶就成了必备品。


☆、134 买人

  因为不放心杜榆他们三兄妹;所以最后杜有德和赵氏留了下来,一直照顾到胡氏他们回来。
  杜二郎也是到锦溪书院报道了,每天早上;让四叔送过去,然后中午送一顿饭;再下午接回来。
  “这样不行,四叔天天只能忙着二哥的事儿了;必须得添人了!”杜榆觉得这样对四叔也不好了。四叔又不是专门来伺候他们的;还是自家的长辈,这完全围着二哥转;也不像话。
  倒是四婶赵氏觉得挺好的,除了有些想念自己的女儿杜樱外,其他的天天做饭什么的;都得心应手。
  “咱们得买个赶车的,还得给大哥你和二哥买个书童,锦溪书院外面要是吃饭的地儿就好了,也不用还要送饭去。”
  可是这事儿也不是杜榆能决定的,锦溪书院这么多年了,一直是这个样子,别人家下人都有几十上百的,腾出一两个,专门伺候一个主子,那就是根本不成问题,像他们这样的,就明显的觉得捉襟见肘了。
  杜大郎也觉得是该买了,只是奶奶那边也要说一声。“我回去说一声吧。”杜大郎为齐氏的长孙,目前又是最有出息的一个,他的话肯定管用。
  果然杜大郎回去了一趟,就带来了好消息,齐氏同意了。
  “只是奶奶那边说她不需要,给我和二郎准备就成了。”杜大郎说道。
  肯定是大哥以学业为主,需要买人了,所以奶奶才答应的。
  唉,自家的奶奶啊,那就是自己能动手的就动手,可是一旦涉及到孙子们,那就是可以从宽了。
  杜大郎说现在他需要去省城院试,身边得有个书童打理自己的东西,而二郎现在在书院读书,大家都是有书童的,所以单他一个人没有,也是不好的。
  这样一说,齐氏就赶紧答应了要给两个孙子买书童。
  “还要给我银子,我没有要,说爹那边给了我们钱,也够用。”杜大郎说道。
  这两年的钱齐氏都没有要,所以他们这边是有钱的。
  杜有德和赵氏也知道了这个事儿,赵氏有些手足无措,“大郎,是不是我们做的不够好?”
  杜大郎忙说道:“四婶,确实是我们手头上需要人了,原本早就该买了,现在奶奶答应了,所以才要准备的。”
  杜有德忙对自己的老婆说道:“你在瞎说啥呢。哪有你这样说话的?大郎他们买了人又咋了?”
  赵氏不敢说话了,杜榆忙道:“四叔,四婶也是一片好心,您别这样说她,以后啊,咱们家肯定还会买人的,现在只是开始。”自己的四婶,估计是有些自卑,本身是从山那边来的,娘家的家境是最差的,还只生了一个女儿,所以才会患得患失的。
  在齐氏手底下过日子,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在县城,脱离了齐氏,她也比以前轻松,所以生怕自己做不好。
  就如三婶高氏那时候,一直肚子没有动静,眼看着赵氏都怀上了,她还不是怕这怕那的?后来儿子一生,就又恢复了自信。
  反而是赵氏有些畏首畏脚的了。
  难道真的是婆婆太强势,所以儿媳妇都弱势?
  可是自家娘不是挺好的吗?也没有被打压下去啊,可见还是自己个的心态问题。
  既然说要买人了,那就开始实施,杜二郎听说了,也摩拳擦掌,表示自己要亲自选一个书童,毕竟是以后要伺候他的。
  所以就专门等到了书院休息的时候。
  楚家也派人过来了的,不过对于送人这个事儿,楚家倒是没有说,毕竟这下人还是自己个买的合适一些,楚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
  他们搬过来第一天,楚家的人就上门来看望他们了的,还送了些吃食。
  就连这牙婆也是楚家介绍来的,楚家在县城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