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银色诱惑-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人无私欲必刚强,性情刚烈必然胆大,胆大妄为,办事就不看脸色.,不计后果,无意中就可能触犯龙鳞。这龙鳞就是权势,是触不得的,虽有上方宝剑,这擅杀大臣也是对皇权的蔑视,所以没有皇太极的反间计,袁崇焕也必死无疑。崇祯皇帝后来不是不知道自己错杀了袁崇焕,但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也只好将错就错错了。我举的只是例子。中国的‘官本位’传统导致了金字塔式的结构形式,层层领导只对上一级负责而缺少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仅靠‘道德自律’就可能出现伪君子式的人物,这些人物就可能成为表面道貌岸然的土皇帝,在他所管范围内便可肆意妄为。当然郑东这类小毛虫不会有岳飞、袁崇焕这样轰轰烈烈、名垂青史般的杀身之祸,但像他这样得罪那么多人,没准贪官和奸商与黑道勾结弄死他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道光皇帝只能流放林则徐,而民间传说林则徐则是被鸦片商人毒死的。

他们不是坚持原则吗?而赫鲁晓夫,也就是苏联共产党的主席则说,脑袋掉了,原则还有什么用。

海牛像是卖弄学问那样一口气讲完上述的话,还问:“张小姐,你听明白了我的话吗?显然你并不明白。那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政治有时是冷酷无情的。我不问政治,但是我懂文化,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政治的故事,‘斧声烛影’千古之谜啊!‘假若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谁复知’,用在王莽身上可以,用在那些自命清高的共党清流人物身上也同样适用的。”说完竟悲天悯人地长叹一声。

听了海牛上述这段故作深沉的话,张丽姗女士冷笑了一声,仿佛觉得这海牛看上去文质彬彬的,而骨子里却阴森冷酷得很。她说:“你的意思,是像皇太极、完颜阿骨打那样借刀杀人。”

“不、不、不,善良的小姐,我是诗人、文人不是屠夫。对老东西、郑东一流的人,最好的办法是将他们闲置、冷冻起来。冷冻懂吗,放进冰柜里去。这伙人入世精神极强,有责任感,有正义感,有事业心,甚至与共党政权历史渊源极深,像老东西本身就是打江山的一辈,参加过韩战。郑东这些人的父亲一辈与我们父亲一辈在战场上厮杀了一辈子,他们是不忍心父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腐败、堕落下去而最终丢失掉的。所以他们还有一些使命感,参与意识极强,把他们冷冻、闲置,剥夺他们的参与权力,就是打断了他们的狗腿。至于动用黑社会那只是万不得已的下策。江南命案,也就是刘宜良案你不会不知道,那对党国危害太大,后遗症太多,也有失人心。这种冷冻、闲置,也就是你那亲爱的谭冠大叔所说的‘挂’起来。”海牛笑着说。

张丽姗女士奇怪地反问:“你说什么,谭冠怎么说是我的大叔呢?”

“你是装糊涂还是真的不知道。这谭儒文将军和你舅公是世交,谭儒文就是搭你舅公那条护卫舰去的台湾基隆港,当时你爸爸也在船上。这谭儒文是什么人?就是谭冠的爸爸,难道还不是你的大叔?。”海牛故作神秘把那张喷着烟臭的嘴贴近了张女士那精致白嫩的耳朵边。

张丽姗略带愠怒地挥了挥手,像是驱赶那口臭似地说:“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像是一个侦探?”

海牛自豪地说:“我是干什么吃的,你应该明白。你对我底细不也清清楚楚吗?我们两个基本相似的人在一起还用得着装相吗?你我同舟共济,对大陆和台湾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我都做过研究。”

张丽姗故作娇嗔地说:“你这个人真讨厌,像是一头鹰犬。”

“对,我们都是党国的鹰犬,不过我们的皮毛更漂亮美丽罢了。不过我这会儿更想当你的一条小狗,为你添添脚趾头呀,什么的。”说完竟放肆地用手拍了拍张女士丰满的胸脯,下流地笑了。

张女士打掉了他的手,嘴里说:“讨厌,你这家伙真坏。”脸上却给了他一个甜甜的媚笑。

海牛意味深长地对张丽姗女士说了这么一些莫名其妙的话。

当时张丽姗女士对郑东毫无印象,她像是听传奇故事一样听过了,也就忘记了。直到一年之后在法兰克福与郑东相遇,她才领会了海牛话中深藏着的微言大义。

他们相挽着手,走出了“聚春园”餐馆,夜已经深了。大街上的霓虹灯闪闪烁烁,十分迷人。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107

台北的春夜。暖风在林立的高楼问回荡,闪烁的灯光把夜的景色装点得迷蒙而诱人,月色在辉煌的灯光下反而显得有几分黯淡。

一幢幢高低错落的大厦装潢着巨型的霓虹灯,参差不齐地矗立在黑暗的夜空里。闪烁明丽的灯光五颜六色,耀眼夺目。鲜亮刺激的招牌相映成一排灯的走廊。宽阔的马路上来来往往的轿车、巴士川流不息,衬托着城市的繁华和夜生活的丰富多彩。偶尔驶过的摩托车上,带着头盔的青年载着打扮入时的小姐,大胆地穿行在滚滚车流中间,“飞车族”正旁若无人地表演着纯熟的车技,摩托车发出阵阵呼啸的噪音。

街头各色简易帐篷点缀的大排档里坐着年轻的情侣,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小吃,一边窃窃私语。

路上的行人并不多,明亮的灯光使黑黑的夜空反衬得更加高远迷茫,显出将近午夜时分街道的冷清。张丽姗女士和海牛先牛以文人的随意和散漫,相依相搀地穿行在灯的走廊里,感受繁华都市里鲜亮的宁静。他们像是年龄悬殊的父女,却更像是一对午夜寻欢的情人,或者是关系暧昧不清的ji女和嫖客去感受夜生活的**。不过这海牛先生光头锃亮,后脑勺的长发却时时在醉人的春风里飘拂,花格子衬衫,牛仔裤。黑框眼镜下小胡子剃得齐刷刷的,铁青的下巴延伸下不少赘肉,很显浪漫的福相。这张丽姗女士秀丽的脸庞,玲珑的身材,一头秀发盘在脑后倒是很斯文贤淑的模样。他们走过基隆河大桥,穿过中山北路,不远处就看到了高高耸立的圆山大饭店。饭店后面是宽阔的“忠烈祠”广场。

“忠烈祠”广场上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这里供奉着为“国家”、“民族”献身的党国“烈士”,有点类似日本的靖国神社。厚重的大理石门楼有着三个拱门,上面雕刻着美丽的花纹浮雕,中间的拱门上高悬着“忠烈祠”的字样。张女士和海诗人手挽着手很亲热的样子,穿过拱门。手持步枪,着装严整,胸配穗带,头戴钢盔的卫兵表情肃穆地注视着进进出出的游人,他们纹丝不动,连眼皮都不眨一下,看上去像是两个毫无表情的雕像。

他们穿过拱门就是个很大的广场,如茵的草坪,修剪齐整的冬青树,三三两两的人们静静地伫立在灯光下,等待着每小时的换岗仪式。这是台北的一大景观。

广场前并排横着三道朱红的大门,门上有金色的兽形门环,廊柱呈朱红色,门廊上的藻井绘制有精致的五彩图案,古色古香。大门紧闭,夜间是不开放的。但白炽灯辉映下的夜色中隐约可见高高的祠堂,那是一座大屋顶式建筑。明黄色的琉璃瓦,红色的廊柱,宫廷式的建筑里面安放着为“党国”捐躯的“英烈们”的骨灰盒和牌位。时间已接近换岗时间,广场上的灯光下疏疏落落地聚集着三三两两的人群,张女士和海牛先生也站在那里。每到这里张女士心中就会涌动起一股莫名的哀伤,她的舅公和她的爸爸都安放辛汶里。骨灰盒里空空如也,仅放着舅公和爸爸生前穿过的衣物、白色.的海军军装和当年老当家所赏赐的那些精致美丽的勋章、奖章,想到这里她的眼睛里总会涌动起一股热泪,心里隐隐出现某种像是被刀割那般难忍的疼痛。

眼前,一支由5名士兵组成的队伍“笃……笃……笃……笃 ……”操着整齐的步伐,甩着臂膀,正步走出大门。但见他们上了 刺刀的步枪在夜色的灯光下闪着寒光。步枪被推起,上膛,旋转,顿地,立正,敬礼,相互交换位置。你来我去的,厚重的皮靴把水泥 地踏得“嘭嘭”作响。这换岗仪式隆重规范,煞有介事的有如英国 伦敦白汉金宫门前身穿中世纪皇家制服的卫士,很有点看头。

看到这种花拳绣脚。显示骁勇的卫兵,她想起了她的舅公和爸 爸。这就是她向海牛先生讲述的她那个家族的故事了,这故事要追述到国民党军队败退台湾前的上海,时间也是在子夜。不过那 夜的码头上静悄悄,黑沉沉的,只有惨淡的路灯闪烁着几点阴森的光芒。黑暗中发生的故事显得有点悲惨和凄凉,犹如在暗夜里狼 狈逃窜的黄鼠狼,匆匆挟裹着偷盗的财物乘着夜色掩盖劣行。十几年后发生在中国大陆沿海那场震惊中外的大海战更是将这点悲 惨和凄凉埋葬得干干净净,连那两具孤悬海外的尸骨都彻底地被大海的浪滔冲击得无影无踪,惟留下泡沫似的幻影闪烁着历史的 折光。这是台岛老当家一次反攻大陆不成功的尝试。谈起往事,

张女士长长的睫毛上挂着泪花,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

108

1949年1月某日,那是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黄埔路两旁高 大的法国梧桐树,光秃秃的枝丫在灰蒙蒙的天空里兀然错落地伸 展着。柏油马路上一辆辆轿车鱼贯驶进戒备森严的中央军校。车 里大员们的心情和这恼人的气候一样使人感到忧郁和压抑。

老当家在首都南京的黄埔路官邸将正式宣布下野,由李宗仁先生接替担任代总统。

官邸坐落在国军的中央学校内。老当家是黄埔军校校长起 家,对军校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南京城内的官邸就设在离总统 府不远的军校大院内。那里原本应该是绿树森森、繁花杂树簇拥 着的整齐校舍。而这一年的冬天却显得分外寒冷而漫长,校园内 始终凝固着冬天的萧条和疏落。

在校园宁静的一角又有高墙单独围着的一个小院,院内花草树木繁茂,景色迷人。一幢红色的两层楼小洋房,就隐藏在花木扶疏的林荫丛中。然而,那是一个残冬的天气,冻云紧锁着阴暗的天空,寒风在洋楼外呼啸。院内花木凋零,衰草枯扬,和整个国府的政治形势一样显得凄凉而惨淡。淮海大战败局已定,老当家的嫡系部队黄伯韬兵团的18万官兵全数被歼,翁文灏内阁垮台。这边桂系大将副总统李宗仁、白崇禧又和中共眉来眼去,逼着他下野,

好和共产党谈判。美国的杜鲁门总统也是落井下石。极力扶李而抑蒋。总之,寒风冻云中的黄埔路官邸接到的全是令人沮丧的消息。老当家在那个寒冷的季节里,无可奈何之中挥笔写下的对联竟然是:“冬天饮寒水,雪夜渡断桥。”其心境之落寂由此可见一斑。

那天官邸的晚宴是在暗淡的气氛中进行的。席间虽有京苏大菜、葡萄美酒佐餐,参加宴会的国府大员们心情却分外沉重,个个满腔愁云,默然地吃着。有的吃着、吃着竟然伏案大哭。这人就是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为了模仿总裁蒋介石,原本黑油油的头发全部剃去,也成了一个大光头,不过今天这光头不够油亮,原本笔挺的陆军上将制服也不够齐整,这会儿正哭得抽抽噎噎像是一个哭灵的小媳妇。大家面面相觑。

但见老当家沉着脸一推筷子,他面前那血红的匍萄酒全部洒在洁白的餐桌布上。

大员们忘不了几个小时之前刚刚结束的御前会议,他们徐徐迈上官邸的台阶,跨进客厅,里面摆放着一溜红木荼儿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