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末日避难之家园 作者:阿苔-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委们在村民报了几次案后,就在全村装了摄像头。有些人就被村里的监控摄像头拍到,或被村民抓到。村委们特意制定了新的村规,对在村里行不法之事的人,一开始不用当众惩罚,只需要列出一张违规确认单,让这犯事者的家人和所挂靠的子户或主户所有成年家人一起过来,一起确认违反村规的行为,一一签名和按手印。这单子村委把原件复印,给犯事者家、子户或主户的户主,人手一份,原件留档。

村规规定,村里的人不得干违法的事。要是违反这条村规超过三次,全村通报批评,村委里留档的原件确认单被公示。要是情节严重的,不用超过三次违规,就要召开村民大会投票决定是否将犯事者驱逐出村。情节严重与否的标准,一于参照国家法律标准。

村委们自信,要从村里找出几个谙熟法律条文的专业人士,还是很容易的。自从有几个不长眼不长心的新人被开出一张违规确认单后,村里就再也没有发生过偷鸡摸狗的事,严重一点的违法事件就更没有了。

除了这些琐碎的小违法事情,村子里刚开始,在原住村民和外来人家之间,还发生了一些不太和谐的事。以村民们的说法,就是有些家长在作天作地作死。

之前外来的人陆续搬到村子里住下来后,每天上完工,傍晚时夏天天色正好,有些人就喜欢到村民们的田地里散散步,大家一起围绕世界末日的主题,聊聊人生感悟哲学,环看世界畅想未来。

对田野景色感到新鲜的人,还聚在一起拍拍手机图,虽然不能上网传上微信微博了,但留着以后自我欣赏也是极好的。原住村民们也喜欢看他们嘻嘻哈哈的,看了觉得心情愉悦。他们都挺有分寸,知道粮食宝贵了,不会糟蹋田地。

树上的果实成熟了,还有人拿点零食想向村民们交换。村民们也都同意了,随便换点什么都行。这些水果现在不能往外卖,就算白送几个他们也没什么舍不得,反正它们摘下来后都是往食堂那里送去,给工程队的人吃的。

开始几天原住村民和外来人家处得还是很融洽的。后来更多的人来了,家长也带着孩子们来玩,有些熊孩子不好好走路,把人家的田和菜毁了些,手痒的还直接去摘地上的西红柿黄瓜,树上的果实之类。

家长们也不阻止,在一旁笑嘻嘻地看,有些家长甚至帮着一起拿。别人看不过眼去阻止,还一个劲地说:“小孩子嘛,就喜欢皮,就让他们开心开心。”

“就几个果子而已,不值什么,用不着太在意。”

“小孩子还不懂事,就贪图新鲜,你们别介意。”

“不好意思啊,孩子不小心,不过这菜洗洗还能吃,问题不大。”。。。

村民们忍了几天,就把他们的行为都用手机拍下来,还有一些看不过眼的旁观人帮忙拍下了视频。村民们把这些拍下来的场景作为证据,集体告到村委会。

这事闹起的风波不小,因为熊孩子的熊家长们一直在耍泼辣耍无赖,胡搅蛮缠的。说小孩子都这样皮,不是有心的。说村民们就是小题大作,说他们没有爱心。还说村民们要是觉得损失大了,他们大不了就赔偿。那语气活像是原住村民想讹诈。

村委会怒了,他们开始以为只需要批评教育一下熊孩子,让家长们以后严加管教就好。熊孩子到处都有,关键是要教育,村委们自己小时候也熊过,所以对熊孩子们,还是很宽容的,就打算不开违规单了。

没想到熊孩子背后都有一群熊家长,没错,是一群,包括熊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类人物。一个独生熊孩子的背后,有两个大人和四个老人。哪怕在大岗村这个家庭阵容大多不是很健全,但几个熊孩子的熊家长们凑在一起人数也不少了。

村委们真没想到,都什么时候了,这些脑袋拎不清的熊家长们还在偏宠偏疼孩子,也不知道他们这是在爱孩子还是在害孩子。他们决定除了教训熊孩子,还要教训熊家长。于是将他们一律从严处理,除了扣他们的工分,直接把这些人统统开了违规单,熊孩子一张,涉事家长一张,然后叫来了他们的随户户主,如果挂靠的是子户人家,就连同主户全家都叫来,一个个签名按手印确认,最后将违规单张贴在村委楼公布板前,来了个全村通报批评,比私下处置小偷小摸还要严厉。

这是大岗村第一次张贴违规通知单,也是第一次对村民作全村通报批评。这件事情在大岗村的少年儿童教育史上是影响深远的,以后学校在对孩子们进行德智体美劳方面的教育时,都要提起这一桩破事。

熊家长们当然不服,他们几户人集结在一起和村委们谈判,还有人威胁说要告到乡镇政府,说村委设置私刑破坏个人隐私权名誉权,还拿了少儿保护法出来说事。也不用等村委们出手,村民们自发组织拉横幅,去那几户人家门前骂人,嚷嚷着要把他们赶出村子,直骂得人家不敢出门。

现在那几家人在村里,是很少有人家愿意搭理的。

走在村子里,偶尔还会被人指点,说:“看,就是那XXX熊家长。”

“就是他们教出个熊孩子祸害我们村。”。。。

村委们因为这事,立了新的村规,规定了熊孩子犯错,家长也要受到处罚。当村里的学校完善起来后,村委让老师们对孩子严格教育,让学校领导相应组织孩子们多上劳动课,以便让孩子们更多的体会田里劳作的辛苦,粮食的来之不易。

邵文柏说:“小孩子不怕熊,而是怕没人管教。”

邵老爷子点头说:“这个没错,你们几兄弟小时候,可没少被罚跪着背家规写大字。”

年越好奇问:“爷爷,他们几兄弟谁挨罚最多?”他记得小时候和文杨文柳玩,大多都是在屋内玩点玩具,或去湖边的公园玩玩游乐设施,爬爬小山坡,没什么特别熊的事情。

邵老爷子笑说:“开始是阿柏挨罚的多,但他后来学乖了,几乎就没被罚过。他也不是乖,就是个内里精的,滑不溜手,让人抓不到把柄。倒是阿杨阿柳,在国内还好好的,去了国外就跟老外的小孩淘,胆大包天,什么惊险的事情都敢尝试,背多少家规,写多少大字都改不过来。”

邵文柏听完看了看年越,就低头笑了笑。他是很久很久没挨过罚,但他最后一次在家里挨揍,就是把他和年越的事情告知爷爷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我觉得有些父母不是父母身份时还是好好的一个人,只是涉及到孩子就变了个人样,不可理喻的都有。




第20章 分房和超市
  “对了,村里建了这么多房子,你们是怎么分配安排的?”年越问邵文柏。

“分配房子这个倒简单。我们让主户的人按抽签顺序先挑,他们挑完了,子户和从户的人再跟着抽签挑。村里再继续来新人,就让村委房管处按人均面积和家庭人员情况分配。”邵文柏说。

“这听起来很容易嘛,我听说你们建房子时是宁滥毋缺的,开始分房子的时候都是房多人少,这挑房子到住下来,过程很顺利吧?”年越继续问。

“不,还有是一点小波折的。我们不是设了工分卡嘛,村里规定分房子的时候是要扣工分的,山上的房子温室房大点,所以扣的工分多一些;面积大的比面积小的也扣得多一点;山城层级高的走起来累,扣的工分比层级低的要少一点。这个都是划分了等级的,大家都看得到。”邵文继续说。

“这不是村民们自己建的吗?这还要扣工分?他们也愿意这样?”年越问。

“我们出了建材和工具,提供专业人员和技术,还组织了工程建筑队去建造,扣他们点工分也是应该的,他们不愿意也得愿意。”邵文柏以一副在商言商的理所当然语气说。

“大岗村新村这片地我们拿了政府特别批文,得到了开发经营权的,所以脱离了集体土地的性质,这也只是个走形式的过程,拿了批文是为着不让村里人拿这个说事,反正这个村子是归我们村委管的。工分村民们一直在挣,扣完了还会有,房子分完了就没有了,你看他们愿不愿意。现在外面想进来的人多的是,房子的好你们也看得见,人心里都有一本账,他们也只是闹了一下,这个不太难解决。”邵文柏对他们说。

“这倒是。”年越垂头,他果然想得太简单了。

看到年越的自省样子,邵文柏笑起来,说:“其实我们不是在苛刻他们,主要是为了促使他们住了新房子以后不松懈下来。扣了他们的巨额房款,以后还会扣每月的水电,这会让他们惦记着上工挣工分,人惦记着上工,也就没有太多时间对外面的事情东想西想了。”邵文柏解释说。

“哦,这个我可以理解。”年越点头。

“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乱了,政府虽然现在没明说,但大家都猜得到将来会有大灾难。我这也是为了让他们将注意力放在正经过日子上,免得有些人想不开,还影响别人的情绪。何况村子的建设还没有完工,大把的活等着人干,哪能让他们整天惦记着世界末日这事不干正经事。我们也担心,等到政府那边一公开消息,那还会有得乱,我们现在也只能做一点心理预防措施。”邵文柏又多说了几句。

年越点头,越听越觉得有理。他记得那些电影灾难片,知道大难临头时,心理脆弱一点的人都很惶恐的。

邵老爷子在一旁哼笑:“阿越你别听阿柏说得这么好听,他这人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的,这扣房子工分的事不会这么简单,他这话也只能哄哄你了。”

林伯也在一旁跟着笑,他是看着邵文柏长大的,又常在邵老爷子身边,对邵文柏的本性还算了解。

年越听了怒瞪邵文柏。

邵文柏摸下巴笑笑,说:“这工分相当于村里的货币,村民们手里的工分太多,我怕到时候超市的物资供应会失控,所以把这个卡得紧一点。我们保证没人会饿死,但也不可能让他们恢复到以前的好日子,他们要习惯一下紧衣缩食粗茶淡饭的生活。何况,村里的医院和学校都是免费的,这已经对他们的生活有很大帮助了。”

现在村里的超市每天会供应一点鲜肉蛋奶类的生鲜食品,这些是让村民们按户口本成员人均限额购买的,还不保证每一户人家都买得到,每天卖完了也就没了。原住村民们还好,过惯了农家生活,自觉影响不大,而且他们大多养有鸡鸭,每天吃点蛋不成问题。村里的关系户就不一样,他们大多以前在外面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前几个月在市里的时候,家里还有些储备,偶尔政府也发一点,所以哪怕生活水准下降,在饮食上还能保证荤素搭配,蛋奶水果常有。那些从海外回来直接到达大岗村的人士,那就更不用说了,生活水准在来大岗村之前就没有下降过。尤其是,海外人士在国外住久了,饮食上就随了老外的习惯,喜欢大块吃肉的人不少,这方面邵家双胞胎兄弟就是典型代表人物。叫这些人几天不吃肉,就如同烟鬼几天不吸烟一样难受。

原住村民们在吃的方面,对肉蛋的需求量比外来人家要少得多。以前农忙时他们甚至是早上熬一大锅粥,炒点青菜切点咸菜腊肉煎几个鸡蛋备着,喝完粥就去下田忙活了。中午回来继续喝早上熬的粥和菜,等到晚饭才好好吃一顿干的,以前穷的时候还没有肉吃。现在年景好,也只是在饭桌上多添几个荤菜,但不像城市人家那样,对吃喝有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