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张佳宁倒是饶有兴致的自己在那包起了粽子,只不过她也不是这块料,包的粽子歪七扭八的一点也不美观。
“看来琏儿几个都是随了你。”赵氏在一旁不厚道笑话道。
“那我也是随了您了,咱俩是半斤八两。”张佳宁这会也有心理和赵氏逗嘴了。
“岳母,佳宁。”这会儿贾赦却是从外头回来了,一看才发现天都已经快黑了,贾赦这是下班了。
贾赦回家没多久三胞胎换了衣衫也过来了,厨房也来人问什么时候开饭,一家人刚到吃饭的膳厅还没坐下呢,就见奶娘陈嬷嬷回来了,后头是李嬷嬷抱着的贾珠。
李嬷嬷和贾珠的神色看上去也不是多好,看样子在贾政那边受了冷遇了。
贾珠生而知之这事除了张佳宁没人知道,所以这会儿在贾珠这么一个在他们看来“不知事”的小孩面前也不会有什么忌讳。
所以当下贾赦就奇怪的问道:“不是说老二家生了孩子珠儿回去探望了吗?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二老爷二夫人忙着照顾新出生的小少爷,所以奴婢就带着三少爷回来了。”贾珠的奶娘李氏吞吞吐吐的说道。
这话一出口又还有什么不了解的,不就是贾政两口子不待见贾珠么,还说什么忙着照顾新生儿,一个刚出生的小婴儿要多少人照顾了?顶天了就一个奶娘喂喂,几个小丫鬟抱抱的,就算真的要人照顾了也不需要贾政两口子亲自来,当那肯丫鬟婆子是吃干饭的啊。
“照顾?我看老二两口子是脑子有病,”贾赦气呼呼的说了一句,意识到在场的除了有孩子还有他的丈母娘呢,赶紧把到了嘴边的话给咽了下去。
“算了,我跟他们置什么气,反正珠儿现在也是养在大房,日后还这样就别怪我不把儿子还给他了。”贾赦咕喃着说道。
“行了,吃你的饭去吧。”张佳宁不耐烦的扫了他一眼,又对李嬷嬷说道:“看你们这个时候回去也知道没吃饭,赶紧给珠儿喂饭,小孩子都不经饿可别伤了胃。”
经此一事之后,贾珠是轻易不去贾政那边了,他现在一个没有话语权的小孩子,贾赦两口子没发话,贾政两口子又不过来看望,之后也不过是一年三节的时候见一见罢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现在说回来王氏生的那个小孩身上吧。
之前也说了王氏生的是个男孩,只不过呢王氏生完后就陷入了昏迷当中,大夫看后说是王氏伤了身子以后很难再怀孕了。
这说起来还有张佳宁的原因在呢,因为之前查出来贾瑚是被王氏害死的之后,张佳宁就给王氏下了药,一种不会要人命却会让她身体越来越弱的药。
只是让张佳宁没想到的是王氏后来怀孕了,只不过药都已经下了,药效也开始产生了,张佳宁纠结了一阵之后也就只能不去想这个了。
好在这个药的药效只针对王氏本人,所以,虽然王氏肚子里的孩子因为王氏体弱的原因比一般的小孩弱小一点,但到底没有伤到根本,只要后来细心照顾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张佳宁并不是那种喜欢牵连的人,所以见小孩的身体因为自己给王氏下药的缘故比正常小孩要弱一些,在之后的洗三,满月的时候就悄悄的给他喂了一些灵泉水,也算是给自己一个安慰,让自己好受一些了。
下面再说回这个孩子,这个孩子被贾政取名叫贾琛,琛,读作。汉字字义珍宝,如:琛宝。天琛(天然的宝物)
说到这里大家大概也都明白了,这个贾琛其实就是红楼梦中的凤凰蛋贾宝玉,现在贾宝玉提前出生了。
只不过呢,现在贾代善还在世,贾史氏变成了史芳芳现在又老蚌生珠的怀着老来子,王氏又一生产完就昏迷了,而二房又有郑如玉这个脑子不糊涂的人存在。
所以贾宝玉虽然一样是口含宝玉出生的,却没有像原著中的那样引得贾家上上下下的围着他而转。
那块玉也确实如原著中说的那样,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正面写着:通灵宝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背面写着: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
只不过呢有精明的郑如玉在贾政那里,就算这块所谓的通灵宝玉有多大的神通,都不可能像原著里那样弄的人尽皆知。
所以在郑如玉的控制之下知道这件事情的还真没剩几个人,别看贾政平时一副正人君子的行为作派,但在郑如玉给他提醒了一句“祥瑞向来只发生在皇家”但情况下,贾政处理起那些知情人,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当然了,这件事情也不是完全没有溅起一点水花,至少贾政还是认为贾宝玉是个有来历的,要不然怎么可能会含玉而生呢?
要知道古往今来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谁含玉而生呢,贾政虽然空有酷喜读书却没见读书的天赋,但他看过的书却确实不少。
所以最终贾宝玉的名字变成了贾琛。
☆、第64章
064
时光匆匆如流水,当夏天过去来到寒冬,这年的十二月,贾家又有一大票的女人要生产了,这时变成贾琛的贾宝玉已经七个多月了。
张佳宁,史芳芳,贾郬,贾郦,贾敏,郑如玉,一共六个孕妇都是在十二月左右的预产期。
六人中最先生产的是史芳芳,毕竟是四十六岁马上就四十七的高龄产妇,有早产的迹象,所以早在史芳芳怀孕七个多月开始时贾家已经进入一级备战阶段。
十二月初一,史芳芳刚刚过了七活八不活的八月进了九月,离预产期还有十来天,史芳芳发动了。
自怀孕以来,以四十六岁高龄怀孕的史芳芳羞以见人,这几个月以来,除了之前前来照顾孕期反应严重的张佳宁的赵氏,贾史芳芳那是连贾政王氏都没见过,愣是在梨香院中躲到了生产。
婆婆生产可是大事,所以贾家除了小孩子以外,大大小小的主子都来齐了,贾赦张佳宁自是不必说了,贾政王氏两口子,就连郑如玉这个快要生产的孕妇居然也来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不过想到郑如玉不过是个二房,若是王氏这个正妻要她来估计她也没办法。
隔壁宁府的贾敬老婆许氏,带着贾珍的老婆徐氏也来了,这个徐氏是原配,生贾蓉的那个,现在贾蓉还没怀上呢。
一伙人在梨香院的正堂里等着,男人在正堂喝茶,女人则在偏厅里,最担心的是贾代善,毕竟这段时间他就好像重新认识了一遍贾史氏一样,都快一脚踏进棺材的人了,居然跟谈了场黄昏恋似的。
“老大家的怀着孩子怎么来了,快回去歇着,郑氏也回去,老大老二呢?送她们回去,老二家的在这陪着你嫂子侄媳妇。”
贾代善说完就走了,不一会儿,贾赦贾政在偏厅门口叫了一声,张佳宁和郑如玉就出去由着贾赦贾政送回去休息了。
史芳芳毕竟怀孕的时候年龄太大了,这一胎不仅早产,还难产,从下午未时(下午1点到5点)开始发作,一直到晚上戌时(19点——21点)了还没生下来。
弄到最后贾代善担心史芳芳会出什么问题,也不顾忌什么男女大防了,让太医进了产房给史芳芳把脉了。
太医出来后带来的不是坏消息,穿越过来的史芳芳一直有在锻炼身体,就算后来怀孕了也不像古代其他女人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虽然史芳芳穿越后也没出过门,每天也都在梨香院里,但她每天都坚持早晚活动一个小时的,再加上之前史芳芳孕吐的厉害,张佳宁还给她喝了不少的空间灵泉水,所以史芳芳的情况还真算不上太严重。
当然了,听说史芳芳难产之后张佳宁也亲自过来看情况了,她来的时候正好史芳芳的大丫鬟鸳鸯拿切好的人参片过来,看样子是拿进去给史芳芳含着的。
“鸳鸯你拿的是人参片吧?给我看看。”张佳宁对鸳鸯说道。
张佳宁接过人参片看了看说道:“我让青梅带来了一支五百年年份的人参,已经切好了,青梅。”
青梅当下上前来,手中捧着一个木匣,匣子里装着一支已经成人形的人参,不过已经切了一些人参片出来。
青梅将匣子交给了一旁的王太医,王太医接过来看了看又交到了鸳鸯的手中说道:“这支人参的药效更好,就用这个吧。”
鸳鸯将人参片拿进去后很快就用上了,不多时原本力竭的史芳芳很快就恢复了力气。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这支人参可是张佳宁特意用灵泉水泡过的,为的就是关键时候可以拿出来救命用的。
有了这一层原因在,史芳芳生产应该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了,毕竟史芳芳只是力竭而已,并没有别的问题在。
果然,又过了将近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后,外面的众人听到了婴儿的啼哭声,稳婆满脸笑容的出来说道:“恭喜国公爷,国公夫人生了一个小姐,母女均安!”
“好好好,赏。”贾代善高兴的一连说了好几个好字:“这个月府里的人都多发两个月的月钱。”
当下在场的下人都齐齐跪下来给贾代善贺喜:“恭喜国公爷!贺喜国公爷!”
贾府的下人今年过年可以说是过肥年了,现在史芳芳生产多发两个月的月钱,再过上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张佳宁又要生了,保守估计也能有两个月的月钱。
再加上贾家过年后,下人给各位主子磕头拜年时的赏银,保守估计,贾家的下人今年最起码能多半年的工钱了,所以现在这头磕的别提多干脆了,恭喜声别提多响亮了。
要说这个时代有好多人都是愿意找一个大户人家卖身为奴的,而不是在外头当一个平头百姓的,要不然王夫人身边那个金钏也不至于被撵出去了之后还投井自杀了。
还有周瑞家的那个女婿冷子兴,都开了当铺了还娶的周瑞的女儿,要知道周瑞不过是贾家的一个奴才。
只不过周瑞还是贾家众多管家之一,名义上只管春秋两季地租,闲时带少爷们出门,其实暗地里还替王熙凤等放帐收银。
而周瑞的老婆却不过是王夫人的一个陪房,但已经是古董商人的冷子兴为什么还愿意娶周瑞的女儿呢?
要知道这是个权钱的社会,就拿最底层的农民露说吧,虽然说是士农工商,农民排第二,但事实上农民老百姓靠天吃饭,一旦发生什么天灾**,那就只能卖儿卖女了,一样的卖身为奴。
工人和商人也一样好不到哪里去,没有靠山,随便一个小官小吏都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就拿中国古代商人来说吧,商人地位低下,秦朝时,商人即使富得流油,也不可以穿丝绸衣物,唐朝时,商人不能入朝为官,一直到清朝商人的地位才有所转变。
几千年下来,才从秦朝不能穿丝绸衣物,汉朝申报不实没收家财,唐朝不能入朝为官,到宋朝被歧视的情况好转,一直到清朝才出现红顶商人。
所以说商人还更惨一些,钱少了打通不了关系,钱多了还要担心被人给你安个罪名来个家破人亡。
长的不好会嫁不出去,长的太好就是招祸,自古红颜多薄命可不是说说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开古董铺子的冷子兴会娶一个丫鬟为妻,要知道古董向来都是有钱人才玩得起的东西,没有一定的钱财怎么可能开得起古董店?
这也就是因为王夫人是贾家的当家太太,周瑞是贾家的管家,周瑞家的又是王夫人的心腹,冷子兴能借上贾家的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