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儿,庶出儿子倒也不是没有,可是活下来的是半个都欠奉。等到两人再也努力不动的时候,只得死了心。
两人随着太祖皇帝马上打天下,手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人的鲜血,才得来这泼天的富贵。可他们的后辈对武功却没什么爱好,加之老宁国公和荣国公倾慕书香门第的文化底蕴,自己却浑身冒着暴发户的气息,在同朝的文官跟前,总觉得自己矮人一等似的。再想到还得提携同族的其他子弟,便出资在家开了族学,指望着自家子孙能学有所成,考中科举。
贾家的男丁自然是要入族学读书的,等到老公爷得了女儿,想到女儿也不能目不识丁,便专门聘请上了年纪的塾师来给年幼的女孩们教授文字,也不指望她们能学到什么,只是书香门第的女孩们有的,他贾家的女孩们也不能少了。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惯例,女孩子们,也都是要识文断字的。
到了贾迎春这一代,她的堂姐贾元春是大年初一出生的,这生辰极为少见,老太太专门请了高僧给她批了八字,高僧竟说贾元春是极为贵重的命格。
老太太一听这批语,便动了心思。除了皇后妃子,别的女子怎么能称得上是命格贵重?这个小孙女,怕不是娘娘命?最少也得是个王妃呀。
她原是金陵史候家的嫡出小姐,因与贾家门第相当,她本人又心计过人,便被贾家聘来当了老荣国公的独子贾代善的正室夫人。
对于一个觉悟不高的封建权二代来说,老爹拼死拼活给主子卖命,不就是为了改变自己不高的出身、贫寒的生活吗?
老荣国公贾源得了爵位后,不管他到底是为了将老贾家发扬光大,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强烈欲望,总之他是没少往自己屋里扒拉年轻貌美的姑娘,就连晚年清修,身边陪侍的还是一水儿的正当时的小姑娘。
身处这样的环境,耳濡目染,贾代善那是从小到大就习惯了美貌女子的围绕,眼光那叫一个刁钻,次一等的女子都入不了他的眼。再加上身为独子,贾源这一脉的香火可就指着他传承了,贾源对他也是舍不得管教,对他的要求那是一律绿灯通过。
在和正妻生出了两个嫡出儿子之后,自觉任务完成的贾代善难免要从美貌的侍婢身上索取些平衡感。老爹的榜样力量就在眼前,年轻的贾代善精力旺盛又无处可以发泄,通房丫头、姨娘数目自然也不少。不过,贾母人家贤惠呀,对贾代善的几个姨娘极好,饮食住宿什么的照顾的毫无纰漏,可惜,这些姨娘、通房丫头们愣是没有那个命,只给贾代善添了三个庶出女儿,让贾代善好不失望。
幸而正妻后来又生了个女儿,倒是粉雕玉琢,极为可爱,长大后,许给了新科探花林海为妻。
大儿子贾赦对文武之道都没什么兴趣,不过他幸运,出生的比较早,又投生到了贾母肚子里,爵位自然是跑不了的;二儿子贾政倒是喜爱读书,可惜,却实在是没什么天分,凭借着家世,得以避过童子试,可以直接参与举人考试,那科举,他考了一场又一场却都没中。想来,他实在是没什么可能了。
和前任荣国公一样,没少在女人身上花费时间的贾代善也不长命,死前给当时的皇帝上了一本奏章,当然内容是请了清客捉笔写的,之后贾代善誊写了一遍。皇帝念及贾家是功勋之后,便遂了贾代善的心愿,赏给贾政一个工部主事的差事。可惜,这贾政,书都没读通透,也没有办理庶务的才能,也没有钻营的能耐,就这么在这工部待了多年,也不过是升迁到了员外郎的职位上。
老太太看得清楚,家里的富贵已是没多少保障了,两个儿子一个都指望不上,现在出了个命格贵重的孙女,可不把她高兴坏了。王夫人虽有心机,可却难以让人产生什么好感,是个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人,这么个孙女,可不能被教坏了。因此,等贾元春一满周岁,贾母就将她养在了身边,好时时教导。
将贾元春养在身边,等贾迎春出生后,贾母为了表示自己不偏不向,便将她也养在身边。
后来,王夫人生的贾宝玉竟是衔玉而生。玉,在中国官场上有着特殊的地位,贾母便想着,这怕不是有极大的造化?她原本就偏心小儿子贾政,属意他接管家业,只是碍于贾赦是长子,现在见大房的贾琏没什么特别之处,二房的一双儿女却是各有来头,那心不免更偏了,索性就让王夫人管家,就连荣喜堂都让二房住着,却将大房撵到了偏院去。本朝以孝治理天下,一个“孝”的大帽子在头顶悬着,贾赦便是再怎么不愿意,也架不住自己母亲的偏心,只得眼睁睁地看着弟弟贾政夫妻搬进了象征荣国府家主地位的荣喜堂。他只得安慰自己,还好爵位是自己承继了,他本就好享乐,去了偏院之后,越发变本加厉。贾母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贾迎春几姐妹待得三岁上,便开始跟着先生学习,不说才学出众,在闺阁女子里,也算是过得去了。
能够穿越成贾迎春,即便是个丧母的庶出女儿,潘金莲也还是由衷地感谢老天,至少她不用再担心被家里卖掉了,也不会再碰上像张大户那样的人渣,想来这一生即便会有些波折,也还是能够过上平安富足的生活吧?
带着这样的心思,潘金莲很快便融入了贾府的生活。
作者有话要说:开新文啦。


、三姐妹闲聊说客人

“二姐姐,也不知林家姐姐生得怎样,脾气秉性好是不好?听说,林姑妈未出阁时,是京城里有名的才女呢,要不然也不能许给了林家姑父呢。可怜林姐姐小小年纪,林姑妈就没了,她又没有个兄弟姐妹的,一个人不知道多孤单。还好老太太使人去接林姐姐来家里住,咱们姐妹都好相处,肯定能和她相处好,到时候,我们可不是又多一个姐妹,家里就更热闹了。”
潘金莲见贾探春双眼发亮,揣测着这位即将远道而来的客人,又见边上的贾惜春虽然未曾开口询问,却也竖起了耳朵来听,便笑道:“这我可是不知道了,只是听说林姑父家里祖上也是列侯呢,不过是到他这一代爵位不能承继了,才走了科举之道,林姑父当年是头一次考试便中了进士,还是一甲呢,听说当时连圣上都觉得他惊才绝艳,有意点他做状元,又见他品貌出众,便点了他做探花。祖父也极为欣赏他,这才做主将姑妈许给了他,姑妈也是素有才名的,当时在京城里,传为一段佳话呢。林姑妈随林姑父出京赴巡盐御史任的时候,别说你和四妹妹了,便是我也还年纪尚小,许多事情都不记得呢。只恍惚记得,林姑妈在京时,我是见过几次的,林姑妈容貌是极好的,这位林妹妹想必也是承继了林家姑妈的好颜色。扬州风土又是极养人的,林妹妹在那里长大,又是巡盐御史家的千金,林姑父家又是书香门第,想来林妹妹不论是容貌还是才学必然都是出众的。”
贾探春听了,心中更是高兴:“这样才好呢,自从大姐姐入了宫,我正觉得家里就咱们三个姐妹,也忒为孤单了。多了个林姐姐,咱们可不是又多了个伴儿?林姐姐家学渊源,正好和我们一起读书上课,有了她做榜样,我们就是想偷懒,也不能了,可不是学得更好更快了。听你这样一说,我更是希望林姐姐到的越快越好了。”
潘金莲笑道:“不错,我也正是这样想的。”说到这里,她略停了一停,继续道:“老太太打发去接林妹妹的人,不是有回来报信的嘛,估计这两天就该到了。到时候,咱们亲眼一见,可不就知道林妹妹的容貌才德了。偏你们两个巴巴地来问我,我知道的也实在是并不比你们多呀,怎么,你们这是怕林妹妹可人疼,老太太不疼你们了?”
贾探春心知这是跟她开玩笑呢,倒没什么,贾惜春就撅着嘴不依了,道:“二姐姐坏,倒把我和三姐姐说得这么小心眼。老太太待我们姐妹自然是极好的,林姐姐又是老太太的嫡亲外孙女,林姑妈又刚刚没了,老太太就是偏疼她几分,也是应该的,谁又能说些什么?难不成,我和三姐姐还没觉得什么,二姐姐这是先担心上了,自己不好意思说出来,便借着我和三姐姐的名头说出来?好姐姐,你别担心,老太太再怎么样,也不会不疼爱你的,你呀,就放宽心吧。”
贾惜春嘴里说着,面上还促狭地笑,冲着潘金莲眨眨眼,那意思是:我明白你的心思,你就别狡辩了。
潘金莲啼笑皆非,上前去作势要拧贾惜春:“你这个促狭的,我不过是好心讲了这么一句,倒惹来你这么长一大段话。你等着,我今天非要拧你不可。”
贾惜春顺势就往贾探春身后躲,边躲边笑:“哎呀,不得了了,二姐姐要打人了。三姐姐,快救我,快救我。”
潘金莲往这边来,她便往那边躲,潘金莲往那边去,她便向这边来,贾探春又故意东拦西阻,潘金莲在屋子里绕了半天,也没碰着贾惜春的半边袖子,姐妹三个一时闹得满室欢声笑语。
三人的奶嬷嬷在外间闲聊天,听见姐妹三个玩笑,明知道三人是逗乐呢,便也不来管束。领头的不吱声,几个在房内服侍的丫头见主子这般玩闹,一时也笑得乐不可支。
贾惜春年纪小,在房内东躲西绕的,一会儿便有些累了,笑着讨饶:“好姐姐,我错了,原不该打趣你的。你就念在妹妹我年纪小,不懂事的份上,就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饶了妹妹我这一遭吧。”说着,还学着外边大人的样子似模似样的做了个揖。
潘金莲故意板着脸:“不行,我又不是个大人,倒是个小女子,哪里来得大肚量?今天必不能饶了你的。”
贾惜春便从贾探春身后跑了过来,拽着潘金莲的袖子,晃了晃,腻声撒娇:“好姐姐,你最好了,就饶了妹妹吧。”说着,还向潘金莲展示着她那标准的淑女笑容。
潘金莲见她一脸无辜的样子,竭力向自己卖萌,那竭力想要绷紧的脸,可是怎样也板不住了,忍不住笑了起来。
一时姐妹三个笑作一团。贾惜春笑得最狠,连眼泪都笑出来了,还连声说道:“不得了了,笑得肚子疼呢。好姐姐,给我揉揉。”说着,就拉着潘金莲的手往自己肚子上贴。
潘金莲又好气又好笑地说:“真是活该。你还打趣不打趣我了?”一边说,一边给贾惜春揉了揉肚子。
贾探春笑道:“好了,二姐姐,四妹妹,不闹了,否则一会儿,嬷嬷们又要板着脸,说咱们全然没个女孩子的样子,又要让咱们学习《女戒》、《女训》。咱们姐妹坐着说说话。”
贾惜春道:“听说,扬州风光和这边大有不同,我早就想着能看一看了,只可惜,我是个女孩子,咱们家里又是公侯之家,规矩极大,便是连门都出不了。不知道林姐姐在扬州的时候,可曾出去欣赏过扬州风光,若是出去过,我必要缠着她,给我讲讲见闻的。”
贾探春附和道:“四妹妹这话可是说到我心坎里去了。咱们家虽然不是一等富贵人家,可素日规矩都是定例。别的不说,就是跟着老太太外出礼佛的时候,也是嬷嬷、丫头跟着,便是连外头的天是什么样的,我也不曾看清楚过呢。”
潘金莲暗暗点头,笑谓:“可不是,每日一睁眼,看到的还是家里这一片小天地。不过你们也别太指望林妹妹了,咱们家还是靠老太爷跟着太祖南征北战起的家,原是武将,林家那是书香门第,正经的清贵人家,传承了不知多少代了,只怕规矩比咱们家里还要大呢。况且,林姑妈自打到了扬州,身体就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