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炼丹。哥哥和我又不是一个母亲肠子里爬出来的,我自幼在老太太这里长大,也不亲近。哪里有谁来管我呢?”
潘金莲不免也跟着掉了几滴眼泪:“都是我们姐妹命苦罢了,虽说投生到这等富贵人家,还比不得一般殷实人家一家子亲亲热热的。”
贾母等人又去看贾宝玉,便是连王夫人、王熙凤、薛姨妈、薛宝钗也一起去了。
贾母仔细看了贾宝玉的伤处,见都好得差不多了,便说:“我就放心了。到底是小孩子,皮肉长得快。”
贾宝玉便说:“正该多谢薛姐姐呢。那日她拿来的丸药,袭人每日用酒化开,给我敷了,先前连谁都睡不安稳,用了那药,倒是能睡得安稳了。”
王夫人见贾宝玉说薛宝钗的好话,可不正中她的下怀,便不无得意地说:“到底是宝丫头想的周到,其他人万不能及的。”
贾母也说:“薛姑娘为人处事真是难得,不是我夸她,真真是极为难得的。”说着,便向薛姨妈道,“也不知道姨太太是怎样调教的,竟将她教的这样好,我们家的三个姑娘,就连林丫头都算上,都是比不得她的。”
薛姨妈忙客套推辞:“老太太也太抬举她了,不过是个寻常的孩子罢了。”
贾母扭过头对贾宝玉说:“等你大好了,定要好好谢谢姨太太和薛姑娘。”
林黛玉含笑插话道:“还不止这些呢。老太太不知道,薛姐姐还给二哥哥赶蚊子呢,二哥哥可真是应该好好谢谢薛姐姐呢。”
贾母便问:“什么赶蚊子,什么时候的事情,难道宝玉身边就没个伺候的丫鬟?”
贾惜春忙说:“老太太不知道。那一日,我们听说二太太给袭人姐姐涨了月例银子,便都来给她道喜。谁知道一进来,就见二哥哥躺在床上睡午觉呢,薛姐姐正坐在床边,给二哥哥绣一个鸳鸯戏莲的大红肚兜来着,身边还放着一个赶蚊子的白犀麈。二哥哥可不是该好好谢谢薛姐姐?”说完,还抿着嘴笑。
贾母听了这话,便看向薛宝钗,心里暗骂:好一个没有廉耻的薛宝钗,居然丝毫不顾男女大防,真是丢人。嘴上却说:“这倒奇了,丫鬟们都到哪里去了?袭人呢?”
贾惜春笑说:“那些小丫鬟们都歇着呢,袭人姐姐说她不困,要守着二哥哥。谁知道,后来见了薛姐姐,就托付薛姐姐替她看一会儿。”
王夫人听了这话,一时有些难以接受,她眼中的薛宝钗,一向是稳重大方、随和得体的,怎么会跑到贾宝玉的房里去,还不顾贾宝玉睡着了,就坐在床边上?自己是喜欢她没错,可也没想着让她做出这样的事情啊。更何况,自己看中薛宝钗做自己的儿媳,是因为知道贾宝玉根本就不喜爱薛宝钗,即便贾宝玉娶了薛宝钗,薛宝钗也不会是他心中最为重要的女子,还是会听自己的话。如果,薛宝钗还有这样不得体的一面,那是否意味着,她在自己面前的表现未必是全部的她?心里这样想着,王夫人看向薛宝钗的眼神就带了审视的意味。
薛姨妈一贯知道,薛宝钗并不像她的外表那样端庄守礼,否则也不会需要吃冷香丸了,但她还真是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居然敢连一个丫鬟都不带,就孤身一身跑到贾宝玉的房间去了,还给贾宝玉绣肚兜,便有几分难以置信地看向薛宝钗,一时不知如何替薛宝钗开脱。
薛宝钗听见贾惜春开口,就知道这件事情无法善了,她便也不为自己辩解,只做出并不在乎的样子:“不过是看着袭人做的针线颜色鲜亮,一时手痒,忍不住替她做了几针而已。”说着,一脸无辜地看向众人。
贾母能怎么样,若是当真不给薛宝钗留几分脸面,那可是在贾宝玉屋子里,连贾宝玉也得跟着丢脸,只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宝丫头真是个好孩子,照顾兄弟,不辞劳苦。宝玉,你是该好好谢谢你姐姐。”
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听得贾母如此说,便知道无事了,便将话题岔开。
作者有话要说:


、贾存周走运赴外任

相比大房的静寂无闻,贾府二房却是喜事不断,继贾元春被封为贵妃之后,贾政这个多年没有升迁的工部员外郎被皇帝点为学差,虽然是海南学差,可到底也是个学差啊,更何况,学差身份特殊,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海南学子的老师了。
消息传来,贾母激动万分,学差啊,从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到学差,虽然不是一省学政,但到底也是一种恩典啊。
便嘱咐贾政道:“这可真是皇恩浩荡,正巧你素日爱读书,这回当了学差可不是偿了心愿。”
贾政也不住嘴地称颂皇帝的恩德:“贾家身受圣上大恩,如今又蒙圣上降下此等殊荣,儿子也只有勤谨当差,方能回报天恩之万一。”
潘金莲听了这消息,只觉得可笑。贾政连书都没能读通透,科考参加数回,没有任何进益,虽然捐了出身,但考了多少年,又有荣国府的面子,到底还是连个举人都没中,不过是个因为祖上的功劳,才得了个荫官。一个连科考都没通过的人,竟然能去担任一省的学差,可真是滑稽,就是不知道海南学子得到这个消息,会有什么反应。想必会深以为耻吧,对人家正经的科举出身的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极大的侮辱。然而,她也只是心里想想罢了,脸上却是欢喜的,和贾探春、贾惜春、林黛玉一同给贾政道了喜。
贾政不是科举出身,素日难免被同僚看不起,熬了多少年,居然得了这样的一份差事,总算是出了心头的一口恶气,真觉得是扬眉吐气。看潘金莲等人便比平日顺眼,倒也和颜悦色地说了几句话,无非是让潘金莲等人好好服侍贾母,姐妹和睦什么的。
一时,贾母又问:“可定了动身的时间?”
贾政答道:“因圣上说要儿子尽快赴任,儿子已经开始使人看了,说是这个月二十日最好,便定了那日动身。”
贾母道:“儿行千里母担忧,你去的何止千里?可定好了家下哪些奴才跟着你,东西都带哪些?”说着,叫人去叫王夫人来,“去叫了太太来,我有话和她说。”
王夫人不多时便到了,贾母便又和王夫人商量打发贾政到海南赴任的事情。
按理说,贾政赴外任,王夫人也应当同去,好给贾政做好夫人外交,然而,王夫人一心想着要把持着荣国府的管家大权,哪里肯放过管家的权力,再者海南偏远,哪里比得了京城,她本身也是不愿意跟着贾政到千里之外受那份罪去,便以要伺候贾母,替贾政尽孝为借口,不随着贾政赴任。
王夫人不去,可贾政作为一个男人,身边也不能没有个人照顾伺候。贾政只有两个姨娘,一个是赵姨娘,一个是周姨娘,两个里头,至少要去一个,贾政是当官去的,自然少不了一些必要的应酬,谁能跟过去,不必说省了在贾府给王夫人立规矩、时时处处都要看王夫人眼色的麻烦,自己也能关起来门来过小日子,说不定还能捞一笔。王夫人倒是不怕贾政会惹来什么风流账,贾政是个要面子的文人,又是头一次担任学差,为了他的清高名声,他是绝对不会做出什么不得体的事情的。即便碰上个狐媚子,有些什么风流事体,贾政都这般年纪了,自己又注意控制他的饮食,也绝对弄不出什么庶子庶女给自己添堵了。几年外任一结束,那个狐媚子还不是任由自己发落?
赵姨娘容貌生得更好些,更得贾政欢心,生育能力又比较强,给贾政生了贾探春和贾环,自己又是个觊觎贾府富贵,恨不得弄死王夫人和贾宝玉给她和贾环腾挪地方的人。王夫人一贯看她不顺眼,既不愿让她跟随贾政到外头去过逍遥日子,更是生怕一时看不住,便让她得了势,哪里肯让她跟去,这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便砸到了老实本分且无子女的周姨娘头上了。
周姨娘不得贾政宠爱,贾政一个月里也难得到她房里去上一遭,又没有儿子,便也没有什么夺嫡的念头,对王夫人是毕恭毕敬,倒是没想到还能有跟着贾政出外的机会。既不必给王夫人再立规矩,又能够看看外面的世界,这等好事她如何不愿意。她自己也明白这全都是因为自己对王夫人没有威胁的缘故,便对王夫人越发恭谨。饶是如此,还是被王夫人给好生教导了一番。
贾政升任海南学差的消息传到大房,邢夫人还满心想着王夫人也要跟着过去,帮着管家的王熙凤到底名不正言不顺,又是自己的儿媳妇,自己正好趁着王夫人不在家的机会,好将管家的权力夺回来。想想啊,一年荣国府花用的银子就像那河水哗啦啦地淌,也不用多挪用,只要稍微弄那么一点点,就够自己下半辈子养老用的了。手里有了实实在在的权力,还怕那些管事的婆子媳妇们,不仰着脸看自己的脸色行事?到时候自己就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啊。她这边还正做着当管家太太的美梦,笑得合不拢嘴,那边就传来了噩耗,王夫人不去海南,倒是派了周姨娘服侍贾政。邢夫人气得头昏,却无计可施,只好继续悲催地缩在大房的小院里,哀叹就是连老天都不肯帮助自己夺回本来就属于大房的管家权力。
八月十五中秋节,本就是个大节庆,又适逢贾政要赴外任,外头的人看着贾府出了个贵妃,贾政本身又被皇帝看重,点了学差,那本就有来往的人家送来的节礼就更厚了几分,素日无来往的人家也想法设法来投靠。
贾府的主子奴才们自然更是欢喜,出去的时候腰杆子挺得愈发值了,恨不得告诉街上的每一个人自己是荣国府的下人。
到了八月二十日,贾政拜过宗祠,又给贾母请过安,照例训斥过贾宝玉和贾环,便带了家下人等和行李赴外任去了。
没了贾政的威慑,在贾母和王夫人的溺爱娇惯下,贾宝玉真如那入了水的鱼儿、飞上天空的老鹰一般自由自在,浑然撇下功课,终日在大观园里头任意纵性的逛荡,真把光阴虚度,岁月空添。
如此忽忽数月,贾探春却因着凉卧病在床,潘金莲便约了贾惜春一起去探望她。
贾探春见两人结伴而来,忙着要起来,潘金莲连忙拦住她:“你躺着,仔细吹了风。”
贾探春笑道:“那姐姐就恕我放肆了。”
潘金莲仔细看了贾探春,笑道:“精神尚好,看来是不妨事的,太医开的药都喝过了?” 
贾探春笑道:“吃过药了。不过是偶然风寒罢了,有什么要紧的,还要你们巴巴地来看我。” 
贾惜春听了,便说:“好好的怎么会遭了风寒?定是服侍姐姐的人不当心。” 
待书、翠墨两人听了,忙分辩道:“实在不是婢子们不上心,只因姑娘昨日看月色甚好,便执意要乘兴赏月。婢子们想着如今已经入了秋了,虽然白日里头太阳照着,倒是还不觉得凉,到了夜间,热气散去,那寒气可不就上来了,便拿了披风,想让姑娘披上,也好挡一挡寒气。谁知道姑娘只是说不冷,便不肯用,昨夜还没事情,今天一早便头重脚轻的了,请了太医来,才知道是遭了风寒了。二姑娘和四姑娘都在,正好劝劝我们姑娘,以后别这样了。” 
潘金莲听得笑道:“四妹妹不过随口说了一句,倒惹来你们这么一长篇话来,我素日只知道三妹妹聪明伶俐、唇舌便给,倒是不知道你们两个口齿也如此伶俐,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贾探春笑道:“我身边的人,自然不是拙口笨舌的。她们说得倒是实情,我平日身体强健,从来是不大生病的,昨天夜里又并不冷,我就没放在心上。谁知道就遭了风寒,今天就觉得不舒服了。其实也不过是小病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