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金莲别样人生-第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韩氏忙说:“小孩子家身子骨弱也是常有的事,等姑娘再大两岁就好了。我倒是羡慕你,姑娘听话贴心,你也省心,我那个儿子,不知道让我费了多少心。”
张大太太笑道:“如今你也好了,大爷娶了这么一个体面的媳妇,对你有是孝顺有加,你还愁什么呢?”
韩氏看了潘金莲一眼,见潘金莲正端着得体适宜的微笑,便对她笑了一下,回过头来对张大太太说:“我这儿媳确实是好,又懂事又知礼,对我也是极好的。我看她就像自己的亲生女儿一般,只是可惜许给我家老大,倒是好比一朵鲜花插到了牛粪上,真是糟蹋了。”
张大太太抿着嘴笑道:“看你说的,倒是把媳妇看得比儿子还重了。”
韩氏心想,孙绍祖本来就不是我生得,我看重他有什么用啊,嘴里却是说:“我家老大性子急,幸亏得了这么一个好媳妇帮衬着。唉,我如今是不担心老大了,只是忧心老二,到如今还是没能找到一个好姑娘匹配,愁得我夜里都睡不安稳。”
张大太太附和着:“谁说不是呢,咱们做母亲的,当真是为了孩子操碎了心。十月怀胎,受了多少苦处才生了孩子,她小的时候,怕她冻着、饿着,怕她长不大,等她长大了,又忧心寻不到一个好人家,真真是上辈子欠了她们的,今生才给她们当父母。”
韩氏听了,抚掌大笑:“你说的极是,谁不是这么着呢?依我看,你是不用发愁的,你姑娘生得好,年岁也还小,哪里用得着担忧寻不到好人家,只怕来求亲的人太多了,将你家的门槛都给踏破了,到时候你要挑花了眼,不知道哪一个好了呢。”
张大太太也笑了,说:“承你吉言,到时候我少不得摆上一桌好席面,请你呢。”
韩氏笑着说:“你请我,我必定要来的。”
张大太太便说:“不瞒你说,我和老爷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心里是实在舍不得她离了我们,哪里愿意她嫁出门子。更何况,我们将她捧在手心里养到这样大,那真是看得比我们的眼珠子还重要。若是她嫁出去,公婆夫婿便是再好,规矩在那里摆着,也难免要受公婆夫婿的管。她又是个受不得委屈的性子,老爷早和我说了,要给她寻个好孩子,也不管他贫富,只要生得好、性子好,就让他入赘到我家来,将来所生的子女也要随我家老爷的姓。你手上若是有合适的人家,不妨替你侄女儿说说。”
潘金莲听了,便知道张大太太这是怕韩氏打上她女儿的主意,提前说明白,也生得韩氏寻了媒人上门来说亲,自己拒绝了,两家脸上都不好看,心中好笑,便只是低头不语。
韩氏听张家要找上门女婿,一时瞠目结舌,心想,自己只有孙绍康一个儿子,养活了他十几年,还指望他将来供养自己终老呢,可不能叫他给人当上门女婿,便只得死了与张家结亲的心,笑着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难为你们为姑娘如此打算。你放心,凭着咱们的交情,我一定将这件事放到心上,仔细给侄女儿物色物色好人选。若是有合适的人家,便替你们问问。”
张大太太笑道:“那我可就多谢你了。”又问孙绍康的亲事,“这孩子也该相看人家了,你可有什么打算没有?”
韩氏笑道:“我这次来京城,就是为了他的亲事。你久居京城,熟知京城的人家,还要请你替他多多留心。”
张大太太说:“这是哪里的话,他是我的侄儿,我自然该操心的。”
张大太太与韩氏说了许久,潘金莲听得昏昏欲睡,忽听张大太太对她说:“侄儿媳妇,只怕你还不知道,我和你也是亲戚呢。”
潘金莲那瞌睡虫立即不翼而飞,忙问:“侄儿媳妇年轻不知事,倒是真不知道老亲,还请伯母赐教。”
张大太太笑道:“你娘家太太邢夫人原和张家有老亲,当年来往的何等密切,只是老辈人渐渐都没了,邢家又只有你太太一个人在京城,两家走动的也少了,这几年来几乎是音信不通了。怪不得你不知道,你到底年轻,哪里知道这等陈年旧事呢,若是仔细论起来,你还得称呼我一声舅母呢。”
潘金莲一听,顿时十分欢喜,张大太太肯说此事,可见对自己是有好感的,认下这门亲戚,想让张大太太帮自己对付韩氏那是不大可能的,可让张大太太袖手旁观却是的可能性却很大,可不是一个现成的拆散张大太太与韩氏交往的机会?忙起身,走到张大太太跟前,又对她行了一礼,口中说:“还请舅母受外甥女儿一拜。”
喜得张大太太眉开眼笑,连声说:“好,好,是个懂事的好孩子。”一边又叫丫鬟重新准备了一份更为厚重的见面礼给潘金莲,一边叫人到外院去和张大老爷说此事。
那张大老爷因潘金莲已经出嫁,也不好见她,只是叫人传话,说亲戚相认是件好事,叫张大太太好好招呼潘金莲,又命人送了一份见面礼。
张大太太喜得推潘金莲道:“你舅舅时常嫌家中人口少,没个亲戚可以走动,如今可不是好了。你以后要常来才是。”
潘金莲忙应道:“舅母说的是,以后一定常来给舅母和舅舅请安。”
张大太太便吩咐丫鬟:“叫人准备一桌上好的席面。”
韩氏和韩玉恒早听得呆住了,韩氏是万万没有想到,张家居然和邢家有亲,见张大太太与潘金莲的情状,如今俨然已是一对亲热的舅母与外甥女儿了。不由得心中暗暗后悔,早知如此,就不带潘金莲来了,忙活了半天,人家张家没看上孙绍康,反倒是和潘金莲扯上了关系,自己多年相交的朋友反倒成了潘金莲的舅母了。
任凭韩氏如何后悔,见张大太太一脸喜悦,想到还要依靠张大太太给孙绍康说上一门好亲事,也只好做出十分高兴的样子来。
等到席间,张大太太对韩氏说:“幸亏你带了外甥女儿来,否则我们娘儿两个如何能够相认呢?还是要多谢你。”说着,便给韩氏敬酒,韩氏心中发苦,见张大太太殷勤,也不好拂了她的性子,只得饮了。
张大太太与潘金莲说的投机,待得饭毕,又说了半晌的话,将几人送到二门外,反复叮嘱潘金莲一定常来,听得潘金莲应了下来,才依依不舍地看着几人离去。
潘金莲见张大太太为人爽利,倒不是韩氏姑侄这样的人,对她也很有好感,又存心要给韩氏添堵,倒是时常和张大太太来往,看得韩氏十分难受,却也不得不忍了下来。


、姑嫂聚会相谈甚欢

不提韩氏姑侄如何谋划着要引诱孙绍祖;好谋夺孙家家产。潘金莲前番从与孙绍祖的战斗中就充分明白了一个给力的娘家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好处;自然也是时常使人回去联络感情的。她联络的对象不是别人,正是王熙凤。这自然也是有她的考量;二房指望不上;唯有指望大房了,便宜老爹贾赦万事不管,反倒是王熙凤与她关系还算不错,便继续与王熙凤来往。
潘金莲主动示好;王熙凤乐得接受。却说王熙凤听说韩氏来了京城,心中明白韩氏来者不善,她肚内一轮;想到昔日潘金莲曾经帮过她;出于给自己小姑子撑腰的目的,便撺掇着邢夫人去孙家探望。
自从王熙凤看穿了王夫人的谋算,便疏远了王夫人,开始修复她和邢夫人的婆媳关系。王熙凤嘴甜的很,又是个有成算的,她打定主意要笼络邢夫人,便借着自己儿女双全的优势,时常带了巧姐儿和荃哥儿去邢夫人房中玩耍。
邢夫人人为人愚笨一些,也没什么心机,见王熙凤对自己百般恭顺,一双孙儿孙女又是活泼可*,太太长太太短的叫自己,叫的她心都化了,没过多久就被哄得晕头转向的,将王熙凤看作是自己的好儿媳了。
听得王熙凤说巧姐儿和荃哥儿想念姑姑,不如借着韩氏来的时机,既可以散散心,也能够给潘金莲撑腰,省得韩氏还以为荣国府没人了呢。邢夫人深以为然,潘金莲再是庶女,到底还是要喊自己一声太太的,可不能叫外人欺负了她,便带了王熙凤、巧姐儿和荃哥儿就往孙家来了。
邢夫人虽然也是续弦,但贾赦是一等将军,她也是有诰命在身的,韩氏不敢怠慢,听得她来了,便带了潘金莲、韩玉恒迎了出去。
两亲家见面,少不得互相说些自己的孩子不好,对方的孩子好一类的话。
那孙绍祖听说邢夫人来了,一是出于给潘金莲做脸的想法,二是也要在韩氏面前维护潘金莲,便也过来说了几句话。韩玉恒的一双眼睛便有意无意地往孙绍祖身上瞧。王熙凤是何等机灵,在一旁看得分明,心中冷笑。
贾宝玉衔玉而生,偏生荣国府的人都不知道遮瞒,反倒闹得京城人人知晓,韩氏即便是无法与勋贵来往,也还是听闻过这件事情,当时就十分好奇,只是她身份不够,从来也没得到过第一手资料,知道的那些不过是别人讲烂了的谈资。如今见了邢夫人,可算是找到了能够满足自己八卦的心思,不免问到贾宝玉,听邢夫人说贾宝玉尚未定亲,心中立即开始盘算,年龄上与张家姑娘倒是合适的。韩氏想着若是不给张大姑娘寻个合适的人家,只怕张大太太也不肯再孙绍康的亲事上用心,便对邢夫人说道:“不瞒亲家太太,我倒是认得一个十分合适的姑娘。这姑娘姓张,是南韶道张大老爷的独生*女,生得标致动人,美貌出众,娇艳妩媚,婀娜多姿,又自小儿便学诗书,做得一手好针线,真真是容德功貌俱全,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人儿。如今已经十五岁了,年岁上可不是也合适?张家也是官宦世家,根基富贵,家资巨万,只有一条,张大老爷和张大太太心疼她,不肯让她外嫁,一心要找个上门女婿来,好给张家料理家事。又怕那等贫寒人家的孩子不会享福,辱没了姑娘,才想着从那富贵人家的公子里头,寻一个出众的,也不要他的聘礼财物,倒是情愿给这公子家里送些东西。还说谁若是说成了此事,立即就送千两银子的谢媒钱。我如今听你这么一说你们家的宝玉,可不是和她是天作之合,保管是一说就成的。”
邢夫人听了,心中不由得一动。就不说能得到一千两银子的谢媒钱了,大房在家里地位尴尬,主要原因便是贾母偏心二房,而二房的贾宝玉更是贾母的心尖子,若是能够将贾宝玉弄出去,二房失了这么一个在贾母跟前说一不二的儿子,大房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这么一想,便有几分意动,便在心里盘算着,要如何去和贾母开口说此事。转念一想,贾母最是疼*贾宝玉,如何肯舍得让他去给人家做上门女婿,更何况如今贾元春在皇宫里头当贵妃娘娘,怎么可能允许她的兄弟当赘婿?若是开口说此事,只怕反倒惹得贾母不悦,又要说自己记恨她偏疼贾宝玉了,反倒要落得一身不是,便笑道:“听亲家太太这样说,倒是一个难得的好女孩。我记下了,等有机会便和老太太说一说,这缘分,都是天注定的,成不成的,我可是不敢说了。”
韩氏笑着说:“这说媒成就世间男女的姻缘,最是积德的好事,且这张家还是你们的老亲,可不是再合适不过了。”
听她这样一说,邢夫人顿时想起张家与邢家的亲戚关系来,当初邢老太爷在的时候,两家来往倒是密切,可惜后来邢家败落,一日穷似一日,张家反倒升官发财,两家便日渐疏远,不大来往了。她心里早就对张家十分不满,哪里乐意管这些事,对此事更是没了兴趣,只是敷衍韩氏。
王熙凤见邢夫人与韩氏谈兴颇浓,便冲潘金莲使眼色,潘金莲心中会意,便寻了借口带着王熙凤与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