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忧树-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惩罚、惩罚……一切物质和利益上的惩罚都是不足道的,可怕的是心灵的自我惩罚,后来使她感到心灵隐隐作痛的自我惩罚,也有过那么一两次……事后回想起这些,总是使她恨不得教自己立刻失忆!可是怎么能够呢?发生过的总是顽强存在,它不时的要窜出来,哪怕就像老鼠啃脚趾似的表演一番,令你尴尬无比。
幸亏对方还识趣。幸亏自己渐渐老到,从此之后没有第二回。
但愿从此以后,她真的能够成熟,能够抵抗一切世俗的诱惑。抵抗一切心里魔鬼的诱惑。
可这种种“但愿”,只不过是她一厢情愿的祈祷。只要她还存着那么一点世俗的功利之心,就不可能清静。老庄的“无为”境界,认识一下漫游一下或许容易,现在不少人也挂在嘴边作为时髦的论调。真要化为做人准则,有几人能做到?难于上青天!
这不,好端端的,“魔鬼”又找上门来了。
宁可在苏醒后的第一时段,虽然伤痛引起的“反射”依然使她时时头痛欲裂,但是,仍然阻止不了她如奔马悬瀑般的思绪。她首先想起的不是别的,而是那天祁副书记与她谈话的前情和后续。
真是难以教人明白啊:于津生会有这样的行为?!
想疼了脑瓜她也无法揣想这里边的“内情”,来看望她的人,就像有所约定似的,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对这个敏感的消息,绝口不提,在昏迷的日子里她自顾不睱,就是现在,面对不相干的探望者,她也无从打听。她知道市委办、宣传部门以及报社的人都不会不知道这个“重大新闻”,不会不谈论,但他们和报社的头一样,在她苏醒那天再次来到她的病房时,都有意躲闪了这个话题。从他们的回避和躲闪中,她终于知道了于津生还活着,但是,据说他的生命体证虽然存在,意识却在丧失,以后如何,将是未知……
惨啊!如骤风暴雨般发生的,竟然出来这样的结果!也许,这还不是结局?肯定不是!
也许,就因这样的突然,祁副书记对她刚刚透露的那点“内部情况”,就如闪开又关上的铁门,现在又严丝合缝了,领导无意深说,她当然无法追问。但事情没有了结,这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动弹不得,她真想一跃而起,哪怕瘸着拐着,她也要到那个特护病房去一看究竟。
她的心真是无法安耽,不落宁!
可她,算是于津生的什么人?如果不是祁副书记那天别有深意的询问,她完全可以像大多数人那样,只把于津生作为一般场面上来往过的人,只把这事作为一般的关注就是了。
可是,她能做到吗?她宁可能做到在这样非常态的大事面前眯缝起她那双本来就深而澄澈的眼睛吗?
祁副书记那天询问引起的回忆、那些久远而并未忘却的往事,现在,在她无可奈何百无聊赖的时候,终于无比清晰地一一浮现在她的脑海里了……
她是刚到H市报到那天,就像得了十万火急的令箭奉命去采访,可是,如果不是早在六年前,也就是九十年代初,她与于津生在香山饭店的那次偶遇,也许,这种司空见惯的奉命采访,不会教她勾起那么多爱屋及乌的情感。
还记得香山饭店那早春雪后的情景吗?那场1991年早春的不寻常的春雪,也许是以后许多偶遇的渊源?
“要想一天不安生,你就请客;要想一月不安生,你就装修房子;要想一辈子不安生,你就找个情人……怎么样?伙计们,你们都有体会吧?我敢说,大家体会是有体会,不过我现在要是问一声谁符合前两项?我相信好多人会举手,可是,谁要说我正在找情人……嗨嗨,咱们这车里怕没有一个勇士,对不对?哪个站出来说?我就把这个好座位让给他……”
话音未落,满车一片笑声,笑声飞扬在这辆由“两会”派发的载满新闻记者的专车里,飞扬在京城开往香山的山道上。
那是1991年3月。
坐在车后厢的宁可也在微笑,虽然心里不无苦涩。她觉得这话很有意思。不错,这真的符合很多人的情况和心情:请客、装修房子、找情人可能只是找了个单相思且无望成功的情人……人的这辈子还安生得了吗?
“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安生也罢不安生也罢,一切麻烦和不安生都是自找的,一切都自有因果,你可以不相信报应,可总有许多人在祈求来生——祈求有一个完全不同于今世的来生。这是因为很多人的今世今生,难以美满如意,你没看就在你的身边,多少人正在自找着无穷无尽的麻烦,演衍着种种安生或不安生的故事……
她宁可不也如此吗?这两年,采访中的无数见闻,也莫不证明着生活中的许多安生和不安生故事的来龙去脉。
那么,像她这样在首都新闻单位见习了两年已被正式留用的记者,今次能够跻身于如此难得的“两会”采访,将又有什么样的出格人物和新奇故事在等待她呢?
正当宁可胡思乱想想得入神时,车子吱的一声,停在了香山饭店的停车场。
走向“207”号房的时候,宁可不由得在一座庭院中停下来,再次环顾了一下夕阳中的香山饭店。现在,她看到的仅仅是一角。
但却是窥斑知豹的一角。名声赫赫的香山饭店从1979年始建到1982年落成,她这个在北京出生并且工作过那么多年的人,直到九年以后的今天,才真正有机会认识它。
宁可以前当然来过香山,与中学同学到香山看红叶、拾银杏叶、爬鬼见愁,不止一次偷偷溜进那个一般不让外人参观的“双清别墅”。这座震动中外的香山饭店建成时,铺天盖地的报导和贝聿铭的名字像猎猎作响的大旗飘扬在中国上空,几年前捷足先登地看过的父亲,回去后赞不绝口。没有得见的宁可就存下心愿了:有朝一日,她要好好地仔细地来看看这座饭店。那时她就听说,香山饭店在开业七个月后,贝聿铭先生又获得了普利兹建筑奖。而贝先生将获奖的10万美元,捐作了中国留学生的“游学基金”。
她还看了许多关于香山饭店的报道,贝聿铭先生有关建筑理念的阐释,外界热闹非常的评价……她一直注意并收藏着这些材料,包括其它许多名家建筑师的介绍。
就像某件珍藏,因为太宝贵太至爱,就不愿轻易拿出来打开、甚至连看一看也小心翼翼的,现在,她来到香山饭店了,她希望离开别人的评论,用自己的眼光欣赏体会,好好品味。
何况,她现在不是一个普通游客而是一个采访“两会”并能自由自在来往此间的记者,完全可以闲情逸致地品味贝聿铭的这个杰作了。
突然,她僵住了脚步,呼吸也不由得廹促起来。
清晨,这儿下过一场小雪,此刻竟然还未完全融化,这儿一朵那儿一朵,嵌在这一棵棵墨绿色的苍松的枝桠中,嵌在这些梅花形窗棂的边角上,看上去就似清水芙蓉,天然装饰!
美,难以用言语形容的美!美的激荡引起的感受是如此无法言说!贝聿铭先生的杰作,就是集自然美和建筑美的大成!贝先生在设计它时,就想到了此地会有这样的场景吗?贝先生早早就想到了别处都没有动静的时候、而惟独香山还会下这一场三月的小雪吗?他是否老早就想到了如波起伏的庭园院墙、庭园里的这些苍松、还有嵌在这梅花形、梨花形、菱形、扇形窗棂上的雪朵,将是那样如诗如画有着无可比拟的美吗?会的,当然会的,他当然会想到香山有数不尽的苍松银杏,有世人称羡不已的满山红叶,可是,他怎么会想到香山就是到了初春也会下一场别处不会下的三月雪呢?
哦,雅典娜赋予天才们的最好礼物,就是想像的翅膀,天才就是有无穷无尽的想像力,天才的想像力不仅会延伸时空,也会递接最具奥秘的大自然!
哎,快别抒怀抒情了,宁可,你就后悔那时怎么不下定决心报考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吧!都怪你被严厉的妈妈吓住了,那时,你只要有本来的那份勇敢,你只要填上这个志愿,说不定你也有可能成为某某某某的门下弟子,以后就像哥哥一样远渡重洋,来到你所尊仰的大师们身边学习和工作,当然也可以像设计出越战纪念碑的林缨一样成就斐然了……
哎,快别想入非非了,宁可,你都忘了你是干什么来的了?!
宁可终于收住了自己如脱缰野马似的思维,快步走向“207”号。
“207”号住着一位科技界的女政协委员,昨天就答应宁可接受采访,因此今晚不参加特地为“两会”的代表委员所安排的戏曲晚会,尽管今晚演出的都是京昆界的大家名角。
宁可这次能够跻身“两会”的采访,让她写写人物专访,可以说是领导对她才能的考验与信任。为此,她不但对派出单位的领导、更对那位允许她采访的女委员,充满了感激。
宁可想对这位叫做丁湄的委员进行单独采访,与其说来自报上对荣任此届的委员各种介绍,不如说是一种直觉。她所在的报社,也公布过委员代表名单,但作过超过千余字的介绍的,只是千分之一二。因为有名的、优秀的专家学者名流,太多太多了。简直是星空辉耀,光辉灿烂!
那天,宁可就像一个进了超级玩具商店的孩子,面对从未见过的心爱又高级的物具,眼花缭乱而不知所措。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中,她只能量力而行,选择一二个对象。她把报纸上的委员名单以及捏在手里的这份在香山住宿的几个界别和小组,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仍旧委决不下。
要知道,与科技、教育界同住在此的,还有文艺界。这几个界,都有那么多令她敬慕的人物啊!之所以难以定夺,就是因为贪心!
贪多嚼不烂,贪心是罪恶之源……这样笑话和告诫过自己后,她心定了:碰上谁是谁!
可是,在这座庭院式的大堂中,在这座由茑萝、常春藤和绿澄澄的秀竹、细细的水帘瀑交织为边角风景的大堂中,来往着那么多她在报上、在影视屏幕上见过的人物,令她目不睱接。他们徐徐走在大堂中,步态优雅,真是实实在在的闲庭信步!我的天,都是精英,都是当年红透天的人物啊!
现在,他们就这样近在咫尺,由各个小组的联络员引领,走向分配给他们的住室,从诗情画意的大堂消失在通向各处住室的曲径中。
这座以香山命名的大饭店,那是名符其实的曲径通幽啊!
到底要找谁?快,快,快逮住机会啊……宁可紧张得鼻尖都冒了汗,没等她委决,这拨人走过去了,又有一拨她认出和认不出的人,前前后后地过来了,都是些名气鼎鼎的人物,快,快啊!
宁可终于决定,不能像个进大观园的刘姥姥,在这儿傻站傻等,走进那个园洞门似的边门,撞上谁是谁!
嘿,这儿也如梭之度纬,鱼之穿网,这个那个来往不息……哦,终于撞上了这一位!
当时,她与几个男委员一起,说说笑笑地走过来,虽然认不出她是谁,但宁可肯定她不是文艺界的,走在几位霜鬓鹤发一望而知是权威人物的男同胞中,她稍显年轻,而且分外雍容大方韶秀不俗,出类拔萃知识女性的仪表气质,教人一眼就看出来……
哦,一看她,那种撞心动心的感觉就有了:真是看着舒服!
宁可走上去,作了自我介绍,说:如果您有空,请允许我向您作一个单独采访,行吗?
她怔住了,那双好看的眼睛和眉毛,一齐弯成了笑容可掬的“眉毛月”。
哦,您要采访我?不不,我建议您还是采访一下我们张老吧,对对,还有这一位,沈老……他们的故事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