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清当军阀-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河南一带的满清地盘还有江南的大明朝说是不羡慕妒忌那是假的。
这些人大量的涌入自治区,倒是给自治区的农业开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可问题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土地大国,真正适合农业的是湖广、东北、华北大平原一带,除此之外,一些丘陵等复杂的地带根本就不适合搞农业。
而萧远也从来都没有想过把以后的中国也变成一个农业产出大国,中国这片土地由于其传承的思想,要承受太多的人口,太多的苦难,土地一向都是最大的结症,现在萧远有了机会,便努力的让自治区向工业方面进行转型,至于农牧业,完全可以移转到澳大利亚这片新入手土地上去,再远,甚至南洋也比这里合适。
很快的,便以王府与大人府联合的名义在报纸上了发表了消息,由于海军发现了新大陆,现在征集愿意前往新大陆开发的工作人员,主要的工作方向是农牧两业。

第5卷 第856节:三大工程 (3)

条件给的很优惠,第一,只要前往新大陆的,自治区负责初期的资金投入安置工作,包括一些种羊种牛种粮等,其二,无税,什么税都没有,所有产品由自治区的相关部门回收,其三,所开垦的土地,能开多少就终身是多少,换句话说,你就拼命干吧,到手的全都是你自己的,跟跑马圈地差不多,其四,可以持枪,而且在澳大利亚开放军用制式的98步枪和军用制式单发手枪的持有权,你可以带着枪到澳大利亚的任何地方,不像在自治区那样管理严格,毕竟那地方现在还属于蛮荒之地,所以枪这种东西是必须要开放用于自保的。天生就有土地情节的中国人被这些条件一刺激,哪里能不眼红的,不过后头还有条件呢,必须是完成了初级教育的新公民,仅这一条就让那些刚刚步入自治区的人傻了眼了,他们必须要经过半年以上的学习才可能成为新公民。
在自治区,想成为新公民很简单,初中级学院是免费的,完全是由自治区的专项财政来负担,分成全日制和生产制,全日制的还免费的供应一顿午餐,确实,有不少人是奔着一顿免费午餐而来的。
生产制就是每天生产之余到学院里进行学习,会认三千以上汉字,能读通一张报纸,能够熟练的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就算初级毕业了,从前这可都是中级课程的,现在中级已经涉及到诗文和几何方程等方面的计算了。
从理论上来,只要你完成了自治区的初级课程,或者说哪怕你不学习,能够通过自治区设立在各城县的考场进行的考试,你就会从当地的公安局下属的户藉科得到一张自治区公民身份证,你就是自治区的公民了,只要出示这张身份证,你可以走到自治区的任何地方去,而不需要路引等东西,由于自治区的富庶,甚至你出门都不必携带必要的粮食钱财,只要找到一户人家上门讨口水喝,都会得到一些粮食等方面的支援。
自治区的种种优惠政策使得移民潮出现,十几万人随船被迁往的遥远的澳大利亚,进行必要的农牧生产活动,而在澳大利亚,也驻有两个团的甲级骑兵部队,是从蒙古骑兵师和甲级陆军部队当中调去的,仅仅使用两个团保护着几乎有整个中国大的澳大利亚,不过不用担心,在沿途的小岛上都设有中转站,自治区澳区分部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与海军取得联系,并得到驻印尼海军的快速支援。
澳大利亚虽然是个好地方,可是进行开发建设不是三五年就能见到成效的,至少在羊毛加工产业上,至少也得五年以后才能真正的开展,不过那地方却可以成为自治区最重要的粮产地之一,这个见效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中国人或许干别的不行,但是种地绝对是一顶一的强悍。

第5卷 第857节:三年休养后的剧变 (1)

通往新疆的铁路终于也快要修通了,由蒸汽机车拖拽着的长长车厢不时的往返于新疆与新区之间,往回运送了相关的物资,如此一来,使得新疆的物质生活也变得丰富了起来,部队也可以用最节省力量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开进,大大的减缓了由少数民族占据的西疆安定。到目前为止,可以这么说,自治区的交通网修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控制区,哪里就会纳入到自治区的统治之下,特别是铁路,还是从大明朝学来的,当然,他们是这样认为的,连蒸汽机也是从大明朝进口的,当然,他也同样是这样认为的。
大明朝倒是很想学习一下,可是要修铁路,所消耗的资本,除了崇祯爷那样强势的皇帝之外,别人还真没有那个魄力,难道就凭着那个整个只知道炼道修仙的皇帝老儿?别扯了。
一晃两年,澳大利亚由于其气候的适宜,使得澳大利亚使用极少的人口,使用大型农具,成为了自治区的粮产地,每年产的粮食都吃不完,甚至有相当大的一部分运到了大明朝直接卖掉,而澳大利亚的人口也终于达到了百万,分居于澳大利亚的各适宜耕种、放牧的地区,当地产毛最佳的驼羊,也就是后世的神兽草泥马成为了一种主要的产毛品种,在澳大利亚的北部约克半岛,不过现在叫澳新工业区,建立了一整套以粮食加工、酒业加工、羊毛产业加工为主体的工业区,在澳大利亚的其它地方,在原则上是不允许设立工厂的,所有的工业都集中在这个半岛之上,使之成为最繁华的地区。
而澳大利亚也成为了一个淘金之地,先到的人,要么就是农场主,要么就是牧场主,要么是工厂主,几乎个个肥得流油,当然,在自治区的三大政策,道德为先的基础上,这些先富起来的人在上交了一大笔的个人所得税之后,也分出相当的财产捐献来进行教育、医疗、公益方面的建设。
捐献的好处是可以获得荣誉,走到哪都受到尊重,而且还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高昂个人所得税的退税,一举两得,为什么不捐呢,反正有钱也花不了。
同时,为了新澳工业区的发展,澳大利亚的一些工矿业也被开发了出来,由本地产的钢铁开始修建起运输能力更加强大的铁路来,几十万的俘虏成为了自治区在道路建设上的最佳助力,这其中,已经有数万表现相当不错的人脱离了筑路大军,成为了一名普通的自治区新公民。
到了第三个年头,自治区的财政赤字已经完全扭转了,一部分三年债券也到期了,只要拿着债券就可以在自治区新设的各银行连本带利的取出,绝对不会差一个子。

第5卷 第858节:三年休养后的剧变 (2)

三年的时间,足以让自治区缓过一口气,财政有节余,军队有战力,海军在海上打了三年,几乎每年与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佬打个不停,那些西洋鬼子牵牵扯扯的跟海军在海上不时的比划几下,另一边却与自治区大做生意,倒卖着自治区的物资进入中东和西方,也给他们赚了大笔的银子,只不过他们的军事力量却始终无法再入东方海域一步。当自治区在报纸上又一次发布了陆军征集令之后,陆军几乎在一个月的时间就由原来的三十万扩张到了五十万,其中一半从前退伍的老兵,还有一半是新兵,如此庞大而又快速的军事扩张行动,震惊了整个东方,就连在自治区的武器出售下连年战乱不休的日本都一下子平静了下来,这自治区这一次扩兵,倒底打哪里?
或许也只有朝鲜是最安稳的,朝鲜王朝老老实实的当着他的小弟,把朝鲜建设成为自治区的产粮地,自治区的粮食收买倒也公平,倒是让朝鲜的经济也跟着增长,成为自治区一个商品的倾销地,完全挤垮了当地的小手工业,甚至还有不少朝鲜人进入了自治区去讨生活,他们的留学生到这里来也只学农业生产,工业?算了吧,就算是学习了最后也是留在自治区工作,回到朝鲜,你根本就没有建设的资本,就连人家那边运来的多套并行的犁头都比你们自己打制的强百倍。
自治区的陆军扩召,五十万大军有三十万向北部地区移动,位于哈尔滨一带的山地骑兵师也扩张到了两个师,大军向北一动弹,战略意图立刻就明显了,终于要对满清动刀子了,要真正的收复辽东地区了。
其实经过这几年的经营,辽东一带虽然在名义上还被满清占据着,自治区的控制疆域还在天津、北京、张家口一带,或是北面的草原渗透,东北的哈尔滨为中心,几乎已经没有满清什么事了,动都动不了,光那两个山地骑兵师,朝鲜一个军的五万兵步就压得满清喘不过气来,现在内地的大兵一动,火车,公路上的马拉军车,快速的开到北京城下,海军开到了葫芦岛,五千海军陆战队登陆,几乎是在一天之内就炮击锦州,拿下了锦州城,直扑盛京,也就是今天的沈阳。
当两个骑兵师,两个步兵师到达北京城下的时候,守城的三万满清精锐连个屁都没有放,直接弃城而走,直奔辽东老窝,北京这个两代古城,兵不血刃的被拿下,部队当中不乏一些北京逃民,重归故里,几乎是欢呼着冲进城内。

第5卷 第859节:庞然大物 (1)

北京这个南边被堵五六年的城市终于被打开了城门,老百姓们几乎是沿街抛扔着满清的鼠尾辫子,或是一个个的顶着个大光头,欢呼不止,在欢呼当中迎接着进城的自治区部队,清一色的青绿色的军装,顶着圆圆的头盔,排着整齐的队伍,背着步枪,不时的向两侧的居民们招着手,甚至有不少青年直接就堵到了部队前进的路上,要求当场参军,扯蛋,自治区招兵哪能这么随意。自治区一向都是如此,前头军队开路,后面就已经从号称是冗官的各部门分离出的管理人员,同样庞大的管理机构也跟着前来,前头军队刚刚一稳定,行政部门就已经开始运行了起来,各司其职,该管治安的管治安,该清点人口的清点人口,总之各部门配合起来,虽然外人很难分得清这几十个部门都是干什么的,但是只要配合就完事了。
北京城的皇城也被封死了,不允许任何人进入,管理会派出专人进入皇城进行清点,虽然在被偷盗了不少,但是大件仍然保留了下来。
别的还都好说,可是这皇城却成为了一个难题,这可是大明朝、清朝皇帝住的地方,这怎么说也算是天子脚下,现在被自治区给占了,别的都还好说,可问题是皇城怎么办?交还给大明朝吗?
萧远一声令下,暂时不管皇城,先进行封存,找专人每日打扫,留待战事结束之后再处理。
有了萧远的命令,行政机构就好说了,其实跟着部队行进压力最大的部门就是教会了,自治区的教会可跟宗教没有任何的关系,医疗卫生,学术研讨,教育机构都在教会的管辖之下,每到一地,就需要吸收当地的医生,设立医院,从自治区本地调取大量的成药补充进去,这些都还好说,可教育这块就是大难题了。
无论在哪,最大最好的建筑,肯定就是学校,现在自治区本身已经有了充足的初、中两级的教师队伍,所以每到一地,便会雇请当地的工匠进行学校的修建,学校一样会延伸到乡村一级,在乡村一级受初级教育,在县城受中级教育,若是还想受到化学、物理、管理等高级教育,就需要到自治区的首府新区接受进一步的教育,没办法,高级教育的教师队伍还不是很大,只有百余人而已,根本就无法普及到每一处,但是毫无疑问,在这个时代,自治区的治下绝对是知识普及率最高的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