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战争史-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虎视眈眈的列强乘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先是在一八九五年,德国即向清政府要求设立天津、汉口两处租界,作为还辽的报酬。一八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又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占领胶州湾。一八九八年三月六日,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其中,规定将胶州湾租与德国,为期九十九年;德国有权建造由胶州到济南的铁路,并享有铁路沿线三十里以内的开矿权。这样,德国终于实现了蓄谋已久的侵略野心,不仅把胶澳地区夺取到手,变成直接统治的殖民地,而且把侵略魔爪伸向山东内地,从而控制了山东全省,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随后,俄国以“助华”为名骗取清政府的同意,将军舰开进旅顺口,从此赖着不走。并胁迫清政府于三月二十七日、五月七日先后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和《续订旅大租地条约》。这两项条约规定俄国租借旅大二十五年,并有建造南满铁路的权利,使它实现了长期梦寐以求的对中国东北的控制,从而大大加强了在远东的战略地位。同年四月十日,清政府与法国互换照会,承认中国滇、桂、粤诸省领土不割让或租与他国,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英国借口维持大国的均势,强迫清政府于六月九日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承认九龙及大鹏、深圳二湾为其租借地,定期九十九年;七月一日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规定中国将刘公岛并威海湾内诸岛及威诲全湾沿岸以内十英里的地方租与英国,租期与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一八九九年八月,日军在鼓浪屿登陆,迫使清政府于十月二十五日签订《厦门日本专管租界条款》,取得了在厦门设立租界的权力。并企图占领整个厦门地区,将福建以至浙江划入日本的势力范围。十一月十六日,法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将广州湾租与法国,亦以九十九年为期。自从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帝国主义各国纷纷接踵效尤。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或夺占海港,威争划势力范围,把中国的大好河山分割得支离破碎,整个神州呈现出一幅触目惊心的图景。列强的蚕食鲸吞,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将不国,何以图存?这个问题,还从来没有如此严重地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豆剖瓜分的危险,给中国人民敲响了警钟,促进了民族的觉醒。

“灭洋!”农民群众最先响亮地喊出了这个口号。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把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了帝国主义列强。早在一八九四年的夏秋之交,山东、安徽交界一带农民即以“灭洋”为口号而开展斗争。是年十月,有一位官员奏报朝廷道:“外患不除,内忧恐起。近闻山东曹濮、安徽颖毫各地,伏莽欲动,假‘兴华灭洋’为名。”注9这种斗争,起初主要是以反洋教的形式而出现的,而且范围日益扩大。一个传教士到该地区进行了调查,说起事的农民专“与天主教作敌,凡天主教堂,思尽烧毁,天主教人,思尽杀灭。聚众数万人,在曹县,城(成)武县、单县、沛县、萧县、砀山县、考城县、兰仪县所有教堂,烧毁的不少。”注10其后,斗争发展到山东、直隶交界一带,更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这些斗争彼伏此起,最后汇合成了具有全国规模的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到一八九八年十月二十四日,赵三多、阎书勤等在山东冠县梨园屯发动起义,正式打出了“黄色而镶以黑边”的旗帜,“上标‘扶清灭洋’四字”。注11这次起义,可以视为义和团运动的起点。从此,“扶消灭洋”便成了义和团运动的主要口号,这个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事实,但也况明了农民群众没有科学的思想武器去分析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与清政府的关系。这样,在他们自发反帝斗争的实践中便产生了极其矛盾的现象:一方面,高呼“灭洋”口号而盲目排斥洋人洋物;另方面,则打出“扶清”旗帜而蒙受即将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清政府的欺骗和利用。可见,几千年来的农民运动尽管到此时增添了反帝的内容,却仍然无法摆脱皇权主义的束缚。因此,甲午战后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自发反帝斗争,从根本上说来并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范围。这正是“扶清灭洋”口号的历史局限性所在。

当农民群众自发反帝斗争方兴未艾之际,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发动的变法运动兴起来了。这个运动的主题是变法图强,即变封建地主阶级之法,图资产阶级之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改革,以期中国臻于富强之境,挽救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公车上书”把维新思潮推向政治运动。因此,可以说,甲午战后发生的“公车上书”,是持续了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让位于维新运动的标志。以救国为宗旨的维新运动,是在批判“中体西学”论中开展起来的。面对甲午战后的瓜分危机,维新志士们痛切地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不仅认识到前此所谓西学,只是“洋务之枝叶,非其根本”,不过“盗西法之虚声,而沿中土之实弊”而已。维新运动则与洋务运动根本不同,它高举救亡图存的爱国旗帜,反复阐述“能变则全,不变则亡”的哲理。维新派提出的“救亡”口号,振聋发聩,激动人心,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群众性的爱国救亡运动。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这一时蔚为社会风气,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然而,维新派在政治上是软弱的,在理论上是虚弱的。维新变法学说是以庸俗进化论为理论基础,而其天赋人权论也只是作为论证君主立宪的理论根据,并没有由此得出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结论。维新派所学来的这些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学说,跟中国封建主义只能打几个回合,便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同盟所击败,宣告退却了。

甲午战争把维新运动推向高潮的同时,又把资产阶级革命派引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还在甲午战争期间,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即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一八九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他在檀香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并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呐喊。他在会员誓词里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注12的纲领性口号。《马关条约》签订后,孙中山深悉清朝统治业已腐朽透顶,不可复振,便开始积极准备武装起义。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相继失败后,清政府的反动面目更加暴露无遗,成为人民革命的众矢之的。于是,革命终于成为时代的主流。资产阶级革命派不仅扬弃了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消极因素,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为中国近代民族觉醒注入了崭新的内容。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把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统治阶级联系起来考察,认清了清政府的卖国本质,因此主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必须同推翻清政府的斗争结合起来。这种认识上的升华。使全国的革命形势迅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其二,认为只有采取革命的手段才能拯救民族的危亡,并严格划清了革命与保皇的界限,这是革命派在政治上趋于成熟的一个标志。其三,提出了反对封建专制和建立民主共和的思想,这是留给我们至今仍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为了拯救民族的危亡,资产阶级革命派对中国革命的性质、方法和任务提出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这在中国近代民族觉醒的进程中是一次重大的飞跃。

甲午战争是持续时间达三十年之久的洋务运动的最重要的一次实践。洋务运动本是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富国”与“强兵”相互联系,但重点是“强兵”。洋务运动就是首先从军事工业搞起,而后推衍到民用工业的。在“自强”的口号下,洋务派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改革,如整饬海防、建制造局、设厂造船、筹建海军等等。在整个洋务运动期间,远东的国际环境比较缓和,对中国实现自强是个有利的时机。在运动的前期,其效果也是明显的。在此期间,左宗棠取得了收复新疆之战的胜利;刘永福的黑旗军屡创法军;冯子材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中获得大捷;日本驻朝鲜公使竹添进一以日兵配合开化党人制造政变也遭到了失败。当时,中国的国势并不比日本弱。法国权威人士评论说:“亚洲现在是在三大强国的手中——俄国、英国和中国。”注13这不是没有根据的。但是,洋务派所推行的改革,主要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机器生产,引进科学技术和创办新式企业,即改善生产力,却根本不想去触动封建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任何真正的社会改革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洋务派的改革却只是浅尝辄止,长期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没有进一步深化下去,因此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次社会改革运动,时光荏苒,逝波难再。其结果,是使中国失去了这次有可能实现自强的大好机遇。甲午战争的实践,终于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后失败。这个教训是极其深刻的,值得后来人进行认真的反思。

——全书完——

注释:

注1 转见《甲午战争九十周年纪念论文集》,第19页。

注2 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第185186页。

注3 石井宽治:《日清战后经营》,见《岩波日本史讲座》(1976年改订版),近代部分(4),第54页。

注4 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中译本,上册,第293页。

注5 日本大藏省:《金融事业参考书》,转见东京大学出版会:《日本经济史大系》第6卷,第123页。

注6 藤村道生:《日清战争》中译本,第193页。

注7 石井宽治:《日清战后经营》,见《岩波日本史讲座》(1976年改订版),近代部分(4),第5960页。

注8 井上清:《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中译本,第58、59页。

注9《光绪年奏稿》(抄本)。

注10 济宁福音院:《大刀会起止论》,见登州《山东时报》,光绪二十二年八月初五日。

注11 《外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看待中国历史的》第2卷,第118页。

注12 《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9、20页。

注13 转见丁名楠等:《帝国主义侵华史》第1卷,第319页。 
 
本图书由最新TXT小说下载网。。为您整理制作。
更多TXT好书,敬请登录。。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