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聚奇塔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甲午战争史-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岛炮台由康济舰管带萨镇冰带领三十名水手助守。萨镇冰(一 八五九——一九五二),宇鼎铭,福建福州人。蒙古族。一八六九年,萨镇冰毕业于福州船政后学堂。一八七六年冬,福州船政选派出洋,入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校学习。一八八O年回国。先任南洋水师澄庆炮舰大副,后调北洋,历任天津水师学堂教习、威远兵船管带。一八八七年,改任康济练船管带。积功晋副将衔,实授游击。甲午战争爆发后,丁汝昌以日岛炮台地位重要,令萨镇冰带康济水手三十名至岛,以加强日岛的防御。连日来,萨镇冰指挥水手英勇发炮,打得相当顽强。在这天的战斗中,日舰十三艘在扶桑的带领下,轮番向日岛轰击。威海南岸皂埠嘴、鹿角嘴、龙庙嘴、所前岭四座炮台,也向日岛猛轰不已。萨镇冰鼓舞水手坚守岗位,誓死拚战。刘公岛炮台也发炮支援。在双方炮战中,刘公岛东泓炮台一炮击中扶桑左舷舰首,“刹那间一声巨响,舰身猛震,甲板被打烂一尺多的洞,三分厚的铁梁和梯子皆被击断,弹片纷飞,击毁左舷内侧,击到指挥塔的铁壁又弹回甲板,死伤达七人之多”。注28此外,筑紫舰也死伤八人。日舰遭此打击,只得停止进攻,退向阴山口。

日岛炮台虽然打退了日舰第二、第三、第四游击队的进攻,但本身损失也很严重。在敌人水陆两路的夹攻下,一座地阱炮被扑倒了,极力去把它举起,终于无效。这倒下来的炮,却又妨碍其他炮的使用。军官的住所也因炮弹的炸裂而焚毁了。一所弹药库也爆炸了。丁汝昌决定放弃这座已经失去作用的炮台。于是,萨镇冰便同水手们在第二天撤回刘公岛。

在此阶段中,日本鱼雷艇队两次偷袭,使北洋舰队遭到严重损失,力量大为减弱。同时,鱼雷艇的逃跑,打乱了北洋舰队的防御部署,造成极大的危害。尽管如此,北洋舰队仍能以弱敌强,击退日本联合舰队的三次进攻,并伤其多艘舰只,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第三阶段,从二月八日至十一日,历时四天。日军见硬攻难下,便决定继续围而困之,一面水陆夹击,一面派鱼雷艇袭击,以消耗北洋舰队的战斗力量,促使其内部发生变化。

二月八日,日本联合舰队在威海卫口外警戒,以防北洋舰队遁逸,并“时或开炮挑战”。注29与此同时,南岸各台又向刘公岛及港内舰只猛轰。刘公岛炮台应之。炮战中,“靖远伤亡四十余人,岛上学堂、机器厂、煤厂、民房皆有毁伤,岛内民人亦多伤亡。”注30伊东祐亨见日岛炮台始终不发一弹,始知其已被轰毁,乃下令明日专攻刘公岛。并决定再次破坏威海南口的拦坝,以扩大其缺口。是夜十一时,日本海军的四艘汽艇和四只舢板,又载多人至龙庙嘴下破坏拦坝。由吉野、秋津洲、浪速三舰所派人员安装炸药,“以电引火,使之爆炸”。注31这次破坏了大约有四百公尺长的拦坝,使日本鱼雷艇进出威海港湾更加畅行无阻了。

二月九日,日本联合舰队又发动了第六次海上进攻。上午八时,日本第一游击队吉野、高千穗、秋津洲三舰,及本队千代田舰,在威海卫南口海面警戒。第三游击队天龙、大和、武藏、海门四舰在前,葛城为殿舰,驶近刘公岛东泓炮台,“纵横左右行驶,猛烈射击”。注32“葛城最力战,清兵亦善拒。”注33十点钟时,日本第二游击队扶桑、比睿、金刚、高雄四舰,加入战斗。南岸三台也“共戮力轰发”。

日军还在北岸架起十二门大炮,向刘公岛排轰。“北岸皆子母弹,纷如雨下;南岸皆大炮开花子、钢子”,“岛舰共伤亡一百余人”。然刘公岛各炮台仍奋力还击,“击毁鹿角嘴大炮一尊”,“击伤倭两舰”。注34丁汝昌亲登靖远舰,率平远及炮舰至日岛附近,与敌拚战。战至中午时,鹿角嘴炮台发射的两颗炮弹命中靖远,“左舷破了,炮弹穿过了铁甲板,又穿过了右舷船首,于是船头先沉了下去。”注35“弁勇中弹者血肉横飞入海。”注36丁汝昌正在督战,舰沉之时与靖远管带叶祖珪“意与船俱沉,乃被在船水手拥上小轮船”。注37他被抢救上岸后,叹曰:“天使我不获阵殁也!”注38靖远舰中炮搁浅,使北洋舰队的力量更为削弱。

二月十日,伊东祐亨命令严岛作为哨舰到威海卫海面,整日执行警戒任务,其他各舰皆补充煤炭,做进攻前的准备。入夜后,旗舰松岛、千代田及桥立与之会合,共同对威海卫海口实行警戒。十一日乃是日本纪元节注39,联合舰队各舰皆举行遥拜仪式。仪式完毕后,伊东令第三游击队再次向刘公岛炮击。这是日军发动的第七次海上进攻。上午九时,第三游击队葛城、大和、武藏、天龙四舰进迫威海卫南口,向刘公岛连连炮击。南岸三台“亦发大炮,火势甚猛。清兵不屈,连日连夜,疲困亦极,力击诸舰及东(南)口三炮台。”注40葛城舰首先中弹,“操作前部回旋炮的一号炮手的头部、手臂及左腿,皆被弹片击中,当即死亡。”另有六人受伤。天龙舰副舰长中野信阳正在舰桥右舷发令时,一颗炮弹飞来击中左舷,弹丸纷飞,“打断中野副舰长一条腿,腿留在舰桥上,而身体则飞入海中。弹片飞入机舱,机械士高野泰吉等五人负伤。不久,“大和舰舰桥的机关炮也被打坏。”注41于是,伊东又令第二游击队进行支援,日军水陆夹击,炮火更趋猛烈。在激战中,刘公岛东泓炮台为鹿角嘴炮台击中,两门二十四公分口径克虏伯大炮被毁,守军撤出炮台,港内诸舰在四面八方的炮弹轰击下,难以抵御,只得“悉集港西”,躲避一时。入夜以后,伊东还令浪速、秋津洲二舰驶往威海卫北口,继续炮击不已。

在此阶段中,北洋舰队官兵尽管处境危殆,在敌我力量绝对悬殊的情况下依然努力防战,连续击退了日军的两次进攻,并使其遭到一定的损失。然而,北洋舰队的力量已大为削弱,又兼粮食缺乏,弹药将罄,一系列的困难接踵而来。尤其是人心不稳,士气大挫,使丁汝昌感到面临山穷水尽的绝境。看来,如果外援不至,仅靠北洋舰队本身的力量是解不了刘公岛之围的。

注释:

注1 《李秉衡致总理衙门电》,《山东巡抚衙门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注2 《李秉衡致张之洞电》,《山东巡抚衙门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注3 《日本外交文书》第27卷,第831号。

注4 《李秉衡致总理衙门电》,《山东巡抚衙门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注5 《山东巡抚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380),第30卷,第6页。

注6 《李秉衡致汤聘珍等电》,《山东巡抚衙门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注7 汤寿潜:《刘含芳家传》,见《刘含芳事略》。

注8 陶思澄:《祭刘公郝夫人文》,见赵世骏等编《贵池刘公事迹图咏》。

注9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399页。

注10 《日清战争实记》第19编,第33页。

注11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399一400页。

注12 《日清战争实记》第19编,第31页。

注13 《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71页。

注14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1卷,第381-382页。

注15 日本海军军令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史》下卷,第11章,第199页。

注16 《日方记载的中日战史》,《中日战争》(1);第271页。

注17 日本海军军令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史》下卷,第10章,第85页。

注18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403页。

注19 《日清战争实记》第19编,第37页。

注20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403页

注21 《日清战争实记》第22编,第33页。

注22 《中村大尉家书》,见《日清战争实记》第22编,第108页。

注23 《北洋大臣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550),第32卷,第24页。

注24 《定字鱼雷艇某官员供词》,见《日清战争实记》第19编,第42页。

注25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405页。

注26 日本海军军令部:《明治二十七八年海战史》下卷,第10章,第92—95页。

注27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407页。

注28 肯宁咸:《乙未威海卫战事外纪》,见《中日战争》(6),第321322页。

注29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409页。

注30 《署理北洋大臣王文韶复奏查明丁汝昌等死事情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808),第35卷,第27页。

注31 《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7页。

注32 《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10页。

注33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409页。

注34、36 易顺鼎:《盾墨拾余》,见《中日战争》(1),第117页。

注35 肯宁咸:《乙未威海卫战事外记》,见《中日战争》(1),第322页。

注37 《署理北洋大臣王文韶复奏查明丁汝昌等死事情形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808),第35卷,第27页。

注38 池仲祐:《甲午战事记》,见《清末海军史料》,第326页。

注39 纪元节:据称是神武天皇纪念日,1966年日本政府规定此日为建国纪念日。

注40 桥本海关:《清日战争实记》第12卷,第410页。

注41 《日清战争实记》第20编,第11页。 
 
 
 
 

 

 

 

 
  
 
 

 

 



 二 孤岛援绝与《威海降约》的订立  

 
 
二月十一日乃夏历正月十七,是北洋舰队抗击日军进攻的最后一天。至十二日,局势竟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关于此日的情况,日本某随军记者报道说:

“十二日午前八时(三十分),一炮舰(镇北)前樯悬白旗,后樯悬黄龙旗,拖一舢板自东(南)口驶出。众皆曰,‘此敌军之降使也。’炮舰至英、德军舰旁抛锚,有九人改乘舢板。我鱼雷艇驶近舢板,拖向我旗舰。舢板亦前悬白旗,尾部树一黄地黑龙旗。舢板接近后撤去白旗,摇撸靠上松岛舰,有二人悄然登上左舷梯。舢板则退至松岛舰首旁停住。转瞬间,我十余艘鱼雷艇自各处岩石后驶出,在敌炮舰周围游弋,颇有剑拔弩张之势。不久,第一游击队司令官被传呼至旗舰,然后返回,舰队命令吉野、高千穗、严岛、桥立四舰,会同浪速、秋津洲二舰,赴威海口巡逻。于是,四舰起锚,不顾降使(程璧光)之惊疑,从百尺崖出发,赴威海西(北)口,与浪速、秋津洲合为一队,在刘公岛前警戒。”注1

此事发生后,中外猜测纷纷,然皆莫知底蕴。诗人黄遵宪在《降将军歌》中写道:“冲围一舸来如飞,众军属目停鼓鼙。船头立者持降旗,都护遣我来致词。”“船头立者”即广丙舰管带程壁光,“都护”指丁汝昌。意谓丁汝昌遣程璧光向日人乞降。关于丁汝昌之死,聚讼纷纭,疑案莫明。北洋舰队之降,到底是在丁汝昌生前,还是在他死之后?这也算得上一个历史之谜了。

丁汝昌(一八三六——一八九五年),原名先达,字禹廷,安徽庐江人。后徙居巢县。出身贫苦,“少卓荦负奇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