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侧面突然发起攻击。清军猝不及防,当即有六人牺牲,朱上泮中弹负伤,然仍“顽强抗击”。注7日人称:“清军于登陆地抵抗之顽强,以此次为最。”注8岩畸见战斗处于胶著状态,便下令将顶备队第三、第四两个中队投入战斗。日军第二大队正在登陆地附近待命,也奉支队长之命进至第一大队之右侧,进行策应。在激战中,日军第一大队死伤十人;清军死三十四人注9,伤者不计其数,到下午四时,日军终将大武山占领。当夜,日军第一、第二大队宿营于大武山,混成支队司令部宿营于尖子社。
三月二十四日,日军混成支队又向拱北炮台发起了进攻。日军的计划是:先集中兵力攻占拱北炮台,然后一面由北进逼马公城,一面以拱北炮台之大炮牵制圆顶半岛的清军。为了加强炮队力量,伊东祐亨命令组成海军速射炮队,以松岛舰炮术长井上保海军大尉为司令,率海军官兵四十五人,携速射炮三门,先于良文港登陆。午夜刚过,井上率领的海军速射炮队与荒井信雄炮兵大尉指挥的临时山炮中队,先从宿营地出发。凌晨二时三十分,比志岛义辉也率混成支队由尖山社出发。此日之战,比志岛以后备步兵第十二联队第二大队为前锋,从正面直扑拱北炮台;后备步兵第一联队
第二大队为侧翼,绕攻炮台右侧。日军临时山炮中队六门炮车及海军速射炮队三门炮车,皆布阵于附近高地。五时五十分,日军开始进攻。拱北炮台开炮防战。战至六时三十分,日军进抵炮台下,并冲入炮台内。此时,炮台内仅剩少数清兵,或伤或残,仍坚持不退。据日本随军记者记述:“(清军)或隐藏于壕中,或潜伏于门内,力图阻挡我军进入。当第五中队第三小队长江头特务曹长跨越壕沟之际,敌一伤兵突然跃起,以刺刀刺透曹长股部,真不愧为血性男儿!”注10时为六时四十五分。日军既占领了炮台,始发现炮台守兵已将三门大炮的标尺破坏,原先想即时利用该炮以攻清军,此计划未能实现。在这次战斗中,日军死伤十九人。
日军既陷拱北炮台,使以后备步兵第一联队第二大队为前锋,进逼马公城。行军途中,渔翁岛炮台频频发炮,进行遥击。上午十一时十分,日军抵马公城下,分三路攻城。城内外的清军多已溃散。朱上泮在二十三日之战中,“左股忽为开花弹所中,肩上复中一弹,当即昏倒在地”,被亲兵救起,乘舟“逃往西屿,匿民间,雇船渡海至厦门得免”。注11总兵周振邦和通判陈步梯,“见倭兵登陆,炮台不守,朱统领不知所往,进退失措,军心大震。略与交锋,即以渔舟入小港逃避。”注12此时,另有三十多名士兵尚在守卫城门。日军发起冲锋,遂突入城内。至十一时五十分,马公城各炮台及兵营皆被日军占领。
在日军混成支队进攻马公城的同时,其海军陆战队也奉命向圆岛半岛前进。海军陆战队以高千穗舰海军少佐丹治宽雄为大队长,高千穗舰海军大尉筑山清智为参谋,严岛舰海军大尉吉岛重太郎为大队副官,下属三个中队:枪队第一中队,松岛舰海军大尉名和又八郎为中队长;枪队第二中队,桥立舰海军大尉栗田仲树为中队长;炮队,浪速舰海军大尉令井兼胤为中队长。混成支队攻占拱北炮台之后,又以全队西攻马公城,即将炮台交于海军陆战队驻守。海军陆战队的任务是:“扼制圆岛半岛之清军,以解除进攻马公城的陆军之后顾之忧。”注13上午八时,丹治宽雄将全队分为两路:
枪队第一中队和炮队为右翼,向井仔按社方向前进,枪队第二中队为左翼,向鸟崁社方向前进。日军沿途搜索,在乌崁社和双头卦社各捕杀清兵二十余人。下午四时三十分,海军陆战队占领猪母水社。猪母水社位于圆顶半岛的细颈处,守住该处即可切断圆顶半岛与澎湖全岛的联系。圆顶半岛的清军遂陷于绝境。于是,丹冶致书守将定海军分统兼卫队营管带郭润馨,限其于次日上午八时率部来降。此时,圆顶半岛的清军尚有五百六十余人,而日军海军陆战队才四百一十多人,但是,郭润馨没有抵抗的勇气,遂偕定海前营帮带郭俊山、五营正总查欧阳连降敌。
马公城陷落后,清军将领朱上泮、周振邦、陈步梯等先后乘船至渔翁岛,又逃往厦门和台湾等处,引起岛上人心惶惶。渔翁岛守将刘忠梁等知大势已去,便炸毁火药库后也乘船而逃。当天,占领马公城的日军乘小船渡至渔翁岛,发现已无清兵。
日军占领澎湖后,即在马公城设立澎湖行政厅,以海军少将田中纲常为行政厅长官,陆军步兵中佐志水直为副长官。行政厅的主要事业是安抚岛上人民,到各社张贴伊东祐亨所出的布告,内称:“尔等善体本司令官爱民至意,共来享其保护。”注14比志岛义辉也有布告称:“本军远征到此,问清国破好谕盟之罪。事固属邦交,与尔等民庶毫无干涉。是以能表恭顺之意,不抗我军者,不但免其杀戮而已,尚且问尔等民人疾苦,加意庇护。尔等深体此意,安慎就业,不可徒有恐慌逃避等事。”注15并特制“顺民证”,上有“顺民”、“大日本行政厅证之”等字样,专门“发给表示恭顺的岛民”。注16可是,尽管动员多日,也只有二百多人领取了“顺民证”。
在澎湖岛的战斗中,日军死伤人数虽不算太多,但死于传染病的数字却相当惊人。据日方自称:“我患瘟疫而死者达九百八十人,埋骨于马公城东南阳明门外,病者更不计其数。”注17日军减员甚多,然尚可战斗。而清军十余营则或逃或降,一朝瓦解。大量军械、弹药等,全归日军所有。据统计,岛上各炮台、兵营尚有大炮十八门,枪二千四百六十三支、子弹一百零四万三千一百九十发、火药七百九十七捅、装药三千一百七十三包、大米九百一十包等物资全归日军所有。时人称:“澎湖既失,台势益孤,而广、闽、苏、浙海道中梗。于是,中国凡购外洋军械,尽截于倭,委输将断,而和议益亟矣!”注18
注释:
注1 《宗方小太郎日记》(稿本),1895年3月14日。
注2 《日清战争实纪》第24编,第29页。
注3 良文港近龙门社,故有些文献称为龙门港。
注4 《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第29页。
注5 《日清战争实纪》第24编,第31页。
注6 连横:《台湾通史》上册,第68页。
注7 《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第30页。
注8 《日清战争实记》第24编,第32页。
注9 《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第31页。
注10 《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第32页。
注11 易顺鼎:《盾墨拾余》,见《中日战争》(1),第125页。
注12 思痛子:《台湾思痛录》,第19页。按:据日军所得情报,周振邦系先乘渔船逃往渔翁岛,又乘差船南通号逃往台湾。(《日清战争实纪》第25编,第34页)
注13 《日清战争实记》第26卷,第3页。
注14 《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第37页。
注15 《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第36页。
注16 《日清战争实记》第25编,第38页。
注17 香风外史:《征台颠末》,第166-167页。
注18 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见《中日战争》(1),第91-92页。
三 李鸿章遇刺与《中日停战协定》的订立
日本一方面在谈判中拒绝中国的停战提议,一方面派军队攻占澎湖,以便为占领台湾作准备。不料在三月二十四日第三次谈判之后,发生了“几乎酝成国际异变”注1的事件,才迫使日本不得不答应停战。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四时十五分,李鸿章结束谈判后乘轿返回引接寺。四时三十分,途经外滨町邮便电信局前,将至江村(仁太郎)杂货店。过江村店再向北拐,前行约五十公尺,就是引接寺的门口了。但在此街道拐角处,人群拥挤,争看大名鼎鼎的中国全权大臣李鸿章。当轿子从人群中穿过时,忽有一暴徒排群而出,直至轿前,手按轿夫肩膀,趁轿夫惊讶停进之际,对李鸿章开枪。枪弹击中李鸿章左眼下,“李以手掩创口,血出驾轿,而还引接寺旅馆,神色自若,徒步登阶入内”。注2当天,李鸿章致电总理衙门称:“今申刻会议,已将停战搁起,向索议和条款,允于明日面交。归途忽有倭人持手枪对狙,击中左颊骨,血流不止,子未出,登时晕绝。”注3回国后,他在请假的奏片中又谓:“归途被刺,晕绝复苏。”注4甚至有些记述说他“自料必死”,或“死后复生”。所有这些,都未免过甚其词。
李鸿章中枪后感觉眩晕是有的,但并未晕绝。在遇刺的第二天,他在致王文韶的电报中说:“归途遇刺客,用手枪击中左颊,血流不止,眩晕时许复苏。”这封给私人的电报,倒说出了真实的情况。事实上,李鸿章一直是非常清醒的。被刺的当天晚上,他还告诉科士达,“他的朋友曾经警告他不要到日本,因为可能会有人企图暗杀他,但是田贝、法国公使及其他人们,向他保证那里没有一点危险。他说:‘现在你看,怎么样了!’”且在给日本全权大臣的照会上签字,通知对方“不能出席定于次日开的会议”。注5
此次事件的发生,不能说完全出于偶然。凶手名小山丰太郎,郡马县大北岛人,年二十六岁,是个无职业的青年。他为什么要行刺李鸿章呢?日本山口地方法院的《判决书》提到小山行刺的动机时说:“被告(小山)丰太郎,因我帝国与中国启衅,致动干戈,皆中国现任钦差头等全权大臣李暗为主持,思非绝其生命,则我国不能得志,难保东方之平和。适闻其奉命来我帝国山口县赤间关议和,遂决意行刺。”注6显然,《判决书》既美化了日本当局,又掩盖了小山丰太郎行刺的真实动机。当时,日本国内的主战气焰仍相当高涨。“对于中国的割让唯欲其大,发扬帝国的光辉唯欲其多。”甚至声称“必须有瓜分四百余州的决心”,尽管有人认为“媾和条件若失之过苛,并非上策”,但也未敢反抗社会的逆流而公开发表其主张,只是在私函中流露出自己的一点意见而已。注7至于日本军队内部,主战的空气更浓,力主非占领北京不可言和。在日本将领所写的诗中,多有“燕京从是几行程”、“何时轻骑人燕京”这样的诗句。李鸿章在谈判中提出停战被拒绝后,马上在日本报纸上即有反映。诗人山田松堂写道:“三军万里向天津,正是东风桃李辰。星使乞和和未就,燕京将属手中春!”注8可见,战争歇斯底里已经在日本国内造成一种扩张主义流行病,而小山丰太郎正是在这种流行病的感染下才决意行刺的。他在法庭上公开宣称:“日军放弃占领北京是意味着日本的耻辱,目前同中国签订和约为时尚早。”注9伊藤博文也指出小山之所以行刺,是因为“以和为非”。注10所有这些,足以说明小山丰太郎行刺李鸿章是为了破坏和谈,以便使日本得以继续扩大侵略战争,从而达到“对于中国的割让唯欲其大,发扬帝国的光辉唯欲其多”的目的。三月三十日,日本山口地方法院以预谋杀人未遂罪判处小山丰太郎无期徒刑。山口县知事及巡捕长则受到了革职的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