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等不等啊?”
“都来了,不拿到签名多亏,反正今天学校里没课,排队吧。”
签名的排队等候时间,比平常排队买早点要快多了,毕竟给一本书签个名字,只需要几十秒时间。原本远远望不到头的队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移动,阿华和阿城,意外的看到,不只是他们两人,拿着漫画书,其实很多人都拿着不同的书过来。
四大名捕、射雕三部曲,种类齐全。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阿华和阿城终于随着队伍来到了签书会的桌子前。两人看到了谭张,坐在椅子上,签名的速度飞快,偶尔还会抬头跟前来签名的书友笑一笑。旁边站着好几个挂着工作牌的人,维持着签名的秩序。
阿华上前将漫画书递过去,被谭张旁边的一个女工作人员接过去,很不满意的看了一眼阿华:“这本漫画书虽然是改编自谭张的小说,但是画画的是黄玉郎,你们要签名的话,应该去找黄玉郎要。”
阿华赶忙说:“我家里有谭张全部的小说,只是没带来。”
“说没带来谁知道,反正不能随便拿本漫画书来签名。”女工作人员呛了一句。
这让阿华和后面的阿城,都有些窘迫。
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恰在此时,喝了一口矿泉水的张谭,将漫画书给接了过去:“算了,漫画改编自我的小说,买漫画书也算是对我的支持,我帮你们签名。”
说罢,唰唰唰签上自己的笔名。再递回给阿华:“感谢支持,不过希望以后还是尽量买我的小说来签名。我是无所谓签在哪。关键是这本漫画书有它的画家,理当人家在上面签名的。我不能抢他们生意对吧。”
张谭的话,如同一阵凉风,将阿华和阿城的窘迫给化解了,两人接过签了名的漫画书,感激的离开了签名桌。
走出书店门口范围,阿华立刻嚷嚷起来:“哇塞,城仔你看到了没有,谭张人真好啊,那个女人脾气臭臭的。还说不给签,谭张就给签了!”
“是啊,被那个女人挡住,我都以为我要丢人丢大了,好险被谭张给救了,回去我要买一套四大名捕小说,感谢谭张。”阿城说。
“你不是早饭钱都没了吗,怎么买?”
“我中饭也不吃了。”
“挑啊,城仔你有种。我支持你,中午我请你吃大餐。”
阿城动情的说:“好哇,华仔,你真是我好兄弟。”
阿华搔了搔头发。拽拽地说:“安啦安啦,大哥照顾手下的马仔是应该的。”
“挑!谁是你马仔,我只肯做兄弟。”
“没差啦。”
……
如果阿城和阿华喜欢京剧的话。就知道,京剧里面忠臣、好人一般都是红脸。奸臣、坏人一般都是白脸。于是产生了一句老话,叫做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比喻一个充当坏人,一个充当好人,合作取胜。
签书会上让两人感动的一幕,恰恰就是一出红白脸戏。
但凡明星和助理之间,必然是助理唱白脸,明星唱红脸,好处都是明星得,锅都是助理背。当然,助理本来就是用来打杂和背锅的。
签名是一项体力活,张谭足足签了好几千份签名,才得以解脱。
做完了该忙的工作,剩下的时间,张谭当然是游玩。他已经是第二次来香巷了,上一次来是国庆节时候,来参观玉皇朝出版集团,看看改编的漫画如何了。这一次也不例外,临走之前,又去了一趟玉皇朝。
与黄玉郎把酒言欢。
黄玉郎见到张谭,热情的不得了,无他原因,《射雕英雄传》的漫画大卖。
原本玉皇朝旗下的几本漫画,一期只能卖个两三万本,苟延残喘。不说跟港漫销售冠军、天下出版社出版的《风云》十三四万本平均销量比,就是跟日漫的几部神作,七八万的销量,也差得远了。
结果改编的《射雕英雄传》上架后,第一期就卖出了六万多本。一个星期一本,到了第二期,正赶上《射雕英雄传》电视剧在香巷播出,销量立刻大幅度提升,达到十万本。第三期更是飙升到了十三万本。
与冠军漫画《风云》的销量不分伯仲。
第四期的时候,《射雕英雄传》更是创下了十六万本的巅峰数据,成为新千年以来,香巷单期漫画最高的销量纪录。虽然距离《风云》在1998年创下的超二十万本记录,还有一段距离。
但这个成绩依然是不容忽视的。
自从沙士(sars)一役,香巷漫画市场已经有了缩水迹象,《风云》也不免走下坡路,勉励维持着十三四万的销量而已。
香巷漫画市场,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强势的新漫画了。
等《射雕英雄传》电视剧播放结束后。
今天新鲜上架的第五期漫画,大概销量会有所滑落,但印刷厂印刷的十五万本,依然被各地大小书店给订购完了。
基本上,按照玉皇朝的市场调查,《射雕英雄传》能够维持住十五万本上下的销量,稳定压《风云》一头。
借着谭氏武侠改编漫画的胜利,玉皇朝终于爆发了蓬勃发展势头,曾经辉煌不可一世的黄玉郎,在历经了人间辛酸后,终于东山再起。
饭量都增加了,据说现在一顿能吃两大碗干饭。
黄玉郎开心,张谭也开心,改编费是按照销量抽成的,卖得越多,抽得越多。
“下一步,我们打算跟台弯的代理商合作,向台弯铺货,东南亚这边,也在积极联系渠道商。同时我已经让玉皇朝主笔的画家,开始着手创作《四大名捕》了,再接再厉,将天下出版给打趴下!”(未完待续。)
第183章 人在江湖
第二天张谭离开了香巷。
离开的时候,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黄玉郎亲手给张谭画的画像,有半人高。画上的张谭,相貌相仿,只是五官着色比较重,很有冷峻的味道。手里提着一把宝剑,身上穿着长衫,赫然是古代侠客打扮。
张谭让马薇薇收着,准备回去北亰之后,裱起来挂在家里。
先是回了合淝。
把几个在合淝念书的同学给约了出来,聚了聚,随后回老家吃了顿饭。张谭家里发迹了之后,爸妈也没少拉亲戚一把,如今亲戚家里日子都过得可以了,不说大富大贵,起码能达到小康标准。
“扬扬,大妈给你介绍个对象,想见吗?”吃过饭后,大妈(大伯母)忽然拉着张谭,有些神神叨叨的笑着问。
张谭莫名其妙:“大妈怎么想起来给我介绍对象了?”
大妈说:“哎,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想找对象又不是什么难为情的事。”
“我不难为情啊,找女朋友很正常,我如果想找肯定不瞒着,不过我现在也没想这么急着找对象呢。”张谭有些哭笑不得,貌似他的实际年龄才十八周岁而已,尽管农村结婚早,但也不至于十八岁就操心找对象了。
大妈却有些嗔怪张谭:“跟大妈还不能说实话啊,想找家里条件有多么好的,大妈没本事帮你找到,但是找贤惠的、能过日子的、长得也好看的,大妈总是能给你物色到。女孩子不要看家庭条件,要看人好不好。”
“大妈你是岗集镇牵红线的一把好手。这我知道,但我现在真没往这方面想。”
“你没往这边想。报纸上怎么说你想找对象,还瞒着大妈是吧。”
至此张谭才恍然大悟。大概大妈是不知道从哪看到了报纸,《北亰娱乐信报》编排他的那个“想找女朋友”的报道。
这才以为他想女人了。
拍了拍额头,张谭搂着大妈说:“大妈,你别听报纸上瞎写,就是一个狗仔队,在北亰那边跟拍了我几天,我请他喝了瓶啤酒,聊了两句。劝他别拍了,我连对象都没。没什么好拍的,他不领情,反而编排我想找对象。”
大妈愣了一会,才失笑说:“原来是这样啊,我听你四婶说到这事,还当了真,都帮你问好了人,哎哟,原来是这样。大妈给误会了。”
“呵呵,感谢大妈对我的关心,等我以后找不到对象了,再来麻烦大妈。”
……
没在家里多呆。张谭就赶回北亰了。
飞机在蓝天白云之间穿梭,他的心思,有些浮想联翩。如果以身体年龄计算。不着急找女人,但是以心理年龄计算。是该找个妹子告别孤独了。
不能总是靠勤换**,来宣泄充沛的能量啊。
无聊翻手机。妹子的号码挺多,都是在北电结交的表演系学生,每个都长得挺好看,不像在双墩中学的那些个青涩的小loli,能考进北电的女生,自然在形体方面不会差劲。不敢说前凸后翘,但身条绝对很优美,脸盘也是极美的。
“是得找一个。”
张谭心想。
想着想着也就在飞机上睡着了。
似乎还做了个梦,并非是什么带有颜色的梦,而是稀奇古怪不成片段的零碎梦境。究竟梦到了什么,醒来后就记不得了,只记得梦中似乎有一张脸,对着自己笑。这脸是男是女无从分辨,只是当时的感觉,似梦似幻,真假难辨。
“我也来了一出庄周梦蝶乎?”
张谭摇了摇头,将这莫名其妙的感觉甩出脑海里。
机场也到了。
走出飞机后,又是精神抖擞起来。
北亰的天不是很好,雾霾这个词还没走入大众,但确实有。现在提得最多的是沙尘暴,三北防护林并没有保护到北亰,天气干燥的时候,北亰就容易挂起扬尘,今天也是一个扬尘天气。
时间还早,张谭便去了学校。
不知道是不是扬尘天气的影响,校园里显得很安静,很少有人在路上行走。去了四季厅后才发现,人都聚在四季厅里唠嗑呢。
“探长。”有认识的导演系同学,招呼了一声。
张谭也回了招呼,然后径直上楼去,去的是三楼的排练室,王大刚他们没机会用小剧场的时候,都是在这里排练舞台剧。
果然,里面在排练舞台剧。
“探长。”大三的师姐刘茜薇,正坐在门边的纸箱子上看手机,看到张谭后不禁问,“这两天都没见你,你去哪了?”
“出了一趟远门。”张谭摸了摸刘茜薇旁边的纸箱子,确定很结实后,挨着刘茜薇坐了下来,伸头看她的摩托罗拉翻盖大屏手机,“薇薇,看什么呢?”
刘茜薇白了一眼张谭:“跟你说了几次了,别叫我薇薇,薇薇是你助理的名字,你可以叫我姐。”
张谭自动忽略“姐”这个称谓,他不喜欢称呼比他大、但在他眼里并不比自己大的人,为哥啊、姐啊的,感觉这太装嫩了。
可能会有些不礼貌,但张谭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那关。
将她的手机拿过来,瞄了一眼里面的电子书。
“《城都,今夜请将我遗忘》,慕容雪村的小说,原来薇薇你在看这个。这小说挺黑暗的,不建议你这样的年轻人读这个,里面都是一些负面的东西,各种出轨背叛,各种下半身思考,太虚无主义。”
刘茜薇没注意张谭老气横秋的语气,而是问:“你看过?”
“看过,以前想去城都的时候,看过。然而除了套几个城都的地名,实在没看到任何城都的特色。相反,感觉城都的生活真恐怖。”张谭说。
慕容雪村的这本书。现在可以说红遍国内,是这两年最火的一本网络小说,上辈子的张谭拜读过。当时觉得好看,然而成长后再回过头,实在是反感这种负能量小说,况且慕容雪村还混成